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目的:探讨芹菜素对人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方法:体外常规培养人肺癌细胞株SPC-A1细胞,用5~80 μmol·L-1不同浓度芹菜素作用SPC-A1细胞,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抑制率;Hoechst 33258染色法观察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变化;流式细胞术FITC-Annexin V/碘化丙啶(PI)双标记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芹菜素对SPC-A1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呈时间和浓度依赖性,芹菜素干预24,48,72 h的IC50值分别为319.02,37.23,18.59 μmol·L-1;Hoechst 33258染色后倒置荧光显微镜下观察可见芹菜素给药后出现细胞数逐渐减少,凋亡细胞核固缩,染色质凝集,着色深而呈亮蓝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结果显示芹菜素可诱导SPC-A1细胞出现不同程度的凋亡。结论:芹菜素能抑制人非小细胞肺癌SPC-A1细胞的增殖和诱导其凋亡。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移植大鼠脑内的存活和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以及脑脉通颗粒对其存活和分化的影响。方法: 大鼠体外全骨髓贴壁筛选培养和扩增BMSCs;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移植组、联合组;线栓法制备(MCAO)模型;术后24 h将BMSCs由同侧颈内动脉移植脑内;电镜下观察BMSCs移植后脑组织微血管内皮细胞超微结构变化;检测脑组织中CD31+表达;免疫组化双标法观察Brdu/FⅧ双标细胞变化。结果: 与假手术组比较(49.23±6.17),各模型组大鼠脑组织CD31+表达显著减弱(25.14±5.47,15.25±4.50,18.91±3.25)(P<0.01);与模型组比较,移植组14,28 d的CD31+表达增强(30.36±5.74,41.12±6.71)(P<0.01);与移植组比较,各联合组CD31+表达显著增强,以28 d尤为显著(56.42±7.16)(P<0.01)。移植组和联合组大鼠脑内有Brdu标记细胞存活;联合组14,28 d脑内Brdu标记细胞较移植组显著增多(P<0.05,P<0.01)。各移植组与联合组大鼠脑内可见Brdu/Ⅷ双标细胞存活;各联合组大鼠Brdu/Ⅷ双标细胞均较移植组增多(P<0.05,P<0.01)。结论: BMSCs存活的数量随移植脑内时间的延长而呈增加趋势;脑脉通可使移植脑内的BMSCs成活增多。BMSCs在脑内向血管内皮细胞的分化比率随移植后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脑脉通可使BMSCs向血管内皮细胞分化和成血管样作用增强。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中药单体人参皂苷20(R)-Rg3对肿瘤血管生长调控因子(VEGF,bFGF,MMP2)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方法进行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人脐静脉血管内皮细胞HUVEC304细胞株培养、10-6mol·L-1浓度Rg3药物干预72h,采用免疫组化、基因芯片技术,检测上述因子蛋白表达阳性率和灰度变化以及A549细胞基因的差异表达情况。结果Rg3干预后,A549细胞VEGF蛋白阳性表达率显著降低(P=0.03),VEGF,Flt,KDT以及MMP2蛋白阳性表达的强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内皮细胞VEGF,Flt和KDT蛋白阳性表达的灰度较对照组均有显著下降(P<0.05)。基因芯片差异性表达显示其中14个基因下调,10个基因上调。结论Rg3可显著抑制肿瘤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血管生长调控因子蛋白表达,通过不同靶点作用于肿瘤细胞影响肿瘤新生血管的生成。  相似文献   

4.
刘岩  张虹  金雪  向俊锋  唐亚林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4):1890-1893
 目的 探讨荷包牡丹碱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并对其作用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MTT比色法检测荷包牡丹碱在不同浓度及不同时间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抑制作用。利用TUNEL法探讨荷包牡丹碱诱导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凋亡效果;流式细胞术(FMC)测定荷包牡丹碱对A549肿瘤细胞周期的分布;比色法测定荷包牡丹碱对半胱天冬酶(caspase)-3蛋白活性的影响。结果 荷包牡丹碱对人肺腺癌细胞A549增殖抑制作用随着药物浓度的升高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荷包牡丹碱对A549肿瘤细胞具有明显的凋亡效应;荷包牡丹碱与A549肿瘤细胞作用后,发生S期阻滞(P<0.05);荷包牡丹碱促使caspase-3蛋白活化(P<0.05)。结论 荷包牡丹碱能有效抑制人肺腺癌细胞A549的生长,使细胞周期阻滞在S期,进一步诱导其凋亡,并使caspase-3蛋白活化。caspase-3蛋白的激活可能在荷包牡丹碱诱导A549细胞凋亡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5.
黄华  杨巧丽  王雪  刘燕  程争鸣 《中草药》2009,40(Z1):232-234
目的 通过体外实验从新疆蓝刺头3种提取物中筛选出体外抑瘤作用最佳的提取部位。方法 MTT 法测定样品对肿瘤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 两批实验均显示新疆蓝刺头乙醚提取物 (L1) 对 HCT-8、BGC823 和 HeLa 细胞的生长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其对3种肿瘤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 (IC50) 平均为 763.2、371.8、867.6 μg/mL;乙醇提取物 (L3) 和水提取物 (L2) 作用较弱。结论 新疆蓝刺头乙醚提取部位可能含有其主要的抗肿瘤活性成分。  相似文献   

6.
姜黄素对A549细胞亚群SP及NON-SP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李小江  贾英杰  张文治  张莹  贾伟颖  孟醒 《中草药》2013,44(18):2581-2584
目的 探讨姜黄素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亚群SP及NON-SP生长的影响及其作用靶点。方法 从A549细胞中分选出SP及NON-SP细胞,通过软琼脂克隆形成实验及体外致瘤性对其进行鉴定。将SP及NON-SP细胞用不同浓度的姜黄素(10、20、30、40 μmol/L)处理,MTT法检测姜黄素对SP及NON-SP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荧光定量PCR法检测细胞中survivin、caspase-3基因表达。结果 不同浓度的姜黄素对SP、NON-SP细胞的生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浓度为30 μmol/L的时细胞生存率最低,且与作用时间呈正相关,对SP细胞的抑制作用明显强于NON-SP细胞。姜黄素抑制survivin基因的表达,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其对SP细胞凋亡的诱导作用明显强于NON-SP细胞。结论 SP细胞的致瘤性高于NON-SP细胞。姜黄素主要通过抑制SP细胞的生长、下调survivin基因的表达和促进caspase-3基因的表达而产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和厚朴酚、青蒿素及二者联合应用对人肺腺癌SPC-A-1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方法 MTT法测定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对细胞生长的抑制作用,以IC50评判抗肿瘤的效果,应用金氏公式进行联合用药分析的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和厚朴酚、青蒿素单独或联合作用对SPC-A-1细胞周期分布的影响。结果 和厚朴酚能显著抑制SPC-A-1细胞的增殖,并呈剂量依赖关系,其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8.20 μg·mL-1;青蒿素对SPC-A-1细胞生长没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53.52 μg·mL-1;和厚朴酚与青蒿素联合应用对SPC-A-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优于各单药组,Q>1.15。细胞周期分布显示联合用药组将细胞阻滞于G1期,显著高于各单药组。结论 和厚朴酚单独能够杀伤SPC-A-1细胞,并呈量-效关系,青蒿素单独作用不杀伤SPC-A-1细胞,两者青蒿素联合应用对SPC-A-1细胞具有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藏药吉尔巴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模型(DR)大鼠的降血糖作用、抗氧化应激作用、血管保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 SD大鼠单次ip给予链脲佐菌素(STZ)40 mg·kg-1制备2型糖尿病模型,高脂饲料喂养5个月,随机分组,给予相应药物,连续30 d,实验期间监测大鼠体质量、血糖的变化,实验结束后检测大鼠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一氧化氮(NO)、丙二醛(MDA)、细胞黏附分子(ICAM-1)、血管紧张素Ⅱ(ANGⅡ)的水平,并通过大鼠视网膜HE染色分析其病理变化。结果: 吉尔巴浸膏可显著降低DR模型大鼠空腹血糖,可减轻视网膜病理改变,降低大鼠视网膜内皮细胞/周细胞值(E/P),显著增强SOD活力,降低血清细胞黏附分子(ICAM-1)和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含量。结论: 吉尔巴浸膏能够减轻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程度,减缓发展进程,同时具有整体调节功能,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研究侧柏炭各溶剂提取物对脂多糖(LPS)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损伤的保护作用,探讨侧柏炭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有效提取物及其可能作用物质。 方法: 体外培养HUVECs,采用LPS诱导制备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损伤模型。采用MTT比色法测定细胞活力、黄嘌呤氧化酶法测定细胞培养液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TBA法测定丙二醛(MDA)含量、硝酸还原酶法测定一氧化氮(NO)含量,UPLC/Q-TOF-MS法分析侧柏炭各溶剂提取物中黄酮类成分的差异。 结果: 与模型组比较,正丁醇提取物(100 mg·L-1)及乙酸乙酯提取物(100,50 mg·L-1)可显著提高细胞活力(P<0.05),显著降低MDA,NO含量,提高SOD活性(P<0.05)。4个溶剂提取物中,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黄酮总量含量最高,水提取物中黄酮总量含量最低,正丁醇提取物中的黄酮总量与石油醚提取物相当,只是其所含的槲皮苷、杨梅苷含量仅次于乙酸乙酯提取物中的槲皮苷、杨梅苷含量。 结论: 侧柏炭乙酸乙酯提取物可显著拮抗LPS对HUVECs的损伤,为侧柏炭保护血管内皮细胞的最有效提取物,其所含的槲皮苷、杨梅苷或者多种黄酮类成分可能为其保护血管内皮细胞作用的活性物质,其机制可能与其能减少NO的产生,抑制细胞内脂质过氧化有关。  相似文献   

10.
林菁  王希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7):1321-1325
 目的 观察黄癸素(α-羟基-β-癸酰乙基磺酸小檗碱)联合用药的体内和体外抗肿瘤作用。方法 MTT法检测肿瘤细胞活力,以联合指数(CI值)评价黄癸素和化疗药物对肿瘤细胞的合用抑制效果;采用小鼠移植瘤治疗实验观察黄癸素联用氟尿嘧啶(5-F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与单用药物组比较。结果 黄癸素合用羟喜树碱对实验细胞(SGC-7901、SW1116、HepG2、SW480)具有显著的协同抑制作用, 合用 5-FU对多数实验细胞有协同效果,合用顺铂、多柔比星、奥沙利铂的协同效果相对较弱,未见明确的拮抗作用;黄癸素联用5-FU对小鼠H22、S180移植瘤的抑制率高于单用等剂量黄癸素(P<0.01)和5-FU(对H22,P<0.05),表现为相加或协同效果,并与二药有明显的剂量依赖关系。结论 黄癸素与5-FU、羟喜树碱等药对体外培养的多种肿瘤细胞具有协同抑制作用;在体实验表明,黄癸素与5-FU合用对小鼠H22、S180移植瘤在体生长的抑制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离党参总多糖(CPS)并研究各分离组分的结构及体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水提醇沉法提取CPS,DE - 52纤维素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纯化得到CPS分离组分,MTT法、SRB法检测CPS及其分离组分体外抗肿瘤活性.高效凝胶渗透色谱法(GPC)测定各分离组分相对分子量.气相色谱法测定多糖分离组分单糖组成及摩尔比.结果 党参总多糖中分离得到两种新的党参多糖,包括CPS -3,分子量为1.24×106,由木糖、葡萄糖、半乳糖组成,摩尔比为1.17:0.96,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CPS -4,由分子量为1.96×106、1.51×106的两种多糖组成,可抑制Bel- 7402人肝癌细胞增殖.结论 CPS中的组分CPS -3和CPS -4分别是CPS对BGC - 823人胃腺癌细胞、Bel - 7402人肝癌细胞起抑制作用的关键活性组分.  相似文献   

12.
丹参酮ⅡA诱导白血病细胞凋亡过程中端粒酶活性的改变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目的观察丹参酮ⅡA(TanⅡA)对HL60,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抑制作用和对凋亡相关基因的影响,探讨丹参酮ⅡA对造血细胞的作用机理。方法以HL60,K562为靶细胞,应用细胞培养技术,流式细胞术,透射电镜观察TanⅡA对HL60,K562细胞的作用,利用PCRTRAP方法检测TanⅡA处理前后HL60,K562细胞端粒酶活性的改变。结果经05μg·mL-1TanⅡA作用6d后,HL60,K562细胞生长明显受到抑制,生长抑制率分别为756%和563%。经丹参酮诱导后,HL60,K562细胞发生凋亡,出现亚二倍体峰;同时显著下调HL60及K562细胞的cmyc,bcl2基因表达,上调cfos基因表达。HL60,K562细胞在TanⅡA作用后,端粒酶活性受到抑制,端粒酶活性抑制率分别为308%,508%。结论TanⅡA可明显抑制HL60和K562细胞的增殖和细胞端粒酶活性,并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13.
大鼠灌胃给扶正化瘀方后分离的药物血清,能显著促进正常及损伤肝细胞的增殖,有效地抑制CC14所致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ALT、AST活性,抑制正常及损伤肝细胞的胶原生成率。  相似文献   

14.
芦荟多糖的纯化工艺与体外抗肿瘤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芦荟多糖的提取、纯化工艺及体外抗肿瘤活性,为芦荟的产业化开发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水提醇沉,三氯乙酸法除蛋白,DEAE-52离子交换色谱分离。用Sephacryl S-400凝胶柱层析纯化并确定芦荟多糖的相对分子量,HPLC法检测纯度,GC法鉴别单糖组成及分子摩尔比。以MTT法观察其体外抗肿瘤活性等。结果:从中华芦荟(Aloe vera L.var. chinesis(Haw.)Berger.)凝胶冻干粉中提取分离得到纯多糖AVP,经HPLC检测为单一对称峰,相对分子量为86000,由甘露糖和葡萄糖组成,摩尔比为10.3∶1.0。AVP对人肝癌细胞(SMMC-7721)、人胃癌细胞(BGC-823)及人肺癌细胞(A549)的增殖均有抑制作用。结论:该法分离的芦荟多糖AVP纯度好,收率高达3.6%,可用于进一步的研究和开发,提高芦荟的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5.
Aqueous extract of processed leaves of Ligustrum robustum could dose-dependently scavenge superoxide radicals, inhibit lipid peroxidation, and prevent AAPH-induced hemolysis of red blood cells. In comparison with green tea, oolong tea and black tea, processed leaves of L. robustum exhibited comparable antioxidant potency in scavenging superoxide radicals and in preventing red blood cell hemolysis. By activity-guided fractionation, a glycoside-rich fraction named fraction B2 was separated and demonstrated to possess strong antioxidant effect. It was evaluated for its anti-inflammatory and hepato-protective activities. A single oral dose of fraction B2 at 0.5 g/kg could provide 51.5% inhibition on the vascular permeability change induced by intraperitoneal injection of acetic acid, but it could not inhibit croton oil-induced ear edema. On the other hand, fraction B2 exhibited moderate hepato-protective effect. Intragastric application of fraction B2 at 1.25, 2.5 or 5 g/kg 6 h after carbon tetrachloride administration could reduce the elevations of serum levels of aminotransferases (AST and ALT). Also, liver integrity was preserved, as liver sections from rats post-treated with fraction B2 showed a milder degree of fatty accumulation and necrosis. These results offer partial support to the traditional uses of the leaves of L. robustum as Ku-Ding-Cha.  相似文献   

16.
目的:Hederacolchiside A1在体外对各种肿瘤细胞表现出细胞抑制和细胞毒活性,但其机制尚不清楚。本研究主要探讨白头翁中提取分离的Hederacolchiside A1的抗肿瘤活性和机制。 方法:用MTT法检测Hederacolchiside A1对A549,SMMC-7721,BEL-7402和MCF-7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通过流式细胞术分析鉴定经Hederacolchiside A1处理的肿瘤细胞凋亡状况。 结果:根据Western blotting和JC-1染色结果:hederacolchiside A1降低肿瘤细胞线粒体膜电位和Bcl-2蛋白表达水平,并升高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此外,hederacolchiside A1可有效地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和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表达水平。体内研究表明,在肝癌H22移植瘤模型中,Hederacolchiside A1(3.0,4.5和6.0mg / kg,ip)可显著抑制肿瘤的重量;在人乳腺癌MCF-7移植瘤模型中,用Hederacolchiside A1(3.25,7.5和15.0mg / kg,ig)进行治疗,观察到类似的抑制活性。 结论:这些数据表明,Hederacolchiside A1可通过调节PI3K / Akt / mTOR信号传导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  相似文献   

17.
活骨冲剂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研究是在活骨冲剂治疗股骨头无菌性坏死临床观察基础上进行其药效学及急性毒性试验。结果表明:(1)本品有明确的抗炎镇痛作用,并有促进血清Ca、P吸收及促进鸡胚股骨生长等补肾壮骨作用。(2)急性毒性试验过程中未测出LD50;又进行最大耐量测定,24h内总给药量为50g/kg(相当于成人1次临床用药量的166.7倍),亦未测出LD50。  相似文献   

18.
19.
目的 探讨冬凌草甲素对肿瘤转移相关酶(乙酰肝素酶,MMP-2,MMP-9)的影响.方法 利用半定量RT-PCR检测乳腺癌MDA-MB-231细胞乙酰肝素酶基因的表达变化,用明胶酶谱检测冬凌草甲素对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MMP-2、MMP-9活性的影响.结果 冬凌草甲素可下调乙酰肝素酶在乳腺癌MDA-MB-231细胞中的表达,并抑制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和MMP-9的活性.结论 冬凌草甲素可通过下调乙酰肝素酶基因表达、抑制MMP-2和MMP-9活性,从而抑制肿瘤的侵袭转移.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浓度全蝎纯化液对凝血酶诱导血管内皮细胞(VEC)释放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PAI)活性的影响。方法以凝血酶和不同剂量的全蝎纯化液同时作用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VEC-340),12h后收集细胞液测定t-PA和PAI活性。结果与空白组比较,凝血酶组t-PA活性降低,PAI活性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凝血酶组比较,全蝎大剂量、中剂量、小剂量组t-PA活性均增高,PAI活性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凝血酶对VEC-340细胞具有损伤作用,可诱导内皮细胞抗血栓性发生变化。全蝎纯化液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释放t-PA,抑制PAI分泌,对纤溶平衡具有调节作用。提示这可能与全蝎纯化液增加血管内皮细胞抗血栓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