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性抗原通过MHCⅠ类分子提呈给细胞毒性T细胞 (CTL)是机体细胞免疫识别的重要阶段。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 (transporterassociatedwithantigenprocessing ,TAP)负责抗原肽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 ,在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AP结构和功能障碍将导致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缺陷 ,这成为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2.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内源性抗原通过MHCⅠ类分子提呈给细胞毒性T细胞(CTL)是机体细胞免疫识别的重要阶段。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TAP)负责抗原肽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在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处理及提呈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TAP结构和功能障碍将导致细胞表面MHCⅠ类分子表达缺陷,这成为肿瘤细胞、病毒感染细胞逃逸免疫监视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3.
以往认为,外源性抗原由抗原提呈细胞(APC)处理后通过MHCⅡ类分子介导提呈,内源性抗原则通过MHCⅠ类分子提呈,这两条抗原提呈途径是彼此独立的,而本文作者观察到一种可溶性的外源性抗原(OVA)可被特定的APC 处理并通过与Ⅰ类分子相关的途径提呈给T 细胞。  相似文献   

4.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负责内源性抗原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在MHCⅠI类分子的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AP属于ABC超家族成员,其两个亚基共同参与组成肽结合部位,由于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对底物具有选择性转运现象.TAP同时还参与了MHC Ⅰ类分子的组装.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以调节TAP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病毒感染过程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5.
分子伴侣Tapasin是抗原提呈相关转运蛋白的基因产物,和MHC-Ⅰ同为免疫球蛋白超家族的成员,与MHC分子和多肽装配密切相关,是MHC-Ⅰ类分子与TAP之间的桥梁.Tapasin在抗原提呈过程中有着重要作用,因而了解其生物学特征、在介导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及与疾病的相关性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皖籍汉族正常人群TAP等位基因多态性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体 (transporter associated with antigen processing, TAP)基因位于HLAⅡ类区域的DQB1和DPB1位点之间, 包括TAP1和TAP2,相距约70 kb.TAP基因产物是内质网膜上的跨膜二聚体,功能是将与胞浆内的蛋白酶体(proteosome)结合后并降解的内源性抗原转运至内质网腔,与HLAⅠ类分子结合,形成稳定的HLA-Ag复合物,然后才能表达于细胞表面并提呈给T细胞. Colonna M等[1]通过基因测序获得TAP全基因序列,证实该基因具有高度多态性和变异性.TAP的多态性可使不同的肽转运至内质网,因此,不同个体的MHCⅠ类分子对同一大分子提呈的抗原片段不同,从而使不同机体对同一抗原的免疫应答表现出个体差异[2].本研究对皖籍汉族正常人群进行TAP等位基因分型,并与不同种族、不同地区的资料进行比较,为进一步研究TAP关联疾病的发病机制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7.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 (TAP)负责内源性抗原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 ,在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AP属于ABC超家族成员 ,其两个亚基共同参与组成肽结合部位 ,由于具有一定的多态性 ,对底物具有选择性转运现象。TAP同时还参与了MHCⅠ类分子的组装。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以调节TAP的表达和活性 ,从而影响病毒感染过程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细胞摄取加工转运抗原的选择特异性及其它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专职抗原提呈细胞通过特殊受体摄取外源性抗原并内化抗原,是抗原提呈的第一步,此俘获抗原的过程表现出选择特异性。在MHCⅠ类途径中,胞内含LMP2和LMP7的蛋白酶体加工抗原同样是选择性切割肽链的特定部立,表现出高度的氨基酸残基指向性;而在肽分子运输过程中,TAP的转运也对肽的氨基酸组成类型数量和肽分子立体构型等有较为严格的要求,以适应Ⅰ类分子的结合位点。这些因素对抗原的提呈效果产生很大的影响。同时还存在一些细胞因子和其它物质在影响和干扰着抗原提呈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9.
抗原处理相关转运蛋白(TAP)负责内源性抗原从胞浆到内质网的转运,在MHCⅠ类分子的抗原呈递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AP属于ABC超家族成员,其两个亚基共同参与组成肽结合部位,由于具有一定的多态性,对底物具有选择性转运现象,TAP同时还参与了MHCⅠ类分子的组装。体内外多种因素可以调节TAP的表达和活性,从而影响病毒感染过程和肿瘤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ajor histocompatibility complex,MHC)-I类分子限制性提呈抗原在细胞免疫应答中占有着重要地位,对其抗原加工呈递机制的研究一直是基础免疫学研究的热点.内源性抗原主要通过MHC-I类分子途径加工处理,由于所有有核细胞均表达MHC-I类分子,因此所有有核细胞均具有通过该途径加工处理抗原的能力.  相似文献   

11.
导入TAP基因上调其在肺腺癌细胞系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克隆TAP1及TAP2基因,分别转染TAP1及TAP2表达下调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以提高其表达水平,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采用RT-PCR方法自EBV刺激的B-LCLs克隆TAP1及TAP2基因,与pcDNA3.1/V5-His-TOPO TA Expression vector连接,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脂质体法(Lipofectamine^TM2000)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经G418筛选4-6周,通过RT-RCR检测TAP1及TAP2的表达。结果经测序确认已成功克隆人TAP1及TAP2基因,建立稳定表达TAP1或TAP2的细胞系,经RT-PCR分析,Anip973细胞TAP1、TAP2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基因转染可恢复肿瘤细胞TAP1及TAP2的表达,为增强MHCⅠ类分子提呈肿瘤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IL-3、GM-CSF能否扩增小鼠骨髓树突状细胞,并通过MHC Class-Ⅰ途径提呈外源性抗原.方法以C57BL/6小鼠骨髓2 h粘附细胞作为树突状细胞来源,在IL-3(10 ng/ml)及GM-CSF(1 000 U/ml)条件下培养5 d,观察细胞形态、数量和免疫表型的变化,以及对外源性抗原的摄取能力和CLASS-Ⅰ途径提呈能力.结果培养后细胞绝对计数显著增加,MHC分子及共刺激分子表达显著增加,对颗粒性抗原beads-OVA具有高效摄取能力,Class-Ⅰ途径提呈beads-OVA及SIIFEKL表位的能力显著增强.结论IL-3、GM-CSF能有效扩增具有高效抗原摄取和提呈能力的树突状细胞,提示在树突状细胞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自噬(autophagy)是一种蛋白降解系统,根据细胞内底物运送到溶酶体腔方式的不同,可分为大自噬(macroautophagy)、微自噬(microautophagy)、分子伴侣介导的自噬(chaperone-mediated autophagy,CMA)三种[1].大自噬中,孤立的双层膜结构包裹变性坏死的细胞器,聚集的蛋白质和病原体等成分,形成自噬体( autophagosome).然后与溶酶体膜融合,形成自噬溶酶体(autophagic lysosome),降解所包裹的物质.自噬在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调控中发挥重要作用.就适应性免疫而言,自噬在抗原提呈中起着必不可少的作用[2].经典免疫学认为,MHC Ⅰ类分子把内源性抗原提呈给CD8+T细胞,而MHCⅡ类分子把外源性抗原提呈给CD4+T细胞.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克隆TAP1及TAP2基因 ,分别转染TAP1及TAP2表达下调的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以提高其表达水平 ,从而增强肿瘤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方法 采用RT PCR方法自EBV刺激的B LCLs克隆TAP1及TAP2基因 ,与pcDNA3.1 V5 His TOPOTAExpressionvector连接 ,构建真核细胞表达载体 ,脂质体法 (LipofectamineTM2 0 0 0 )转染人肺腺癌细胞系Anip973,经G4 1 8筛选 4~ 6周 ,通过RT PCR检测TAP1及TAP2的表达。结果 经测序确认已成功克隆人TAP1及TAP2基因 ,建立稳定表达TAP1或TAP2的细胞系 ,经RT PCR分析 ,Anip973细胞TAP1、TAP2的mRNA表达明显增加。结论 基因转染可恢复肿瘤细胞TAP1及TAP2的表达 ,为增强MHCⅠ类分子提呈肿瘤抗原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MHC—Ⅱ类分子抗原处理、提呈通路在调控CD4+T细胞激活及特异性应答的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T细胞的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MHC—Ⅱ类分子的表达水平。因此,精细调节MHC—Ⅱ类分子的表达对于免疫应答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MHC—Ⅱ类分子的组成性表达仅限于特化的抗原提呈细胞,如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及B淋巴细胞。但是,在不表达MHC-Ⅱ类分子的细胞中,多种刺激特别是干扰素1(IFN-γ)可诱导该分子的表达。  相似文献   

16.
抗原呈递元件(APM)成员蛋白作为一组抗原呈递相关功能蛋白,在协助人类白细胞共同抗原(HLA)Ⅰ类分子组装、负载和提呈内源性抗原肽,介导抗病毒T细胞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其成员蛋白抗原处理相关转运体(TAP)负责将内源性抗原肽向内质网腔转运.TAP相关蛋白对HLA-Ⅰ类分子在内质网中的装配发挥关键作用[2].分子伴侣钙连接蛋白和钙网蛋白以及疏基二硫键氧化还原酶Erp57协助新合成的HLA-Ⅰ蛋白正确折叠和组装[3].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是宫颈癌发生的始动因素,也可能通过协助肿瘤细胞影响HLA-Ⅰ基因表达调控.因此,探讨HPV感染引起宿主HLA-Ⅰ类分子表达缺失与APM成员表达情况有无关联,是揭示肿瘤的分子机制、疫苗治疗、建立肿瘤生物标志谱体系的关键.我们通过检测宫颈上皮内瘤变(CIN)和宫颈癌组织中APM成员蛋白及HLA-Ⅰ类分子的表达情况,分析其与HPV16感染的相关性,从而探讨宫颈病变中HLA-Ⅰ类分子表达下调的机制.  相似文献   

17.
抗原的加工和提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抗原的加工有两条不同的途径:一条是内源性抗原途径,抗原在内质网(ER)和高尔基器内加工并与MHC Ⅰ类分子结合后被提呈到细胞表面,加工后的抗原能被具有CD8分子的T细胞识别;另一条是外源性抗原途径,抗原在内吞体(endosome)被加工降解并与MHCⅡ类分子结合后,转运到细胞表面,它可被具有CD4分子的T辅助细胞(TH)识别。本文从分子生物学角度描述了两条加工途径的机制,为某些疾病的诊断和免疫治疗,以及人工合成抗原提供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Ⅰ(MHCⅠ)分子提呈外源性抗原的方式称为抗原的交叉提呈作用,亦可启动CD8^+T细胞反应。小鼠淋巴组织包含一类表达CD8α以及其他特殊表面分子的树突状细胞(DC),该CD8α^+DC通过特殊的抗原摄取和加工处理方式对细胞相关抗原和可溶性抗原进行更高效的交叉提呈作用。我们主要总结了CD8α^+DC介导的抗原交叉提呈作用的细胞内机制、作用及调控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MHCⅡ类分子在向CD4 T细胞提呈经过加工的抗原和诱发免疫反应中起重要作用。MHCⅡ类分子异常表达会引起裸淋巴细胞综合征等严重的免疫缺陷性疾病。目前已知CⅡTA是决定MHCⅡ类分子表达的主要调节因子。此外CⅡTA还影响着自身免疫性疾病、感染性疾病、肿瘤排斥、移植耐受等。因此,Ⅱ类反式激活蛋白作为影响诸多基因的单体蛋白,在干预MHCⅡ类分子提呈抗原途径上是理想的药物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20.
<正>单核细胞增生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是一种宿主谱广泛的兼性胞内菌。LM具有进入抗原提呈细胞(APCs)如巨噬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等细胞胞质的特性,使其运送外源抗原进入MHCⅠ分子和MHCⅡ分子抗原提呈途径,从而诱导强烈的CD8+和CD4+T细胞免疫应答~([1])。因此,减毒LM已被公认为是一类理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