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8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韩路兴 《安徽医药》2009,13(11):1363-1364
目的调查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为本社区CAP的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06年1月~2008年1月CAP患者共82例,分别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细菌培养,应用常规方法分离鉴定细菌,同时检测患者急性期和恢复期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血清抗体。结果82例CAP患者48例(58.5%)病原学检查阳性。检出肺炎支原体14例;肺炎衣原体5例;嗜肺军团菌3例。分离出流感嗜血杆菌15例;肺炎链球菌10例;卡他莫拉菌5例;肺炎克雷伯杆菌2例;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14例为混合感染。结论流感嗜血杆菌和肺炎链球菌仍是CAP的主要致病菌。非典型病原体在CAP中占有重要地位,且多为混合感染。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体分布,同时观察CURB-65评分与住院时间长短的关系.方法 应用ELISA法对所有入选的CAP患者进行肺炎支原体和肺炎衣原体IgM抗体检测,同时对部分患者行痰液、血液或胸水培养,并依据CURB-65评分对低危组和中危组的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 186例CAP患者中共有70例(37.6%)检测到病原体.35例(18.8%)痰培养阳性,胸水培养阳性1例(0.5%),血培养均阴性.39例(21.0%)检测到非典型病原体,其中肺炎支原体22例(11.8%)、肺炎衣原体18例(9.7%).混合感染率为14.3%.按CURB-65评分系统,低危组和中危组的平均住院时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CAP中病原体的检出率不高,非典型病原体占重要地位,混合感染不容忽视,低危组存在住院时间过长的倾向.  相似文献   

3.
温和  胡元生  高志庆  徐元宏  李涛 《安徽医药》2007,11(11):1016-1018
目的了解合肥地区本院CAP患者病原体分布,分析各种病原体的构成。方法对2005年1月~2007年3月间本院154例CAP患者进行病原体检测,病原体确定诊断阳性判断标准:合格标本培养出病原体;间隔2~4周,非典型病原体抗体滴度呈现大于或等于4倍增高。应用PCR分别扩增肺炎支原体16SrRNA,肺炎衣原体主要外膜蛋白基因和军团菌主要外膜蛋白porin基因。结果154例标本进行了细菌培养和血清学检测和DNA检测,其中肺炎链球菌是最为常见的病原菌,占23.8%,流感嗜血杆菌占5.2%,化脓链球菌占5.2%,肺炎克雷伯菌和不动杆菌各占1.9%;在非典型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占13.6%,肺炎衣原体占1.9%,嗜肺军团菌占0.6%。其中,单一病原体感染占57.1%,二重病原体混合感染占15.6%,三重占2.6%,混合感染病原体中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占52.4%。结论合肥地区本院CAP病原体最为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非典型病原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混合感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占52.4%。  相似文献   

4.
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目的:探讨小儿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肺炎的临床特性。方法:测定485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血清中特异性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IgM抗体及综合分析相关病儿的临床表现特征,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485例儿童CAP患儿中,检测出肺炎支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119例(24.5%),肺炎衣原体特异性IgM抗体阳性84例(17.3%),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混合感染75例(15.4%),<3岁的婴幼儿CAP有非典型病原菌感染,肺炎支原体46例(38.65%),肺炎衣原体30例(35.7%),混合感染22例(29.33%)。临床表现有发热、咳嗽、喘息、肺部干湿性罗音及哮鸣音,而喘息症状153例(75.37%)、肺部哮鸣音74例(36.45%)尤为明显。全部病例给予阿奇霉素治疗痊愈。结论: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感染是小儿CAP不可忽视的病原。婴幼儿感染有上升趋势,对临床有喘息症状CAP要及早作相应特异性检测及早诊断并给予阿奇霉素序贯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对云浮地区与广州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病原菌分布耐药情况及预后进行比较,为云浮地区经验性使用抗菌素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2010年6月至2012年6月覆盖云浮市不同地方5家综合性医院发生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留取合格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并应用琼脂稀释法对常见病原菌进行最低抑菌浓度(MIC)检测,采用血清学方法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或嗜肺军团菌抗体滴度,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00例患者中,病原学检测细菌(血培养或痰培养)阳性42例,肺炎链球菌20例,流感嗜血杆菌12例,肺炎克雷伯杆菌5例,副流感嗜血杆菌3例,铜绿假单菌2例.非典型病原体13例,肺炎支原体8例,嗜肺军团菌5例,混合性感染(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12例.结论 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是云浮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主要致病菌,与广州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的临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差异不大.但本地区混合性感染(细菌合并非典型病原体)有升高趋势.  相似文献   

6.
小儿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小儿非细菌性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种类及感染特点。方法选择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186例,采用ELISA方法分别检测患儿急性期及恢复期流感病毒A、流感病毒B、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血清抗体。用PCR技术检测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结果186例患儿非细菌性病原体检出率为42.5%。检出流感病毒A12例(6.4%)、流感病毒B5例(2.7%)、副流感病毒3例(1.6%)、呼吸道合胞病毒23例(12.4%)、腺病毒4例(2.2%)、肺炎支原体26例(13.9%)、肺炎衣原体6例(3.2%)。结论非细菌性病原体在小儿下呼吸道感染中占重要地位,病原学诊断对指导临床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回顾性分析怒江州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以了解怒江州泸水县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患者病原体分布及致病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制定合理治疗方案。方法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间怒江州人民医院呼吸科住院的怒江州泸水县207例成人CAP患者的痰培养结果、血清学检测结果及药物敏感试验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42例患者的病原学检测阳性,占全部患者68.6%,其中痰培养阳性112例,占阳性患者的78.9%,其中革兰阴性菌感染率为47.9%。血清学检测肺炎支原体及衣原体抗体阳性30例,占阳性患者的21.1%。结论怒江州泸水县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体最为常见的是肺炎链球菌,其次是肺炎克雷伯菌,再次是卡他莫拉,非典型病原体中以肺炎支原体最为多见。而且CAP患者病原体耐药情况严峻,在临床选择抗菌药物时要予以充分考虑。  相似文献   

8.
目的 了解开封地区发热呼吸道症状患者血清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检出率及感染情况,分析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流行病学特征,为早期呼吸道感染疾病预防和临床合理使用抗感染药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集2019年1月-2020年12月开封市中心医院门诊和住院急性呼吸道感染患者的血清标本,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定性检测嗜军团菌(LP)、肺炎支原体(MP)、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副流感病毒(PIVS)和Q热立克次体(COX)九种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血清IgM抗体,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收集11 439例呼吸道感染患者血清样本,呼吸道感染非典型病原体IgM抗体检测(以下简称九联检)阳性共计5 026例,阳性率为43.9%,所得抗体阳性率之间结果比较χ2=4419.5,P=0.00。单一种抗体阳性3 472例,占69.1%。两种抗体阳性1 523例,占30.3%。三种及以上多重抗体阳性31例,占0.6%,结果比较χ2=5331.1,P=0.00。2019...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为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依据。方法急性下呼吸道感染患儿1640例,分为婴儿组302例、幼儿组545例和儿童组793例,检测嗜肺军团菌Ⅰ型(LP1)、肺炎支原体(MP)、Q热立克次体(COX)、肺炎衣原体(CP)、腺病毒(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甲型流感病毒(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B)和副流感病毒(PIV)的Ig M抗体。结果 MP阳性率55.8%,其感染主要在幼儿组和儿童组。INFB阳性率29.7%,INF A阳性率18.8%,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和幼儿组,年龄增大,阳性检出率呈下降趋势。PI V阳性率18.7%,感染主要在婴儿组和幼儿组。ADV、RSV感染主要在婴儿组。结论检测儿童呼吸道非典型病原体感染情况,可为诊断提供依据,预防抗生素滥用,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10.
刘策  叶芳  姜巧巧  马建新 《中国当代医药》2022,29(7):139-142+150
目的 了解北京东南部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为CAP经验性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0月1日至2020年4月30日北京市垂杨柳医院620例CAP患者的病原学分布特点。结果 非典型病原体阳性率为40.8%,肺炎支原体占39.4%;细菌检测阳性率为56.8%,肺炎链球菌占35.8%,流感嗜血杆菌占19.0%;病毒检测阳性率为19.7%,甲型流感占5.6%,副流感占5.6%。混合感染率为43.5%,肺炎链球菌合并肺炎支原体最常见。结论 肺炎支原体为北京东南部地区成人CAP的首位病原体,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次之,甲型流感病毒及副流感病毒是最常见的病毒病原。且本地区CAP混合感染率高。本研究初步揭示了该地区成人CAP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为经验性治疗提供病原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①对太原地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学特征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以了解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流行的优势菌株等。②探讨CAP的流行规律及影响因素。③探讨军团菌实验室检测方法。方法收集符合CAP诊断标准,同时排除肺结核、肺部肿瘤、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肺不张、肺栓塞、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症、肺血管炎等疾病的277例患者。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咽拭子)和尿进行检测,同时收集流行病学基线资料。①细菌学检测:取患者急性期痰标本或咽拭子标本进行细菌培养,分离鉴定细菌;②军团菌检测: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扩增军团菌特异基因16SrRNA和尿抗原检测。结果①按照患者的年龄和职业构成,太原地区成人CAP的发病人群主要以老年人(58.7%)、工人(28.1%)、干部职员(18.9%)为主。②共收集了194份新鲜痰液进行了痰(咽拭子)培养的患者中,细菌培养阳性者171例,其中单一感染者105例,2种以上混合感染23例。前3位病原体依次为:白色念珠菌(10.8%)、肺炎链球菌(5.6%)、流感嗜血杆菌(4.1%),混合感染检出率为12.2%。太原地区肺炎链球菌合并奈瑟菌为主要的混合感染(2.5%)。病原体的分布与年龄、季节和基础疾病无关(P>0.05)。③对100例CAP患者进行尿抗原检测,阳性者9例(9.0%);PCR检测阳性者3例(3.0%)。军团菌肺炎发病人群多在50~80岁,且大多数患者工作和生活环境中有密闭的空调系统或有冷却塔、热水系统等。结论近年来太原地区CAP细菌感染占据首要地位。细菌感染以真菌、肺炎链球菌最多。白色念珠菌和肺炎链球菌是CAP最重要的病原菌;CAP的混合感染不容忽视;革兰阴性杆菌感染增多。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病原分布状况及其临床特征。方法 回顾性分析509例CAP住院患儿的病例资料,分析各种病原的检测结果及不同病原CAP的临床特点。结果 509例CAP患儿中,299例病原学检测阳性,阳性率58.74%。其中,肺炎支原体128例(25.15%)、乙型流感病毒90例(17.68%)、副流感病毒49例(9.63%)、呼吸道合包病毒18例(3.54%)、腺病毒18例(3.54%)、甲型流感病毒2例(0.39%)。352例患儿细菌学检查中,43例细菌培养结果阳性,其中流感嗜血杆菌22例(6.25%),肺炎链球菌17例(4.83%),金黄色葡萄球菌2例(0.57%),肺炎克雷伯杆菌1例(0.28%),大肠埃希菌1例(0.28%);2种以上病原混合感染50例(9.82%)。肺炎支原体、病毒在≤3岁和>3岁组的检出率有差异(P<0.05)。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在患病年龄、发热、喘息症状、中性粒比值、C反应蛋白(CRP)上与乙型流感病毒肺炎有差异(P<0.05)。>5岁与≤5岁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喘息比例、入院体温、白细胞数、中性粒比及CRP值有差异(P<0.05)。结论 该地区儿童CAP 常见的病原有肺炎支原体、乙型流感病毒、流感嗜血杆菌等。病毒是3 岁以下儿童CAP 的主要病原,以乙型流感病毒常见;肺炎支原体感染多见于3岁以上患儿,5岁以上患儿炎症反应更重。不同病原CAP临床特点不同,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的患病年龄、发热症状比例、中性粒比值、CRP值高于乙型流感毒性肺炎患儿;喘息症状比例较后者低。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致病菌分布情况,并分析其耐药性.方法 选择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453例,留取痰标本送病原学检测后,明确主要致病菌分布情况,并总结最常见致病菌(本组为肺炎链球菌)对不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结果 本组453例患儿肺炎链球菌感染者显著多于流感嗜血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P<0.05).316例肺炎链球菌感染者,对四环素和红霉素耐药性最高,对万古霉素和头孢呋辛敏感性最高,对青霉素耐药性高于头孢噻肟(P<0.05).结论 针对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经验用药应用头孢呋辛治疗,一般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熟悉我省社区获得性肺炎(CAP)病原谱及药敏谱,为临床治疗CAP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方法细菌培养采用常规法.细菌鉴定大多数采用仪器法.小部分采用传统手工法,细菌药敏均采用琼脂稀释法。非典型病原体的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嗜肺军团菌均采用日本和美国进口试剂盒进行血清学检测、尿抗原采用酶免疫测定法(EIA)测定。结果人选病例121份,51~70岁患者是本项目的主要对象.占总数的78.5%;病例中(咳)痰标本占97%,其它方法采集的占3%,检出病原菌52例(42.9%).其中肺炎链球菌13株(10.7%),占细菌的第一位;药敏中阳性球菌、大多数阴性杆菌分别测14种抗生素,嗜血杆菌和莫拉菌测9种抗菌药物。非典型病原体共检测121例.阳性28例。检出率23.1%,其中肺炎支原体19例,肺炎衣原体6例,嗜肺军团菌3例。结论CAP是常见的社区感染,其病原谱和药敏谱的组成各地不尽相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变迁,尤其是社会人口老龄化、免疫损害宿主的增加、病原体变化和抗生素耐药率上升等原因,CAP的诊治将面临许多新问题。  相似文献   

15.
目的 了解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分布并分析其耐药变迁情况,以指导儿科临床更合理地使用抗菌药物.方法 将7所医院儿科4806例社区获得性肺炎患儿痰标本进行培养,采用API及全自动细菌鉴定系统分离菌株,根据美国临床实验室国家标准化委员会(NCCLS)制定的标准进行药敏试验,并检测超广谱β-内酰胺酶、AmpC酶及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将试验阳性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共分离1127株病原菌,革兰阴性(G-)菌628株(55.7%),其中肺炎克雷伯氏菌多见,大肠埃希氏菌次之;革兰阳性(G+)菌466株(41.4%),以肺炎链球菌为主,金黄色葡萄球菌次之;念珠菌33株(2.9%).G-菌对氨苄西林、第]代头孢类药物耐药率最高(91.4%~94.3%),对亚胺培南敏感.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 ESBLs)与头孢菌素酶(AmpC酶)分别为58.8%、55.0%与19.8%、12.3%;G+菌对青霉素、苯唑西林、红霉素耐药率最高(93.3%~100.0%),对万古霉素敏感.结论 儿童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以革兰阴性菌、革兰阳性菌为主.因儿科多选用β-内酰胺类、大环内酯类两大类抗生素,致使病原菌产生ESBLs较高,产AmpC酶菌也占一定比例.细菌耐药情况严重,重视痰培养及药敏检测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天津市某中学住校班级暴发的一起肺炎支原体肺炎(Mycoplasma pneumonia,MP)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点,加强对肺炎支原体感染具有聚集、暴发流行性的认识,提高支原体肺炎早期的诊治水平。方法 2013年4月至2013年5月收治12例社区获得性肺炎(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CAP)患者,分析、总结其临床特点及诊断治疗。结果发病年龄为1644岁,住院治疗7例,门急诊治疗5例,持续发热544岁,住院治疗7例,门急诊治疗5例,持续发热57 d,症状普遍为干咳、少痰,伴有胸痛1例,皮肤斑丘疹2例,肺炎支原体IgM抗体阳性7例(58.3%),根据CAP分层治疗原则,给予β内酰胺类抗生素加大环内脂类抗生素或呼吸喹诺酮类治疗,退热时间(2.91±1.44)d,疗程为(10.41±1.16)d,所有患者均已康复。结论通过对上述病例的诊断、治疗,考虑本次CAP感染为一起肺炎支原体感染暴发,传播方式以飞沫传播为主,由于体质、气候等原因导致,建议加强学校等集体单位合理安排作息,注意环境卫生、个人卫生和防病意识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做好疾病的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宁波某地区儿童肺炎支原体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的交叉感染的情况,为儿童呼吸道疾病的诊治提供参考.方法 入院用日本富士被动颗粒凝集法检测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IgM为阳性患儿337例,同时用郑州安图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甲型流感病毒抗体IgM(INFA)、乙型流感病毒抗体IgM(INFB)、嗜肺军团菌抗体IgM(LP)、副流感病毒1、2、3型抗体IgM(PIV)、腺病毒抗体IgM(ADV)、呼吸道合胞病毒抗体IgM (RSV)、肺炎衣原体抗体IgM (Cpn).结果 337例MP-IgM阳性患儿混合感染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比率为60.5% (204/337).其中混合感染一种病原体比率为37.4%(126/337),以INFB为主;混合感染两种病原体比率为16.9%(57/337),以INFB+ADV和INFB+PIV为主;混合感染三种及以上病原体比率为6.2% (21/337),以INFB+ PIV+ADV为主,混合感染均以24岁为主.结论 本地区MP患儿与其他呼吸道病原体交叉感染率相对较高,并以MP+INFB模式为主,应对此加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 对COPD伴社区获得性肺炎病原菌和耐药情况进行分析,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COPD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病原菌检测和药敏性试验.结果 病原菌以肺炎链球菌为主24例(40%),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10例(13.3%)、流感嗜血杆菌8例(16.7%)、肺炎支原体6例(8.3%)、甲型溶血性链球菌5例(6.7%)、金黄色葡萄球菌4例(3.3%)、嗜肺军团菌2例(3.3%)、其它1例(1.67%);药敏试验显示革兰阴性菌具有较高的耐药率.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嗜肺军团菌体对青霉素具有较高的耐药率.肺炎支原体、肺炎克雷伯菌对阿奇霉素表现出一定的耐药率.金黄色葡萄球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对头孢噻吩表现出耐药性.结论 COPD伴社区获得性肺炎患者感染病菌情况主要以革兰阴性菌抗生素耐药较为严重.在之后的临床使用抗生素选择其它类的抗生素,提高临床药物抗菌疗效.  相似文献   

19.
Appropriate antimicrobial treatment of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AP) should be based on the distribution of aetiological pathogens,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ajor pathogens, clin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outcomes. We performed a prospective observational study of 955 cases of adult CAP in 14 hospitals in eight Asian countries. Microbiological evaluation to determine etiological pathogens as well as clinical evaluation was performed. Bronchopulmonary disease (29.9%) was the most frequent underlying disease, followed b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19.9%), malignancy (11.7%) and neurological disorder (8.2%). Streptococcus pneumoniae (29.2%) was the most common isolate, followed by Klebsiella pneumoniae (15.4%) and Haemophilus influenzae (15.1%). Serological tests were positive for Mycoplasma pneumoniae (11.0%) and Chlamydia pneumoniae (13.4%). Only 1.1% was positive for Legionella pneumophila by urinary antigen test. Of the pneumococcal isolates, 56.1% were resistant to erythromycin and 52.6% were not susceptible to penicillin. Seventeen percent of CAP had mixed infection, especially S. pneumoniae with C. pneumoniae. The overall mortality rate was 7.3%, and nursing home residence, mechanical ventilation, malignancy,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respiratory rate>30/min and hyponatraemia were significant independent risk factors for mortality by multivariate analysis (P<0.05). The current data provide relevant information about pathogen distribution and antimicrobial resistance of major pathogens of CAP as well as clinical outcomes of illness in Asian countries.  相似文献   

20.
【摘要】目的了解唐山地区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CAP)致病菌分布情况。方法采用多中心调查的方法,收集2011年10月-2012年9月期间,唐山市行政区域内6所医院呼吸内科530例确诊为CAP的成人住院患者的痰标本,并进行致病菌检测。结果530例CAP患者217株菌标本中,172例(32.45%)检测出致病菌195株,常见的致病菌为肺炎克雷伯菌64株(12.08%)、肺炎链球菌24株(4.53%)、鲍曼不动杆菌19株(3.58%)。肺炎克雷伯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在有基础疾病的患者中检出率高于无基础疾病患者(P<0.05);没有应用过抗生素CAP患者的肺炎克雷伯菌和肺炎链球菌分离率高于应用过抗生素者(P<0.05);肺炎克雷伯菌、鲍曼不动杆菌、铜绿假单胞菌在≥60岁年龄组的分离率高于<60岁者(P<0.05);肺炎克雷伯菌的检出率随PORT级别的增加而相应增高(P<0.05);不同地区、季节致病菌的检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唐山地区成人CAP患者的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炎克雷伯菌为首要致病菌;年龄≥60岁、入院前未应用过抗生素、合并基础疾病、PORTⅢ级以上病情较重患者的抗感染治疗应以抗革兰阴性菌治疗为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