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唐毅  郑全成  黄建福  陈颖 《河北中医》2023,(2):276-278+282
目的 观察经筋触骨针法配合手部运动治疗卒中后手痉挛的疗效。方法 将62例卒中后手痉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予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2例予经筋触骨针法配合手部运动治疗。2组均连续治疗3个月。比较2组治疗前后改良Ashworth痉挛分级量表(MAS)分级、上肢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积分肌电值(IEMG)。结果 2组治疗1、3个月MAS分级均较本组治疗前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3个月上肢FMA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3个月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均高于对照组同期(P<0.05)。2组治疗1、3个月IEMG值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均改善(P<0.05),且治疗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同期(P<0.05)。结论 经筋触骨针法配合手部运动治疗卒中后手痉挛,可明显改善手痉挛程度,提高手腕运动功能及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针刺对缺血性卒中患者血液凝血功能与脑血流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的影响。方法选取缺血性卒中患者15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9例。对照组给予西药常规治疗及常规康复训练,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凝血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采用动脉自旋标记(ASL)技术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脑血流变化情况,并检测两组相对脑血流量(rCBF);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凝血功能等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APTT、D-D、rCBF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观察组治疗后ASL正常灌注例数65例,显著高于对照组正常灌注数52例(P<0.05);观察组治疗后中医证候评分、NIHSS评分、APTT、D-D及rCBF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1.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4%(P<0.05)。结论针刺疗法对缺血性卒中患者具有一定疗效,能显著改善患者凝血功能,干预脑血流低灌注症状,增加脑血流量,促进神经细胞修复及干细胞增殖,加快神经损伤修复,提高治疗总有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对脑卒中后认知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比较同期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和普通神经内科病房脑卒中患者在入院、治疗15 d、治疗30 d时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Barthel指数(BI)。结果治疗30 d时,卒中单元组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2组MMSE评分与NIHSS成负相关,与BI总分成正相关。结论中西医结合卒中单元可改善脑卒中后患者认知功能。  相似文献   

4.
秦勇  许文杰  杨慰  曹云虹 《河北中医》2016,(7):1060-1063
目的观察康复训练联合针刺对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92例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早期药物对症治疗。对照组46例予康复训练,治疗组46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予针刺治疗,2组均10 d为1个疗程,每个疗程间隔1~2 d,共治疗6个疗程。比较2组治疗前后美国国立卫生院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肢体Fugl-Meyer评分及Barthel(BI)指数评分。结果 2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下降(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NIHSS评分较对照组下降明显(P0.05)。2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0.05),且治疗组治疗后肢体Fugl-Meyer评分、BI指数评分较对照组升高明显(P0.05)。结论康复训练联合针刺治疗卒中后中重度偏瘫,有利于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和肢体运动功能提高,改善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及预后。  相似文献   

5.
杨洁  宋丽静 《新中医》2021,53(13):143-147
目的:观察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1例脑卒中偏瘫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35例和研究组3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包括药物治疗、强制性运动疗法、常规康复运动疗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刺治疗。对2组治疗前后采用临床神经功能缺损量表(CSS)、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F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Barthel指数(BI)、Holden步行功能分级量表(FAC)和Berg平衡量表(BBS)进行评分。结果:治疗前,2组CSS、NIH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CSS、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且研究组2项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2组FMA、BI、FAC、BB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FMA、BI、FAC、BBS评分较治疗前升高(P<0.05),且研究组FMA、BI、FAC、BB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疗法联合常规综合治疗干预脑卒中偏瘫,可改善脑...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治疗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的临床疗效。方法 165例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5例)、对照A组(55例)、对照B组(55例)。3组均接受常规干预措施,对照A组予认知训练治疗,对照B组给予针刺调理髓海,治疗组予针刺调理髓海疗法联合认知训练。比较3组治疗前后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脑血流动力学,并比较3组的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治疗组的MMSE、ADL、NIHSS评分均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治疗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5);治疗组椎动脉、大脑中动脉、大脑前动脉的阻力指数(RI)明显低于对照A组和对照B组(P<0.01)。结论 针刺调理髓海联合认知训练能改善缺血性卒中轻中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的认知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改善脑部血液循环可能与其疗效有关。  相似文献   

7.
《河北中医》2021,43(3)
目的 观察调督解痉针法治疗卒中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30例采用调督解痉针法治疗。2组均治疗4周。比较2组治疗前后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MA)评分、改良Ashworth量表(MAS)评分、Barthel指数(BI)评分,并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 3%(28/30),对照组总有效率70. 0%(21/3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M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降低(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 0. 05)。治疗后2组FMA、BI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升高(P 0. 05),且治疗后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 0. 05)。结论 调督解痉针法能够较好地缓解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患肢痉挛状态,促进生活运动功能的恢复,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鲍婉茹  马蓓蓓  夏孟  周敏  包建英 《河北中医》2023,(12):1987-1990+1995
目的 观察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在卒中介入治疗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将98例卒中介入治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49例予常规干预,观察组49例予一体化中西医结合管理。比较2组疗效;比较2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床上开始活动时间;比较2组干预前后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CSS)、Barthel指数评分、运动功能评估量表(MAS)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评分。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5.92%(47/49),对照组总有效率81.63%(40/49),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床上开始活动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2组干预后CSS评分、NIHS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降低(P<0.05),Barthel指数评分、MAS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0.05);干预后观察组CSS评分、NIHS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Barthel指数评分、MAS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2组干预后SF-36各项评分均较本组干预前升高(P&l...  相似文献   

9.
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73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 观察舒脑欣滴丸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的临床疗效,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选择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15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81例(常规治疗)和试验组73例(常规治疗+舒脑欣滴丸),两组均治疗2周.于治疗前后评价中医症状积分、卒中量表(NIHSS)评分,并检测两组患者血小板计数(PLT)、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血小板聚集率、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活酶时间(APTT)、血浆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可溶性P-选择素(sP-sel)、可溶性CD40L(sCD40L)水平. 结果 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症状积分、NIHSS评分、MPV均显著减低(P<0.05或P<0.01);试验组治疗后血小板聚集率、sP-sel、sCD40L显著减低,APTT增加(P<0.05或P<0.01);治疗后试验组NIHSS评分、血小板聚集率显著低于对照组,APTT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舒脑欣滴丸可改善急性缺血性中风血瘀证患者的中医临床症状及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血小板活化、聚集,干预内源性凝血途径有关.  相似文献   

10.
李建军  王争胜  葛健文 《新中医》2021,53(19):169-172
目的:观察皮内针疗法治疗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8例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4例。2组均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和上肢功能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加用常规针刺治疗,治疗组加用皮内针治疗。采用改良Ashworth量表(MAS)、Fugl-Meyer评定法(FMA)、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对2组患者治疗前后上肢痉挛情况进行评分。结果: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MAS分级均有改善(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与同组治疗前比较,治疗后2组患者上肢FMA评分与BI量表评分均升高(P<0.01),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18%,高于对照组的82.35%(P<0.05)。结论:皮内针疗法可有效缓解缺血性脑卒中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的痉挛程度、改善上肢运动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与常规针刺相比疗效更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对气虚血瘀型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将100例脑卒中偏瘫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A组):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照组(B组):针刺治疗,每组各5O例,采用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功能独立性评定(FIM)评定患者治疗前后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结果:A、B两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治疗前(P〈0.05);A组治疗后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和FIM评分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补阳还五汤配合针刺治疗对改善脑梗死偏瘫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120例脑卒中偏瘫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给予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对照组给予单纯针刺治疗,疗程满2个月后将两组治疗前后BI指数和FMA积分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前两组的BI指数和FMA积分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这两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改善,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观察组的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针刺配合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疗效优于单纯针刺治疗.  相似文献   

13.
【摘要】目的观察改良头皮针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死偏瘫患者分为2组。治疗组30例子改良头皮针结合中药补阳还五汤治疗,对照组予针刺疗法。2组共治疗4周,在治疗前后分别采用国际通用的rugl—Meyer运动功能评定量表(FMA)及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MBI)评定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结果2组治疗后患者FMA及MBI评分均提高(P〈0.05),且治疗组FMA及MBI评分提高更明显(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70.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改良头皮针结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梗死偏瘫,能进一步促进患者偏瘫功能恢复,提高疗效,缩短疗程,针药结合,临床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的疗效。方法:将80例痉挛型偏瘫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均给予控制血压、血糖、调节血脂、防止血小板聚集、防治并发症、营养支持等基础治疗,并在此基础上分别配合拮抗肌群透刺治疗及常规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肌张力恢复总有效率及患肢运动功能、痉挛程度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2.50%,高于对照组的80.00%(P〈0.05);观察组治疗后FMA评分、CS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拮抗肌群透刺法治疗中风后痉挛性偏瘫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申时针刺对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将50例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申时针刺)和对照组(非申时针刺),每组25例。治疗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申时(下午3~5时)针刺治疗,对照组给予基础治疗、康复训练和非申时针刺治疗。观察两组CSS评分、BI指数评分及FMA评分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治疗后两组CSS评分均下降(P0.01),BI指数评分、FMA评分均升高(P0.01),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申时和非申时针刺均能改善缺血性中风偏瘫患者的神经功能、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中风痉挛性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11年1月-2013年4月收治的190例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95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在康复训练基础上采取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治疗后的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MA与 BI较治疗前均明显提高,治疗前与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上升更为明显,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1)。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2.63%,对照组为73.68%,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结论:对于中风痉挛性偏瘫患者采取中医针刺治疗疗效显著,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痉挛程度、运动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观察三七三醇皂苷(PTS)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在脑梗死二级预防中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观察针刺背腧穴配合泻肝补肾药物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患者4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18例,治疗组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药物,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案,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治疗组FMA评分和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常规方案基础上,配伍背腧穴和泻肝补肾类中药比单纯采用常规方案对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偏瘫的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中风膏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影响,并观察临床疗效。方法:将1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92例,口服中风膏+阿司匹林。对照组88例,仅口服阿司匹林,2组均连续使用14天为1个疗程。治疗效果根据NIHSS评分和血小板聚集率变化来评定。结果:治疗组患者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变化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2组均无明显不良反应。治疗2周后,2组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均明显下降(P〈0.05),且治疗组比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中风膏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急性脑梗死的神经功能缺损。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醒脑开窍针刺法对脑梗塞软瘫期患者的疗效。方法:将60例脑梗塞软瘫期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醒脑开窍针刺法治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观察两组患者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以及NIHSS、BI评分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肌张力达到Ashworth量表II级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P〈0.01),NIHSS、BI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醒脑开窍针刺法能显著缩短脑梗塞软瘫期,促进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