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治疗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两组均采用药物治疗、针刺治疗及康复训练,治疗组加用中药熏洗(当归、赤芍、红花、木瓜、川芎、莶草、桑枝等)。结果:治疗前两组缺血性中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血液流变学、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4周后治疗组患者康复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血液流变学明显改善(P<0.05),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明显提高(P<0.05)。结论:综合疗法配合中药熏洗能促进缺血性中风患者的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
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38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的临床效果.方法:将76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治疗,治疗组配合针刺四海之腧治疗,对照组配合常规针刺治疗,观察治疗前后Fugl-Meyer 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分、日常生活活动(ADL)能力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四海之腧治疗中风恢复期临床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子午流注纳干法针刺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8例。两组患者均采用常规康复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接受常规循经针刺治疗,观察组接受子午流注纳干法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改良阿什沃思量表(MAS)评分、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评分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Barthel指数)。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M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FMA评分、Barthel指数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子午流注纳干法针刺疗法可改善中风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肢体痉挛程度,提高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应用针刺结合DMS治疗中风恢复期足内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恢复期足内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治疗组予常规针刺结合DMS治疗,对照组予常规针刺治疗,6周以后比较两组实验总有效率、痉挛程度、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情况。结果:治疗6周以后,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shworth评分降低(P<0.05),Fugl-Meyer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积分均升高(P<0.01或P<0.05)。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日常生活能力等级较高(P<0.05)。结论:针刺结合DMS在治疗中风恢复期足内翻具有优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中药湿热敷法治疗中风后下肢痉挛的疗效。方法:选取60例中风后下肢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针刺治疗,观察组给予中药湿热敷法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下肢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肌张力变化。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高于对照组的66.7%(20/3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下肢运动功能、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肌张力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肌张力分级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湿热敷法能有效改善中风患者下肢痉挛症状,改善肢体功能,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6.
针药并用辨证治疗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配合针灸治疗。疗程结束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以及运动功能(NIHSS评分)和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分级法评分)的变化。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比较,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常规药物治疗配合针灸中药更有助于脑梗死患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熏洗配合推拿和积极护理治疗中风后偏瘫恢复期的疗效.方法:将160例缺血性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西医常规治疗及中医针刺等综合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采用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在治疗过程中对2组患者均进行积极护理,共治疗28d.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治疗前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为97.5%,对照组为72.5%,治疗后上肢运动功能评分,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熏洗配合推拿治疗中风后偏瘫恢复期效果明显,且经济、简便,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滞针法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对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中风软瘫期患者106例,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有53例患者,所有患者给予基础治疗及康复训练,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常规针刺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观察组给予滞针法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4周后对比2组患者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软瘫期持续时间。结果 经过治疗后观察组FMA评分、M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FMA评分、MBI评分分别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上肢、下肢软瘫期持续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滞针法在改善中风软瘫期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比常规针刺法具有优势,可缩短软瘫期持续时间。滞针法配合特定电磁波治疗仪照射治疗中风软瘫期运动功能障碍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中风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采用针刺配合正确体位摆放、康复训练、蜡饼法和中频药透疗法治疗,对照组仅采用针刺配合正确体位摆放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肢体功能、疼痛、水肿程度、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定,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66.7%,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上肢Fugle-Meyer运动功能评分、肩关节活动度、GPE、VAS评分及水肿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治疗后各项指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综合康复疗法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可明显改善疼痛及肿胀症状,提高患者肢体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120例中风偏瘫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康复训练和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同时接受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1个月、3个月及6个月的总有效率、运动功能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刺联合康复训练治疗中风偏瘫具有较好的疗效,可提高患者运动能力,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中药(疏肝健脾法)干预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同时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28例中风后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西药组,每组32例。分别予中药、针刺、中药配合针刺及氟西汀胶囊治疗,各组疗程均为30 d,治疗前后评定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观察不同方案对PSD近期疗效以及对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结果四组各有30例纳入结果分析,治疗后HAMD量表评分降低(P<0.01),改良Barthel指数评分提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药组与其他三组积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积分两两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各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且针刺配合中药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针药并用对脑卒中后抑郁症 (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患者综合功能的影响。方法:将 128 例PSD患者随机分为 4 组,即中药组、针刺组、针药组、西药组,每组 32 例。分别在基础治疗基础上予中药、针刺、中药加针刺及氟西汀胶囊治疗。治疗前后进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iltonDepression Rating Scale, 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eurological Impairment Severity, NIS)量表和功能综合评定量表(Functional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FCA)评定。结果:与治疗前相比,各组治疗后HAMD及NIS积分值均降低(P<0.01);FCA评分提高(P<0.01)。组间治疗后比较,针药组与其他 3 组积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或P<0.01),中药组、针刺组和西药组组间积分两两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组治疗方案均能改善PSD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提高综合功能,中药加针刺具有协同增效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张芹  张淑青  杨科朋 《新中医》2020,52(3):120-123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的临床效果及其对患者血清谷氨酸(Glu)、γ-氨基丁酸(GABA)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3例。对照组给予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湿热敷治疗。比较2组治疗前后肢体痉挛状态、肢体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与血清Glu、GABA水平的变化及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06%,高于对照组74.60%(P<0.05)。治疗后,2组上肢痉挛、下肢痉挛状态评分较治疗前下降(P<0.05),且观察组上肢痉挛、下肢痉挛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Fugl-Meyer、ADL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观察组Fugl-Meyer、ADL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血清Glu水平较治疗前降低,GABA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Glu水平低于对照组,GABA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治疗脑卒中后肢体痉挛疗效显著,可明显改善患者肢体痉挛状态与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其作用机制可能与针灸联合中药湿热敷可有效调节血清Glu、GABA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运动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8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采用Brunnstrom偏瘫分期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运动功能,采用功能独立性评定(FIM)来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的Brunnstrom和FIM评分高于治疗前,治疗组两项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配合运动疗法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恢复运动功能和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随机分为4组.针药组30例,采用针刺结合中药治疗;中药组30例,口服中药治疗;针刺组30例,采用针刺治疗:西药组30例,口服奥美拉唑肠溶胶囊治疗.四组均治疗60d为1个疗程,治疗前及治疗1个疗程后检测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并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前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P<0.01):针药组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明显高于西药组和中药组(P<0.05).结论:针药并用可显著提高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血浆胃泌素和胃动素水平,调节胃-食管运动,增加下食管括约肌压力,防止食物反流.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for reflux esophagitis.Methods:120 cases with reflux esophagitis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into 4 groups,30 in each group,a group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a group of Chinese medicine,a group of acupuncture and agroup of Westem medication(Omeprazole Enteric-coated Capsules).Cases in the four groups were treated 60 d as one course of treatment.The plasma gastrin and motilin levels in all groups were measured before and one course after treatment for effect evaluafion.Results:There were no inter-group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of plasma gastrin and motilin levels before treatment.The plasma gastrin and motilin levels in all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elevated after treatment(P<0.01).The group of 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showed a significantly higher level than the Western medication and Chinese medicine group (P<0.05).Conclusion:Combined acupuncture and Chinese medicine can remarkably elevate the plasma gastrin and motilin levels in those with reflux esophagitis,regulate the gaslro-esophagus motility,increase the lower esophageal sphincter pressure and thus prevent regurgitation of food.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7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5例。治疗组用中药和针灸、拔罐的方法治疗;对照组口服双氯芬酸钠、元胡止痛片、维生素C治疗。结果:治疗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结论:针药并用治疗膝关节创伤性滑膜炎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17.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分析(英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方法:66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2组,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采用电针配合中药治疗;对照组只采用电针治疗。结果:治疗组痊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痊愈时间较对照组有缩短趋势。结论: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瘫疗效优于单纯电针疗法。  相似文献   

18.
《山东中医杂志》2017,(4):294-296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针刺联合中药治疗创伤骨折后高血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符合研究条件的股骨干骨折患者随机分成中药组、针药组和西药组各30例。中药组予活血通脉汤治疗;针药联合组在中药组的基础上联合针刺治疗;西药组予以低分子肝素钙皮下注射治疗。三组治疗均至术前1 d。观察各组治疗前后血栓弹力图各参数凝血反应时间(R时间)、凝固时间(K时间)、凝固角(α角)、血栓最大幅度值(MA)和血栓硬度值(G值)、D-二聚体(D-dimer)水平变化及深静脉血栓DVT情况。结果:治疗后,三组的R、K时间均延长,α角、MA值、G值和D-dimer均减小(P0.05或P0.01),针药组和西药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针药组及西药组的R时间延长幅度及MA值、G值、D-dimer减小幅度大于中药组(P0.05)。术前1 d,B超发现中药组有6例DVT形成,西药组有3例DVT形成,而针药组无DVT形成,针药组与中药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药联合能改善创伤骨折后的高血凝状态,降低术前DVT形成风险,且疗效优于单用中药治疗。  相似文献   

19.
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缺血性中风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针刺背俞穴为主与常规针刺治疗缺血性中风(瘀血阻络证)的疗效差异。方法将120例患者随机单盲对照试验方法分为背俞穴组(A组)、常规针刺对照组(B组)、非穴位针刺组(C组),每组40例。疗程4星期。观察三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日常生活活动能力(Barthel指数记分)、血液流变学变化情况。结果三组治疗后各观察指标均有改善,A组中医证候疗效、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总有效率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中医证候积分及神经功能积分降低值、Barthel指数记分提高、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针刺背俞穴为主治疗能明显改善中风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相对于常规针刺治疗及非穴位针刺效果更明显。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男性不育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7例精液异常不育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针灸加中药组(观察组,n=25)采用针刺配合口服中药治疗;针灸加西药组(对照组,n=12)采用针刺配合口服克罗米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精液常规指标和血中睾酮(Testosterone,T)、卵泡刺激素(Follicle-stimulating Hormone,FSH)、黄体生成素(Luteinizing Hormone,LH)水平变化.结果:观察组疗效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精液密度、1 h后存活率、活力得分、正常形态率均有改善(P<0.05),对照组治疗后精液量减少(P<0.05),其余各项变化均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照组T、LH均有显著升高(P<0.05),FSH也有升高,但与治疗前无统计学差异.而观察组三项指标变化均不明显.结论:针灸加中药治疗精液异常不育症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