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分析护理干预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护理中的效果及影响。方法:纳入本院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共76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护理研究。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均为38例。对照组术后接受基础护理,观察组术后接受护理干预。对比2组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护理满意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经不同模式护理后,观察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降低,护理满意度提升明显,P<0.05。结论:护理干预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护理中的应用,可通过各类有效护理措施的开展,实现对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提升,降低不良手术预后风险,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康复护理干预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治疗依从性、肩关节功能恢复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 选择2009年1月~2013年4月浙江省上虞市人民医院骨科住院接受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和康复护理组,每组各36例.两组患者均行肱骨外科颈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常规护理组予以围术期常规护理,康复护理组予以早期康复护理干预.两组患者术后随访12周,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患侧肩关节功能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随访12周后,康复护理组的治疗总依从率为91.67%,明显高于对照组(72.22%) (x2=4.60,P<0.05);康复护理组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4.44%,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7.78%)(x2=4.18,P<0.05);且康复护理组患者的服务态度、技术水平、健康宣教、关爱患者、心理支持等五项的护理满意度(97.22%、94.44%、97.22%、94.44%、91.67%)均明显高于常规护理组(75.00%、77.78%、72.22%、75.00%、69.44%)(P< 0.05或P<0.01).结论 康复护理干预有利于提高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治疗依从性,促进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提高手术的疗效,能最大程度上减轻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障碍,并能提高术后护理满意度,建立更紧密的护患关系.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与分析护理干预在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15年5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4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将其进行奇偶排序,观察组20例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患者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观察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并对比两种患者护理前后肩关节功能评分、疼痛评分以及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 (1)观察组患者术后肱骨头高度比、肱骨头内翻角、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均低于对照组;(2)观察组患者护理后Constant评分高于对照组且VAS评分低于对照组;(3)观察组患者护理总满意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接受护理干预后,肩关节功能得到极大改善,疼痛感显著降低,促进了患者的恢复和预后,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4.
伊恕嵘 《中外医疗》2016,(20):149-151
目的:分析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后,临床依从性、肩关节功能、护理满意率情况,为疾病康复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于该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方便选择前来诊治的7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分析两组患者依从性、护理满意率、肩关节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治疗优良率、护理满意率分别为91.43%、94.29%、94.29%,均高于对照组71.43%、77.14%、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可提高临床依从性,加快肩关节功能恢复速度,获得患者及家属好评,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肱骨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照组采取普通康复护理方法;而观察组患者实施了个性化干预措施。结果观察组采取并发症护理后患者的满意度要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结论综合治疗能最大限度地复原患者肩关节的功能,最后得到不错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系统康复护理对肱骨外科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将47例肱骨外科颈术后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手术后给予系统康复护理,出院后继续指导康复锻炼;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治疗和出院健康指导。出院3个月后随访,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结果两组在肩关节功能方面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早期积极有效的、系统的康复护理与指导锻炼可以有效改善患者肩关节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实验探析护理干预方法对肱骨颈骨折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按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就诊于我院的肱骨颈患者62例分成2组,所有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其中的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方案,干预组患者采取护理干预方案。对其术后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评分和疼痛评分比较并无差异性(P 0.05),且经过护理评分皆有所改善,干预组的评分更佳于对照组(P0.05),干预组的肩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3.55%,对照组61.29%(P0.05),检验值有确切的统计意义。结论护理干预是对肱骨颈骨折术后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有着积极影响的,是值得临床肯定的一种护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对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后的应用效果。方法收集40例在我院治疗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的样本数据,依据抽签法的形式,20例分入研究组,20例分入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常规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治疗结束后,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治疗结束后,研究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结果有(P0.05)的差异性;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当(P0.05)时表示两组形成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实施全面的、综合的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肩关节功能的恢复,降低了治疗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对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关节功能恢复的干预效果。方法:收集我院2016年11月—2017年11月91例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行抽签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5例常规术后干预,观察组46例行早期康复锻炼。对比两组骨折不愈合、肱骨头坏死等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6个月应用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VAS模拟评分评估患者的关节功能和肩部疼痛程度。结果:对照组总并发症发生率高于观察组,观察组术后3个月、6个月肩关节Neer评分和视觉VAS模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系统康复锻炼可减少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关节活动功能,降低肩部疼痛程度。  相似文献   

10.
《黑龙江医学》2017,(4):375-377
目的观察无痛护理化干预对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肢体功能的影响。方法随机将86例四肢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无痛护理化干预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VAS评分、护理满意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术后肢体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无痛护理化干预能降低四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改善患者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康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髁颈骨折患者的护理措施.方法 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我院收治的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髁颈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此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肩关节僵硬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关节僵硬发生率分别为3.3%与20.0%,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7%与73.3%,2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肩关节脱位并肱骨外髁颈骨折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指导等护理干预措施,有助于降低肩关节僵硬发生率,提升患者护理满意度,有效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效果。方法筛选出本院2017年4月到2018年4月收治的90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患者,按照手术后护理模式的差异,将患者分成常规组与康复组,每组均为45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康复组实施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临床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效果的优良率是75.6%,康复组是91.1%,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康复组均低(短)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对比两组患者的主动屈曲活动度,康复组大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是84.4%,康复组是97.8%,康复组高于常规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早期康复护理用于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术后的效果显著,可明显提高患者的肩关节功能,改善临床指标,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4月~2010年9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124例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A组(T型钢板内固定组)62例和B组(外固定架治疗组)62例,后将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A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肩关节的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患者满意度明显优于B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型钢板内固定治疗肱骨外科颈骨折的临床效果好,尤其是粉碎的松质骨骨折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4.
李素华 《黑龙江医学》2019,43(10):1269-1270
目的分析将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上肢骨折患者中对其疼痛程度及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选择2018年3月—2019年2月于郑州市骨科医院收治的84例上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n=42)与观察组(n=42)。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比较患者疼痛程度、功能恢复、身体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NR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肩关节屈曲范围、外展及肘关节掌屈、屈曲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鸣音恢复、下床活动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上肢骨折患者开展快速康复外科护理,能有效缓解其术后疼痛程度,缩短下床活动时间,促进患者关节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基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在肱骨干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濮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95例肱骨干骨折患者纳入研究,根据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47例)和观察组(48例),均接受带锁髓内针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接受基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估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使用Mayo肘关节功能评分(MEP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和术后3个月肘关节功能;使用Constant-Murley肩关节功能评分量表(CMS)评估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肩关节功能;使用医院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估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后,两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干预前,观察组SAS和SDS评分低于对照组,两组MEPS和CMS评分高于干预前,观察组MEPS和CMS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基于全程无缝隙护理模式可有效加快肱骨干骨折患者肘关节和肩关节功能康复,能有效缓解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就细致化护理对肱骨颈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予以观察分析,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促使肩关节功能早日得到恢复。方法:将2020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入本院的94例肱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按治疗措施的不同均分为47例/组的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为基础护理,观察组为细致化护理,对比护理成果。结果:从数据可见,观察组患者在C-M评分中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对比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程度上,观察组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此外,在疼痛度VAS评分中可见,观察组评分低于对照组,恢复效果更好,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患者生活质量评定中,观察组患者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对肱骨颈骨折患者,为其实施为细致化护理的有效性良好,临床疗效较为理想,肩关节功能恢复良好,且有助于缓解疼痛,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具备一定推广、应用价值。 关键词:肱骨颈骨折患者;细致化护理;肩关节功能;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手法整复夹板固定治疗对肩关节功能影响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60例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均30例。治疗组给予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对照组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肩关节功能恢复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手法整复结合夹板外固定治疗老年性肱骨外科颈骨折患者痛苦较小,创伤较低,费用较少,且有助于患者早期进行康复锻炼,疗效确切,值得临床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分析综合性护理干预在改善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及减少术后并发症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1月-2018年2月于本院骨科确诊为肱骨近端骨折拟行手术治疗的100例中老年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疼痛程度、肩关节功能以及护理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干预后1、2、3 d,试验组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3、6个月,试验组的肩关节Constant-Murley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0.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5.400,P=0.020)。试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882,P=0.027)。结论:综合性护理干预中老年肱骨近端骨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降低术后疼痛程度,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护理干预对减轻骨折患者术后疼痛及提高护理满意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3年7月—2014年8月收治的行手术治疗的骨折患者61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31例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护理干预,对比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减轻程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疼痛减轻程度和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对骨折患者术后实施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并提高护理满意度.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抽选自2016年7月-2017年7月到我院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64例患者,采用单双数分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组拥有32例患者;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基于常规护理之上添加早期康复护理干预.记录2组患者护理前后VAS疼痛指数、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分析对比,护理前2组患者VAS疼痛指数无较大差异(P>0.05),护理后2组患者VAS疼痛指数均有所改善,观察组VAS疼痛指数低于对照组;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81.25%,对照组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53.13%,观察组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更佳;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93.75%,高于对照组护理总满意度71.88%,数据存在差异性,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措施中增加早期康复护理手段能减缓患者术后疼痛,提高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速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有较好的临床运用价值,可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