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王克学  杨再珍  王正飞  王平凡 《重庆医学》2012,41(19):1987-1988
目的评价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用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弓部处理的效果。方法 2009年9月至2011年6月间应用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的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手术99例。根据夹层累及情况,选择Bentall术、David术或升主动脉起始部加固术,置入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处理弓部病变。结果体外循环时间(152±35)min,主动脉阻断时间(99±37)min,停循环加低流量选择性脑灌注时间(19±5)min,死亡4例。结论三分支主动脉弓覆膜支架应用于DeBakeyⅠ型主动脉夹层的弓部处理可简化手术操作,缩短停循环时间。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单独开窗、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治疗复杂胸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早期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8例复杂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10例采用单独体外开窗技术重建主动脉弓上分支动脉,8例为体内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重建弓上分支动脉.观察术后破口封闭、降主动脉重塑及分支动脉血运情况.术后每半年门诊随访1次,随访内容包括体格检查、化验和影像检查.结果 18例患者手术顺利,无死亡,无围术期严重并发症,随访率100%.所有患者无院外胸痛、腹痛及晕厥主诉.术后6个月全部患者经CTA证实,主体支架形态良好,分支动脉通畅,无内漏、移位.结论 开窗联合分支支架技术能为部分复杂胸主动脉弓降部病变实现微创治疗,近期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主动脉弓FAN氏~([1])分型亚型及对主动脉腔内修复策略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收集2015年到2018年间,6例B型主动脉夹层腔内治疗后发生逆撕或内漏病例。分析CTA图像、植入支架直径放大率和特性、新发病变特点(时间、位置及形态)与主动脉弓部形态关系。[结果]6例患者均为F3型主动脉弓。术后6 d~3 a时间发现新发病变。发生逆撕4例,内漏2例。5例新发病变位于B区,1例位于A区。[结论]在涉及弓部腔内治疗风险评估、铆钉区确定及置入物选择时,FAN氏分型及亚型具有意义。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烟囱”技术在主动脉弓病变腔内修复术中应用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2010年8月 至2014年8月应用“烟囱”技术处理主动脉弓病变的25例患者的方法、结果和术后并发症等。结果:本组25例主动脉 弓病变腔内修复技术中应用了“烟囱”技术,男性18例,女性7例,年龄38~78(65±5.8)岁。针对左颈总动脉的“烟 囱”技术5例,针对左锁骨下动脉的“烟囱”技术20例。25 例患者均获得技术成功。3例术后即刻造影提示少量I型内 漏,未处理,术后1个月复查内漏消失;2例患者出现左上肢乏力,其中1例伴头晕,随访过程中逐渐恢复,无肢体缺 血坏死。所有“烟囱”支架均通畅,无主动脉覆膜支架移位、内漏等并发症。结论:“烟囱”技术为近端锚定区不 足的主动脉弓部病变提供了完全腔内微创治疗的方法,短期随访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 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对33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实施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28~81(61.3±19.5)岁,包括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19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血管腔内修复,其中12例先进行解剖外旁路手术,16例1期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2例使用覆膜支架近端开槽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3例使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结果全组均取得技术成功。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其余均痊愈出院。30例随访2~52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3例出现头晕等窃血表现,在1个月内缓解。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主动脉支架无移位,6例原有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通畅。结论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有满意的近期疗效,是治疗此类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的初步经验.[方法]2007年7月至2011年9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心血管外科对33例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患者实施血管腔内修复术(endovascular aneurysm repair,EVAR)治疗,其中男性24例,女性9例,年龄28~81(61.3±19.5)岁,包括累及弓部分支的B型主动脉夹层19例,主动脉弓降部真性动脉瘤7例,主动脉弓降部假性动脉瘤3例,主动脉弓穿透性溃疡3例,主动脉食管瘘1例.所有患者均实施了血管腔内修复,其中12例先进行解剖外旁路手术,16例1期直接覆盖左锁骨下动脉,2例使用覆膜支架近端开槽技术保留左锁骨下动脉,3例使用“烟囱”技术重建左锁骨下动脉或左颈总动脉.[结果]全组均取得技术成功.术后1例因脑梗塞伴肺炎、肾功能衰竭不治,其余均痊愈出院.30例随访2~52个月,均恢复正常生活.3例出现头晕等窃血表现,在1个月内缓解.术后随访CT血管造影(computerized tomographic angiography,CTA)示:主动脉支架无移位,6例原有内漏已消失,无新的内漏发生,夹层假腔或动脉瘤腔内已有血栓形成,远端夹层假腔无明显扩大,旁路人工血管及“烟囱”支架通畅.[结论]应用血管腔内修复术治疗主动脉弓降部病变有满意的近期疗效,是治疗此类病变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7.
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的外科治疗经验.方法 对22例原发疾病主要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和降主动脉瘤累及弓部患者实施深低温停循环主动脉弓部手术治疗,其中8例行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1例行主动脉根部替换术+升主动脉+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2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2例行主动脉瓣替换术+升主动脉替换+部分主动脉弓替换术,8例行升主动脉替换+全弓替换术+象鼻技术(支架象鼻6例),1例行主动脉左半弓+降主动脉置换.4例同时行冠状动脉搭桥手术.结果 围手术期死亡3例,病死率13.6%.死亡原因:1例手术前夹层已经破裂,心脏压塞,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心脏停跳,复苏同时手术,手术后严重右心衰,手术后16 h死亡;1例手术后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 d死亡;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未醒并发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手术后39 d死亡.手术后并发症:出血2次开胸3例;延迟苏醒3例;肾功能衰竭2例.结论 主动脉弓部病变需根据手术前不同的原发病和病变累及的范围制定合理的手术方案,包括半弓、全弓和全弓+象鼻手术;深低温停循环结合选择性脑灌注是一种简便易行的脑保护方法 ,有利于降低主动脉弓部手术死亡率和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约占胸主动脉动脉瘤的15%[1],由于近端锚定区解剖复杂,腔内治疗多需重建弓部分支动脉,较其他类型的胸主动脉瘤存在一定的技术难度。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平均发病年龄为65岁,既往的研究证实,高血压、吸烟、动脉粥样硬化是其常见病因[1]。左颈总动脉至左锁骨下动脉段主动脉弓按Ishimaru分区为Z2区[2],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来自于左侧第四鳃弓,此区的主动脉弓部动脉瘤的病因、病情进展及治疗均有其特殊性,本研究在临床诊疗过程中,发现了3例此类弓部动脉瘤,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究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声像图特征。方法 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168例产前超声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孕妇的超声心动图资料,总结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弓长轴切面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冠状切面的声像图特征。结果 168例胎儿中,68例右位主动脉弓及分支畸形,42例左弓左导管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2例主动脉缩窄,15例主动脉弓离断,11例双主动脉弓。结论 主动脉弓异常在三血管气管切面、主动弓长轴切面及降主动脉起始部冠状切面均有特征性的声像图改变,对诊断主动脉弓异常具有极高的应用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单中心手术结合微创的杂交技术,同期治疗升主动脉及弓降部主动脉病变的体外循环经验。方法对2009年3月至2010年3月我院高危主动脉夹层患者11例采用主动脉Ⅱ型弓部杂交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Stanford A型主动脉夹层10例,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累及弓部且合并广泛主动脉扩张1例。其中胸降主动脉瘤累及半弓合并夹层1例,弓降主动脉瘤1例。行升主动脉及全主动脉弓人工血管术置换+主动脉至头臂血管搭桥+顺行腔内覆膜支架植入,弓部近端锚定区均为重建的近端锚定区。结果全组患者平均体外循环时间(124±26)min,阻断时间(46±12)min,术中最低鼻咽温度(27.9±1.4)℃。术后住院期间1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死亡。1例术中支架释放后造影发现少量内漏,1例延迟苏醒,治疗后恢复出院。1例发生淋巴漏导致心包填塞,开胸结扎后好转出院。结论浅低温体外循环用于主动脉Ⅱ型弓部杂交手术治疗高危主动脉夹层病变这一新型杂交技术有利于减少外科创伤和深低温停循环等所带来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