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乙型肝炎治疗性疫苗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由乙型肝炎病毒(HBV)引起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之一。据统计2004年,全球范围内有大约4亿人为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1〕,我国是乙肝病毒感染的高发区,HBsAg携带者超过1.2亿,占全国人口的10%,其中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约三千万。慢性乙型肝炎携带者的预后不良,易发展成为肝硬化和肝癌〔2〕。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主要为抗病毒、免疫调节、改善肝功能和抗肝纤维化等综合治疗。其中抗病毒治疗为目前临床最主要的措施,但常用的药物如干扰素和核苷类似物,只能抑制HBV复制,而不能在人体内彻底清除HBV,因此,耐药性以及停药后的…  相似文献   

2.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效果影响因素和加强免疫策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我国“八五”、“九五”科技攻关期间,曾对不同种类国产和进口重组乙肝疫苗进行了免疫原性和免疫效果的比较,证明重组乙肝疫苗特别是乙肝酵母重组疫苗具有较高的母婴阻断保护效果。在此基础上,又在“十五”期间,通过建立敏感、特异的病毒变异株检测技术,规范细胞免疫检测方法,结合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对影响我国乙肝疫苗免疫效果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系统研究。  相似文献   

3.
乙型肝炎疫苗免疫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乙型肝炎(乙肝)疫苗自20世纪80年代问世以来,逐渐在世界各国得到广泛应用,由最初采用乙肝血源疫苗逐渐过渡到基因重组疫苗(酵母和CHO基因重组疫苗),以及各种类型的联合疫苗.应用不同类型和剂量的乙肝疫苗在各种人群中的免疫效果研究证实,该疫苗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和保护效果.以下对乙肝疫苗控制HBV感染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对免疫应答和加强免疫等方面主要研究进展简要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宁波市实施乙型肝炎疫苗(乙肝疫苗)计划免疫7年后,儿童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及免疫状况.方法采用整群分层抽样法调查1982~1995年出生儿童血清HBsAg和抗-HBs阳性率(RIA法).结果①1992~1995年出生的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为2.66%,比未免疫人群(10.95%)下降了75.71%(χ2=22.91,P<0.0001);②免疫人群抗-HBs阳性率达65.95%,显著高于未免疫人群的41.03%(χ2=113.67,P<0.0001);③在计划免疫后的第5~7年起显现了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升高和抗-HBs阳性率下降的迹象.结论宁波市实施乙肝疫苗计划免疫7年后,儿童对HBV已呈现出高免疫、低感染的特征;但需进一步研究计划免疫4~5年后,免疫人群HBsAg阳性率升高、抗-HBs阳性率下降的现象和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适时问题.  相似文献   

5.
中国是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高感染率国家,实施国家乙肝疫苗(Hepatilis B Vac-cine,HepB)预防接种后,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携带率在免疫人群中显著下降,控制乙肝取得显著成就.然而,要进一步降低HBV的感染率,需不断完善国家的免疫策略,在落实新生儿HepB免疫规划的基础上,将HepB预防接种向儿童和成人高危人群扩大.  相似文献   

6.
乙型肝炎疫苗预防接种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80年,我曾以个人名义上书小平同志,建议我国加快步伐,研发乙肝疫苗,为新生儿普及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使我国新生儿免受乙肝病毒之害,是国家优生优育之大计。小平同志亲自对我的报告作了批示,发给上海市科委谓“你市科学家王耆煌的报告和建议很重要,请转各省、市组织专家讨论……”(大意)。25年后的今日,大家对乙肝疫苗的预防效果已经认同,对新生儿的计划免疫接种已普及多年,本人极其欣慰。今就当时为何上书,以及现在又为何重提乙肝疫苗预防接种之重要与必要,略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新生儿按0、1、6免疫程序完成乙肝疫苗(HepB)全程免疫后是否需要加强免疫、初免后多久进行加强免疫为宜,国内尚无统一意见.许多文献报道认为新生儿完成全程免疫后10年内无必要进行加强免疫[1-3];  相似文献   

8.
乙型肝炎(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感染是全球引起肝硬化和肝癌的主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建议所有国家把乙肝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接种纳入国家免疫规划。另外,在围产期HBV感染占主要原因的国家,尤其是HBV感染高流行国家(HBV慢性感染率≥8%),WHO建议HepB首针(HepB1)应尽快在出生后24h内接种,以控制围产期HBV传播。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1997~2008年出生儿童接种重组乙型肝炎(乙肝)疫苗(酿酒酵母)(Hepatitis B Vaccine Made by Recombinant Deoxyribonucleic Acid Techniquesin Saccharomyces Cerevisiae Yeast,HepB-SCY)后的抗体水平,评价HepB-SCY的免疫持久性及保护效果。方法在西宁市城西区、大通县和海南藏族自治州同德县,选择1997~2008年出生、有明确HepB-SCY免疫史的特定人群,每个年龄段100人左右,采集静脉血5ml,分离血清,检测乙肝病毒(Hepatitis B Virus,HBV)表面抗原、抗乙肝病毒表面抗原抗体、抗乙肝病毒核心抗原抗体三项血清学指标。结果接种HepB-SCY后1~12年抗体阳性率保持在较高水平,抗体几何平均浓度则呈现随免疫年限延长而逐渐下降趋势。免疫人群HBV感染率为4.82%,较实施免疫前明显下降。结论 HepB-SCY免疫后效果较持久,可有效预防接种人群HBV感染。  相似文献   

10.
乙型肝炎酵母疫苗加强免疫效果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院对189名小学生用10μg的乙型肝炎酵母疫苗进行加强免疫后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乙型肝炎是世界性传染病,人群感染率分布不均衡。HBsAg携带率在西欧、北美为0.1%~0.2%,东南亚、非洲和我国为10%或更高〔1〕。而防治乙型肝炎的手段主要依靠乙肝疫苗免疫,因此在儿童中实施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有着重要意义。武汉市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经历了二个阶段,第一阶段是1992年将乙肝疫苗纳入计划免疫管理,第二阶段是2003年实施儿童乙肝疫苗免疫规划,免费为新生儿接种疫苗。为全面了解武汉市儿童HBsAg携带率,评价儿童乙肝疫苗免疫策略效果,于2006年9~11月对武汉市4~14岁(2002年前)和1~3岁(2003年后)儿童开展了乙肝流行病学调查…  相似文献   

12.
临沂市位于沂蒙山区,面积17187km^2,辖12个区(县)、180个乡(镇、办事处)、9568个行政村,人口1008万。2002年新出生儿童97284人。自2003年6月将乙型肝炎(乙肝)疫苗纳入儿童计划免疫以来,通过加强管理,严格按照《山东省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接种实施方案》(《方案》),新生儿乙肝疫苗接种率、乙肝疫苗首针及时接种率达到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3.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全球一个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乙肝也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内危害公众健康、阻碍经济发展、影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之一.接种乙肝疫苗是现今预防HBV感染最有效的方法.目前国内外研究的重点是人群中疫苗免疫力的持续时间和加强免疫的必要性,解决该问题对制定和完善乙肝疫苗的免疫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目的评价乙型肝炎(乙肝)疫苗无应答儿童复种远期效果并比较小剂量皮内与常规剂量肌肉复种效果。方法自2000年10月开始,40名经筛检获得的无应答健康儿童随机接受3针肌肉(17人,10μg/针)或皮内(23人,2μg/针)复种,定期采血检测至复种后5年;80名应答儿童不复种,作为同期观察对照。在第5年,评价HB-sAg特异性淋巴细胞免疫水平;对抗-HBs阴转者加强1针(5μg),12-14d评价抗体回忆应答。结果仅1名皮内复种者抗-HBs未达到10IU/L;在第5年,50%的肌肉复种者仍保持着抗-HBs≥10IU/L(尽管该指标显著低于应答对照者的85%)。抗-HBs阴转者(肌肉,皮内复种和应答对照分别为8、18和11人)再加强1针后,除2名皮内复种者外,均产生了强劲的抗体回忆应答(抗-HBs滴度分别平均上升至208、105和549IU/L);超过70%的无应答儿童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可检测到HBsAg特异性白细胞介素(IL)-2和IL-5的分泌。用抗-HBc阳转作为感染指标计算乙肝病毒人年感染率,皮内复种者为8.9%(8/89.9人年),高于应答对照者的3.6%(12/337.2人年),而肌肉复种者为4.3%(3/70、2人年),与应答对照者接近。结论无应答儿童3针肌肉复种效果虽达不到应答儿童初种的水平,但确能发挥重要的免疫保护作用。小剂量皮内复种效果不如相同针次常规剂量肌肉复种。  相似文献   

15.
乙肝是世界性分布的传染病,我国是乙肝高发区之一。国内对未接种乙肝疫苗人群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情况的报导甚多。但目前对已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V感染的情况则报导较少。一般认为通过接种乙肝疫苗人群HBV感染情况调查,可评价乙肝疫苗  相似文献   

16.
新生儿乙型肝炎疫苗免疫持久性和加强免疫应答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为了观察新生儿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免疫后长期的预防保护效果及加强免疫后的免疫应答状况和特点,在乙肝疫苗试点区,每隔1~2年,采取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对1985~1988年出生的新生儿接种乙肝疫苗后的效果随访1次,随访15年,共观察5006人.将血源乙肝疫苗免疫后9~11年的170名儿童分为3组,用重组(酵母)乙肝疫苗分别进行1~3剂次的加强免疫,每剂次5μg,然后采血用固相放射免疫法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结果显示新生儿血源乙肝疫苗全程免疫后抗-HBs阳性率为92.83%,几何平均滴度(GMT)为200.91;而至14~15岁时分别下降为45.31%和27.95%,说明15年后约有55%的儿童抗-HBs在保护性水平以下(<10mIU/ml),而HBsAg阳性率为1.38%,与全程免疫后1年相比差异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加强免疫后1年,3个不同剂次加强免疫组的抗-HBs GMT迅速升高,为原来的6~18倍;抗-HBs阳性率也由免疫前的62.5%~66.7%上升至100.0%.但随着加强免疫时间的延长,抗-HBs的GMT和阳性率逐渐下降,至免疫后3年,1针加强免疫组抗-HBs阳性率降至71.2%,2针组降至79.2%,而3针组仅降至92.5%.表明国产血源乙肝疫苗具有持久的预防保护效果,以及良好的免疫回忆反应;加强免疫的效果与加强免疫针次和加强免疫前的免疫状况有密切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新生儿乙肝疫苗普种的地区,如果需要,可以进行重组(酵母)乙肝疫苗5μg 3针加强免疫,初免后抗体水平较低者尤应如此.  相似文献   

17.
乙型肝炎疫苗加强免疫效果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宁波市江北区和镇海区自1994年起对满5周岁儿童普遍进行乙型肝炎(乙肝)疫苗加强免疫(1针),加强免疫接种率>90%,至今已实行了6年.为评价乙肝疫苗加强免疫的效果,在上述两个区和未实行加强免疫的宁海县,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1989~1998年出生的儿童901人和398人,采血检测乙肝病毒表面抗原(HBsAg)和抗体(抗-HBs)、乙肝病毒核心抗体(抗-HBc),观察两组儿童阳性率和抗体滴度的差别.结果显示加强免疫组5~6岁儿童抗-HBs的阳性率(89.90%和83.33%)显著高于未加强免疫组的同龄儿童(65.22%和61.22%),但随着年龄增长阳性率趋于接近,10岁组前者抗-HBs阳性率为67.01%,后者53.38%.加强免疫2年抗-HBs几何平均滴度(GMT)达71.79%mIU/ml,至6年时降为45.00mIU/ml,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抗-HBs是持续下降,初免10年时其滴度为26.97mIU/ml.加强免疫组和未加强免疫组儿童的HBsAg和抗-HBc阳性率无明显差异.由此可见,对5周岁儿童实施加强免疫可使抗-HBs总体水平短期内明显升高,持续时间有所延长,但对儿童乙肝病毒感染无明显影响.因此认为,在儿童乙肝疫苗基础免疫后10年内无需普遍实施加强免疫,5岁加强免疫在时机上不完全合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分析贵州省实施乙型肝炎疫苗(Hepatitis B vaccine,HepB)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方法 根据贵州省HepB接种情况,1992年、2006年、2014年贵州省乙肝血清流行病学调查结果,计算全省不同时期HepB接种投入以及接种HepB的成本效果比值(Cost-Effectiveness Ratio,CER)。结果 贵州省1999-2016年共接种HepB 25951786剂次。全省推广使用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18年,共减少HBsAg携带者3195730例,减少慢性乙肝319573例,减少肝硬化31957例,减少肝癌3196例。1999-2016年贵州省实施HepB免疫策略总投入成本675亿元,18年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为19013元,其中,推广使用HepB疫苗时期(1999-2002年)、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HepB查漏补种时期(2003-2010年)以及后HepB常规免疫时期(2011-2016年)接种HepB每减少1例HBsAg携带者、慢性乙肝、肝硬化及肝癌病例需投入的成本分别为57979元、7809元和35912元。结论 接种HepB对降低贵州省接种人群乙肝发病水平具有良好的成本-效果,2003-2010年将HepB纳入免疫规划并联合查漏补种免疫策略的成本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加强对新生儿以外人群乙型肝炎疫苗免疫   总被引:98,自引:3,他引:9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五型病毒性肝炎中,以乙型肝炎(乙肝)对我国人民健康危害最为严重。急性乙肝易发展成慢性,其中一部分可演变为肝硬化和原发性肝细胞癌(肝癌)。因此,接种乙肝疫苗不仅可预防乙肝,也可预防由乙肝病毒(HBV)感染引起的肝硬化和肝癌。由于丁型肝炎病毒必须在HBV感染的基础上才能感染,因此,接种乙肝疫苗还可预防丁型肝炎。自199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将乙肝疫苗纳入  相似文献   

20.
预防接种后的不良反应 (AEFI)分为感染型和非感染型两类 ,评定AEFI与预防接种的因果关系应按照二者的一致性、程度性、独异性、时间性和合理性来判断。应根据AEFI发生的原因 ,开发和采用安全疫苗接种技术 ,建立免疫程序安全注射网络。必须加强AEFI预防和处理措施 ,制定新型疫苗质量标准和规范 ,加强疫苗质量控制和管理 ,开展技术培训和监测 ,建立正常的疫苗、注射器材供应渠道和扩大预防接种的社会宣传和普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