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视黄醇结合蛋白4(RBP4)和胱抑素C(Cys-C)水平,及其与DR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年1月—2016年6月南通大学附属海安县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眼科门诊及住院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150例,根据检查结果,将其分为无DR的患者50例(NDM组),糖尿病伴非增殖型DR患者50例(NPDR组),糖尿病伴增殖型DR患者50例(PDR组)。另选取同期本院体检正常者50例作为对照组。检测各组血清空腹血糖(FPG)、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RBP4和Cys-C水平。结果 各组FPG、TG、TC、LDL-C、HDL-C、2 hPG、HbA1c、RBP4、Cys-C水平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NPDR组患者FPG、TG、TC、2 hPG、HbA1c、RBP4、Cys-C水平均高于NDM组,HDL-C水平低于NDM组;PDR组患者FPG、TC、2 hPG、HbA1c、RBP4、Cys-C水平均高于NPDR组(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糖尿病病程〔OR=3.128,95%CI(1.458,7.641)〕、HbA1c〔OR=6.933,95%CI(1.604,29.962)〕、RBP4〔OR=2.746,95%CI(1.043,7.230)〕、Cys-C〔OR=3.062,95%CI(1.098,9.389)〕是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血清RBP4和Cys-C水平升高与DR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将132例2型糖尿病根据眼底结果分糖尿病组、单纯型DR组、增殖型DR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与糖脂代谢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CRP水平糖尿病组与糖尿病DR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程延长而升高,CRP水平与血糖、HbA1c、BMI、TC、TG、L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提示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应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糖尿病视网膜病(DR)的主要危险因素。方法:在2018年7月至10月间采用方便抽样方法选取乐清市象阳社区2型糖尿病(DM)人群,由专业调查人员严格按照具体标准操作规程进行,包括面对面访谈、常规实验室检查和眼科检查。使用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筛选DR潜在的危险因素。结果:406例2型DM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177例(占43.6%)患者被诊断为DR(轻度DR为107例,中度DR为57例,重度DR为13例)。与无DR的患者相比,DM病程为5~9年的受检者DR的概率显著增加8%[OR=1.08,95%CI=0.69~1.67,P=0.008]。同时,HbA1c≥6.5%的患者与HbA1c<6.5%的患者相比,发生DR的概率增加了16%(OR=1.16,95%CI=0.65~2.06,P=0.002)。结论:2型DM患者应进行DR筛查,尤其是DM病程在5年以上且HbA1c异常者。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hemoglobin A1C,HbA1c)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007--2011年186例2型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患者作眼底检查和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患者78例和糖尿病正常眼底(NDR)患者108例,用金标法行HbA1c检测,2007--2011年每年一次荧光眼底血管造影和眼底镜检查,以及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和HbA1c检测,分析HbA1c、FBG、DR之间的关系。结果DR组的HbA1C值明显高于NDR组(P〈0.01)而FBG水平在DR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在DR的发展中起关键作用,HbA,C水平越高DR的发生越多,同时DR的严重程度增加。结论HbA1c是DR进展的一个重要检测指标,检测HbA1c对DR的监测和治疗有着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并发视网膜病变的多重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3年6月在岳阳市第二医院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368例及体检中心正常对照个体285例,根据有无眼底病变,分为三组:单纯糖尿病组(DM组,188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180例)与正常对照组(NC组,285例)。检测各组临床与生化指标,对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①DM组与DR组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_1c)、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显著高于NC组,而DM组与DR组的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低于NC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DM比较,DR组病程、空腹血糖、餐后血糖、HbAhTC、TG、LDL-C均显著增高,而空腹C肽与餐后C肽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DR组合并糖尿病肾病的比例[47.2%(85/180)1显著高于DM组[10.6%(20/188)],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χ2=60.555,P=0.000)。DM组与DR组BMI、HDL-C、收缩压、舒张压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②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4.258,P=0.001)、HbA_1c(OR=1.298,P=0.002)、TC(OR=1.477,P=0.005)、LDL-C(OR=2.187,P=0.008),合并糖尿病。肾病(OR=1.812,P=0.000)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相关。结论病程、HbA_1c、LDL-C、合并糖尿病肾病与2型糖尿病患者易于发生视网膜病变相关,且均为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6.
背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率高,危害性大,是导致成人失明的主要原因,但社区实施眼底筛查较为困难,而DR风险预测模型可帮助全科医生早期识别DR高危人群。目的 探讨社区门诊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发生DR的危险因素,构建并验证DR风险预测模型,进一步提高DR患者筛查效率。方法 收集2018年6月-2019年6月于方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诊就诊的421例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336例,检验组85例。收集患者的一般资料,血压以及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1c)、血肌酐、尿素氮、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尿蛋白,均行非散瞳眼底彩色照相(NMFCS)。模型组采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计算出发生DR的相关因素,得出的相关因素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进一步探讨,在此基础上构建DR风险预测模型,并由检验组评估DR风险预测模型的可行性。结果 在421例2型糖尿病患者中DR患者共87例,其中模型组69例,检验组1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DR的危险因素有病程(β=0.196,OR=1.217,P<0.001),收缩压(SBP)(β=0.028,OR=1.028,P=0.038),FBG(β=0.409,OR=1.506,P=0.003),HbA1c(β=0.594,OR=1.811,P=0.001),LDL-C(β=0.360,OR=1.434,P=0.038)。据此,构建的DR风险预测模型为Y=1/〔1+e-(0.196X1+0.028X2+0.409X3+0.594X4+0.360X5-16.482)〕,其中,Y指DR发生概率,X1指病程,X2指SBP,X3指FBG,X4指HbA1c,X5指LDL-C。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模型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84,诊断临界值是0.192。DR风险预测模型预测检验组发生DR的ROC曲线下面积是0.803,灵敏度为72.2%,特异度为79.1%。结论 糖尿病患者的病程、SBP、FBG、HbA1c、LDL-C与DR显著相关,DR风险预测模型对DR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CRP)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关系.方法 将132例2型糖尿病根据眼底结果分糖尿病组、单纯型DR组、增殖型DR组测定血清CRP水平,并与糖脂代谢指标作相关分析.结果 CRP水平糖尿病组与糖尿病DR有显著差异(P<0.05),且随病程延长而升高,CRP水平与血糖、HbA1c、BMI、TC、TG、LDL-C呈正相关(P<0.05).结论 提示CRP可能与2型糖尿病应网膜病变的发生、发展有一定相关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与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的相关性。方法对本院确诊120例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做眼底照片检查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检测,并以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结果 DR组HbA1c水平明显高于NDR组,而NDR组HbA1c水平高于对照组,每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1、P〈0.01)。结论 HbA1c测定可作为监测2型糖尿病及其并发症DR的发生、发展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血清内脂素(Visfatin)水平的变化及与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的关系。方法:测定66例1DR患者、30例无DR糖尿病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血管紧张素Ⅱ(AngⅡ)水平。并观察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DR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Ⅱ水平的变化。结果:血清Visfatin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较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明显升高(P〈0.01)。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1)。血浆AngⅡ水平BDR组较NDR组明显升高(P〈O.01),PDR组较BDR组明显升高(P〈0.0)。DR患者血清Visfatin与血浆AngⅡ水平呈明显正相关(r=0,698,P〈0.01)。应用奎那普利治疗后患者血清Visfatin、血浆AngII较治疗前明显降低(均P〈0.01)。结论:血清Visfatin水平升高在DR痛查中发挥重耍作用。瞥素血管翳张素系统影响患者血清Visfatin水平.  相似文献   

10.
沈秋燕  干正琦  邵一川 《浙江医学》2017,39(15):1294-1296
目的研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63例2型糖尿病患者是否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组)78例和未合并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DR组)185例,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进行分析比较,并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与NDR组相比,DR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更长(P<0.01),胰岛素抵抗更明显(P<0.05),而TBil、DBil、间接胆红素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或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病程(OR=1.124)、年龄(OR=1.023)、BMI(OR=1.036)是其独立危险因素,TBil(OR=0.907)、DBil(OR=0.847)是其保护因素。结论DR的发生与血清胆红素水平下降有一定的相关性,血清胆红素可能是DR的一种有益标记物。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载脂蛋白B与载脂蛋白A1比值(apoB/apoA1)与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及临床意义。方法:收集2013年在河南省人民医院首次住院的90例2型糖尿病患者,依据直接眼底镜检查和眼底荧光血管造影(FFA)将患者分为: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组(DM-NDR)(30例)和非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NPDR)(60例),同时选择30例健康患者。记录患者一般资料、各项血脂指标、收缩压等可能影响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发生发展的相关指标,并计算apoB/apoA1值。结果:NPDR组的HDL值、apoA1值较DM-NDR组和对照组降低,apoB/apoA1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apoB/apoA1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正相关(OR=6.302,P=0.000),apoA1值和HDL值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呈负相关(OR=-2.338和-5.943,P=0.000)。结论:血清apoA1值、HDL值和apoB/apoA1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早期发生有关,apoB/apoA1比值增高可作为监测DR进展的一项敏感指标,有助于DR的早诊早治。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检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患者外周血中的VEGF和IGF-1水平,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健康者作为对照组,2型糖尿病患者120例为试验组;试验组再分为无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DR)组30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BDR)组33例,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合并黄斑水肿(macular edema ME)组22例,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组35例。用ELISA法检测血浆VEGF和IGF-1水平。结果2型糖尿病患者外周血中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单纯型DR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明显高于无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及增生型组血清VEGF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血清IGF-1水平明显高于单纯型DR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单纯型并黄斑水肿组和增生型组血清VEGF及IGF-1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VEGF及IGF-1水平随着DR的发生、黄斑水肿以及DR的加重而逐渐升高,对其进行监测有利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早期诊断和治疗。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肾病和视网膜病变危险因素,为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病的防治提供依据。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的603例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测定尿微量白蛋白及24 h蛋白定量将患者分为正常糖尿病组及糖尿病肾病组(DN),其中DN组又分为微量(MIAU)、大量白蛋白尿组(MCAU)。通过眼科检查将患者分为正常眼底组及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组(DR),完善临床资料,检测分析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发病危险因素。结果:正常糖尿病组DR的发生率最低,仅为5.23%,而MCAU组DR发生率最高,为35.5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正常蛋白尿组比较,DN组中(MCAU组)患者的糖尿病病程、血肌酐水平均明显升高(P<0.05或P<0.01),GFR水平则显著减低(P<0.01)。对糖尿病微血管病变危险因素的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合并DR(OR:6.127,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123,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N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合并DN(OR:6.299,P<0.000 1),糖尿病病程(OR:1.085,P<0.000 1)是影响糖尿病患者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糖尿病病程是2型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发生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和肾脏病变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4.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与血液流变学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的变化。方法:将2型糖尿病(DM)患者按有无视网膜病变分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组、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NDR),与正常对照组对比,比较其血液流变学的变化。结果:DR组、NDR组血液黏度、红细胞聚集指数等指标均高于正常对照组,这些变化在DR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DR的发生发展可能与血液流学异常所致的微循环功能障碍有关。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T2DM)视网膜病变患者血脂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101例T2DM患者和30例健康查体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T2DM患者分为无视网膜病变组(NDR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组(BDR组)、增殖型视网膜病变组(PDR组)。测定各组的血脂水平。结果T2DM组TC、TG、LDL—C水平高于对照组,HDL—C显著低于对照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病变组TC、TG、LDL—C水平高于NDR组,HDL—C显著低于N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DR组TC、TG、LDL—C水平高于BDR组,HDL—C显著低于BDR组,相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与TC、TG、LDL—C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O.514,0.581,0.517;P〈0.01),与HDL—C水平呈显著负相关(r=-0.551,P〈0.05)。结论血脂水平在T2DM视网膜病变进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血脂水平可以做为判定T2DM发生DR的指标。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血清25羟维生素D3[25(OH)D3]水平与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LLPAD)的关系.方法 选取210例2型糖尿病患者(T2DM组),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将患者分为LLPAD组(94例)和无下肢血管病变 (Non-LLPAD)组(116例),并选取同期来本院体检的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每位患者进行临床资料收集及常规生化指标检测,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所有受试者血清25(OH)D3水平.结果 LLPAD组患者血清25(OH)D3水平显著降低,与Non-LLPAD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OR=1.064,P=0.001)、吸烟(OR=3.639,P=0.001)、舒张压(OR=1.046,P=0.010)、糖化血红蛋白(HbA1c)(OR=1.188,P=0.048)、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OR=1.520,P=0.028)、25(OH)D3(OR=0.096,P=0.001)是糖尿病下肢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低维生素D水平、高龄、吸烟、高HbA1c、高舒张压、高LDL-C与2型糖尿病患者LLPAD的发生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唐彬  张莹  张瑞云 《河北医学》2011,17(3):290-29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与C肽、血脂、血液流变学、血糖、病程及高血压的关系.方法:测定81例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无视网膜病变组(A组)40例,有视网膜病变组(B组)41例,正常对照组(N组)40例,进行血糖(BG)、C肽(C-P)、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糖尿病肾病(DN)患者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UAER)与视网膜病变(DR)的关系.方法:200例糖尿病肾病患者,依尿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分成3个组A组:正常白蛋白尿组(n=25,24小时微量白蛋白≤30mg·L-1),B组:微量白蛋白尿组(n=100.微量白蛋白尿30~300mg·L-1),C组:大量白蛋白尿组(n=75,> 300mg·L-1).凌晨抽空腹静脉血,测血肌酐(Cr)、总胆固醇(TC),C反应蛋白、空腹血糖及餐后2h的血糖,4小时尿白蛋白定量(24 h UAER)测定及眼底检查等检查,分析肾病微量白蛋白尿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相关性.结果:微量白蛋白尿与空腹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餐后2h的血糖明显正相关(p<0.001),与C反应蛋白,胆固醇,血肌酐无相关性(p值均>0.05).A、B、C三组单纯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3.2%、29.9%和42.8%,增殖性视网膜病变检出率分别为19.1%、41.5%和51.6%,提示糖尿病视网膜病变随微量白蛋白尿的增加而加重(p<0.001).结论:糖尿病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及视网膜病变的检测有助于糖尿病微血管病变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