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非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多种治疗技术的疗效及适应证;分析和归纳如何合理应用诸多治疗技术于不同类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 1995-01/2004-12相关瘢痕治疗的文章,检索词“hypertrophic scars,keloids,Pressure therapy,Corticosteroid injection,Silicone gel sheeting,Radiotherapy,Lasertherapy,Cryo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纳入标准: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②临床观察报告。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Meta分析类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9篇有关增生性斑痕或瘢痕疙瘩非手术治疗的文献,21篇符合纳入标准。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副作用、作用机制进行归纳。资料综合:瘢痕分类包括成熟瘢痕、非成熟瘢痕或前瘢痕、线性增生性瘢痕、广泛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治疗方法有压力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硅胶膜和水凝胶敷料治疗、激光治疗、射线治疗、冷冻治疗、黏性纸带治疗。目前所有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措施都基本相同,而这些措施在创伤愈合后早期应用以预防增生性瘢痕比增生性瘢痕形成后进行治疗反应性要好,杰出的创伤外科修复技术对预防增生性瘢痕非常关键。结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的瘢痕和瘢痕的不同病程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2.
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10年文献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熊琳 《中国临床康复》2004,8(23):4692-4693
目的:评价国内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的质量,为改变和提高临床治疗试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2发表在国内116种医学杂志上的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文献共26l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25篇(9.58%),多中心协作3篇(1.15%);RCT中,仅1篇介绍了随机化方法,所有文献均未说明是否盲法;217篇(83.15%)的文献既无纳入标准也无排除标准;疗效标准及疗效评定时间混乱。结论: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设计总体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3.
瘢痕疙瘩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瘢痕疙瘩虽然历史久远 ,但在治疗方面仍然是整形外科的难题之一。由于难以控制其复发 ,到目前为止国内外还没有一种非常满意的治疗方法。瘢痕疙瘩是人类所特有的 ,加之目前尚不能制作满意的生物模型 ,使其实验研究工作进展缓慢。就目前所知理论 ,有效的治疗方法是去除病变 ,并通过抑制成纤维细胞的增殖及其胶原的合成、分泌或沉积来预防其复发。其治疗方法有手术、药物注射、放射治疗、激光、硅凝胶、加压及冷冻等多种 ,但单一的治疗方法疗效均不理想 ,目前较统一的主张是多种方法联合应用 ,进行综合治疗才能取得较好的疗效。现就近年来有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的多种治疗技术的疗效及适应证;分析和归纳如何合理应用诸多治疗技术于不同类型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1995-01/2004-12相关瘢痕治疗的文章,检索词“hypertrophicscars,keloids,Pressuretherapy,Corticosteroidinjection,Siliconegelsheeting,Radiotherapy,Lasertherapy,Cryotherapy”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English。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步审查,纳入标准:①临床随机对照研究。②临床观察报告。排除标准:①综述文献、Meta分析类文献。②重复研究。资料提炼:共收集到39篇有关增生性斑痕或瘢痕疙瘩非手术治疗的文献,21篇符合纳入标准。对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副作用、作用机制进行归纳。资料综合:瘢痕分类包括成熟瘢痕、非成熟瘢痕或前瘢痕、线性增生性瘢痕、广泛增生性瘢痕、瘢痕疙瘩。治疗方法有压力治疗、皮质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硅胶膜和水凝胶敷料治疗、激光治疗、射线治疗、冷冻治疗、黏性纸带治疗。目前所有预防和治疗增生性瘢痕的措施都基本相同,而这些措施在创伤愈合后早期应用以预防增生性瘢痕比增生性瘢痕形成后进行治疗反应性要好,杰出的创伤外科修复技术对预防增生性瘢痕非常关键。结论: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目前尚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不同类型的瘢痕和瘢痕的不同病程需要采用多种治疗方法综合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各种治疗方案的进展,寻找适合于成熟瘢痕组织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各种疗法及其他药物治疗进行分析,归纳其优点及副作用。结果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单纯切除后的复发率仍很高。结论成熟的瘢痕及瘢痕疙瘩对以上疗法均具有耐受性,寻找适合于成熟瘢痕组织的治疗方法可能是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6.
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治疗进展概述   总被引:3,自引:3,他引:3  
熊琳  冉玉平 《中国临床康复》2002,6(20):3076-3077
  相似文献   

7.
张玲  武继祥  张雪  李世荣 《中国临床康复》2005,9(30):135-135,159
目的了解肥厚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各种治疗方案的进展,寻找适合于成熟瘢痕组织的治疗方法。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对肥厚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各种疗法及其他药物治疗进行分析,归纳其优点及副作用。结果手术治疗是目前治疗这类疾病的主要手段,但单纯切除后的复发率仍很高。结论成熟的瘢痕及瘢痕疙瘩对以上疗法均具有耐受性,寻找适合于成熟瘢痕组织的治疗方法可能是一个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国内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的质量,为改变和提高临床治疗试验水平提供依据。方法对1993/2002发表在国内116种医学杂志上的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文献共261篇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controlledtrial,RCT)25篇(9.58%),多中心协作3篇(1.15%);RCT中,仅1篇介绍了随机化方法,所有文献均未说明是否盲法;217篇(83.15%)的文献既无纳入标准也无排除标准;疗效标准及疗效评定时间混乱。结论瘢痕疙瘩及肥厚性瘢痕临床治疗试验设计总体有待提高。  相似文献   

9.
病理性瘢痕是以胶原等大量结缔组织的基质过度沉积为特征的皮肤纤维化疾病.它主要包括增生性瘢痕(HS)和瘢痕疙瘩(K).组织学上,瘢痕疙瘩与增生性瘢痕相似,两者均以过剩的细胞外基质,尤其是胶原沉积为特征,细胞形态也相似,但临床上增生性瘢痕仅在原伤口界限内生长,向外压迫周围组织,经过一段时间的增殖后自发蜕化,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引发的胶原异常积聚所致的过度瘢痕化,与增生性瘢痕不同,表现为过度生长,超过原伤口界限,侵犯邻近组织,呈瘤样增生,造成功能障碍.瘢痕的形成机制目前尚不完全清楚.它们的治疗一直是困扰整形外科的难题,但由于缺乏理想的动物模型,这方面的临床和实验室研究一直受到很大限制.自从1985年Shetlar等将人的瘢痕疙瘩组织块移植于无胸腺小鼠(裸鼠)背部皮下构建HS和K的动物模型获得初步成功后,国内外学者先后尝试建立不同类型的动物模型,并利用这些模型对HS和K的发病机制和防治等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10.
三种方法治疗瘢痕疙瘩疗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瘢痕疙瘩是皮肤损伤后结缔组织大量增生形成的良性肿瘤。单纯手术治疗后易复发,我科采用手术、^90Sr敷贴及局部注射激素联合的综合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枢性低钠血症六例误诊误治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枢性低钠血症是一种颅内疾患引起的全身体液及电解质平衡障碍,其主要特点为稀释性低血钠和低血浆渗透压,是水中毒的一种特殊类型。其诊断标准和治疗方法与平常多见的低渗性脱水的低钠血症截然不同,由于发生率较低,起病隐袭,极易误诊误治。我院1995年3月~1999年3月共收治15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总结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临床表现,分析误诊原因,从而提高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3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我院确诊的特发性炎症性肌病的误诊情况.结果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初诊时误诊为其他疾病共16例,误诊率高达22.22%.误诊疾病包括敏感性皮炎、药物疹、荨麻疹等皮肤疾病共6例(6/16),肺部病变5例(5/16),肝功能异常2例(2/16),风湿热2例(2/16),心律失常1例(1/16).误诊病例的最后确诊时间从半月至6月不等.结论 特发性炎症性肌病临床表现复杂,容易被误诊,尤其早期肌病不明显患者,临床上应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肠系膜血管闭塞性疾病发病率比较低 ,Ot tinger[1] 报道占住院病人的 8 8/万。此类疾病又分动脉和静脉闭塞两大类 ,其中以急性肠系膜动脉闭塞(ArteryofMensentericObstructAMO)多见 ,临床误诊率高 ,治疗复杂 ,死亡率高。本文报告我院 2 0年来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 3例 ,并对误诊误治原因进行分析。1 临床资料【例 1】 女 ,2 3岁。因腹痛、腹胀 2天 ,于 1982年 6月 15日入院。患者 6天前行异位妊娠手术 ,术后第 2天肛门排气 ,6月 14日出现腹胀 ,腹部持续性剧痛 ,阵发性加重 ,应用止痛药无效。查体…  相似文献   

14.
颅内囊性脑膜瘤不常见,影像学上因其缺乏典型的特征性表现而易误诊.本文报告囊性脑膜瘤术前误诊为胆脂瘤1例. 患者女,50岁,右上肢及右侧面部麻木2周,无头痛及恶心、呕吐,四肢无抽搐.实验室及神经系统检查均未见异常.影像学检查:MRI平扫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肿物,以宽基底与颅板相贴,边缘锐利,呈长T1、长T2信号,相邻脑实质内示小片状长T1长T2信号(水肿区);DWI像上呈均匀的稍高信号(图1~3).影像诊断考虑为胆脂瘤可能性较大.术后复习外院平扫及增强CT,示左侧额顶部分叶状囊状低密度病灶,CT值约8~20Hu,囊壁清楚,密度接近于脑实质.CT增强扫描示囊壁有轻度强化,囊内可见强化的条索状分隔(图4).  相似文献   

15.
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5例肺炎型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5例患者临床症状均表现为咳嗽、咳痰,感染指标轻度异常,肿瘤标记物指标增高,经抗感染治疗后效果欠佳,通过完善纤维支气管镜活检等检查后明确肺炎型肺癌诊断。肺炎型肺癌因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若早期无法明确诊断,可经抗感染治疗后复查胸部影像学,并及时完善纤维支...  相似文献   

16.
瘢痕是当前医学研究的重点领域之一,尤其是评价指标和防治手段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瘢痕一般分为表浅性瘢痕、萎缩性瘢痕、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其发生机制一般认为是皮肤创伤愈合过程中,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伤口中成纤维细胞异常增生、胶原合成分泌和降解失衡,最终形成伤口皮肤组织异常过度增生。瘢痕严重程度主要依靠温哥华瘢痕量表(VSS)、患者和观察者瘢痕评估量表(POSAS)进行评测。其治疗手段主要有压力疗法、硅凝胶疗法、放射疗法、激光疗法、激素注射疗法以及手术切除治疗等,目前认为多种疗法联合治疗仍是瘢痕防治安全、有效的策略。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提高对正确分析判断免疫组化结果的重要性的认识.方法 对3例淋巴瘤误诊病例进行复习,并增加相关抗体标记予以鉴别诊断.结果 例1为淋巴结经典霍奇金淋巴瘤,富淋巴细胞型(LRCHL),误诊为滤泡性淋巴瘤与形态学观察遗漏R-S样细胞以及误判免疫组化标志BCL-2、CD20有关,即将BCL-2、CD20阳性的非肿瘤细胞误判为肿瘤细胞;误诊为结节性淋巴细胞为主型霍奇金淋巴瘤与免疫组化标志误判有关,把围绕瘤细胞的背景小淋巴细胞CD20阳性误判为R-S样大细胞CD20阳性,将CD30阳性的肿瘤性大细胞误判为活化性B淋巴细胞.例2为急性髓系白血病,误诊为T淋巴母细胞淋巴瘤(T-LBL),主要由于对瘤细胞表达非特异性抗体TDT、CD7、CD43的意义认识不足.例3为胸腺瘤B1型误诊为T-LBL,主要与抗体CK标记不理想而遗漏了肿瘤性上皮细胞,将表达TDT、CD99的反应性细胞误认为肿瘤细胞,以及对Ki-67表达率的意义认识不足有关.结论 淋巴瘤的诊断建立在形态学、免疫组化标志、临床资料和遗传学分析基础上,免疫组化结果的正确分析判断对淋巴瘤确诊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主动脉夹层1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主动脉夹层(aortic dissection,AD)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对策。方法对11例AD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表现为突发胸背部剧烈撕裂样疼痛8例,剑突下疼痛、恶心、呕吐2例,腰腹部疼痛、呕吐、恶心1例。病初确诊为主动脉夹层6例,误诊为急性心肌梗死、急性胃肠炎各2例,肾绞痛并肾功能不全1例。误诊病例后经彩色多普勒超声及增强螺旋CT扫描确诊4例,尸体解剖确诊1例。治疗后好转5例,住院时间最短7 d,最长35 d;死亡6例。结论 AD临床表现多样,易误诊、漏诊,及时诊断并合理治疗是改善预后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误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探讨非毒性结节性甲状腺肿超声误诊原因,提高诊断符合率.方法 对超声检查误诊的63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声像图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单发结节类35例可分三型:7例为类似囊肿型、10例为类似腺瘤型、18例为腺瘤囊性变型;多发结节类28例可分两型:8例为多发实性结节型、20例囊实结节混合型.全组63例结节以外的腺体回声无异常,结节内仅4例有钙化.结论 对结节性甲状腺肿的高发病率及其在甲状腺结节病变中的高比例和对该病病理的复杂性及其图像的多样性认识不足, 对甲状腺囊肿、腺瘤的声像特点掌握不够是误诊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分析超声造影对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癌的误诊和漏诊的原因,提高超声造影对其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经手术病理证实,超声造影误诊、漏诊的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的声像图资料,观察其超声造影特征。结果 25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中,19例良性结节超声造影均误诊为甲状腺癌,其中13例为结节性甲状腺肿,6例为桥本氏甲状腺炎背景下的结节;6例漏诊的恶性结节均为甲状腺乳头状癌,。超声造影图像中,误诊的结节有13例为低增强,6例为等增强,其中16例造影剂分布不均匀;漏诊的结节中有5例为等增强,1例为高增强,其中2例造影剂分布均匀。结论 常规超声图像的影响、结节的体积过小及甲状腺良恶性结节之间相似的增强模式是影响超声造影诊断的主要因素。对于难以诊断的病灶,可以应用细针穿刺活检提高甲状腺结节癌诊断的准确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