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对359例临产产妇进行胎心入室试验,根据Ingemarsson等提出的标准将入室试验结果分为3型,反应型,可疑型和危险型。结果显示,359例中24例新生儿窒息,窒息率为6.69%。入室试验反应型、可逢型和危险型分别为78.27%、10.58%和11.14%。反应型组羊水污染经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27.05%和2.85%,而危险型组分别为67.50%的3250%。两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意义(均P〈0.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胎心入室试验筛查胎儿窘迫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537例临产孕妇进行胎心入室试验.分析其分娩时胎儿窘迫发生率、羊水污染程度、新生儿窒息率及剖宫产率.结果可疑型及危险型的孕妇发生胎儿窘迫、新生儿窒息及剖宫产率明显高于反应型,P<0.01;危险型胎儿窘迫发生率明显高于可疑型(P<0.05);高危孕妇可疑型和危险型的胎儿窘迫发生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均较低危孕妇高(P<0.05).结论入室试验在产程中对胎儿窘迫有预测作用,该方法作为筛查目的是有效、简单和便利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胎心入这地预测新生儿宫内窘迫预后的价值。方法:对578例临产孕妇进行胎心入室试验,记录产程、分娩方式、羊水、脐带及胎盘情况和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578例孕妇中,入室试验反应型可疑型和危险型分别占77.16%、10.38%、12.46%;新生儿窒息率为6.75%,反应型组窒息率为2.24%,危险型组为33.33%。羊水求救反应型组为17.04%,危险型组为68.06%,两组间差异显  相似文献   

4.
入室试验的临床价值(附76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沈士玉  傅育莲 《安徽医学》2007,28(6):534-535
目的评价入室试验对胎儿宫内窘迫的筛查价值。方法对760例入院待产的孕妇即刻进行入室试验,记录胎心监护各项指标,与胎儿分娩结局进行比较分析。结果760例孕妇的入室试验中,反应型79.08%,可疑型占11.97%,异常型占8.95%。反应组羊水污染率和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19.63%和0.67%,异常组分别为77.94%和20.59%,后两组与反应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入室试验是筛查胎儿宫内窘迫的简单无创便利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5.
应用胎心电子监护仪腹壁监测法对134例孕妇进行常规NST测试,对测试图形进行评分及分组,同时对新生儿出生Apgar评分及预后等方面进行观察。结果:反应型组108例,新生儿窒息率10.3%,窒息复苏较易,预后良好。无反应型组4例,新生儿窒息率100%,窒息复苏较难,预后差。可疑型组22例,新生儿窒息率31.8%,预后介于前两组之间。提示NST测试能反应胎儿宫内情况及胎儿储备能力,根据NST测试评分结合具体情况,给予积极处理,对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我院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异常的临床意义,预测胎儿缺氧状态,测试胎儿宫内缺氧的耐受能力,从而达到预防胎儿酸血症和脑细胞损伤以改善胎儿预后为主要目的。方法回顾我院416例单胎头位分娩的产妇临床使用产科中央监护系统I临产时胎儿心电监护的资料及新生儿预后的关系。结果胎儿心电监护评分8-10分组(正常组)279例,评分5—7分组(可疑组)106例,评分1-4分(异常组)31例。异常组和可疑组羊水胎粪污染率、新生儿APGAR评分≤7分者的比例、新生儿疾病的比例均高于正常组(P〈0.01);异常组羊水Ⅲ度污染率、新生儿Apgar score评分≤7分者的比例高于可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胎心率异常发生率为42%(174/242),出现基线变异减弱,重度变异减速,晚期减速,延长减速图形者,新生儿窒息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产程中使用中央监护系统进行产时胎心监护,如评分≤7分,或出现异常监护图形应予重视,结合观察羊水性及早发现胎儿宫内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减少新生儿窒息及发病率、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分娩应激反应对胎儿脐动脉血酸碱平衡的影响。方法:对住院分娩的255例产妇进行全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electronicfetalmonitoring,EFM)。按EFM图形分为收缩刺激试验(CST)正常组(171例)、CST可疑组(74例)和CST阳性组(10例)。通过临产前母亲静脉血及新生儿脐动脉血血气分析和新生儿Apgar评分进行比较,了解胎儿宫内缺氧对新生儿的影响。结果:CST正常组、可疑组和阳性组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分别为1.17%、4.05%和50.00%。母亲静脉血pH值分别为7.340±0.04、7.336±0.06和7.334±0.07,新生儿脐动脉血pH值分别为7.239±0.06、7.231±0.67和7.145±0.10。CST阳性组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率与CST阴性组和CST可疑组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01),CST阴性组和CST可疑组比较,剖宫产率、阴道手术产率、新生儿窒息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分娩应激反应影响胎儿酸碱状态,早期发现和纠正胎儿缺氧,可降低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胎心电子监护在足月妊娠分娩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住院分娩产妇300例按产时胎心监护方法不同分为两组,实验组150例采用胎心电子监护,对照组150例采用多普勒测胎心,分析两组病例的胎儿窘迫诊断率、新生儿窒息率、剖宫产率、阴道助产率等。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胎儿窘迫诊断率分别为14.67%与8.66%、新生儿窒息率分别为0.67%与8.67%、以胎儿窘迫为指征的剖宫产率及阴道助产率分别为15.33%与7.33%和11.33%与5.33%,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产程中连续胎心监护虽然增加了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但能指导临床更早、更准确地判断胎儿宫内缺氧,降低新生儿窒息率,提高了新生儿出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胎儿窘迫的病因、分娩方式与新生儿窒息的关系。方法:入院后所有孕产妇均进行胎心监护包括无激惹试验(NST)、宫缩或催产素激惹试验(CST或OCT)、胎儿脐血流监测、B型超声检查,以早期发现及终断胎儿窘迫。结果:1996.1~1998.12胎儿窘迫发生率11.35%(350/3083),新生儿窒息率9.73%(30/3083),无一例新生儿死亡。结论:加强产前、产时监护及早发现胎儿窘迫,可有效地减少新生儿窒息率。  相似文献   

10.
妊娠末期胎心监护临床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孟紫娟 《中国全科医学》2010,13(18):2036-2037
目的 评价妊娠末期胎心监护临床应用对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326例妊娠末期妇女进行胎心监护,从新生儿评分﹑剖宫产率﹑脐带异常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262例无应激试验(NST)有反应型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窘迫21例(8.02%),新生儿窒息10例(3.82%);25例NST可疑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7例(28.00%),新生儿窒息4例(16.00%);39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胎儿宫内窘迫20例(51.28%),新生儿窒息11例(28.21%).NST有反应型、可疑型、无反应型孕妇胎儿宫内窒息、新生儿窒息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NST有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49例,NST无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14例,NST有反应型与无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率(35.5%)是平均剖宫产率(11.3%)的2.3倍.结论 妊娠末期胎心监护显示绝大多数NST 有反应型提示胎儿在宫内生长良好,可继续安全待产.NST有反应型孕妇脐带异常者多可安全经阴道分娩.多次NST可疑型孕妇需密切观察,适时剖宫产终止妊娠.NST无反应型的高危妊娠宜尽早剖宫产终止妊娠.  相似文献   

11.
胎动与胎心监护在诊断胎儿窘迫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寻找简单而准确的产前评价胎儿安危的监护方法。方法 对 380例自觉胎动异常的晚孕妇女 ,包括胎动过频组 2 6 8例 ,胎动过少组 112例。进行胎心监护。从羊水粪染、新生儿 1min ,5minApgar评分、脐带异常的发生率、围产儿预后等方面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胎动过频组羊水粪染 32例 (11.9% )、新生儿Apgar评分≤ 7分4 9例 (18.3% )、脐带异常 4 7例 (17.5 % ) ;胎动过少组羊水粪染 5 8例 (5 1.8% )、新生儿Apgar评分≤ 7分 75例 (6 6 .9% )、脐带异常 5 6例 (5 0 .6 % ) ,两组对比有显著差异 (P <0 .0 1)。当胎监连续 2次NST阴性 (无反应型 )时 (14 0例 ) ,无论胎动过频或胎动过少 ,其羊水粪染 5 7例 (4 0 .3% )、新生儿Apgar评分≤ 7分 73例 (5 2 .1% ) ,脐带异常 5 8例 (4 1.4 % ) ,较NST阳性 (有反应型 )时 (2 4 0例 ) ,羊水粪染 33例 (13.8% )、新生儿Apgar评分≤ 7分 5 1例 (2 1.3% )、脐带异常 4 5例 (18.8% )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而 2例围产儿死亡均发生在胎动过少组的NST阴性(无反应型 )中。结论 胎动异常且连续 2次NST阴性 (无反应型 )时 ,胎儿预后不良 ,尤其胎动减少伴NST阴性(无反应型 )时 ,可预示胎儿严重缺氧。因此 ,胎动计数配合胎心监护可作为产前诊断胎儿窘迫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量胎儿头皮血乳酸测定监测胎儿宫内缺氧的临床意义。方法:对261例产妇进行全产程连续电子胎心监护,第二产程分娩前30min取5μl胎儿头皮血测定乳酸水平,结合新生儿1min Apgar评分和羊水性状进行分组,评估胎儿头皮血乳酸值与胎儿宫内缺氧的关系。结果:①窒息组胎儿头皮血乳酸值为(51.8±20.7)mmol/L,明显高于正常组的(2.74±l.23)mmol/L(P<0.01)。②羊水正常组和轻度粪染组胎儿头皮血乳酸值分别为(2.65±1.16)mmol/L和(2.94±1.30)mmol/L,明显低于羊水高度粪染组(3.49±1.93)mmol/L(P<0.01和P<0.05)。③产程的长短不影响胎儿头皮血乳酸值检测结果(F=1.766, P>0.05)。结论:微量胎儿头皮血乳酸测定可以直接反映胎儿宫内缺氧程度和评估胎儿预后,是一种简便、安全的检测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因胎儿宫内窘迫丽行剖宫产的指征。 方法胎儿宫内窘迫行剖宫产的孕妇713例,按单纯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单纯羊水异常、胎儿电子监护异常合并羊水异常分为3组,并与术中所见胎儿宫内窘迫相关因素及新生儿Apgar评分对照。 结果Ⅰ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5.05%,Ⅱ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2.32%,Ⅲ组新生儿Apgar评分≤7分发生率为9.80%,从结果看Ⅲ组与Ⅰ组、Ⅱ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胎心异常与羊水污染同时存在,胎儿存在或潜在缺氧情况,新生儿窒息率高,应及时娩出胎儿。单纯胎心异常或羊水污染应根据情况,有无伴随高危因素,在严密监护和积极处理下决定分娩方式。  相似文献   

14.
采用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技术,前瞻性地检测188例孕妇临产前胎儿的脐带形态,以诊断及排除脐带异常,包括脐带统颈、脐带搭颈和脐带先露。共诊断脐带异常34例、正常154例,并测定脐带异常者脐动静脉血液动力学变化,结合股心监护,以诊断因脐带异常所致的胎儿宫内窘迫。结果CDFI诊断脐带异常正确率为97.06%,而诊断脐带无异常之正确率为100%。脐带异常者中,胎儿宫内窘迫18例.发生率为52.94%,表现为胎心监护无激惹试验(NST)及脐动静脉血液动力学明显异常,新生儿窒息7例,发生率20.59%,并且剖宫产率高达82.35%。研究表明CDFI是诊断脐带异常最可靠的方法;脐带血液动力学检测结合胎心监护,提高了胎儿宫内窘迫的诊断率;且脐带血液动力学异常程度与胎儿宫内窘迫的程度成正比,并可预测胎儿预后。由此制定了CDFI诊断脐带异常及无创性产前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标准。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对86例羊水过少胎儿电子监护仪图像分析,发现羊水过少的胎儿电子监护仪的图像有如下特点:1.胎心基线变异静止型明显增多(P<0.01)。2.胎动及胎动时胎心率增速反应为无反应型明显增多(P<0.01)。3.异常的胎监图像以延长减速(简称PD)多见。4.胎心率基线异常增多(心动过速或心动过缓)。结合分娩所见及围产儿预后,认为胎心率基线变异静止型和胎动及胎动时胎心率增速反应为无反应型是羊水过少者胎儿宫内缺氧早期信号;PD是胎儿宫内危险的征象,应不失时机地给予积极处理。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实现从孕妇腹壁混合心电信号中提取微弱的胎儿心电信号,为准确估计胎儿心率、分析胎儿心电波形等提供基础。方法 利用深度卷积网络(deep CNN)优越的非线性映射能力,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时间卷积编解码网络的非线性自适应噪声消除(nonlinear ANC)提取框架,以实现胎儿心电信号的有效提取。首先构建适用于处理胎儿心电信号的深度时间卷积网络(TCED-Net)模型作为非线性映射工具;然后以孕妇胸部心电信号为参考,利用该模型估计孕妇腹壁混合心电信号中的母体心电成分;最后从腹壁混合信号中减去所估计的母体心电成分,以得到完整的胎儿心电信号。实验利用合成心电数据(FECGSYNDB)和临床心电数据(NIFECGDB、PCDB)对方法性能进行测试与对比。结果 本文方法在FECGSYNDB上的胎儿R峰检测精度([F1]值)、均方误差(MSE)和质量信噪比(qSNR)分别达到98.89 %,0.20和7.84;在NIFECGDB上的[F1]值达到99.1%;在 PCDB 上的[F1]值达到 98.61%。在不同数据集中较之 EKF([F1=]93.84%)、ES-RNN([F1] =97.20% )和 AECG-DecompNet([F1]=95.43%)等现有性能最佳的算法,本文方法的R峰检测精度指标分别高出5.05%、1.9%和3.18%,均优于现有最佳方法。结论 与现有算法相比,本文方法可以提取出更为清晰的胎儿心电信号,对孕期进行有效的胎儿健康监护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超声心动图产前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经胎儿心脏超声检查诊断)的超声图像与随访结果,分析各切面的二维声像和彩色多普勒血流特点。结果5例胎儿经尸解均证实为三尖瓣下移畸形;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的主要声像学特点是三尖瓣下移至右心室,右心房增大,三尖瓣严重反流,反流起源点降低。结论产前应用胎儿超声心动图诊断胎儿三尖瓣下移畸形具有很大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胎儿窘迫的病因及预防措施,降低胎儿窘迫发生率。方法:选择1999.10.1-2000.10.31住院分娩1546例新生儿中发生胎儿窘迫的223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引起胎儿窘迫的主要原因是脐带因素;胎心监护显示晚期减速新生儿窒息率高。结论:产前B超提示脐缠绕时可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当出现晚期减速尤其频发晚减,胎儿不能较短时间内娩出时,则须立即剖宫产结束分娩。  相似文献   

19.
姚军  于江 《华夏医学》2002,15(6):752-754
目的:探讨巨大胎儿的产前诊断及分娩方式,降低母婴并发症。方法:回顾分析153例巨大胎儿的诊断,分娩方式及并发症,并与单胎正常体重儿分娩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巨大儿的发生与孕妇的体重,身高,孕周有关,巨大胎儿中双顶径(BPF)+股骨长度(FL)>16.5cm者占87.41%,剖宫产组较阴道分娩组新生儿窒息率及产伤机会均明显降低,巨大胎儿与正常体重儿相比难产率明显升高。结论:BPD+FL>16.5cm可做为产前诊断巨大胎儿的一项可靠指标,对巨大胎儿应避免困难的阴道助产,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对胎心变化及胎儿脐血流进行监测,以期寻找一种准确、有效的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的方法。方法 对98名足月妊娠妇女或需提前终止妊娠、孕周〉36周的孕妇,分别行胎心率电子监护、彩超检查检测脐动脉血流变化,并应用统计学方法研究上述观察指标与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的关系。结果 98例入选产妇中临床确诊胎儿宫内窘迫16例。监测中二项检查均正常者共53例,出现假阴性4例,临床符合率为92.45%(49/53);监测中一项检查异常者共24例,出现假阳性7例,临床符合率为70.83%(17/24);二项检查异常者13例,假阳性l例,临床符合率为92.31%(12/13),与一项检查异常(单项监测)的临床符合率进行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1)。结论 胎心监护联合胎儿脐血流监测预测胎儿宫内窘迫准确性高,可以祢补单一检查的不足,值得推广和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