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实现药物的特异性释放,提高药物的利用率。按照刺激方式的不同可将该类制剂分为内源性刺激响应型、外源性刺激响应型和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其中,内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通过载体材料对病变部位温度、pH等改变作出特异性响应,从而将药物递送至靶部位;外源性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可利用光、热、磁、电等外部刺激使载体材料发生相变,进而实现药物的递送;联合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则是结合2种或2种以上的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如温度-pH双响应型给药系统等。目前,刺激响应型经皮给药系统的相关研究多处于实验阶段,未来还需更深层次的稳定性、毒性及皮肤刺激性评估,为临床应用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2.
多重刺激响应智能材料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多重刺激响应材料是一类基于仿生学概念发展起来的新型智能材料,具有传感、信息处理和执行功能。此文简要介绍了几种多重刺激响应材料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并结合实践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3.
恶性肿瘤是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由于其微环境复杂多变,导致大多数抗肿瘤药物不能精准地到达病灶组织并可控释放。智能响应型纳米载体已成为抗肿瘤递药系统研究领域的热点。介孔二氧化硅作为一种优良的纳米材料,具有无毒、稳定、孔容孔径可调及表面易于功能化修饰等优势,凭借其对机体肿瘤微环境或生理变化的感知响应、实现递药系统在病灶组织定位释药或控制释药,使其成为智能响应型递药系统的理想载体。本文基于介孔二氧化硅的智能响应型递药系统的设计策略及研究应用展开综述,以期为抗肿瘤药物纳米制剂的研发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智能药物传输系统是指系统自身具有传感、处理及响应释药、停止释药的"自动"药物传输体系。各种智能药物传输系统实现了药物的定点、定时及定量释放。简要介绍了智能药物传输系统的发展近况,并从pH值敏感型、温度敏感型、葡萄糖敏感型以及其他敏感型给药系统角度阐述了智能药物传输系统的研究现状及未来展望。  相似文献   

5.
吴迪  梁娟娟  丁娅  张灿 《药学进展》2012,36(10):458-464
目前,对某些环境刺激可产生特定响应的新型智能纳米材料已越来越多地被应用于药物传递系统,以实现靶向给药,提高药物疗效,减少药物不良反应。分类综述对pH、温度、光照、酶和氧化还原等刺激敏感的智能纳米材料在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相似文献   

6.
摘要:多药耐药(MDR)是导致化疗失败的主要原因。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可响应于内源性刺激(耐药肿瘤微环境:pH、氧化还原、酶)和外源性刺激(光、超声、磁场、热)按需释放药物,在治疗肿瘤MDR领域显示出光明的前景。本文总结了各种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的刺激响应原理、材料及优势,并介绍了刺激响应型纳米载体在肿瘤MDR中的应用,为其后续研究与开发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7.
纳米技术的进步对基于纳米载体构建的给药系统的发展产生了革命性影响。由于癌症机制的复杂性,单一药物治疗并不能取得满意的疗效,通过纳米载体同时负载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可以从多个通路杀伤癌细胞。除了化疗药物联用外,将药物与基因、抗体、蛋白或siRNA联用已成为近来的研究热点。利用肿瘤微环境内源性的刺激例如低pH值、强还原性、过表达的酶等,以及外部刺激如磁场、光、热、超声等,设计具有相应刺激响应性的纳米载体可以实现药物在病灶部位快速释放。本文将重点介绍刺激响应性纳米载体用于共同递送小分子化疗药物或生物分子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8.
智能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分类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为智能材料在药剂学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通过查阅近年国内外文献,对物理、化学和生物化学刺激敏感型智能材料的分类、各类材料构建相应智能给药系统的设计原理及其在药剂学中的应用进行详细的阐述。结果应用智能材料可制备出各种智能给药系统,通过感应病变部位各种环境信息的变化,实现药物的定点、定时、定量释放。结论虽然智能材料的应用迄今为止多数仍停留在实验研究阶段,但可以预见智能材料在药剂学领域中的应用会显现出更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9.
本文从单重敏感性智能给药系统、多重敏感性智能给药系统及生物传感器着手,主要介绍了壳聚糖及其衍生物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研究进展,并展望了其在智能给药系统中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柯林楠  黄元礼  赵丹妹  王丽  王春仁 《中国药事》2019,33(10):1136-1142
目的:对光响应生物材料在药物控制系统及组织工程支架方面的研究及应用进行综述,为推进基础研究成果走向临床转化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文献研究,归纳光响应生物材料的分类及光化学反应机理,讨论其在药物控制系统及组织工程支架领域中的应用,探讨其在临床转化中面临的挑战,并对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与结论:由于光源具有很多优点,使得光响应生物材料在药物控释系统、生物传感器、荧光探针及组织工程支架等生物医药领域得到广泛的关注。尽管近年来光响应生物材料基础理论研究已经取得巨大进展,但是在临床转化中仍存在激发光源和生物相容性等问题。未来新材料研发上如果能有创新,例如制备出对近红外光响应的生物材料或者兼具对多种刺激如光、pH、酶等有响应的生物材料,将会给光响应生物材料在医疗领域应用带来更大希望。  相似文献   

11.
目的介绍近年发展起来的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的研究进展。方法参考近年来发表的文献共31篇,根据外界的刺激方式的不同将DNA水凝胶进行分类并对其应用进展进行了介绍和评述。结果 DNA水凝胶可以根据不同的外部刺激做出响应,如pH、温度、光照、配体分子等,并介绍了DNA水凝胶在生物传感和药物控释中的应用进展。结论刺激响应型DNA水凝胶作为一种新型的智能水凝胶,在快速诊断检测,药物传递等生物医学及药学领域展现了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胃肠道滞留型微粒释药系统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述了复合微粒系统中胃漂浮微粒、生物黏附脂质体及聚合物微粒3种胃肠道滞留型微粒释药系统的研究概况和评价方法。着重介绍了具有黏附性的脂质体、微球和纳米粒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3.
颊粘膜给药系统的研究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萍  孙淑英 《中国药事》2001,15(1):59-61
颊粘膜给药是生物粘附性制剂中的一种。生物粘附性制剂近年来发展很快 ,该制剂在控制药物释放、提高药物生物利用度和靶向给药等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在颊粘膜给药系统中 ,药物通过颊粘膜可以直接入血 ,避免肝首过作用及胃肠的代谢 ,故对于肝首过作用显著和口服利用度低的药物有开发价值。此外 ,颊粘膜给药既能迅速发挥药效 ,又能长时间维持药效 ,因而具有缓释的作用 ,较只有迅速显效作用的舌下给药有更广泛的应用范围。现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颊粘膜给药系统的研究状况 ,概述如下 :1 生物粘附1 1 生物粘附机制[1]生物粘附 (bioadhes…  相似文献   

14.
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收集了国内近年来有关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研究状况的文献,对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作用机理、常用粘附材料、生物粘附制剂技术的应用等进行了综述,表明生物粘附给药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15.
生物黏附给药新剂型的发展近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娜  林华庆 《中国药师》2007,10(11):1133-1135
生物黏附给药系统(bioadhesive drug delivery system,BDDS)是现代给药剂型中一个新兴分支。生物黏附制剂是一类以生物黏附材料为药物载体,通过生物黏附作用长时间黏附于黏膜而发挥疗效的药物制剂。与其他给药剂型相比,生物黏附制剂有以下主要优点:①载体多由具有生物黏附材料所组成,对黏膜都有不同程度的黏附作用,可以延长释药  相似文献   

16.
褐稻虱生物型问题使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变得十分复杂。研究生物型形成的规律,用以指导抗虫品种的选育和利用是国际上引人注目的问题。本文根据以前的研究成果,按褐稻虱生物型的发生概况、褐稻虱生物型的特异性、褐稻虱生物型的形成等3个方面进行综合整理。为今后开展这方面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智能药物释放体系能按病灶信号实现药物释放的开-关控制,由高分子包囊药物所构筑。智能型聚合物在环境发生变化时,其微结构发生可逆变化,即从亲水状态转变成疏水状态,据此可构筑响应不同刺激信号的药物释放体系。本文概述了智能药物释放体系的应用现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8.
生物粘附给药系统进展概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介绍生物粘附给药系统国内的研究状况。方法:收集国内近年来有关文献,内容包括生物粘附给药系统的作用机理、常用粘附剂的制剂、质量评价、测定方法等。结果:生物粘附给药系统作用机理比较明确,不同部位不同作用特点的粘膜制剂已有较多的报道和应用。结论:生物粘附给药系统具有较高的生物利用度,应用前景较好。  相似文献   

19.
陈新梅 《中国药业》2009,18(17):76-77
目的介绍生物黏附性粉末在鼻腔给药中的应用新进展。方法综述生物黏附性粉末在鼻腔给药中的应用原理、特点、制备方法、适用药物、给药装置、国内外上市的药品等。结果与结论生物黏附性粉末在鼻腔给药系统中具有毒性低、生物利用度高、稳定性好等优点,是值得临床推广应用的鼻腔给药剂型:  相似文献   

20.
脉冲给药系统是根据时辰药理学与时辰治疗学特点研究而设计的一种新型迟释给药制剂。文章查阅了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阐述了脉冲给药系统的释药机制,包括生物化学刺激(胃肠道酸碱度、酶敏感度、葡萄糖敏感度等),物理化学刺激(声波、磁场、电场、温度等),膨胀爆破释药机制以及定时脉冲塞胶囊释药机制,并总结了基于各类释药机制的脉冲释药系统在药剂学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