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烧山火"针法探微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吴节  蔡雪梅  奎瑜 《四川中医》2005,23(2):29-30
一种针法的发展,在于继承和创新。作者在近20年的临床和教学工作中,在原《金针赋》“烧山火”手法的基础上,结合多种补泻及得气、守气手法,摸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烧山火”手法.临床疗效显著。本文探讨了“烧山火”手法产生的源流及作者对其针法精髓的理解,并详细介绍了作者创新后的“烧山火”手法的操作。  相似文献   

2.
烧山火、透天凉与《周易》的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明初《金针赋》中提出的“烧山火”和“透天凉”针法,可说是集合针刺补泻的大法。施行烧山火,能产生热感效应,热以除寒,可以治疗“顽麻冷瘐”等证;施行透天凉,能产生凉感效应,凉以清热,可以治疗“肌热骨蒸”等证。这两种针法,运用了《周易》运数比类和取象比类的方法。运数比类,此处就是以《周易本·筮权》中九是老阳数和六是老阴数为原则,将属于阳性的烧山火中提插次数,定为老阳九数,成九的倍数;将属于阴性的透天凉中提选好次数,定为老阴六数,或六的倍数。取象比类,此处运用了《周易》的三才法和仿效《周易》泰卦、否卦卦象的方法。三才法是将进针深度分为天、人、地三部,进行分层补泻,以示人与天地是一个整体。仿效泰卦和否卦卦象的方法是:烧山火通过先浅后深的操作程序,以及出针后即时按针孔之法,以效天气在下面地气在上的泰卦卦象;透天凉通过先深后浅的操作程序,以及出针时摇大其孔,出针后不按穴之法,以效地气在下则天气在上的否卦卦象。烧山火和透天凉的制定和发展,及其在临床的效应,可以说是《周易》的方法在针炙学领域内的具体应用和生动体现。  相似文献   

3.
针刺手法是影响针刺临床疗效的关键因素,补泻手法是针刺手法的关键技术,"烧山火"则是最具代表性的复式补泻手法之一。虽然历代医家皆遵《金针赋》和《针灸大成》所述施术,但对烧山火手法的理解各不相同,手法更是大相径庭。为此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历代针灸名家经验,对烧山火手法的操作要点包括先浅后深、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紧闭插针,细细搓之3方面进行探讨,以期为针灸临床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烧山火”、“透天凉”的针刺手法 ,是在《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 ,针下热也 ,气实乃热也。满则泻之者 ,针下寒也 ,气虚乃寒也”基础上 ,经过不断整理和挖掘 ,将针刺的徐疾、提插、捻转、迎随、开阖、呼吸等单式补泻手法综合在一起 ,而组成的“热补”、“凉泻”针刺手法。笔者在研究前人操作方法的基础上 ,对“烧山火”、“透天凉”针刺手法作了改进 ,实践证明其具有操作简便 ,易于掌握且同样能产生针下热或针下寒的感觉 ,从而达到热补、凉泻的目的。现介绍如下。1 热补法 不分天、人、地三部 ,将针一次插入所需深度 ,得气后 ,紧…  相似文献   

5.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是前人在《素问·针解篇》:“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满则泄之者,针下寒也,气虚乃寒也”基础上,经过不断整理和发展,将针刺的徐疾、提插、捻转、九六、开合、呼吸等单式补泻手法综合在一起,而组成的一种“热补”、“凉泻”针刺手法。其文献记载,始见于明代徐凤所著《针灸大全·金针赋》。赋曰:“一日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二日透天凉,治肌热骨蒸,先深后浅,用六阴而三出三入,紧提慢按,寒至徐徐举针,退热之可凭。”此后,对“烧山火”、“透天凉”手法,  相似文献   

6.
《难经》是否为传世本《黄帝内经》的解经之作在学术界存有争议。为厘清《难经》与传世本《黄帝内经》的关系,本文试从经脉学说形成与演变过程的角度切入,通过比较分析《难经》与《素问》“三部九候”概念和“独取寸口”诊断技术的差异,发现:《难经》中“三部九候”是在“寸口”一处动脉搏动部位进行分区和分层后形成的示意概念,与《素问》中的实体概念外延不同;《难经》“独取寸口”脉象的解析是基于血脉理论中的“循环说”与横向分布理论,“独取寸口”脉法通过诊察“寸口”一部,映射出全身内外上下气血异常部位以知病之所在,通过诊察“寸口脉”与“肾间动气”共同决其死生,补充了《素问》中“独取寸口”脉法以定死生之功;《难经》与《素问》在脉诊理论与技术差异背后的由来可能与扁鹊医学在两汉时期的演变有关系。  相似文献   

7.
宋光虎 《中国针灸》2003,23(6):375-375
《金针赋》首次提出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阴中隐阳等复式针刺补泻手法 ,称为治病八法。这些手法是后世针刺补泻手法的主要内容 ,但是这些手法不容易掌握。比如在“足三里”穴上做“烧山火”手法 ,可刺 1 5寸 ,按照《刺法灸法学》一书中所说 ,把可刺深度分为浅、中、深三等份 ,每层 0 5寸 ,“三进一退” ,可是我们无法估计每次进了多少寸 ,每次退了多少寸。初学针灸的学生或者初入临床的医生 ,往往不容易把握针刺深度。比如刺“肩井”穴 ,刺之前估计可刺入 0 8寸 ,此时按理论可选用 1寸以上的毫针 ,但是刺浅了很可能达不到效果 ,刺…  相似文献   

8.
根据《内经》"三才""五体"的人体结构层次观点,结合现代解剖学的组织结构理论,以及笔者30多年的针灸临床实践,将人体针刺的结构层次分为4层,各层产生不同的针感。第一层为皮肤层,针尖入皮肤时,主要表现为"痛"感;第二层为皮下浅筋膜层,针尖在这一层则出现强烈的"胀"感,并可沿一定方向传导;第三层是深筋膜和肌肉层,如针尖刺到深筋膜是"重"感,针尖刺入肌肉时,则为"酸"楚感;第四层为骨膜和骨层,针尖一旦触及,则出现剧"痛"。此外,每一层都有血管和神经分布,针尖刺到血管时则"痛",刺到神经时则"麻",并沿神经走行方向传导。反之,我们通过病人的针感,也可得知针尖所在的层次和部位。掌握针刺层次与针感的关系,对进一步研究针法、针刺的疗效和病人的感觉及调控病人的针感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正烧山火为针刺复式补法的代表,起源于《素问·针解》:"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其名称及具体操作首见于《金针赋》:"一曰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后世各代医家对其操作手法虽各有见解,但均以受针刺者针刺局部及全身产生热感为准,《针灸大成·南丰李氏》中将烧山火主治总结为"久患瘫痪,顽麻冷痹,遍身走痛及癞风寒疟,一切冷症"。《医学入门》  相似文献   

10.
“烧山火”和”透天凉”针灸手法之我见太原市第二人民医院(030002)郭信烧山火、透天凉是针灸临床常用的补泻手法,古今文献对该手法的操作方法说法不一,根据自己的体会,介绍于下。阴·杨继洲《针灸大成》描述烧山火操作手法曰:“先针入五分,行九阳之数,得气...  相似文献   

11.
董琦 《河南中医》2013,33(4):590-591
目的:分析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相关文献,了解关于烧山火针法的研究现状,为以后的研究提供理论基础.方法:查阅PubMed(-~2012)、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 2012)、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1978 ~2012)、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1989~2012)和万方数据库(WF,-~2012),检索截止至2012年4月,检索限制在中英文文献.用microsoft access 2007对纳入以“烧山火”针法为研究对象的文献进行具体分析研究,通过现有研究成果,对“烧山火”针法目前研究状况作出归纳,并提出日后的研究方向.结果:共纳入145个研究,包括“烧山火”针法机制研究19篇,临床应用研究101篇,手法研究25篇,通过资料分析目前“烧山火”针法的主流机制,并结合分子生物学的有关内容提出新的机制为G蛋白耦联受体介导.结论:“烧山火”针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针刺疗法,应进一步研究其作用机制,简化、规范其针刺方法.  相似文献   

12.
岐黄针疗法是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陈振虎教授创立的,它源于《灵枢》九针、五刺法及经筋理论,是一种取穴精要、操作便捷、疗效显著的针刺疗法,特别对于颈肩腰腿痛治疗效果良好,在临床操作及学习的过程中发现部分患者治疗后出现局部温热感,甚至有温热感循经传导的现象,参考历代对于“烧山火”手法的解析,提出岐黄针疗法“输刺”和“合谷刺”的复合操作手法也可能达到针下热感,从一定意义上讲岐黄针的复合刺法也是对“烧山火”手法的进一步完善和发展。  相似文献   

13.
烧山火针刺手法是结合了呼吸补法、徐疾补法、提插补法、开阖补法为一体的复式补法."烧山火"之名最早见于《金针赋》[1]:"考夫治病之法有八.一日烧山火,治顽麻冷痹,先浅后深,用九阳而三进三退,慢提紧按,热至,紧闭插针,除寒之有准."历代医家均认为"烧山火"手法有助于温阳散寒、温补脏腑经脉,故常用于治疗"顽麻冷痹"类疾病.  相似文献   

14.
在引起腰痛的原因中虽然腰肌劳损占60%,但医学上并没有腰肌劳损这一名称,它其实是“腰背部纤维炎”、“腰背筋膜疼痛综合征”、“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骶韧带损伤”等一些肌肉韧带损伤的统称。  相似文献   

15.
“烧山火”、“透天凉”手法首先见于《金针赋》,其后《针灸问对》、《针灸大成》等均有记载。作者等于1963年,在观察临床疗效的基础上,曾对37例不同疾病患者,依据中医辨证施治,施行了136人次的手法操作,探讨以上两种手法施术前后体温的变化。初步结果表明:在施行“烧山火”手法的82人次中,有58人次体温上升;施行“透天凉”手法的54人次中,有32人次体温下降。根据这一观察以及其他学者的报导,我们设想“烧山火”、“透天凉”手法有可能首先影响植物性神经系统以及脑垂体-肾上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在超声介入下观察毫针针刺内关穴产生得气时,不同组别毫针与周围解剖组织的距离,以及毫针进入各层解剖组织时得气强弱情况。方法:利用超声观察毫针进入内关穴各层解剖结构时,“酸胀麻重”得气感的强弱程度,记录皮肤针刺点距第一腕横纹的距离(即取穴点)、针体距正中神经的最短距离和针尖距皮肤的垂直距离(即进针深度)。结果:男、女志愿者左侧内关穴的距离测量上均有统计学差异,不同体重指数的志愿者仅在左侧进针深度有统计学差异,左右内关穴分组三个距离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毫针针刺内关,随着进针深度的增加,得气感在不同组织结构中感觉强弱不同,在指浅屈肌与指深屈肌筋膜连接集中处、在指深屈肌和旋前方肌筋膜连接集中处得气感觉强烈,肌肉层内部感觉减弱。毫针针尖有强烈得气感时,针尖在肌肉筋膜集中处有92个,肌肉层内部有28个。结论:不同性别和体重指数的内关穴得气解剖测量距离可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单独个体左右内关穴测量距离无明显统计差异。针刺内关穴得气感与肌肉筋膜关系密切,筋膜越集中,得气感越强烈。  相似文献   

17.
追溯郑魁山教授创新针法“热补”法与“凉泻”法的渊源,将其与烧山火、透天凉术式对比剖析,探讨其创新点与临床应用优势.郑氏“热补”“凉泻”针法源于“烧山火”“透天凉”针法,其术式由捻针补泻、提插补泻、三五助补助泻与开阖补泻等单式补泻手法组成,其中捻针补泻和三五助补助泻法为郑氏首倡,也是郑氏针法特色之一.“热补”“凉泻”针法操作术式较“烧山火”“透天凉”针法简易,扩大了临床应用范围,又不失“烧山火”“透天凉”针法之功效.  相似文献   

18.
王平 《光明中医》2011,26(3):431-432
通过走医学与儒学融合的路子,《内经》形成了“脏居于内,形见于外”的藏象理论体系。其中对藏象理论影响最大的儒家理论是“三才观”和“中庸”思想。《内经》中大多数人体脏腑与天文历法气象对应的模型是“三才观”的体现。《内经》还运用中庸思想阐明了五脏系统之间的动态平衡,重视“执中而行”,追求“中和”,以和为贵。  相似文献   

19.
“烧山火”是指通过针刺手法使阳气入内,致机体局部或全身出现有温热感的一种治疗方法。渊源于《内经》“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也”。历经数千年,发展至今方兴未艾。我们根据中医理论结合临床实践体会,提出“烧山火”手法的三要素和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20.
针下热感是指针刺入一定穴位得气后,通过行针产生热感以治疗虚、寒病证的一种手法。针刺产生热感在古典医籍中早有记载,如《灵枢·终始》篇曰:“刺寒厥者,留针反为热”。《素问·针解篇》云:“刺虚则实之者,针下热也,气实乃热”。金代《针经指南》始称“热补”法,明代《金针赋》演变为“烧山火”针法,《针灸大成》又进一步提出“进火法”。无论是烧山火或进火法,都是古人描述针下热感的一种夸张笔法,据临床观察,实际上是针刺通过一定的操作手法,使病人在针刺的局部、循经甚至全身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