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由Lyell(1856)首先提出。实际上其当时概念并非代表独立的一种疾病,而是几种严重型水疱类疾病共用的病理诊断名词。随后Lyell等又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金葡菌)性和非金葡菌性的TEN在病因病理上有明显的不同。Melish等(1970)正式将金葡菌性TEN命名为葡萄球菌性烫伤样皮肤综合症(SSSS)。TEN从那时起就专指非金葡菌性TEN,而作为独立的一种疾 相似文献
3.
4.
谭仲楷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78,(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oxic epider-mal necrolysis,简称TEN),亦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自1956年由Lyell等首先介绍以来,有关报告相继不断,从各方面进行了探讨。TEN的临床表现异常显著,起病急骤,全身泛发红斑,皮肤触痛,大片表皮剥裸,或起松弛大疱,表皮分离征阳性,形如大面积烫伤。组织改变显示表皮细胞变性、坏死,表皮不同深度的离解和水疱形成,真皮炎症反应轻微。病因不是单一的,主要是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感染和药物,还有病毒感染和某些全身性疾病等多种因素, 相似文献
5.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一种累及皮肤和粘膜、危及生命的急性综合征。及时、正确的诊断和处理,是防止死亡,避免并发症,促进恢复的关键。现就此病在病原学、临床表现、组织学特征、发病机理、鉴别诊断、治疗处理及预后方面的近期研究进展作一扼要综述,以供临床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6.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延州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4,(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例李延州河南油田职工医院(邮政编码473131)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又名烫伤样皮肤综合征。我院近期抢救成功1例,报告如下。患者女,14岁,学生。1991年3月12日下午因上呼吸道感染,服用长效磺胺(广州兴华制药厂生产)两片。约2... 相似文献
7.
1 临床资料 患者女,65岁,因四肢、躯干及面部大疱10天,于2009年6月23日入院.10天前患者因感冒口服安乃近片(3次/d,2片/次)2天后四肢、躯干、面部出现红色斑疹,其上迅速出现蚕豆大小的水疱,水疱易破,破溃后表面渗出、糜烂、结痂.在当地卫生院以"日光性多形红斑"口服抗过敏约物治疗,疗效不显著,皮损加重,水疱迅速融合成大疱,伴发热.入院当天全身皮损增多,躯干、四肢密集甲盖至核桃大小松弛性水疱,伴发热39.8℃.既往体健,追问病史,有服用安乃近史及发病前1天接触有机磷农药史. 相似文献
8.
9.
患者女,18岁.因高热伴全身水疱3天加重1天收入院.患者入院前1周因感冒服用多种中西药(具体不详),3天后发热并出现红斑、水疱.1天前,持续高热,同时红斑、水疱泛发全身,尤以头面及躯干部为甚,皮肤疼痛、触痛明显.患者有甲硝唑过敏史.体检:体温 40.2℃,脉搏102次/分.急性痛苦面容,发育正常,神志清楚,抬入病房.心、肺听诊无明显异常,肝、脾、肋下未触及.皮肤科情况:全身有弥漫性分布的紫红、暗红色斑片及松弛性水疱、大疱,疱壁松弛,疱液尚清.表皮松解、坏死及剥脱,尼氏征阳性,尤以头面及颈胸部为甚.双眼粘连有糜烂及渗液. 相似文献
10.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2015,(5)
目的探讨儿童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临床特点,包括致病因素、临床表现、治疗措施及预后。方法对15例儿童TEN患儿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儿童TEN的常见致敏药物依次为抗惊厥药、解热镇痛药和β-内酰胺酶抗生素。潜伏期平均(9.07±9.88)d,表皮剥脱面积平均(80.03±15.30)%,黏膜损害率为100.00%;内脏受累依次为心肌、肺脏、肝脏、肾脏、甲状腺和胰腺,3例患儿发生败血症。均予甲强龙联合丙种球蛋白治疗,同时予支持疗法及创面护理,病程9~27d,平均17.53d,痊愈11例,好转4例。结论药物是儿童TEN发病最主要的原因,及时停用可疑致敏药物,早期大剂量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球冲击治疗对于儿童TEN疗效较好,支持疗法、预防和控制感染、保护重要脏器功能以及联合多学科会诊对患儿预后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常由药物诱发,现已经证实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是其最突出的组织学表现,由FasL-Fas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该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2.
雷观鲁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0,(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综合征可发生于不同的年龄,文献中报告的最年轻病例是出生48小时后的婴儿。本文报告1例足月出生后36小时新生儿。在出生前24小时以上发生羊膜破裂,生后拒食,左臀部出现大疱,4小时后疱破留下糜烂面。检查见整个臀部、会阴、外生殖器部位皮肤发红,其上有很多水疱。轻微摩擦皮肤即剥脱而呈潮湿表面。全身状况差,哭声无力,新生儿反射迟钝,体温38℃,48小时后,全部水疱融合,并且破裂,留下大片糜烂,其上覆以棕黑色痂壳。连续10天予庆大霉素(6毫克/ 相似文献
13.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严重威胁生命的疾病 ,常由药物诱发 ,现已经证实角质形成细胞凋亡是其最突出的组织学表现 ,由FasL -Fas介导的细胞免疫反应在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静脉注射用丙种球蛋白对该病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抢救宋奋光例1,某女,49岁。1990年9月10日因"扁平苔藓"口服氨苯砜50mg,日2次。1周后突然发热(38.6℃),全身起风团或水肿性红斑。内科疑为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收入院。曾予以地塞米松每日10mg静滴。第1... 相似文献
15.
我科于1986年至2007年病房收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9例,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共收治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19例,男11例,女8例;年龄4-69岁,平均35岁;病程2-7天.致敏药物为抗生素类7例、解热镇痛药6例、镇静催眠抗癫痫类药物4例、磺胺类2例.潜伏期1-8天,平均为3天.发病前有呼吸系统感染13例,神经系统疾病、疼痛类或手术等6例.既往有消化道溃疡2例、糖尿病1例、高血压3例、心脏病2例. 相似文献
16.
成功抢救16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红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2003,19(1):60-61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为大片表皮炎症、红斑、水疱 ,继之松解、坏死和剥脱的一组症侯群[1] 。临床分为金葡菌型和非金葡菌型两大类 ,本病发病急骤 ,进展迅速 ,死亡率达 2 5 %~ 5 0 %。现将我科成功救治 16例此病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1 临床资料16例患者中 ,男 11例 ,女 5例。 1~ 4岁 10例 ,3 7~ 65岁 6例。其中药物型 5例 ,金葡菌型 11例。诱因 :发病前 ,患脓疱疮者 5例 ,颈淋巴结炎及麦粒肿各 1例 ,急性扁桃体炎 4例 ;肌注青霉素 2例 ,肌注安痛定 1例 ,口服别嘌呤醇 2例2 护理体会2 .1 护士必须具备强烈的责任心、同情心、耐心和细心… 相似文献
17.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23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达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1993,(3)
<正> 本文报告我科1980~1990年中所见23例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其中女性16例,男性7例。年龄5~55岁,平均26岁。病程3~10天,平均4.8天。临床表现23例均在面部、躯干和四肢,有红斑、水疱、松弛性大疱,疱壁易破,创面裸露,浆液性渗出。 相似文献
18.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是病势最凶险的皮肤药物反应之一,若抢救不及时,病死率达10%~30%1.我科于2007年12月19日收治1例妊娠期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患者,经清创、抗感染、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治疗,患者恢复良好. 相似文献
19.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是一种以表皮剥脱坏死为主要表现的药源性疾病,伴有表皮、黏膜以及肝肾功能的损害,死亡率高.其发病机制尚不完全清楚,遗传易感性、特定的T细胞抗原受体序列、药物特异性T细胞、细胞毒蛋白均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治疗的主要方法包括一般处理、血浆置换、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等,尤其糖皮质激素和肿瘤坏死因子α抑制剂的疗效近年来得到较多肯定. 相似文献
20.
段辉全 《国际皮肤性病学杂志》1987,(2)
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首先由Lyell(1955)提出,“中毒性”指早期前驱症状、随后的红斑及皮肤剥脱是由循环毒素引起,“表皮”指病变主要在表皮,“坏死松解”包含病理的坏死及临床的表皮松解。本文就TEN的处理提出原则性指导。 TEN的发病因素很多,其中以药物居首位,抗菌素、巴比妥、乙内酰脲、吡唑啉酮衍生物、磺胺、砜类为主要的几类其他非药物因素有接种、病毒、细菌、真菌感染、免疫以及特发性病例。临床上为急性发作,发疹前多有前驱症状,开始皮疹呈麻疹样分布于面、四肢,随后泛发红斑其上起松驰性大疱,表皮大片剥脱,呈Ⅱ度烫伤样,红斑处尼氏征阳性还有广泛的粘膜受累,皮肤活检及Tzanck试验有助于诊断。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