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一些特异性治疗性外泌体可作为缺血性脑卒中(ischemic stroke,IS)治疗的新靶点,本文旨在研究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新介质对于IS的诊断及对于受损脑组织的保护作用,讨论外泌体中微小核糖核酸(microRNAs,miRNA)作为缺血性中风的新兴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标的潜在临床应用。进一步探讨针灸对外泌体的影响,外泌体对针灸刺激的应答作用,为阐述针灸治疗IS的机制提供新思路,为发挥针灸治疗优势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电针血清外泌体对缺氧诱导的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s)血管新生的影响,探讨电针血清促进脑缺血后血管新生的作用机制。方法:建立改良的急性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大鼠模型,在造模成功后5 min大鼠的“人中(Du26)”和“百会(Du20)”穴进行针刺干预。将HUVECs分为对照组、模型组、电针外泌体组、miR-210模拟物组、miR-210抑制剂组与HIF-lα抑制剂组。采用流式细胞术、CCK-8法检测各组细胞凋亡和增殖情况,Matrigel基质胶实验观察血管生成能力,Western bolt和qPCR检测各组HIF-1α、VEGF、Notch 1、CD34和miR-210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模型组比较,电针外泌体和miR-210模拟物均可显著抑制缺血缺氧诱导后的HUVECs细胞凋亡,并促进细胞增殖及细胞迁移,而miR-210抑制剂显著抑制了电针外泌体作用后的细胞增殖和迁移数量。此外,电针外泌体与miR-210模拟物进一步提高了缺氧缺血后HIF-1α、VEGF和Notch 1的水平,miR-210抑制剂与HIF-lα抑制剂逆转电针外泌体诱导的HIF-1α、VEGF和Notch...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滋阴化痰方调控外泌体对小鼠胃癌皮下瘤的干预作用。方法:取对数生长期的第4代人胃癌细胞株MGC-803细胞,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外泌体对照组和低、高剂量组,低、高剂量组分别加入25、100 μg/ml的滋阴化痰方进行干预,48 h后提取各组MGC-803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将20只BALB/c雄性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  相似文献   

4.
杨艺  王伟  寇然冰  王佑辉  路士华 《陕西中医》2023,(10):1478-1481+1486
通过干预信号通路、激活炎症因子、干扰免疫反应、抑制细胞转化等途径,外泌体在消化系统领域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如反流性食管炎、胃溃疡、炎症性肠病、病毒性结肠炎、病毒性肝炎、胰腺炎等消化系统疾病及食管肿瘤、胃癌、结肠癌等消化系统肿瘤的发生发展均在一定程度上与外泌体密切相关。并且,相关实验数据和临床经验证实,中药因具有多途径、多靶点、双向调节等特点,中药单体或复方可通过干预外泌体途径,起到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作用。然而,针对具体疾病的相关研究仍较少,且尚无系统阐述。现通过对外泌体在消化系统疾病中的作用机制及中药的干预作用进行文献检索并加以综述,以期为中医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针灸作为一种物理刺激,在穴位局部被感知并转化传递到病变部位发挥效应的过程是复杂的.直至目前针灸的起效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外泌体作为细胞间通讯的新方式,前期研究发现针灸可以调控外泌体的释放,外泌体与针效之间关系密切,发现外泌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外泌体具有分布广、来源广、运载物质...  相似文献   

6.
外泌体作为细胞间的通讯载体,可以与邻近细胞或远距离的细胞交换遗传物质和代谢信息,如脂质、核酸和蛋白质。脂质代谢受遗传、神经体液、激素、酶,以及肝脏等组织器官的调节,当以上因素出现异常时,可造成脂质代谢紊乱。外泌体会影响脂质代谢,同样脂质代谢也会影响外泌体的产生、分泌,以及和受体细胞间的相互作用。脂质可以在细胞信号的传递、膜结构的组成和功能中发挥作用,外泌体与脂质代谢相互作用的研究有望成为研究脂质代谢相关疾病诊断和治疗的热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养血安胎颗粒调控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以促进血管生成的机制.方法 使用miR-16 mimic及养血安胎含药血清干预人绒毛膜癌细胞(JEG-3),差速离心法收集JEG-3细胞分泌的外泌体,并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man umbi...  相似文献   

8.
冠心病是心血管疾病的主要死亡原因,在全世界每年因心血管疾病死亡人数占总死亡率的31%~([1]),目前西医采用冠心病二级预防策略,纵然美国的冠心病的死亡率近10年有所下降,但是仍是全美最主要的死亡原因;在中国心血管病死亡率居城乡居民死亡原因的首位~([2]),冠心病属于中医"胸痹""真心痛"等范畴。文章从浊的广泛性及专指性的角度出发,试探讨浊在人体的发病机制,认为脾虚生浊,浊气归心,拥阻脉道,而发胸痹,结合外泌体的生物学特性,为探索外泌体在冠心病的发病过程提供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9.
赵立凤  俞琦  于红红  田维毅 《中成药》2020,(10):2695-2698
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 AS)是一种多因素导致的慢性炎症性疾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是心血管疾病人群中高死亡率的主要原因,有效调控其发生发展进程可对相关疾病进行早期防治。外泌体作为一种新发现的天然纳米载体和细胞间信使,在调节细胞间通讯中发挥着关键作用,通过细胞间通讯将所携带的内容物运输至邻近或远距离的靶细胞,并通过多种方式影响靶细胞的生物学功能从而干预AS。中药能通过多靶点、多途径整合起效防治AS,其机制可能与调控相关外泌体中的miRNA有关。本文旨在探讨外泌体衍生的miRNA在AS中的调控作用及中药干预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缺血性脑卒中是危害性较大的疾病之一,探寻其治疗方法一直是医学研究的重点问题。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纳米级囊泡,携带蛋白质、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可透过血脑屏障,能介导细胞间的通信,在缺血性脑卒中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方面具有极大的潜力。本文在对外泌体分离、鉴定和生物特性全面介绍的基础上,对外泌体作为缺血性脑卒中生物标志物、药物载体的前景以及干预血管新生、神经再塑、轴突髓鞘再生、炎症而抗缺血性脑卒中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深入的分析,以期为相关研究做借鉴。  相似文献   

11.
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直径为30-150 nm的脂质双层膜囊泡,其含有蛋白质、脂质和核酸。外泌体是细胞间进行信息交流的重要载体,可通过传递各种蛋白质、生物活性脂质和遗传信息来改变受体细胞的表型和功能,与癌症、感染性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等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直接靶向外泌体以抑制其在介导疾病中的作用,或开发外泌体作为载体运送生物大分子和天然药物分子进入细胞,有望成为疾病新的治疗策略。外泌体生物功能的发挥取决于受体细胞识别、结合并内化外泌体,而这一过程依赖于外泌体膜蛋白的种类和功能。本文聚焦于外泌体的膜蛋白,对这些膜蛋白进行分类并阐述其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外泌体及人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HAVSMCs)表型转化角度探讨温心方治疗冠心病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30只SD大鼠给予温心方水煎剂33.75 g/(kg·d)灌胃,连续7天,末次灌胃2 h后腹主动脉取血制备含药血清。取对数生长期的HUVECs,分别设立对照组、模型组及温心方高、中、低剂量组,对照组使用完全培养基培养,温心方高、中、低剂量组分别用5%、15%、25%温心方含药血清培养24 h后加入50 mg/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ox-LDL)培养24 h,模型组仅加入50 mg/L ox-LDL培养24 h造模。各组高速离心分离获取HUVECs外泌体,透射电镜观察外泌体形态,BCA法测定外泌体蛋白浓度,检测外泌体粒径,Western Blot法检测外泌体标志蛋白溶酶体相关膜蛋白3 (CD63)、肿瘤易感基因101 (TSG101)表达,qRT-PCR法检测外泌体miR-145表达。各组HUVECs外泌体50 ng与HAVSMCs共培养24 h,观察外泌体摄取,于6、12、24、48 h应用MTT法检测HAVSMCs细胞增殖率,Transwell法...  相似文献   

13.
股骨头坏死(osteonecrosis of the femoral head, ONFH)是一种常见的骨科疾病,发病机制复杂,目前临床上的治疗方法并不令人满意。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具有双层膜的细胞外囊泡,内含丰富的蛋白质与核酸分子。外泌体在血清中的含量及外泌体内miRNA的差异性能够反映ONFH的发生阶段;而不同细胞来源的外泌体能够通过调控信号传导和相关基因表达影响骨细胞、血管细胞的增殖分化,进而影响骨重塑。因此,外泌体在ONFH的诊治方面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本文对外泌体进行了概述,对外泌体在ONFH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4.
大肠癌是发病率最高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总体5年生存率不高,且近年来随着饮食结构等的改变,大肠癌在我国发病率逐年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生命健康,故研究大肠癌发生、发展的机制及有效防治方法有重大意义。外泌体是一类由细胞分泌的直径约30~100 nm的有被小泡,表面携带特定分子,可通过受体-配体结合方式或通过内吞作用被内在化,或与靶细胞膜融合,将囊泡中的物质释放至靶细胞胞液中,诱导靶细胞生理状态发生改变,在细胞与细胞间的交流中发挥重要作用。在肿瘤组织中,外泌体作为肿瘤微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可通过促进肿瘤新生血管形成、促使结直肠癌细胞上皮-间质转化、引导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诱导结直肠癌细胞耐药及参与抗肿瘤免疫效应等影响结直肠癌的发展,对结直肠癌外泌体进行深入研究,有利于寻找防治结直肠癌的有效方法。同时,由于外泌体自身通常包含多种特异性分子,有望作为理想的肿瘤标志物用于结直肠癌的诊断及预后判断。中医药治疗以"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为基本原则,可通过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起效,在降低大肠癌的复发转移率、改善大肠癌患者预后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已成为我国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外泌体对大肠癌发生、发展过程影响的广泛性,与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性相契合,以其为切入点,或许可更全面地研究中医药防治大肠癌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15.
外泌体是一种来源于细胞、直径为40-130 nm的纳米级囊泡结构,能够携带大量的蛋白质、核酸和 脂质等生命信息,在细胞与细胞通讯之间发挥重要的作用。外泌体不仅在正常生理状态下具有重要的功能,在 疾病状态下如肿瘤转移等过程中外泌体同样扮演着关键的角色。肿瘤转移是恶性肿瘤的主要特征,也是肿瘤 复发、治疗失败和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分子机制复杂,转移灶隐匿及药物难以到达等导致肿瘤转移治疗困 难。本文介绍了外泌体与肿瘤转移的关系,以及从源头、功能和信号抑制等角度探讨如何利用外泌体达到治 疗肿瘤转移的策略,重点介绍了外泌体作为药物载体治疗肿瘤转移的前景。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通过靶向 外泌体,有望建立器官靶向性载药系统、外泌体介导信号切断等治疗体系,将为肿瘤转移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 和方法。  相似文献   

16.
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是一种排卵功能障碍与糖、脂代谢异常共存的内分泌失调的妇科病证[1],以持续性无排卵、胰岛素抵抗(IR)和过多雄性激素(T)为主要特征,主要表现为月经稀发、多毛、肥胖、痤疮、黑棘皮症等,可常导致继发性闭经和无排卵性不孕[2]。PCOS随病程的发展和年龄增长变化而变化,远期并发症有糖尿病、代谢综合征、高血压、冠心病及子宫内膜癌等疾病,严重影响广大妇女的身心健康[3]。此病在孕龄妇女中,发病率可高达20%,近年来有显著上升的趋势[4-5]。PCOS的发病因素复杂,许多研究认为它与下丘脑-垂体-卵巢-肾上腺轴及内分泌代谢异常有关[6-7],但具体病因不明,也有学者认为它与遗传基因、机体内环境(状态、药物、地域、生活方式)等引起的人体内分泌、代谢、精神及心理方面异常有关[6]。随着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外泌体在临床应用领域的发展潜力不断拓展,特别以外泌体为基础的疾病诊断和药物治疗进展迅速。有临床研究表明,PCOS与外泌体存在相关性,外泌体对PCOS发生、诊疗具有深远的影响,但其发病机制尚未明确[7]。古代中医书籍中并无PCOS这一确切病名,但根据其症状归于“闭经”“月经后期”“不孕”等范畴。大量临床资料显示,PCOS的中医发病因素主要是肾精亏虚。基于现代文献和中医经典理论的研究,发现外泌体的生物特性与PCOS有一定的关联,而“肾藏精”理论既与外泌体的生物特性有相似之处,又是治疗PCOS重要中医理论基础之一,因此,本文将它们三者之间的关系予以重点探讨和阐述。  相似文献   

17.
外泌体是一种具有双分子磷脂结构,直径为30~100μm的囊状小泡,表面含有DNA、RNA、蛋白质、脂质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可以远距离传递生物信息,因此被称为"天然药物载体",在心血管领域具有重要价值。传统中医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方面虽具有完整的理论体系和良好的临床疗效,但因其有效成分溶解度低、生物利用度不高,治疗过程长,见效慢等缺点,限制了药物充分利用。而利用外泌体这种新型药物载体,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直接递送至靶细胞,更好、更快的发挥药物的作用。本文就外泌体的生物学特征、功能特点及其作为中药载体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穴位感受针刺物理刺激,并将信息转换、传递到靶器官的过程是复杂的,无疑与许多信息载体密切相关。外泌体是由多种类型的细胞经一系列调控形成并分泌到细胞外基质的膜性囊泡,笔者认为,外泌体及其运载物作为神经、内分泌、免疫等细胞间相互通讯的重要载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中穴区外泌体是针刺物理信息向化学信息转换的重要交互形式,循环外泌体是针刺发挥网络调节作用的重要运载方式,外泌体结构及运载的信息分子是针刺靶向趋病效应的重要物质基础。前期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针刺可调节外泌体释放且与针效之间可能存在密切关系。因此,提出外泌体可能在针刺信息传递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是针刺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对脑出血(ICH)大鼠脑组织病理形态学改变及炎症因子表达的影响。探讨对ICH大鼠脑组织炎症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30只造模成功大鼠分为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组、三七皂苷组、模型组,分别予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20μg/day)、三七皂苷(100mg/kg)、等体积生理盐水进行尾静脉连续注射10天,同期设立正常对照组。实验结束后,比较4组大鼠脑组织病理损伤程度,采用RT-PCR检测脑出血损伤周围组织中炎症指标核转录因子κB(NF-κB)、炎症小体3(NLRP-3)、白介素-6(IL-6)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mRNA表达水平,利用ELISA法检测脑组织匀浆中NF-κB、IL-6及IL1β含量。结果:与模型组比较,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组、三七皂苷组均有不同程度的脑血肿吸收、炎性浸润减轻,且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组的效果优于三七皂苷组。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组炎症指标NF-κB、NLRP-3、IL-6、TNF-α及IL1β表达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调,且低于三七皂苷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七皂苷血清外泌体作为生物活性物质可有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 观察化痰消瘀方对胃癌前病变的逆转效果及对患者胃液外泌体miR-133 a和miR-421表达水平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2019年1月—2020年5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的62例萎缩性胃炎伴肠化生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给予维酶素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