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闭孔疝CT诊断(附9例报告)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CT诊断闭孔疝的价值和临床意义,提高对闭孔疝的认识。方法回顾分析9例经CT术前检查、并为手术证实的闭孔疝CT表现。结果右侧闭孔疝7例,左侧闭孔疝2例。CT表现主要有小肠梗阻,空回肠肠管扩张、积液;在闭孔外肌和耻骨肌之间可见疝囊;闭孔疝绞窄时,可见肠壁增厚、水肿,增强扫描强化减弱;腹腔可见积液。结论CT检查是闭孔疝的有效检测手段,对老年患者,特别是老年女性患者的不明原因肠梗阻,腹部CT检查将有助于临床确诊。 相似文献
2.
腹内疝并不常见,因其容易形成闭襻,发生绞窄性肠梗阻,致死率极高(〉50%),早期手术干预可以大大降低其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由于临床诊断困难,影像学诊断显得尤为重要。本文旨在探讨腹内疝的分型和多层螺旋CT影像学特点,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4.
咯血是指源于下呼吸道的出血并经口腔咯出,是一种严重的甚至危及生命的胸部疾病,因此对咯血的临床重要性评价,应考虑咯血量的多少和咯血对呼吸系统及心血管系统储备的影响。诊断应首先明确直接出血的来源,而且应当确定可能导致咯血的主要病因。近年来随着多层螺旋CT技术的迅速发展,将速度、分辨率和体轴覆盖面统一了起来,加上其强大的后处理功能,已可以有效评价胸部细小血管。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在创伤性膈疝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回顾性分析10例经手术证实的创伤性膈疝的多层螺旋CT表现,重点分析多平面重组图像特点.10例患者术前均行胸部正位片及多层螺旋CT检查.结果 8例X线有阳性发现,提示创伤性膈疝;而10例患者经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后矢状位、冠状位清晰可见膈肌连续性中断,并清晰显示裂口的位置、裂口的大小及疝入胸腔的内容物.全部病例均经手术治疗并痊愈.结论 多层螺旋CT多平面重组图像在创伤性膈疝中有重要价值,确诊后均应及时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对膀胱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82例膀胱癌,分析多层螺旋CT对肿瘤大小及数目的显示情况、病灶的强化程度以及判断侵犯范围的准确性.结果:多层螺旋CT能较准确地显示膀胱癌的大小和数目,较好地显示膀胱癌的大体形态、生长方式及强化程度,评价膀胱癌侵犯范围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均处于较高水平;CT定性诊断准确性达到93.90%.结论:多层螺旋CT是诊断膀胱癌最具价值的影像学检查手段,作为膀胱癌的常规检查项目,检查技术关键在于薄层和增强多期扫描,这对于发现病灶、大体分型、分期和定性诊断均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MSCT)对结肠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检查中的36例疑为结肠癌的患者行低张水或3%泛影葡胺充盈结肠,进行MSCT平扫及增强扫描,以横断面为主,结合多平面重组(MPR),观察肿瘤部位、形态、大小及周围侵犯及转移情况,作出诊断及分期,并与术后病理对照。结果乙状结肠5例,升结肠12例,横结肠6例,降结肠8例,盲肠5例;大体病理呈息肉型或肿块型18例,溃疡型6例,浸润型或狭窄型12例。术前诊断与术后结果符合率100%。术前CT分期与术后分期总符合率91.1%。结论 MSCT在结肠癌检查中具有独特的优越性,是一种快速、安全、无创伤且较准确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腹内疝的多层螺旋CT(MSCT)影像学表现及临床价值。方法 收集并分析12例本院经手术证实为腹内疝的急诊MSCT检查的资料,所有患者在常规非增强全腹部MSCT容积扫描后作多平面重组处理。结果 12例患者均有肠梗阻征象,其中先天性腹内疝4例,为十二指肠左旁疝3例,右旁疝1例;继发性腹内疝8例,均为粘连索带疝;12例中9例在多平面重组(MPR)上可见疝口,3例未见明确疝口,疝口处肠管、肠系膜及血管走行聚集呈“鸟嘴征”和“缆绳征”;12例中4例有完整疝囊结构,5例为扩张肠管壁构成的假性疝囊,3例未见疝囊;12例疝入的肠管呈C型/反C型、“假肾征”改变。结论 MSCT容积扫描结合MPR重组诊断腹内疝引起的肠梗阻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多层螺旋CT诊断腹壁疝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评价多层螺旋CT(MSCT)诊断腹壁疝价值。方法:搜集115例临床诊断腹壁疝的患者,经MSCT扫描和多平面重建(MPR),观察和测量疝囊、疝颈及疝内容,并与手术所见对照。结果:本组诊断腹壁切口疝55例,自发性白线疝3例,脐疝1例,腹股沟疝(直疝和斜疝)44例,腹壁造瘘口疝5例,外伤性腹壁疝7例。疝囊直径〈5cm者60例,6~10cm者42例,〉10cm者13例。疝内容依据疝颈的部位和大小可为大网膜、肠管甚至临近的器官。结论:MSCT是非常有效的检查方法,可非常清晰显示腹壁疝位置形态大小,为临床诊断及选择手术方案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海庆 《中国中西医结合影像学杂志》2010,8(6):547-549
<正>腹部损伤约占所有损伤的0.4%~4.2%,常合并多脏器、多部位损伤而危及生命,其死亡率占所有损伤死亡率的10%。早期确诊腹部损伤的类别和准确定位有助于对伤者采取果断有效的处理措施、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减少并发症。MSCT 相似文献
11.
12.
13.
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多层CT诊断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分析气管支气管结核的多层CT(MSCT)表现,并探讨其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男12例,女26例,年龄14~53岁,中位数33岁)气管支气管结核,23例经组织学证实,15例经痰菌检查结合多种其他方法临床证实.MSCT检查采用5mm、2.5mm或lmm准直螺旋扫描,结合2.5mm或lmm的薄层扫描,22例做了增强扫描,全部病例均完成了至少2种后处理;32例同期完成了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例瘢痕狭窄行支架治疗,治疗前后均行CT检查.结果:38例共检出58支病变,多支受累率44.7%(17/38);支气管狭窄44例,狭窄长度2cm以上93.2%(41/44);管壁不规则增厚,有时见腔内结节;多数(35/38)伴肺内结核病灶;可伴肺门纵隔淋巴结肿大.MSCT结合各种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显示病变特征,并特别有助于支架治疗前后气道通畅性的判断.结论:MSCT结合后处理技术可以有效显示气管支气管结核的特征,有助于诊断,并特别有助于支架治疗前后气道狭窄的判断. 相似文献
14.
腹内疝的CT诊断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腹内疝的术前CT诊断,以提高对本病影像学的认识。资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0例腹内疝的临床及CT资料。结果10例术前CT检查均表现为小肠梗阻,其中2例考虑腹内疝。术后证实为十二指肠旁疝4例.腹部术后粘连致内疝形成3例,先天性肠系膜裂孔疝1例,小网膜疝1例,结肠周围疝1例。10例中有2例小肠坏死行小肠部分切除。结论腹内疝术前诊断较困难,多诊断为肠梗阻,CT检查仔细观察小肠走行及梗阻部位、形态,结合临床资料,可以明确诊断或提示本病的存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MSCT腹腔容积测量技术在巨大腹壁切口疝临床治疗中的意义.方法 搜集14例临床诊断为巨大腹壁切口疝患者,均经64排螺旋CT腹腔扫描,通过三维重组技术进行疝囊及腹腔容积测量,以两者比值>20%作为巨大疝的诊断标准,并进行临床随访.结果 14例患者经临床随访,7例患者术后发生肺部感染,其中4例呼吸衰竭;疝术后复发1例;未行手术自行出院1例;5例患者直接行手术治疗,术后痊愈.结论 对于腹壁切口疝患者,以疝囊/腹腔容积<20%作为巨大疝诊断界定值.应进行认真的术前准备,避免严重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17.
原发性输尿管癌在泌尿系统肿瘤中较少见,约占泌尿系肿瘤的1%~2%[1],由于缺乏特异性临床症状和体征,其诊断比较困难,传统的静脉尿路造影对本病难以确诊。近年来,各种断面影像技术已用于本病的诊断[2~4],尤其是多排螺旋CT泌尿系成像(MSCTU)技术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输尿管癌诊断的准确性和检出率。本文回顾分析过去4年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输尿管癌的术前CTU表现,以进一步增加对本病的认识,提高其诊断水平。1资料与方法1.1一般材料收集我院2001-01—2005-01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的8例输尿管癌患者,男3例,女5例,年龄50~72岁,平均61岁。临… 相似文献
18.
19.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41例气管支气管病变的多层螺旋CT(MDCT)影像资料,探讨MDCT对气管支气管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搜集自2006年5至2007年8月共41例气管支气管病变的MDCT资料,常规横断面为6mm层厚,回顾性重建为1mm层厚、1mm层间隔,并于同步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包括CT仿真支气管内镜(CTVE)、多层面/曲面成像(MPP/CPR)、最大/小密度投影(MIP,MinIP)、表面遮盖成像(SSD))和容积重组(VR)。结果:MDCT结合多种三维重建可以很好地显示气管支气管的正常和异常,肺癌、支气管结核、支气管腔内占位以及邻近病变所致气道狭窄各有特点。三维重建对狭窄部位、范围和程度的确定显示很好。结论:MDCT结合多种后处理三维重建对气管支气管的各种类型病变有较好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