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电镜观察胶原酶治疗椎间盘突出症无效原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焦郭堂  夏力 《现代康复》2000,4(12):1800-1801
目的:探讨胶原酶对部分椎间盘突出病人治疗无效的原因。方法:采集胶原酶溶解术后无产病人纤维环及髓核,经扫描及透射电镜观察。结果:电镜下胶原酶注入部位纤维呈束索样溶解性断裂,似短毛刷样聚集杂乱,髓核溶解坏死,细胞膜破碎,线粒体溃烂不清,结论:部分病人无效的原因为药液未注入纤维环中央区域药量不足。  相似文献   

2.
采用单一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及臭氧椎间盘内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适应症较窄,仅适用于椎间盘膨出或轻、中度突出,纤维环完整者.但对突出较大、纤维环破裂、髓核部分脱出者,单一治疗方法效果欠佳;采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臭氧盘内注射及胶原酶髓核溶解术联合应用治疗巨大型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优势互补、扩大手术适应症及提高疗效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胶原酶化学髓核溶解术机制的再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胶原酶盘内注射对山羊腰椎间盘突出模型的化学髓核溶解作用,重新评估化学髓核溶解术的机制。方法:胶原酶注射前10周,通过手术损伤椎间盘前外侧纤维环诱发椎间盘突出和退变,并经MRI证实。胶原酶注射后1天、1周、2周、4周、12周观察X线片上椎间盘高度指数、椎间盘的组织学等变化。结果:胶原酶对正常和退变椎间盘髓核组织具有类似的溶解作用。胶原酶盘内注射后在突出模型椎间盘中央和髓核突出部位均出现溶解空腔,终板破坏轻;而对正常椎间盘溶解部位在椎间盘髓核和内层纤维环,并严重破坏终板。结论:盘内注射胶原酶能有效溶解山羊突出模型椎间盘的中央和突出部位髓核组织。胶原酶注射后12周,退变间盘基质出现再生能力。  相似文献   

4.
<正>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 LDH)是指腰椎间盘发生退行性病变后,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髓核单独或连同纤维环、软骨终板向外突出,刺激或压迫窦椎神经和神经根引起的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的一种综合征,临床表现为腰痛、下肢放射痛与麻木无力、大小便功能障碍等[1~3]。随着LDH的患病人数不断攀升与患病人群的年轻化,使其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胶原酶溶解术是将胶原蛋白水解酶(简称胶原酶)注入病变椎间盘的突出物内或(和)其周围,通过胶原酶分解胶原蛋白来溶解胶原组织,  相似文献   

5.
目前,国内外在用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分为盘内和盘外注射两种.旁路注射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硬膜外腔前间隙,该方法优点是能准确地将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髓核处,最适合髓核左右旁侧凸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Sussman研究指出,胶原酶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解椎间盘基质中的胶原蛋白特异的三维螺旋结构,使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缩小或软化,达到治疗目的[1].我院于1999年开始,采用旁路注射法治疗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2].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突出症简称腰突症,为骨科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好发于青壮年,易导致腰腿疼痛,严重影响病人的生活、学习和工作。胶原酶也称胶原蛋白水解酶,在生理条件下可特异性地溶解椎间盘基质中胶原蛋白的三维螺旋结构,使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缩小或软化,从而达到治疗目的。本院骨伤科自1999年起施行胶原酶盘外注射治疗腰突症73例,取得较好疗效,且病人痛苦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臭氧结合胶原酶注射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护理要点.[方法]在CT引导下行腰椎间盘穿刺,于髓核中注射臭氧,盘外注射胶原酶,使髓核氧化、脱水甚至干涸,突出物缩小或消失,从而解除了神经根及硬膜囊的压迫.[结果]治疗的315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经过缜密的护理,优良274例,10例半年复发,有效299例,无效6例.[结论]做好病人的心理护理、术前护理、术中配合、术后观察护理及康复指导,对手术成功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戴金平 《现代护理》2001,7(7):21-21
目前,国内外在用胶原酶注射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的方法分为盘内和盘外注射两种。旁路注射是将胶原酶注射到硬膜外腔前间隙,该方法优点是能准确地将胶原酶注射到突出的髓核处.最适合髓核左右旁侧凸的腰椎间髓突出症患者。Sussman研究指出,胶原酶在生理条件下.可溶解椎间盘基质中的胶原蛋白特异的三维螺旋结构.使突出的髓核和纤维环缩小或软化,达到治疗目的。我院于1999年开始.采用旁路注射法治疗15例取得良好的效果。现将护理配合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王玉河  王胜海 《新医学》2003,34(Z1):132
1 引言 腰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后,因损伤等因素,致纤维环部分或全部破裂,连同髓核一并向外膨出或突出,压迫神经根或脊髓,是引起腰腿痛的常见原因[1].我院自1999年5月~2002年5月,采用硬膜外腔注入曲安奈德(痛息通,昆明积大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复合液治疗腰腿痛疗效满意,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腰椎间盘突出症是因椎间盘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表现的一种综合征,是腰腿痛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其中约80%的病人可经非手术疗法缓解或治愈,已确诊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经严格手术治疗无效或马尾神经受压者可考虑行髓核摘除术,我院2001年5月~2002年10月采用小切口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12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背景:研究发现,神经肽Y与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交感神经节中有共存现象。目的:观察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在正常腰椎间盘的共分布及在突出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中的共表达。方法:从10例尸体中收集完整的腰椎间盘,在另10例尸体中收集腰椎间盘髓核组织作为对照组。收集30例有症状的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其中L4/5或L5/S1需行腰椎间盘髓核摘除,取出髓核组织作为实验组。结果与结论:①正常椎间盘组织中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荧光双标染色阳性的神经纤维较多的分布于椎间盘纤维环外1/3,但在椎间盘内2/3及髓核中未见或少量分布。②髓核的共表达,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荧光双标染色神经纤维的阳性率实验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提示在正常腰椎间盘组织中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分布于纤维环外1/3部分,在纤维环内2/3部分及髓核组织未分布,但在突出椎间盘髓核组织中有大量的神经肽Y/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共表达。  相似文献   

12.
背景: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间盘退变表现为随时间进展脊索细胞将被软骨样细胞逐渐替代,但兔针刺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中软骨样细胞的来源和移行规律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针刺兔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病理变化过程,并初步探讨软骨样细胞来源及移行规律。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手术组使用16G穿刺针针刺L2/L3、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假手术组暴露至相同椎间盘前方后冲洗闭合伤口。结果与结论:针刺损伤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软骨样细胞来源于终板。在髓核与上下终板交界处,软骨细胞脱离终板成串向髓核中心迁移;在髓核与内层纤维环交界处,软骨细胞沿纤维走行迁移并随之向皱缩的髓核边缘迁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非钙化层逐渐变薄,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3.
背景:兔椎间盘退变模型间盘退变表现为随时间进展脊索细胞将被软骨样细胞逐渐替代,但兔针刺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中软骨样细胞的来源和移行规律尚不明确.目的:观察针刺兔纤维环间盘退变模型椎间盘病理变化过程,并初步探讨软骨样细胞来源及移行规律.方法:将24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手术组与假手术组.手术组使用16 G穿刺针针刺L2/L3、L3/L4、L4/L5及L5/L6椎间盘纤维环,假手术组暴露至相同椎间盘前方后冲洗闭合伤口.结果与结论:针刺损伤椎间盘退变过程中的软骨样细胞来源于终板.在髓核与上下终板交界处,软骨细胞脱离终板成串向髓核中心迁移;在髓核与内层纤维环交界处,软骨细胞沿纤维走行迁移并随之向皱缩的髓核边缘迁移.椎间盘退变过程中非钙化层逐渐变薄,非钙化层/钙化层比值逐渐降低.  相似文献   

14.
背景:颈椎行减压融合内固定术后邻近节段椎间盘加速退变,单个节段不稳是否也会加速邻近节段椎间盘退变还不清楚。目的:研究颈椎不稳动物模型邻近节段椎间盘形态学、蛋白多糖及Ⅱ型胶原的变化。方法:16只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8只。实验组通过颈椎前路穿刺破坏纤维环及抽吸C5/6髓核组织建立兔颈椎不稳动物模型,12周X射线证实退变后处死动物取材,切取C4/5椎间盘组织,从矢状面切开,取其髓核组织10 mg,间苯三酚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的量,另取椎间盘组织制作石蜡切片后进行苏木精-伊红染色和SABC免疫组化染色观察。结果与结论:实验组 C4/5椎间盘髓核脊索细胞减少,被成纤维细胞样细胞取代,偶见圆形的软骨细胞,且椎间盘纤维环变得粗糙,排列紊乱,玻璃样变性及色素沉着,可见纤维软骨细胞,内外层纤维环之间形成裂隙。髓核中蛋白多糖的含量降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退变椎间盘髓核及纤维环中Ⅱ型胶原也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果表明颈椎不稳可诱发邻近节段颈椎退变,表现为椎间盘发生形态学变化,蛋白多糖、Ⅱ型胶原含量下降。  相似文献   

15.
背景:髓核摘除后椎间盘会随时间出现什么样的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变化,目前尚不明确。目的:观察兔腰椎间盘髓核穿刺抽吸术后影像学及组织病理学的变化。方法:32只日本大耳白兔,用21号针头行L3“椎间盘后外侧穿刺抽吸出部分髓核组织,L2/3椎间盘作为正常对照椎间盘,于抽吸后2,4,8,12周时按照分组取8只兔子行腰椎侧位X射线检查,测量L3/4、L2/3椎间隙高度并计算椎间盘高度指数,行正中矢状位MRI检查及椎间盘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与结论:髓核抽吸后2,4,8,12周椎间盘高度呈逐渐降低趋势,但8-12周变化减小,与正常对照组椎间盘相比,各时间点椎间盘高度指数显著降低(尸〈0.05)。抽吸后2,4,8,12周的髓核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8周时已达改良Thompson分级标准的4级。抽吸后凝胶状髓核组织随时间逐渐出现裂隙,形态逐渐紊乱,12周时呈现明显的纤维化表现,髓核4周时出现较多的类软骨细胞,呈现活跃状态,髓核细胞明显减少,抽吸后8.12周髓核内纤维样细胞增多,类软骨细胞数量减少,纤维环随时间逐渐出现扭曲,排列紊乱,突起,出现分层、纤维断裂现象。说明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后,兔腰椎间盘X射线高度、MRIT2加权信号强度随时间逐渐降低、减弱,椎间盘组织逐渐出现退变病理改变,但8—12周其变化趋于缓和。  相似文献   

16.
背景: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法。目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制备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定新西兰大白兔L2/3和L3/4椎间盘作为穿刺干预椎间盘,L1/2和L5/6椎间盘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穿刺法干预椎间盘。于术后2,4,8,12周各选择2只兔麻醉后拍摄兔腰椎核磁共振影像,处死动物采集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测定。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二甲基亚甲蓝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穿刺干预椎间盘髓核区域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及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下降(P〈0.05),其后两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证实,C形臂X射线机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可用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17.
背景:合适的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是椎间盘组织工程研究的必要条件,但目前尚缺乏公认的模型制备方法。目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制备兔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并评估其可行性。方法:选定新西兰大白兔L2/3和L3/4椎间盘作为穿刺干预椎间盘,L1/2和L5/6椎间盘作为空白对照组,采用C形臂辅助下经皮穿刺法干预椎间盘。于术后2,4,8,12周各选择2只兔麻醉后拍摄兔腰椎核磁共振影像,处死动物采集椎间盘,进行椎间盘髓核蛋白多糖测定。核磁共振检查观察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二甲基亚甲蓝染色分光光度法测定髓核中蛋白多糖含量变化。结果与结论:术后4周穿刺干预椎间盘髓核区域核磁共振信号强度及髓核内蛋白多糖含量同空白对照组相比均下降(P<0.05),其后两者呈现逐渐下降趋势。结果证实,C形臂X射线机辅助下经皮纤维环穿刺法可用于椎间盘退变动物模型的制备。  相似文献   

18.
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构建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背景:髓核摘除术是治疗椎间盘突出的经典方法,但存在较高的复发率.目的:验证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进行后外侧穿刺抽吸髓核,建立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的可行性.设计、时间及地点:观察对照实验,于2006-10/2007-02在解放军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动物实验室完成.材料:选用日本大耳白兔20只,行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制备.方法:用持针器夹持21G穿刺针,行L<,1-2>及L<,3-4>椎间盘右后外侧穿刺髓核抽吸法摘除部分髓核组织,术后2,4,8,12周分别对造模后椎闻盘行组织学观察,并将L<,2-3>椎间盘作为对照.主要观察指标:通过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椎间盘组织学结构.结果:苏木精-伊红染色可见对照椎间盘大多髓核完整,髓核与纤维环分界清晰,纤维环结构接近正常,髓核组织中有大量髓核细胞.造模后第4周髓核细胞数量不断减少,第12周时髓核中主要为纤维组织,伴有极少量髓核细胞.结论:模拟人后路髓核摘除术建立后外侧纤维环穿刺髓核抽吸的椎间盘退行性变动物模型成功建立.可为应用组织工程修复重建退行性变椎间盘提供有效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19.
背景:椎间盘突出的主要病理改变是髓核从断裂的纤维环中突出,因此可以设想,在髓核脱出前使其凝固成一个坚韧的整体是有可能阻止椎间盘突出发生的。目的:观察明矾溶液对椎间盘髓核的凝固作用。 设计、时间及地点:随机对照动物实验,于2002—09/2003—04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动物实验部完成。 材料:成年健康杂种犬,离体实验9只犬,在体实验17只犬,体质量16-20kg,雌雄不限。 方法:①离体实验:从5只犬取20个离体椎间盘,分为4组,每组5个椎间盘,分别置于2.5%,5%,10%明矾溶液及生理盐水溶液中浸泡1d和10d。另从4只犬取16个离体椎间盘,包含L2/3,L3/4、L4/5、L5/6,将4种溶液015mL分别注入离体椎间盘标本中。②在体实验:另外从17只犬体中取68个活体椎间盘,分成空白对照组、生理盐水注入组、10%明矾溶液1点穿刺组、10%明矾溶液2点穿刺组,每组17个椎间盘。分别于术后3d、2周、1个月、3个月取材。 主要观察指标:①观察椎间盘髓核的凝固效果、组织学变化,初步筛选合适浓度的明矾溶液。②对椎间盘髓核进行大体观察、光镜、扫描电镜观察。结果:①离体及在体实验中,生理盐水对椎间盘髓核无凝固作用,明矾溶液浸泡可以使离体椎间盘的髓核凝固,且随着明矾溶液的浓度增加,凝固的髓核体积逐渐变小。②离体椎间盘内注入明矾溶液后,髓核未产生凝固。在体椎间盘内注入10%明矾溶液后,椎间盘髓核发生凝固,术后1个月达到最强的凝固效果表现为以穿刺点为中心的凝集反应,2个穿刺点时可出现2个凝固的团块,凝固髓核的间质成分增多。③组织化学和扫描电镜检查证实间质中为大量增生的胶原纤维。 结论:明矾溶液可促使髓核产生以注射点为中心的凝固作用.其可能与明矾溶液刺激髓核继发产生的胶原增多及纤维化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