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 毫秒
1.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效果.方法 46例急诊入院STEMI行PCI患者,分为实验组(替罗非班+PCI)24例和对照组(直接PCI)22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 实验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术后LVEF高于对照组;2组均未发生严重出血并发症(包括大量出血和颅内出血);出血事件发生率实验组较对照组有增高的趋势.结论 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联合PCI可成为STEMI患者急诊PCI安全和有效的再灌注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析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中应用GP域b/芋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疗法治疗的安全性研究.方法:入选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120 例,按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入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 例.观察组患者进行GP域b/ 芋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与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联合疗法;对照组患者仅进行PCI 术,治疗后比较两组的凝血功能、血小板计数、血红蛋白和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结果:观察组、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分别为3.4% 和5.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患者治疗后的凝血时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5).而两组患者的血红蛋白、血小板计数等临床监测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ST 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合并糖尿病患者PCI 术中应用GP域b/ 芋a 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心肌灌注较佳,降低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临床效果确切,可靠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接受早期介入治疗的高危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最佳应用时机.方法:选择接受早期冠脉介入治疗(PCI)的高危不稳定型心绞痛/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UA/NSTEMI)患者162例,接替罗非班使用时机分常规早期治疗绀和延期选择性治疗组,分别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PCI术前、术后心肌组织水平灌注和30天复合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的影响.结果:PCI术前TMPG分级0~1级患者共65例(40.1%),其中早期治疗组27例(32.9%),延期治疗组38例(47.5%);统汁显示早期治疗组PCI术前TMPG分级0~1级发生率显著低于延期治疗组(P<0.05).30天复合心血管事件及出血发生率两组无差异(P>0.05).结论:GP Ⅱb/Ⅲa拈抗剂早期治疗能改善PCI术前肌微循环,提高组织水平灌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ST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应用。方法:选择2006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急诊入院的STEMI患者94例,急诊冠状动脉造影结束后,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盐酸替罗非班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PCI术后TIMI血流情况,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回落情况。结果:替罗非班组PCI术后TIMI 3级血流发生率94.3%,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7.3%;对照组TIMI 3级血流发生率78.6%,TIMI 0~2级血流发生率17.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替罗非班组24 h和1周心电图ST段完全回落率较对照组大(P<0.05),两组均无严重出血事件发生。结论;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中应用盐酸替罗非班,可以改善术后梗死相关动脉无复流现象,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5.
摘要:目的 研究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老年冠脉介入(PCI)再灌注损伤(MIRI)中的疗效。方法 141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行PCI患者,随机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术前给予常规药物+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药物+安慰剂,观察支架植入后即刻冠脉造影及术后1周心电图、动态心电图和超声心动图结果。结果 对照组共9例(13.0%)有MIRI,试验组共2例(2.8%)有MIRI,2组比较TIMI血流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心肌梗死再发、恶性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的发生率较高。结论 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能明显改善老年PCI患者的MIRI,也提示血小板激活是这类患者的重要形成因素。  相似文献   

6.
目的 评价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STEMI)合并糖尿病(DM)急诊经皮冠状动脉腔内介入术(PCI)治疗中的安全性.方法 151例急诊入院STEMI行急诊PCI患者,分为观察组(替罗非班+ PCI+ DM76例)和对照组(替罗非班+PCI 75例).观察2组住院期间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包括死亡、新近心肌梗死和顽固缺血状态、术后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不良反应(出血、血小板减少).结果 观察组PCI术后IRA TIMIⅡ级2例(5.6%),Ⅲ级34例(94.4%);对照组PCI术后IRA TIMIⅡ级3例(10.3%),Ⅲ级26例(89.7%).观察组干预时间(4.45±1.15小时)和对照组(4.66±1.05小时)差异无显著性(P>0.05).住院期间MACE发生率,观察组(13.7%)高于对照组(5.6%),观察组术后LVEF恢复(59.42%±8.06%)较对照组(52.65%±5.20%)增加.2组均未发生大量出血和脑出血现象,未引起血红蛋白的下降,观察组出血事件发生率(11.1%)较对照组(3.4%)高.结论 替罗非班可降低STEMI急诊PCI术后不良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PCI后IRA最终获得更好的TIMI 3级血流,残余狭窄较轻,心肌灌注更好,心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盐酸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的ACS患者血清CD62p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是冠脉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抗血小板治疗是ACS的重要治疗措施之一. 目前人们已经认识到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结合是血小板聚集的最终共同通路,GPⅡb/Ⅲa受体在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替罗非班(tirofiban)是近年来开发的一个重要的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属非多肽类,共作为新一代抗血小板黏附和聚集的药物,对ACS是安全有效的,但需进一步大规模临床观察证实.本研究旨在观察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前后血清CD62p 水平的变化,以了解盐酸替罗非班治疗非ST段抬高的ACS对稳定斑块和抑制免疫炎症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国产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欣维宁)在非ST段抬高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疗效?方法:247例行PCI的非ST段抬高ACS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国产替罗非班组(n=125),冠状动脉内置入支架加用低分子肝素组(n=122),替罗非班组于PCI术前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术后在半量低分子肝素基础上给予替罗非班0.1 μg/(kg.min)共24 h,对照组于PCI术前?术后只给予常规量低分子肝素?观察两组患者用药后TIMI血流分级?血小板聚集率及出血情况?记录住院期间及随访3个月时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心源性死亡?非致死性心肌梗死及再发心绞痛)的发生率?结果:用国产替罗非班组达到TIMI 3级血流的患者为96.0%(120/125);用低分子肝素组达到3级血流的患者为 86.9%(106/122),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血小板聚集率:两组患者均较术前明显下降, 替罗非班组较低分子肝素组下降更为明显,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国产替罗非班组患者住院期间和随访3个月无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结论:特异性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国产替罗非班对改善非ST段抬高ACS患者血流再灌注及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褚俊 《安徽医学》2003,24(5):83-86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包括不稳定性心绞痛(UA)、非ST段和ST段抬高急性心肌梗死(NSTEAMI和STEAMI).近年来尽管ACS治疗获得进展,包括阿斯匹林、肝素、溶栓和介入治疗,但目前ACS仍是主要的致死原因之一.在ACS发病机理中,血小板聚集和血栓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新近研究表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可以显著减少ACS患者死亡和再梗机会,包括未能早期行血运重建以及肌钙蛋白(Tn)阳性的高危ACS患者[1~3].本文综述了近年来GPⅡb/Ⅲa受体阻断剂及其在ACS治疗中若干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的心肌灌注及安全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急诊入院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62名,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替罗非班+PCI)31例和对照组(PCI)31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后冠状动脉血流、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MACE)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100%vs 80.6%)。治疗组PCI术后ST段完全回落组(≥70%)的比例为38.7%,高于对照组的1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急性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血流灌注,且不增加出血并发症及住院期间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中冠状动脉血流(TIMl分级)的影响.方法 选择急诊入院STEMI患者86名,分为试验组(盐酸替罗非班+PCI)43例和对照组(PCI)43例.收集所有病例的临床和冠状动脉造影资料,观察PCI术前、术后冠状动脉血流情况.结果 试验组于术前应用盐酸替罗非班使PCI前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分级提高,试验组达TIMI 1级血流者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对照组完全闭塞者比例明显高于试验组(P<0.01);试验组患者PCI术后TIMI 3级血流比例高于对照组(P<0.05),TIMI 2级血流比例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Ⅱb/Ⅲa受体拮抗剂盐酸替罗非班可改善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的TIMI血流.  相似文献   

12.
聂增新 《中外医疗》2008,27(28):51-51
目的 观察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GPⅡa/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非ST段抬高急性冠脉综合征(NSam-ACS)忘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的影响.方法 32例NSTE-ACS忘者随机分成治疗组(警罗非班+常规治疗组)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纽),疗程24h.结果 治疗组冠状动脉狡窄程度≥70%者5例(31.3%),较对照组(9例,56.2%)明显减少(P<00.5).结论 盐酸替罗非班在标准治疗基础上能明显减少NSTE-ACS患者的冠状动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3.
王环  赵凤琴 《中国全科医学》2012,15(32):3723-3726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在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行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应用的安全性和近期预后。方法入选2011年3月—2012年6月辽宁医学院附属第三医院收治的86例老年STEMI患者,根据PCI冠状动脉内应用替罗非班的剂量分为大剂量组(n=48)和常规组(n=38),观察两组患者术后TIMI血流分级、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血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水平的变化;住院期间和随访1个月时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及出血事件发生率。结果大剂量组较常规组有较高的TIMI3级血流获得率(81.25%vs.57.8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8);大剂量组术后心电图ST段抬高总和回落百分比>50%率较常规组增高(83.33%vs.63.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3);大剂量组术后第7天NT-proBNP水平较常规组降低〔(994±543)μg/L vs.(1 325±791)μ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4);大剂量组术后1个月LVEF较常规组升高〔(57.8±11.9)%vs.(52.1±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7);大剂量组住院期间和随访1个月时主要心血管事件发生率较常规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2)。结论大剂量应用血小板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对改善STEMI患者急诊PCI术后血流再灌注及近期临床预后具有积极作用,可进一步改善心肌微循环的灌注。  相似文献   

14.
《皖南医学院学报》2015,(3):258-261
目的:比较比伐卢定与血小板糖蛋白Ⅱb/Ⅲa受体拮抗剂替罗非班加肝素在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接受急诊PCI治疗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STEMI),随机分为比伐卢定组(23例)和替罗非班加肝素组(32例)。所有患者在发病12 h内行急诊PCI术,比伐卢定组:在急诊PCI术前静脉给予比伐卢定负荷量0.75 mg/kg,术中以1.75 mg/(kg·h)持续静脉点滴,术后以0.2 mg/(kg·h)持续静脉点滴4~20 h。替罗非班加肝素组:术前静脉内注入10μg/kg替罗非班,然后以0.075μg/(kg·h)持续静脉滴注24~36 h,同时静脉内注入普通肝素100 U/kg。观察两组PCI术后心肌梗死溶栓治疗临床试验(TIMI)血流分级,2 h心电图ST段回落百分比,两组出血的发生率。结果:比伐卢定组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ST段回落百分比(91.3%和93.7%),TIMI 3级血流比例(95.9%和96.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比伐卢定组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替罗非班加肝素组(0%和18.75%),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直接PCI时,比伐卢定与替罗非班加肝素相比有相同的疗效,临床出血率低,但统计学差异不明显,可能与样本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5.
替罗非班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小板表面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聚集的终末途径-GPⅡb/Ⅲa受体发挥强效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目前已有大量的临床试验证实其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中均具有显著益处.在新近出版的国内外急性冠脉综合征治疗指南中,均已明确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的应用指征.随着国产替罗非班(商品名:欣维宁)在国内逐渐普及应用,其安全性及有效性得到了一定的认识及肯定.本研究旨在观察ACS患者应用替罗非班后不良心脏事件及出血并发症的发生情况,以进一步评价替罗非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更希望交流经验,共同提高.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急诊直接介入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近期疗效.方法:回顾分析300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其中20例24~48小时)急诊PCI的临床资料.结果:291例急诊PCI成功,成功率97%,病死率3%.结论:对于发病<24小时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冠状动脉内急性血栓形成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主要原因,冠状动脉内大量血栓形成常是AMI急诊介入治疗过程中较为棘手的问题,微小的血栓或斑块脱落导致远端血管栓塞常会产生"无复流"或"慢复流"现象,从而影响急诊介入治疗的效果[1].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 a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纤维蛋白原受体与Ⅱb/Ⅲa复合物结合,有效地抑制血小板聚集,发挥抗血栓作用[2].  相似文献   

18.
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是血小板膜上的一种糖蛋白受体,在凝血过程中的血小板黏附和聚集中起关键作用,血小板激活导致GPⅡb/Ⅲa构型发生变化,继而使GPⅡb/Ⅲa受体与配体纤维蛋白原的结合加强,纤维蛋白原在相邻血小板分子间形成桥梁,导致血小板聚集的加速。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正是基于这一原理应用于冠心病的治疗中,临床实验已证实其在PTCA术后、不稳定性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具有良好的疗效,研究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具有重要意义。因而,本文对GPⅡb/Ⅲa及其受体拮抗剂与冠心病作一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19.
急性冠脉综合征的抗血小板及抗凝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急性冠脉综合征(acute coronary syndrome,ACS)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UA)、非ST段抬高的心肌梗死(NSTEMI)及ST抬高的心肌梗死(STEMI)。其药物治疗进展很快,治疗指南主要是根据处理不同类型ACS的大型临床试验来制定的。常用药物包括阿司匹林、氯吡格雷、肝素/低分子肝素(LMWH)、直接凝血酶抑制剂、溶栓剂、血小板膜糖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半剂量血小板膜蛋白(GP)Ⅱb/Ⅲa受体拮抗剂在在老年患者直接PCI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连续入选2015年6月—2017年8月就诊并行直接PCI的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99名,随机分为半剂量干预组和常规治疗剂量干预组(B组),观察出血等并发症。结果半剂量干预组51例,常规治疗剂量干预组48例,2组间基础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较B组出血并发症有减少趋势(9.8%:18.8%);术后支架内血栓形成的并发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减少在B组术前及术后24 h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半剂量的欣维宁在老年STEMI患者行直接PCI治疗使用是安全有效的,我们建议在高出血风险患者使用半量欣维宁抗血栓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