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徐晖  周凯亮  吴爱悯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2020,50(10):856-858,封三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BL)联合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在骨科研究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及其教学效果。方法:选取42名于2019年6月至12月在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脊柱外科专业实习的骨科研究生,随机分为对照组(21人)和观察组(21人)。观察组采取PBL+CBL教学法,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法。通过考核研究生的骨科理论知识、骨科病例分析能力及外科临床操作能力,并结合教学满意度问卷调查,以比较这两种教学法的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的骨科理论知识成绩、骨科病例分析成绩,外科临床操作成绩及教学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将PBL联合CBL教学法应用于骨科研究生的临床教学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改革尝试,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对临床思维的建立和实践能力的锻炼,可有效提高临床教学的效果。  相似文献   

2.
以问题为引导是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医学院校在医学教育中相继采用的教学法,其具有全面锻炼学生自学、表达、观察和动手能力的特点(’]。笔者在近几年的中西医儿科理论课教学实践中体会到以问题为弓旧教学法对临床教学有以下作用。1以问题为引导教学法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学效果的好坏,取决于教与学两方面的积极性。虽然中西医儿科学是高等中医教育后期临床教学的主要课程之一,但是,由于长期以来中医院校的儿科学课程设置上存在着诸如教学方法陈旧、开课学期滞后以及授课内容和内科重复等各方面的原因,给儿科学的教学带来…  相似文献   

3.
目的将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应用于皮肤外科教学中,并探讨其效果及可行性。方法以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烧伤与皮肤外科2013年32名进修生为教学对象,随机分为CBL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6名。CBL组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皮肤外科学授课,对两组教学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理论考试成绩比较,CBL组中优秀者9名,良好者6名,及格者1名,无不及格者;而对照组测试优秀者5名,良好者7名,及格者3名,不及格者1名。CBL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56.2%比3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病例分析与手术操作技能考核中,CBL组中优秀者10名,良好者5名,及格者1名,无不及格者;而对照组中优秀者6名,良好者4名,及格者4名,不及格者2名,CBL组优秀率高于对照组(62.5%比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BL教学法有利于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能明显提高其自主学习能力,值得在皮肤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讨论式案例教学与传统教学法在人体寄生虫学中的教学效果.方法 我校2012级临床医学专业4个班级共226名学生,随机选择2个班级为研究组110名学生,采取在教学中进行讨论式案例教学;另外2个班级为对照组116名学生,采取在教学中沿用原有教学模式.学期末通过自制的“教学情况调查量表”,以及期末考试成绩对2组学生进行考核.结果 研究组学生的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认可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研究组学生的优秀比例升高明显,合格比例则下降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人体寄生虫课程教学中应用讨论式案例教学,不仅可有效提高学生对于课程的认可度,而且有助于其成绩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三明治”教学法在小儿外科学临床教学中的效果。方法:分别对50名学生进行“三明治”教学法和传统教学法。教学结束后对两组学生进行小儿外科学理论知识和临床操作的考核。结果:实验组学生平均理论考试成绩为96±5.14分,操作考试成绩为90±3.87分,均高于对照组学生的88±6.71分和79±5.65分,P〈O.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三明治”教学法取得了较好教学效果,有助于培养高素质的儿科医学人才。  相似文献   

6.
目的将临床路径基本理念引入临床教学工作,以提高临床教学效果。方法将50名儿科医学生随机分为2组,一组采用临床路径(CP)式教学法,一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一定周期后,通过不同方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2组医学生综合考核成绩有显著性差异,CP组优于传统组。结论CP式教学法能显著提高临床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7.
李小军 《中华全科医学》2019,17(8):1396-1398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CBL)联合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法(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效果。 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8年2月期间在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胸外科实习的68名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为研究对象,双盲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人。2组年龄、性别和学历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对照组采取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临床教学,采用普通查房、指导外科换药拆线拔除引流管及知识讲座等方式进行常规教学。观察组采取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比较2组出科考核成绩以及实习医生对教学方法的认可与满意程度。 结果 对照组理论知识成绩(90.36±3.38)分与观察组(91.84±3.54)分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观察组的技能操作成绩(89.31±3.18)分和病例分析成绩(90.57±3.24)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83.14±2.27)分、(84.21±2.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对教学方法的各项调查内容的认可度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 结论 CBL联合PBL的双轨教学法在胸外科临床教学中应用,有助于提高实习学生的技能操作和病例分析成绩,且教学效果反馈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6—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地坛医院中西医结合中心实习的60名北京中医药大学硕士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60名学生平均分为两组,其中试验组30名学生,对照组30名学生。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比较两组的考核成绩、自我评价和学生满意度。结果 教学结束后,试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与入科考核成绩相比,均显著升高;试验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的出科考核成绩,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自我评价分数和学生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传染病教学中采用PBL联合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的临床教学成绩,且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多学科联合团队(MDT)模式下小组合作学习法(TBL)+以案例为基础的教学法(CBL)+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联合教学法在肿瘤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在肿瘤科轮转的临床医学本科实习生68名,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4名。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MDT模式下TBL+CBL+PBL联合教学法。教学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临床技能考核评分、病历书写考核评分、教学效果认同情况和教学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学生的出科理论知识考核评分、临床技能考核评分、病历书写考核评分及综合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对提高理论知识掌握能力、提高临床技能、有效培养临床思维能力、提高团队协作能力、提高解决临床问题能力、增强临床学习兴趣6个方面的教学效果的认同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学生的教学总满意度为94.12%,高于对照组的67.65%(P<0.05)。结论 MDT模式下TBL+CBL+PBL联合教学法在临床医学本科生的肿瘤学临床教学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相似文献   

10.
目的将临床路径理念引入妇产科教学中,并与传统教学法进行对比研究,探讨其对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将180名临床医学专业实习学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3组:实验1组(60名)、实验2组(60名)和对照组(60名)。实验组采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实习结束后对3组学生进行综合考核。结果实验组各项考核成绩均优于对照组。结论临床路径教学法可提高妇产科临床教学质量及学生成绩。  相似文献   

11.
PBL与LBL教学法在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中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2,他引:3  
为了提高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质量,改革传统教学方法,文章对135名2003级学生分别予以问题为基础的(PBL)教学法和以授课为基础的(LBL)教学法进行儿科学临床见习教学,并比较评价两种教学法的教学效果。研究结果表明,PBL教学法组学生考核平均成绩及学生对教学效果评价指标的优良率均明显高于LBL教学法组,提示PBL教学法提高了临床见习教学质量,其教学效果明显优于LBL教学法,值得在儿科临床见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在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Case—based learning,CBL)对儿科学成绩的影响。方法将承德医学院2005级临床医学专业本科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138人(病例教学法)和对照组136人(传统教学法),对比2组学生儿科学成绩的差异。再把儿科学的试题分为:与病理生理学知识联系性强试题(简称B类题)和病理生理学知识联系性弱的试题(简称F类题),比较2组学生两类试题的正答率。然后把病理生理学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的成绩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2组学生的儿科学总成绩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B类试题的总正答率高于对照组(P〈0.05),2组F类试题的总正答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理生理学成绩与内科学、外科学、儿科学、妇产科学成绩均呈低正相关。结论病理生理学教学中实施CBL,对病理生理学知识在儿科学中应用具有较好的远期效果;但是单独的病理生理学课程CBL教学对提高学生解决儿科学临床问题的能力没有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case based learning,CBL)法在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方法 88名临床本科生分2组:研究组45名,采用CBL教学法;对照组43名,采用传统教学法.采用考试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评价.结果 CBL组学生对知识掌握明显好于对照组.结论 CBL教学法有助于提高内科临床教学质量,极大地提升了实习生的学习兴趣和临床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以问题为基础、以教学法(PBL)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法对儿科护理实践教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6年5月来该院儿科实践的60例护理专业实习生为研究对象,按照教学方法的不同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习生给予传统教学法,观察组实习生给予PBL教学法。4周实习结束后,从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健康教育成绩比较两组实习生教学效果,分析两组实习生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生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和健康教育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P0.05);对照组实习生护理总满意率为63.33%(19/30),明显低于观察组实习生的86.67%(26/30)(P0.05)结论以PBL为导向的临床教学法在儿科护理实践教学中取得较好教学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和主动学习的能力,对于提高儿科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值得在各科护理教学实践教学中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临床路径教学法在内分泌科教学中的应用,观察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8月—2019年7月于我院内分泌科实习的临床实习学生92名,随机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46名)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对照组(46名)应用传统教学法,对两组实习成绩进行对比.结果 观察组实习学生的考核成绩明显优于对照组,带教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在内分泌科临床教学中应用临床路径教学法能有效提升实习学生的考核成绩,巩固理论知识,提升操作水平,且学生的带教满意度高,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6.
本文比较了以病例为基础讨论式学习(case-based discussion and learning,CBDL)教学方法和传统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自2000年开始,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采用CBDL教学方法,随机抽取1996级临床医学专业30名学生为教学对象,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实验组学生采用CBDL教学方法,对照组学生加入其他大班学生中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习结束后,比较两组学生耳鼻咽喉科学理论知识考核和临床技能考核的成绩。结果显示,两组学生的理论知识考核成绩无显著性统计学差异(P〉0.05),临床技能考核成绩实验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P〈0.05)。几年来的教学实践证明,CBDL教学方法在耳鼻咽喉科学临床教学中切实可行,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的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该科实习的学生50名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学生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方式进行临床教学,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观察两组学生学习效果。结果观察组学生出科考试成绩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组间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案例教学法应用在皮肤科临床带教中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一种较好的皮肤科临床带教模式,值得在临床大力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8.
《西北医学教育》2017,(4):649-651
目的调查在儿科学教学中采用病案教学法的应用效果。方法对我校2012级五年制的106名学生的营养障碍性疾病的教学中,分别采用传统的授课模式和穿插病案讨论的教学方法,教学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分析。结果儿科教学中引入病案教学法得到多数学生的认可,93.40%(99/106)的学生认为病案教学法更利于理论联系临床实际,80.20%(85/106)的学生对该教学方法感兴趣,86.80%(92/106)的学生认为病案教学法提高了对儿科的学习兴趣。结论在儿科教学中,应用病例教学法有利于理论与临床实践的结合,密切了与临床的关系,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在儿科临床教学中引入案例教学法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联合循证教学法(evidence-based learning,EBL)在骨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将2021年1—12月在南通大学附属医院进行实践学习的80名学生作为此次研究的主要对象,将学生按照信封法随机划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名。对照组采取常规带教方案,观察组则采用PBL联合EBL教学法。在带教一学期结束后对所有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进行评分,同时对学生的专项学习能力作出评价(包含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评判性思维能力3个模块)。结果 研究结果表明,在考核分数方面,观察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能力平均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在专项能力评分方面,观察组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沟通技能和评判性思维能力平均得分均要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BL联合EBL教学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改善学生的理论知识水平和实践操作水平,同时还能强化学生的沟通意识培养和评判性思维培养,可以作为今后带教的主要模式。  相似文献   

20.
黎佼  成传访  董珺 《中外医疗》2013,(36):121-122
目的 为探讨以问题为基础教学法(PBL)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12年2月—2013年2月在该院心血管内科实习的54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27例.实验组实施PBL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对照组实施以授课为基础的传统单向教学法(LBL),比较两组学生的出科成绩以及教学满意度.结果 发现实验组学生在出科成绩及对教学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结论 PBL教学联合案例教学法在心血管内科临床教学中能够显著提高学生的出科成绩及带教满意度,值得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