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正>慢性心功能不全患者由于体循环瘀血,特别是消化道瘀血,常出现腹胀、纳差等消化道症状[1],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仅用强心利尿扩管等方法来治疗心功能不全,而对伴随出现的消化不良症状,如腹胀、纳差等则无特殊治疗。我院心内科在多年临床经验的基础上,开发  相似文献   

2.
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探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慢性肾衰竭是由于多种慢性疾病造成的肾单位严重损害,一经出现即不可逆转且逐渐发展,缠绵难愈.应用中医药非透析疗法延缓慢性肾衰竭,已引起国内外医学界的重视.在临床诊治过程中,我们对活血化瘀法治疗或延缓慢性肾衰竭略有心得,并从瘀血角度探讨中医药治疗慢性肾衰竭的思路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中医治疗间质性肺疾病有着独特的优势,"瘀""毒"为患不仅是本病形成的重要原因,也是疾病发展过程中的病理产物,伴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本文试从"瘀""毒"为切入点,对间质性肺疾病的病因、病机以及不同阶段的治疗方法分以论述,以期为间质性肺疾病的中医药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属于中医"肺胀"范畴,痰瘀是肺胀的重要病理因素之一。在COPD急性发病过程中,辨证运用化痰通络的中药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提高生活质量方面具有重要价值.故将近年从痰瘀论治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发作的中医药治疗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5.
李杨  李小娟  栾哲宇 《光明中医》2020,(9):1305-1307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以下简称为慢阻肺)是以喘息、胸闷、气短、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的慢性肺部疾病,"肺朝百脉"是肺与气血、脏腑关系之间的总结与概括,其从中医学角度解释了慢阻肺的病因病机以及痰浊、水饮和瘀血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的双重作用,故治疗上应从痰、从虚、从瘀而治,以期改善慢阻肺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6.
慢性肺心病常反复急性发作,随肺功能损害病情逐渐加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死亡率较高。中医药防治慢性肺心病疗效确切,结合肺动脉高压导致心脏病变的特点,以气虚络瘀理论为基础,认为在肺心功能代偿期主要病机为肺肾不足、气虚络瘀,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病机为浊阴上犯、痰瘀交阻,并以此指导中医治疗,以期在精准分期治疗方面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田玲  孙伟 《湖南中医杂志》2019,35(7):108-110
慢性肾脏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给患者生活质量带来了严重的影响,对其早期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即未病之前,防止疾病发生;既病阶段,防止疾病传变;病愈之后,防止疾病复发。本文从"治未病"思想中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3个方面探讨中医药在防治慢性肾脏病中的作用,为中医药预防医学提供一定的治疗思路。  相似文献   

8.
关幼波教授是现代杰出的中医药名家,一直致力于肝病的诊治,丰富和发展了痰瘀学说,认为痰瘀相互助长,胶固不化,可致诸多病理变化的发生.在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理过程中,痰瘀互结是余邪稽留、脏腑虚损、气血失调共同作用的结果,贯穿疾病发生发展的始终.治疗上,关教授重视调畅气机,倡导痰瘀同治,凝练出活血化痰一法,并将该法贯穿于慢性乙型肝炎肝硬化治疗的全程,提高了临床疗效和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曹红霞   《中医药导报》2003,9(4):68-70
作者述评了慢性肾功能不全脂质代谢紊乱与中医脏腑、痰浊、瘀血的关系 ,并从复方研究、单味中药治疗的角度论述了中医药对该病防治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
慢性肾小球肾炎易伤正气,尤以肺、脾、肾亏虚多见。根据中医"久病入络""因虚致瘀"的理论,发现"瘀血"存在于疾病的整个发生发展过程中。瘀血既是病理产物又是致病因素,主要表现为湿瘀、瘀热、瘀毒等形式,临证分别施以活血除湿、清热化瘀、祛瘀解毒法,证型若相兼亦可多法合用。  相似文献   

11.
151例慢性心力衰竭血瘀证患者的证、治规律的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血瘀证及其兼夹证的演变规律和用药特点.方法:收集中日友好医院中西医结合心内科2005年1月至2007年12月全部资料完整的151例CHF患者病历,采用单中心回顾性病例研究方法分析患者的入院时中医证候要素、辨证分型、心功能分级及首剂中药方药,分析CHF的临床流行病学特点、证候要素、血瘀证兼证在不同心功能分级间的分布规律以及中药用药规律.结果:CHF的中医证候要素有气虚、阴虚、阳虚及血瘀、痰浊、水饮,其中出现频数最多的是血瘀(69.54%),血瘀常兼夹气虚、痰浊.CHF血瘀证亚型与心功能的关系:CHF心功能Ⅱ,Ⅲ,Ⅳ级的中医证型均以气虚血瘀证为主,心功能Ⅱ,Ⅲ级还常见痰瘀互阻证,心功能Ⅳ级还常见血瘀水停证和阳虚血瘀证.中药治疗以活血、益气、利水、化痰为主,活血化瘀中药的应用频率依次为:丹参、当归、川芎、益母草等.结论:血瘀证是CHF最常见证候,病程不同时期常兼夹气虚、阴虚、阳虚、痰浊、水饮,活血化瘀中药应用频率最高,常配合益气、温阳、利水、化痰药.  相似文献   

12.
慢性心力衰竭是临床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在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中是难点和重点之一,祝光礼教授从循证医学角度出发,客观的认识本病,结合自身数十载临床经验,认为慢性心衰是心气虚、心之气阴两虚到心之阴阳两虚的逐渐发展的过程,水湿为患贯穿整个病程,且为最重要的致病因素,并成为血瘀、痰阻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治疗上肯定了中医药在治疗慢性心衰中的效果,强调"病""证"相结合,要求实事求是,中西医结合治疗不可偏废,逐步帮助病人回归社会。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6例诊断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中医诊断为心衰病、辨证为气阴两虚、心血瘀阻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两组均给予西医综合治疗,治疗组同时口服益气养阴活血中药汤剂,每日1剂,早晚分服,连续服用2周。结果:治疗2周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96.4%,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临床症状总有效率为89.3%,心功能分级总有效率为71.4%。两组比较,治疗后治疗组临床症状改善、心功能分级、6min步行距离及脑钠钛、左室射血分数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养阴活血中药能明显改善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气阴两虚、心血瘀阻患者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4.
中医学“整体观”认为人体本身是一个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的统一体,与外界环境相统一,慢性肾功能衰辨证论治,应从整体观念出发,从肾(扶正祛瘀、补肾益气)、从脾胃(补脾益气、和胃渗湿,健脾利水、化湿解毒)、从肺、从肝、从心论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本研究通过观察温阳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医治疗慢性心力衰竭C期(阳气亏虚血瘀证)患者治疗前后的症状及相关指标的发展变化,以期评价温阳益气活血方的临床有效性和安全性,为中医药治疗心衰提供临床新证据和新思路。方法:本研究选用慢性心力衰竭C期(阳气亏虚血瘀证)的住院患者共100例,采用随机、双盲、对照的研究方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例,其中治疗组在常规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服温阳益气活血方,对照组给予常规西医治疗,两组分别治疗8周后,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明尼苏达心衰生活质量评分(LHFQ)等变化。采用SPSS 21.0统计软件对治疗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得出结论。结果:经治疗后,最终完成本次临床研究的患者共92例,其中治疗组45例,对照组47例。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中医证候积分及疗效评价、Lee氏心衰积分及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调查等方面均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阳益气活血方联合常规西药治疗心衰,能更好地改善心悸、气短、乏力等症状,改善阳虚、胸闷、自汗等次症、兼症等,明显下调了患者中医证候积分,Lee氏心衰积分,且疗效明显,可适...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归纳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为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的辨证施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观察病毒性肝炎,乙型,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患者68例,对其症状体征进行聚类分析,归纳中医证候特点及演变规律.结果 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治疗前的主要证型为湿热蕴结、热毒炽盛、肝郁脾虚、脾胃积热及肝脾血瘀证,随着病情的发展,“湿”证、“热”证渐退,本虚突显,主要证型演变为肝肾阴虚、气血瘀阻及肝郁脾虚证.结论 慢性、慢加亚急性肝衰竭是一个逐步进展的过程,具有一定的中医证候特点和演变规律.  相似文献   

17.
脾肾气虚型慢性肾衰竭病因复杂多样,风邪、湿热、湿毒、瘀血等在疾病发生、病情加重过程中有重要影响。治疗当益气养阴、健脾补肾、去瘀泄浊为主;扶正祛邪,标本兼治;化湿、通腑、泻浊、活血化瘀、利水消肿。中药剂型改革"尿毒清颗粒"、"虫草排毒胶囊"等,中晚期结肠序贯透析加中药保留灌肠、药浴等疗效较好。系统治疗原发病是防范肾衰竭发生的重要措施;规律的血液透析和对症治疗主要手段;条件具备时行肾移植术是改善肾衰竭患者生活质量的较好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中药颗粒剂对慢性心衰(CHF)患者的心功能和中医证候的影响。方法120例气虚血瘀证的CHF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健心颗粒(中药免煎颗粒复方),两组均连续服药21d,比较两组临床症状、体质量、血浆BNP、LVEF和6min步行距离(6MWT)以及中医证候积分改善情况。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和中医证候积分均显著改善,均能减轻体质量、降低血浆BNP,提高LVEF、6MWT水平,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可以进一步改善气虚血瘀证CHF患者心功能,改善临床症状。  相似文献   

19.
冠心病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冠状动脉循环改变引起的冠状动脉血流和心肌需求不平衡导致的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疾患。临床上有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等表现,属祖国医学中"胸痹"心痛"心胃痛"等范畴。论述了张仲景《伤寒论》中有关治疗冠心病的方剂,对现代诊断的急慢性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用之得当,也每多奏效。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344例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医证型特点的观察分析,总结其规律及分布特点,为今后辨证及疾病预后判断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8年11月—2011年4月在新疆医科大附属中医医院呼吸科住院的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344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中医四诊、病程、主要临床表现、客观检查等,明确其诊断、分级及中医分型等内容。结果:在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中医证型以痰热蕴肺证居多,其次为肺气虚证,多数不出现呼吸衰竭,病程多在10年以内,体重指数在18.5~25之间。在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中医证型以水凌心肺证居多,其次为肾阳虚证、血瘀证,均多数发生呼吸衰竭,病程多在15年以上,体重指数小于18.5。结论:重度、极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其病性以痰热为标,肺气及肾阳虚为本,兼有水凌心肺证、血瘀证。其病情的轻重与病程呈正相关性,与体重指数呈负相关性。这与中医理论"久病必虚","久病及肾","久病必瘀",等相符合。在临床中,出现肾阳虚之症候,尤其是兼有水凌心肺证、血瘀证,可能是COPD患者是病情危重的标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