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人体的脊柱由26节椎体构成,其中腰椎5节,每节椎体前部呈圆柱体状,称椎体;后部由骨围成环形,称椎孔;各椎孔相互叠加形成相通的骨性管道,称椎管。下腰椎管由中央管、侧隐窝及椎间孔组成。腰椎管狭窄症(LSS)是指腰椎管腔因某些原因,发生骨性和/或  相似文献   

2.
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治疗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的手术方法,提出预防腰椎管狭窄症的措施。方法根据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的成因、形式、范围和程度的不同采取不同的减压术式:全椎板切除治疗单纯中央管狭窄7例;全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严重的退变性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和腰椎手术失败综合征(FBSS)引起的多节段继发性腰椎狭窄共12例:椎板间隙潜行扩大减压治疗椎板间水平的中央管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11例;半椎板切除和(或)交叉半椎板切除+小关节部分切除治疗中央管一侧狭窄伴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8例;椎板开窗成形减压术治疗侧隐窝狭窄、神经根管狭窄20例。同时行椎间盘突出髓核摘除38例,合并腰椎不稳者行椎间、椎旁植骨融合或椎间融合器融合12例(内固定11例)。结果本组58例.平均随访3年9个月。疗效评定优良率862%。结论针对性减压治疗多节段腰椎管狭窄症手术疗效满意,并可减少继发性腰椎不稳和再狭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腰椎间盘突出合并神经根卡压的手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自 1993年~ 2 0 0 1年手术治疗 2 7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中 ,同时证实有侧隐窝狭窄及椎间孔狭窄者 5 2例 ,术中常规摘除突出椎间盘 ,同时行侧隐窝及椎间孔扩大 ,彻底松解卡压粘连的神经根 ,疗效满意。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 2例中 ,男 38例 ,女 14例。年龄 2 9~ 70岁 ,平均 4 9岁 ,其中 36例有腰外伤史。病程 2个月~ 12年 ,平均 4年。经多次非手术治疗 :中西医活经瘀 ,消炎止痛 ,针灸 ,牵引按摩复位 ,理疗 ,硬膜外封闭等 ,效果差。1·2 临床特点 见表 1。1·3 影像学特点 术前均摄腰椎X片及CT检查 :腰椎间隙狭窄 34例…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对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术后疼痛程度(VAS评分)及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病人50例,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n=25)和研究组(n=25)。对照组采用经皮椎间孔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研究组采用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预后优良率、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治疗前、治疗后1mo、3moODI评分、VAS评分变化情况。结果:研究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长、住院时长与对照组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1mo、3mo,两组ODI、VAS分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预后优良率(92.00%)高于对照组(80.0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均无脑脊液漏、椎间隙感染、腰椎侧隐窝狭窄复发等并发症发生。结论:经皮椎板间入路内镜下椎管减压术治疗老年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效果良好,安全性高,能进一步改善术后腰椎功能,降低疼痛程度,有助于改善预后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正确认识腰椎峡部裂(LS)CT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38例LS的CT表现,探讨峡部裂CT表现与临床症状的相关性。结果 38例峡部裂中发生在L32例、L413例、L523例;其中单侧裂3例,双侧裂35例占92.1%.CT表现:①裂隙征;②椎管冗长征;③假性椎间盘膨出;④双边征;⑤双关节征;⑥椎管、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结论 ①LS引起腰腿疼痛主要原因是椎体滑脱和LS的骨性改变致腰神经通道狭窄;②CT也是检查LS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析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联合侧隐窝阻滞术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6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区别命名为观察组(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与对照组(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数据显示,观察组治疗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VAS评分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腰椎间盘突出症采用侧隐窝阻滞术结合小针刀椎间孔松解术进行治疗,对改善患者治疗预后、提高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CT病理与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了解腰椎管侧隐窝的正常值及侧隐窝狭窄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和治疗的关系。方法 通过对 15例正常尸体腰椎标本的解剖学观察 ,结合 2 0例健康志愿者腰椎CT扫描 ,测量正常腰椎管侧隐窝矢状径。分析 174例腰椎管侧隐窝狭窄患者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结果 发现在L1 、L2 水平约 3 4%的正常人存在侧隐窝 ,在L3 ~S1 水平都有侧隐窝。临床上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患者的侧隐窝矢状径均 <5mm ,狭窄的病因有 :腰椎间盘突出、黄韧带肥厚、关节突关节增生、腰椎滑脱、发育性骨性腰椎管狭窄、腰椎骨折及腰椎管内占位性病变等。不同病理的临床表现发生率不同。结论 侧隐窝是腰椎管正常的解剖结构。引起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的病因以腰椎间盘突出、关节突增生、黄韧带肥厚最常见。选择治疗时一定要结合患者的CT病理与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9.
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85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手术治疗的疗效.方法 对符合诊断标准的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患者85例行全椎板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结果 术后全部患者获得随访4个月至5年,平均(3.2±1.4)个月.参照<实用骨科学>评定疗效,优52例,良19例,可11例,差3例,优良率为83.53%(71/85).结论 全椎板及侧隐窝神经根管减压、椎弓根螺钉系统内固定加横突间植骨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并腰椎不稳可以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0.
张达志 《医疗装备》2010,23(1):28-30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腰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中的诊断应用。方法:回顾总结分析64例椎小关节退行性病变的CT表现。结果:小关节病的主要CT表现为小关节突增生肥大,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破坏,关节囊钙化,关节腔积气、关节半脱住以及侧隐窝和椎间孔狭窄等征象。结论:螺旋CT(MPR)技术可充分显示椎小关节的解剖结构和病理改变,为小关节病的诊断提供充分影像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2003-06-2009-12我院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并获随访者180例,笔者将患者按治疗时间先后分组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00例(A组)为2003-2006年根据临床表现确诊患者(12例加脊髓造影),其中男70例,女30例;年龄18~66(平均40.6)岁;突出部位:L4~5 41例,L5~S1 48例,L4~5与L5~S1双突出10例,L3~4 1例;突出分型:隆起型3例,突出型27例,脱出型62例,游离型8例;合并侧隐窝狭窄33例,椎管狭窄3例.  相似文献   

12.
目的:描述50岁以上中老年人脊椎管狭窄的有关CT表现及测量,探讨中老年人脊椎狭窄的特征.方法:采用CT横断面薄层扫描,并测量硬膜囊矢状径、黄韧带前间隙、侧隐窝宽度,分析它们与脊髓和/或神经根受压的关系.结果与结论:中老年人椎管狭窄多有椎骨小关节及侧隐窝狭窄,而黄韧带前间隙<5mm是神经根压迫较为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腰椎间盘镜(MED-Ⅱ)系统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的疗效及手术技巧。方法采用MED-Ⅱ系统对136例腰椎侧隐窝狭窄病人采用椎板间隙入路,通过手触法,结合C臂定位,后正中切口1.6~2 cm,用自制椎板开窗安全钻,小骨刀对侧隐窝行施扩大技术。结果本组无一例改开放手术,随访平均9个月,按M acnab标准评定:优114例,良15例,可4例,差3例,优良率94.8%。结论腰椎间盘镜下治疗腰椎侧隐窝狭窄症在保证神经系统减压的前提下,可减少创伤,维持脊柱的稳定性。手术技巧和熟练程度是决定微创手术疗效和指征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的机理,侧隐窝松解手术疗效的影响,探讨临床操作技巧,增进对侧隐窝狭窄的认识,提高手术疗效的稳定性和避免手术并发症。方法160例腰椎间盘摘除术患者常规采用椎板间开窗术式,术中注意对侧隐窝的探查和神经根的彻底松解,灵活掌握术式,兼顾脊柱稳定性。结果127例获得随访,随访时间6个月-3年,优良113例,好转11例,无效3例,优良率达90.47%。结论腰椎间盘突出合并侧隐窝狭窄,手术统计出现率为51.11%,术中注意侧隐窝的检查和松解,同时,兼顾脊柱稳定性,取得稳定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颈椎病影像学征象与中医辨证分型的相关性。方法84例颈椎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为痹证型、眩晕型和痉证型三型;影像学检查采用颈椎正侧位、左、右前斜位、过伸过屈位投照和CT扫描,其中5例行MRI检查。结果痹证型征象以颈椎生理曲度在病变节段改变为主(p<0.05);眩晕型征象改变以椎体骨质增生、椎管前后径变小、椎间隙及椎间孔变窄为主(p<0.05);痉证型表现为椎体后缘骨质增生为重(p<0.05)。结论颈椎病中医辨证分型与影像征象表现有关,CT、MRI和平片检查能提供辨证分型非常有价值的影像学信息,利于临床诊断和分型。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摘除腰椎间盘及扩大侧隐窝治疗腰椎间盘突出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方法采用史赛克椎间盘镜手术系统,经椎板间隙入路对228例腰椎间盘突出或/和侧隐窝狭窄的患者手术治疗,并对治疗效果进行总结和评价。结果平均随访16个月,手术优良率95.6%。结论椎间盘镜下经椎板间隙入路手术能达到常规手术摘除髓核、扩大侧隐窝、神经根减压的目的,手术创伤小,可以早期下床活动,对多节段仍可采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应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插入型椎间融合器治疗腰椎不稳 4 3例 ,5 2个节段。椎间盘突出症 13例 ,椎管狭窄症 19例 ,退变性椎体滑脱 7例 ,椎弓崩裂性滑脱 4例。使用两种插入式融合器 :高分子聚醚醚酮融合器 31例 ,表面钛涂层融合器 12例。均行后路椎间融合术 (PLIF)。测量术前、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的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 ,椎体间活动域 ,采用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进行疗效评定。结果 全部病例均得到随访 ,平均随访时间 2 1个月。融合率 90 .7%。椎间隙及椎间孔高度得到满意恢复。疗效评定结果术后 3个月及末次随访优良率分别为 86 .1%及 93.1%。结论 插入型椎间融合器应用于腰椎不稳的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张善义  赵仕欣 《职业与健康》2003,19(12):166-167
目的 观察侧隐窝注射去炎舒松对腰椎侧隐窝狭窄症的治疗效果。方法 23例经临床与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病人,采用小关节内侧缘、小关节间隙或椎板外切迹入路侧隐窝注入去炎舒松混合液,每周1次,共3~4次。结果 23例患者中显效13例,有效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5.6%。结论 侧隐窝注射去炎舒松直接作用于患处。有效地减轻神经根水肿及炎性反应。能很好的治疗腰椎管侧隐窝狭窄症的下肢放射痛。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对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改良,采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及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X线及CT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24个月,优良率为93.9%.X线片、CT片显示减压满意,椎管比术前明显扩大,棘突回植重建位置较好,术后6个月CT扫描检查已骨性愈合.结论 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应用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彻底,保留了内源性韧带稳定系统,减少了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腰椎管狭窄症和多节段中央型腰椎间盘突出症49例,对传统的全椎板切除术进行改良,采用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行椎管及神经根管扩大和神经松解后,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并进行临床观察和X线及CT检查。结果 本组病例术后随访9—24个月,优良率为93.9%。X线片、CT片显示减压满意,椎管比术前明显扩大,棘突回植重建位置较好,术后6个月CT扫描检查已骨性愈合。结论 保留棘突和棘上、棘间韧带,应用棘突翻转椎管扩大成形术,减压彻底,保留了内源性韧带稳定系统,减少了瘢痕粘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