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制备Pluronic P123为载体的伊曲康唑胶束给药系统。方法 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载药胶束,考察处方因素及工艺条件对载药共聚物胶束的包封率及载药量的影响,并采用三因素、五水平的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动态光散射法测定胶束粒径,并对载药胶束的体外溶出度进行了测定,HPLC 法测定胶束的载药量和包封率。结果 制得的载药胶束包封率为60.23%,载药量为1.12%,粒径为30~40 nm。载药胶束在模拟的人工胃液和人工肠液中都可以快速溶出,但市售SporanoxTM胶囊的溶出行为却与溶出介质相关。结论 本实验制备以Pluronic P123为载体的伊曲康唑胶束给药系统工艺简单可行,为其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2.
 目的 以阿司匹林(ASA作层状复合氢氧化物(LDH的插层客体,制备右旋糖酐(DET修饰的LDH-ASA载药体系、评价羟丙甲基纤维素(HPMC作辅料HPMC-DET-LDH-ASA制剂的药物释放性能,考察DET复合及HPMC等辅料对LDH载药系统缓释性能的影响及LDH用作药物载体的制剂效果。方法 以DET-LDH-ASA三级超分子为载药体,HPMC等作辅助骨架材料,用粉末直接压片法压制HPMC-DET-LDH-ASA片剂,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不同介质中的药物释放度。结果 相同介质中HPMC-DET-LDH-ASA制剂的缓释性优于LDH-ASA的 HPMC骨架片,而HPMC-LDH-ASA骨架片的缓释性优于ASA的 HPMC骨架片;HPMC-DET-LDH-ASA制剂在不同环境表现不同缓释效果与释放机制,在pH 1.0的盐酸释放介质中形成不溶性凝胶骨架,药物从水化凝胶层向外扩散,持续12 h以上,在蒸馏水和pH 6.8的磷酸盐释放介质中,药物通过溶蚀机制释放,持续时间小于6 h。结论 DET复合及HPMC等辅料的加入能显著提高LDH-ASA载药体系酸性环境下的缓释性能。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制备并优化芷芎散鼻用温敏凝胶的处方,并考察其体外释放机制和鼻黏膜渗透特性。方法 利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泊洛沙姆温敏凝胶基质处方,然后经Franz扩散池法考察欧前胡素、阿魏酸的体外释放机制及其离体家兔鼻黏膜渗透特性。结果 最优处方为泊洛沙姆407(P407)20%、泊洛沙姆188(P188)6.5%,欧前胡素接近零级释放模型,阿魏酸接近Higuchi模型,处方对欧前胡素和阿魏酸的透过鼻黏膜均具有促进作用。结论 优化所得的处方为芷芎散新给药途径制剂的开发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4.
盐析法制备小檗碱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制备小檗碱壳聚糖载药纳米微球颗粒的新方法及关键技术。方法:采用盐析法,通过三聚磷酸钠交联制备小檗碱壳聚糖纳米载药微球,测定载药微球的包封率,观察其扫描电镜图及红外光谱。结果:小檗碱颗粒粒径分布于400~500 nm,经壳聚糖包裹的小檗碱纳米颗粒形状规则,具有核-壳结构,平均粒径约500 nm,包封率约70%。结论:壳聚糖包裹的小檗碱颗粒具有均一的纳米粒径和良好的包封率,为小檗碱缓释用药和靶向给药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传明酸传递体的制备及其性质考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采用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化传明酸传递体的处方。方法 逆向旋蒸法制备传明酸传递体;通过考察膜材比、脂药比及脱氧胆酸钠用量对包封率、载药量的影响,并对结果进行二项式方程拟合,用效应面法预测最佳处方,并对其稳定性进行研究。结果 确定最优处方为膜材比2∶1、脂药比6∶1、脱氧胆酸钠用量为20 mg;以该处方制备所得传明酸传递体的包封率为(81.28±1.06)%、载药量为(4.67±0.28)%、平均粒径为(105.3±7.2)nm、Zeta电位为(?38.5±2.3)mV,且实测值与预测值的偏差较小。结论 星点设计-效应面优化法筛选传明酸传递体是一种简便、可行的实验设计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制备性状良好的土元凝胶贴膏。方法 采用单因素试验结合Box-Behnken设计响应面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和剥离强度为评价指标,对土元凝胶贴膏基质配比进行优选,同时使用正交设计法筛选最佳载药量。结果 最佳基质配比为聚丙烯酸钠(NP-700)10.00 g、甘羟铝0.40 g、酒石酸0.32 g、甘油36.00 g、高岭土8.00 g、水24.00 g,载药10%土元冻干粉。结论 优选得到的凝胶贴膏黏性适中、剥离强度小,可用于后续土元凝胶贴膏的开发与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 收集藿香正气汤的主要活性成分,通过分子对接及网络药理学探讨其防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的有效成分及治疗机制。方法 通过基于配体-蛋白质相互作用的计算方法,以瑞德西韦为对照,探索藿香正气汤潜在治疗COVID-19的成分,并选出对接较好成分进行药理学机制预测,初探其药理学机制。结果 本研究筛选出5种与新冠病毒3CLpro结合能力强于瑞德西韦的小分子成分。网络药理学初步预测抗病毒途径可能是通过PI3K-Akt 信号通路影响病毒复制。结论 成分C1-C5与3CLpro结合良好,推测其可能是潜在的3CLpro的抑制剂,为抗病毒天然药物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充分了解山西省中药材,特别是“十大晋药”中药材的品种分布和发展趋势,为全省中药材种植的统筹规划、合理布局提供参考,也为探索山西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思路和科学支撑。方法 依托县级中药材业务部门的调查数据及实地调研材料,结合国家中药材产业技术体系长治综合试验站、浑源综合试验站、运城综合试验站的抽样调查资料,对2021年山西省中药生产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 山西省以连翘、黄芪等“十大晋药”中药材为代表的中药材区域布局基本形成,种植面积快速增长,产量产值稳定增加,但也存在道地优势开发不足、良种繁育推水平不足、产地初加工能力不足、品牌数量和影响力不足等问题。结论 应从资源保护利用、良种选育推广、生产标准规范、人才培育引进及融合创新发展等方面推进山西省中医药强省战略的实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 总结姜黄素抗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潜在机制的研究概况。方法 通过查阅古籍与近几年期刊文献,概述总结姜黄素抗COVID-19的潜在机制。结果 姜黄素可能通过阻止病毒进入细胞、抑制病毒复制、调节细胞信号通路、调控细胞因子风暴以及减少细胞损伤等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结论 姜黄素可通过多种机制发挥抗COVID-19的作用,为进一步临床应用姜黄素抗COVID-19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吴茱萸次碱对5种黄连生物碱大鼠体外肝代谢的抑制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考察吴茱萸主要成分吴茱萸次碱对黄连中5种生物碱肝代谢的抑制作用,为深入研究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机制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大鼠体外肝微粒体温孵法,考察吴茱萸次碱对黄连中5种生物碱(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巴马汀和药根碱)肝代谢的抑制作用。结果 吴茱萸次碱对黄连碱、表小檗碱、小檗碱、巴马汀、药根碱均存在体外肝代谢抑制作用,半数抑制浓度(IC50)均大于50 μmol/L,表现为体外弱抑制作用;抑制常数(Ki)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抑制作用强弱程度顺序为小檗碱>药根碱>巴马汀>表小檗碱>黄连碱。结论 为了解吴茱萸对黄连生物碱主要作用环节和揭示黄连吴茱萸药对配伍机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对自然杀伤(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的增强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5%、10%)处理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噻唑蓝(MTT)比色法检测其对细胞增殖的影响。选取低体积分数(0.1%、0.5%、1%)含药血清处理共培养的HCT-116细胞、NK-92MI细胞24 h,钙黄绿素-乙酰甲酯/碘化丙啶(Calcein-AM/PI)双染检测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杀伤作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结肠癌细胞凋亡;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检测凋亡、信号传导及转录激活蛋白4(STAT4)通路相关蛋白表达;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干扰素(IFN)-γ分泌。结果 MTT比色法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5%、10%)能有效抑制HCT-116、NK-92MI细胞增殖(P<0.01),但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对细胞增殖无明显影响。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呈浓度依赖性的增强NK细胞对结肠癌细胞的杀伤活性,并诱导结肠癌细胞凋亡(P<0.01)。Western blot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能下调B细胞淋巴瘤-2(Bcl-2)、Bcl-2相关xl蛋白(Bcl-xl)表达,上调Bcl-2相关X蛋白(Bax)表达(P<0.05,P<0.01);与共培养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激活p-STAT4磷酸化,促进IFN-γ表达(P<0.05)。ELISA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0.1%、0.5%、1%)能提高IFN-γ分泌量(P<0.01)。结论 消癌解毒方含药血清增强NK细胞杀伤结肠癌细胞活性的机制可能与激活STAT4通路,增加NK细胞IFN-γ分泌量,下调Bcl-xl、Bcl-2表达,上调Bax表达,进而促进结肠癌细胞凋亡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介绍非病毒载体聚乙烯亚胺(PEI及其衍生物介导小干扰RNA(siRNA递送的研究现状,为开发新型载体开阔思路。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总结、归纳已报道的递送siRNA的各种PEI载体及其相关研究。结果与结论 综述了单独PEI、各种PEI衍生物递送siRNA的研究进展。PEI等聚合物基因载体由于其设计灵活在核酸递送中显示了巨大的潜力,随着对PEI聚合物转染机制的进一步研究与结构的合理修饰,PEI及其衍生物将会在非病毒载体领域扮演更重要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考察亲水性多肽类药物神经毒素自组装核壳型纳米粒(self-assembled neurotoxin-loaded nanoparticles of core-shell type, NT-SAN大鼠鼻黏膜给药后脑内药动学特征。方法 以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NT(FITC-NT,采用聚乙二醇-g-聚氰基丙烯酸乙酯嵌段共聚物(PEG-g-PECA为载体,乳化聚合法制备FITC-NT-SAN。采用大鼠脑微透析技术及荧光分光光度法,以FITC-NT-SAN和FITC-NT溶液肌内注射给药为对照,连续测定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FITC-NT在大鼠中脑导水管周围灰质(periaqueductal gray, PAG部位浓度的经时变化。结果 FITC-NT-SAN呈圆形或类圆形,大小均匀,平均粒径为(89.6±8.9nm,包封率为(58.43±0.62%。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后在PAG的FITC-NT浓度均明显高于FITC-NT-SAN和FITC-NT溶液的肌内注射给药(P<0.01,ρmaxtmax 和AUC0-∞分别为(89.26±7.58ng·mL-1、120.00 min和(26 320.88±1 007.74ng·min·mL-1,相对生物利用度为137.28%。结论 以PEG-g-PECA为载体的FITC-NT-SAN经鼻黏膜给药有助于提高NT的脑内浓度及生物利用度,该结果为研究适宜蛋白质多肽类等大分子药物经鼻黏膜给药的脑靶向新剂型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丁锦希  邓媚  王颖玮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24):1961-1964
 目的 从立法、管理机构、实施程序等方面剖析美国、欧盟罕用药数据保护制度,评价其政策实施绩效,为完善我国罕用药政策提出合理化建议。方法 制度比较分析、实证分析和案例分析。结果 由于相关激励政策缺失,我国罕用药创新研发水平相对滞后。美国、欧盟数据保护制度对罕用药研发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为完善我国罕用药政策提供了有益借鉴。结论 建议我国建立罕用药数据保护制度。  相似文献   

15.
王济  党婷婷  赵慧雯  冯斌 《中草药》2022,53(18):5759-5767
目的 考察包载模型药物姜黄素(curcumin,Cur)的白及多糖(Bletilla striata polysaccharide,BSP)载药胶束的活性氧(reactive oxygen species,ROS)响应性、抗炎作用以及肝靶向性。方法 采用透析袋法考察Cur载药胶束在H2O2存在下的体外释放特性;利用荧光显微镜观察Cur载药胶束在富含ROS的巨噬细胞内的响应性释放效果;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法考察Cur载药胶束的抗炎作用;研究Cur载药胶束在肝纤维化大鼠模型体内的药动学和组织分布情况。结果 Cur载药胶束在H2O2存在的情况下释药速度加快,在12 h内累积释放量达到53%,48 h累积释放量达76%;Cur载药胶束可被富含ROS的巨噬细胞特异性识别并响应性释放药物;Cur与BSP有协同抗炎作用,可协同降低致炎因子的水平;药动学和组织分布研究表明,Cur载药胶束在大鼠体内滞留时间延长,平均滞留时间(mean residence time,MRT0~∞)达(12.109±3.528)h,且在肝脏中分布最多。结论 包载Cur的BSP载药胶束具有ROS响应性、抗炎作用以及肝脏靶向性。  相似文献   

16.
阿比朵尔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介绍非核苷类广谱抗病毒药物阿比朵尔药理作用、机制研究与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为其深入的药理学研究以及抗病毒新药开发奠定基础。 方法 查阅国内外有关文献,进行整理和归纳。 结果结论 阿比朵尔对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鼻病毒、丙型肝炎病毒、柯萨奇病毒等多种病毒具有抑制作用。目前阿比朵尔已在我国获准上市用于流感的治疗,临床疗效明确,并且副作用小、不易发生耐药。在新型H1N1流感肆虐之时,对阿比朵尓的理性研究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临床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 合成(4-羧丁基)三苯基溴化膦[(4-carboxybutyl)triphenylphosphonium bromide,TPP]修饰的糖原(glycogen,Gly)衍生物(Gly-TPP),以其制备包载黄芩苷(baicalin,BA)的糖原纳米粒(BA/Gly-TPP NPs),并对其进行制剂学表征。方法 通过酯化反应将TPP连接到Gly上,合成线粒体靶向的树状大分子糖原衍生物Gly-TPP,通过核磁共振氢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确定其结构,通过细胞毒性实验考察其安全性。利用糖原内核包载疏水性药物黄芩苷,构建线粒体靶向的给药系统BA/Gly-TPP NPs,考察其粒径、载药量、体外释放、粒径稳定性等制剂学性质。结果 成功合成的Gly-TPP呈现规则的球形,无细胞毒性。BA/Gly-TPP NPs粒径分布在70~80 nm,ζ电位为(8.84±0.89)mV,载药量为(20.67±0.16)%,同时具有良好的释药行为。结论 Gly-TPP具有良好的载药性能,为纳米药物载体系统的设计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胡鹏翼  吴清  郑琴  张国松  龚莹莹  王佳  杨明 《中草药》2014,45(3):349-354
目的 确定槐定碱热敏脂质体最佳处方及制备工艺。方法 比较pH梯度法、逆向蒸发法、pH梯度结合逆向法3种制备方法对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单因素考察药脂比、载药温度、载药时间对脂质体包封率的影响,并以热敏脂质体分别于37、43 ℃累积释药率为评价指标,采用Design-expert 8.05软件进行中心复合设计,建立各指标与因素之间的数学关系,通过效应面法优化处方工艺条件,通过验证性实验进行预测分析。结果 3种制备方法中pH梯度结合逆向法制备的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较高;载药温度为35 ℃、载药时间为1 h,药脂比小于1∶10时,脂质体的包封率达到75%以上;中心优化设计考察得最佳处方工艺条件:脂药比为17.80,DPPC/MSPC为9.50制得的脂质体在37 ℃时释药达到4.30%,43 ℃释药79.03%,包封率为(81.33±1.24)%,载药量为(3.95±0.76)%,平均粒径为136 nm。结论 以pH梯度结合逆向法制备槐定碱热敏脂质体包封率较高,热敏释药性质良好。  相似文献   

19.
黄景彬  钟延强 《中国药学杂志》2011,46(18):1381-1384
 目的 综述非病毒载体介导基因转染存在的屏障及跨越细胞障碍的方法和原理。方法 通过阅读近几年国内外具有代表性的文献,对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存在的主要屏障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克服这些屏障所运用的一些方法进行分析和评述。结果结论 非病毒载体介导的基因转染效率低,主要是非病毒载体携带外源基因进入细胞核,表达目的蛋白前需要跨越3道屏障:细胞膜、内涵体-溶酶体系统、核膜。笔者总结了近年来为提高非病毒载体基因转染效率的一些方法和途径,分析了目前研究的一些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20.
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傣药资源的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为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参考。 方法: 结合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研究现状和工作实践,对傣药资源开发应用的重点和发展方向进行分析。 结果: 对傣药学的发展历史、本草沿革、傣药资源种类及分布、濒危资源、保护现状等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今后傣药资源开发利用的策略。 结论: 傣药应加强传统知识的传承和知识产权保护,今后应重点开展重要傣药及濒危资源的保护与专题调研,从品种考证、质量标准、化学成分、生物活性、有效方药的新药开发研究以及濒危傣药野生变家种等方面进行深入研究,是促进傣药资源的开发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和产业化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