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探讨硬通道与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收治的10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52例。对照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试验组行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两组术后均观察3个月。比较两组术后3个月的临床疗效,围术期指标,术前、术后2周的神经损伤指标,术前、术后3个月的ADL评分、术后3 d的再出血率及术后3个月的死亡率。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周,两组血清S100β、NSE、NPY水平低于术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两组ADL评分低于术前,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 d,试验组再出血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软通道微创穿刺相比,硬通道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有出血量低、手术时间、住院时间短、神经损伤小的特点,使得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善效果较好,且临床疗效良好...  相似文献   

2.
杨志华 《吉林医学》2015,(9):1845-1846
目的:探讨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6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生活质量改善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改善情况及并发症发生请。结果:观察组血肿完全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6个月ADL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颅内血肿特点选择相应术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获得良好预后,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3.
微创穿刺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88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孙全法  陈红芬 《中原医刊》2006,33(21):42-43
目的探讨微创穿刺硬通道与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作用。方法选择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出血量>30m l,GCS≤8分)88例,随机分为两组,一组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另一组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观察患者治疗后临床效果、血肿清除量和3个月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疗效判定。结果软通道组临床治疗效果、血肿清除量及ADL均优于软通道组。结论硬通道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较软通道穿刺术治疗时间短、血肿清除率高,患者长期生活能力好,致残率和死亡率低。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对高血压壳核脑出血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至2018年9月于新乡市第二人民医院就诊的224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采用抽签法分为两组,各112例。对照组接受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观察组接受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清除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日常生活能力。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较对照组低,日常生活活动能力量表(ADL)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对于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可有效提高血肿清除效果,减轻神经功能缺损,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5.
陈林杰 《河南医学研究》2020,29(22):4091-4093
目的比较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与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叶县人民医院收治的94例HICH患者。按照治疗方式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7例。对照组患者接受硬通道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观察组患者接受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比较两组血肿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价患者的神经功能。分别于术前和术后1个月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统计并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血肿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两组BI评分均高于治疗前(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NIHS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BI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立体定向软通道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HICH的临床效果优于硬通道穿刺引流术,可作为临床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究基层医院神经内科对高血压脑出血定向硬、软通道技术临床救治体会。方法所有患者均入院确诊后,均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清除血肿,其中观察组给予硬通道技术,对照组给予软通道技术,观察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及预后。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成活率与死亡率;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后再出血病例;两组存活患者3个月ADL分级比较后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颅内血肿量清除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软通道微创手术技术均可以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特别适用于基层医院,临床治疗中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灵活选择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微创穿刺软通道技术与硬通道技术的临床疗效.方法:纳入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96 例,随机分为两组,硬通道组(47 例)行硬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软通道组(49 例)行软通道微创穿刺技术治疗,对比治疗效果.结果:两组临床效果与3 个月日常生活能力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这两种方法都可用于高血压性脑出血的微创治疗,治疗效果无显著差异,但各有优缺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的效果。方法:选取60例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行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观察组行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结果:观察组血肿清除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67%,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6.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2.53±1.57)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06±1.0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立体定向软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壳核脑出血患者可提高血肿清除率、减少并发症发生和神经缺损程度,效果优于经颞硬通道微创穿刺引流术治疗。  相似文献   

9.
钱维加 《医学综述》2013,19(1):167-169
目的探讨高血压颅内出血微创介入软通道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1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50例)和对照组(41例),试验组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硬通道颅内血肿微创穿刺粉碎清除术进行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并发症以及预后生活质量(QOL)。结果试验组并发症以及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日常生活自理能力分级、血肿清除情况以及日常生活能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软通道微创介入颅脑出血清除术进行治疗可降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且具有创伤小、费用低等特点,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0.
薛维  张书琼  张杰  古美颖 《海南医学》2011,22(22):45-47
目的为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的微创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选择基底节区高血压脑出血患者80例,随机分为软通道组和硬通道组。两组中按血肿大小又分别分为小量组(25~40ml)和大量组(41~60ml)。两组均于早期行血肿清除,硬通道组在WTF-1型定向仪导引下行穿刺清除血肿。四组患者在治疗前和治疗后1周、2周分别行Glasgow Coma Scale(GCS)量表评分;治疗前和治疗后14d分别行Scandinavian(SSS)卒中评分量表评分;治疗后3个月行改良Rankin Scale(MRS)量表评分。结果两组手术后GCS评分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通道小量组与软通道小量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硬通道小量组优于软通道小量组。结论通过评价,在小血肿组,应用WTF-1型定向仪硬通道有优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软通道置管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就诊于我院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0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的内科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行 CT 立体定向微创软通道置管引流。研究周期为4周。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及健康调查简表(SF-36)量表相关指标评分。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两组的 NIHSS 评分、ADL 评分、SF-36量表相关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交功能整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观察组 SF-36量表相关的躯体功能、躯体疼痛、社交功能整体健康及精神健康评分均明显改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常规治疗方案相比,软通道置管用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可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高血压脑内出血(HICH)开颅血肿清除术与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疗效的比较。方法选取2008年1月到2013年1月期间到我院神经外科接受治疗的HICH患者120例。其中采用传统开颅血肿清除术对照组患者为60例,采用微创钻孔引流术治疗的观察组患者为6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以及术后6个月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ADL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但术后2周,微创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开颅组,术后6个月时,微创组ADL评分明显高于开颅组,差异显著(P0.05),而两组患者GOS评分的伤残情况没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并发症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钻孔引流术的临床疗效优于开颅血肿清除术,是治疗HICH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脑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7月至2019年6月接诊的84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2例。对照组行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实验组行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比较两组再出血率、住院时间、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与并发症。结果实验组术后无再次出血,对照组术后再次出血率为14.29%(6/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住院时间为(18.36±2.25)d,短于对照组的(24.75±3.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术后Barthel指数评分为(65.35±4.08)分,高于对照组的(59.40±3.6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定向软通道血肿吸引术与微创锥颅血肿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安全性相似,均可有效减轻神经功能缺损程度,但前者能降低术后再次出血率,缩短住院时间,利于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14.
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CT引导下锥颅微创穿刺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方法:对23例急性重症脑出血患者,通过CT引导下进行微创脑内血肿穿刺抽吸引流术分别于入院时、术后4周按统一标准进行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对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病人实施微创术后,18例存活,按ADL分级:I级5例,Ⅱ级4例,Ⅲ级7例,Ⅳ级2例,5例死亡。结论:采用CT引导微创穿刺抽吸术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新途径,是一项比较安全、操作简便、更适用于基层医院的较为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分析硬通道术较开颅术对脑出血临床治疗效果及对炎性因子水平和应激指标的影响。 选取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对照组采用传统开颅术治疗,观察组采用硬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显示观察组手术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总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皮质醇(Cor)及5-羟色胺(5-HT)水平观察组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日常生活能力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因此,硬通道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患者应激反应和炎性因子水平,提高患者生活能力,且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21,59(27):21-24
目的探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大容积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9月我院收治的79例出血量超过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n=40)和对照组(n=39),其中试验组采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锁孔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对两组患者首次血肿清除率、血肿消除时间、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两组术前及术后格拉斯哥意识障碍评分、6个月后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试验组的首次血肿清除率为32.50%,低于对照组的79.4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消除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10±0.25)h、住院时间为(22.1±2.12)d,均短于对照组的(3.27±0.42)h、(31.1±4.42)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00%,低于对照组的58.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升高,与各组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1周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病死率、术后6个月格拉斯哥预后量表评分良好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微创双软通道引流术联合尿激酶治疗出血量超过60 mL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能较快清除血肿,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少,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患者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神经外科2013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96例HICH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46例患者采用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微创组)、50例患者采用开颅血肿清除术治疗(开颅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差异.结果:微创组和开颅组患者术前、术后第1d的Vm、PI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3d、第7d微创组患者的Vm值显著的高于开颅组、PI显著低于开颅组;微创组和开颅组患者术前GCS评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1周、2周微创组患者的GCS评分值显著的高于开颅组;微创组预后良好24例(52.17%)显著的高于开颅组的16例(32.00%);微创组的手术并发症率23.91%显著的低于开颅组的40.00%.结论:微创置管引流术治疗HICH患者效果可靠,术后并发症较少,有利于患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HICH)适宜的手术方法,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212例高血压脑出血分为开颅组与钻孔引流组,根据术前出血部位、血肿量、意识状况分别采取骨瓣开颅血肿清除术和钻孔穿刺抽吸引流术,观察术后24 h GCS评分、FAM、ADL,了解其预后。[结果]微创钻孔引流平均手术时间(1.0±0.5)h较骨瓣开颅平均手术时间(4.5±1.6)h明显缩短(P<0.05);术后3 d内再出血率微创钻孔引流组6/102(5.88%),开颅组5/110(4.55%)(P>0.05);微创钻孔引流组术后24 h平均GCS评分(12.47±5.16)、FAM(15.34±2.57)、ADL比例(优良76.47%)高于延迟开颅组GCS评分(10.23±4.83)、FAM(12.67±2.18)、ADL(优良55.77%)(P<0.05);微创钻孔引流组死亡22/102(21.57%),开颅组早期术后死亡12/58(20.69%),延迟术后死亡16/52(30.77%),死亡率延迟组高于微创钻孔引流组和早期组(P<0.05)。[结论]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早期进行微创手术治疗可获得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0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随机分为微创组(20例)和对照组(20例),对照组采用开颅清除血肿,微创组采用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微创治疗。结果:微创组病死4例,少于对照组10例(P〈0.05)。微创组出院斯坎蒂尼亚卒中量表评分和随访时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神经功能预后评定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立体定向下软通道技术微创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好,具有微创、安全可靠、低死亡率、低致残率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