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观察预见性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精神分裂症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预见性护理措施,比较两种护理措施对暴力行为发生次数、精神分裂症恢复情况的影响。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暴力行为发生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患者中,不仅可以减少暴力行为发生率,还能改善精神分裂症恢复情况。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产生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对16例有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患者进行分析。结果:造成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的主要因素:患者受精神症状支配8例,占50%;受季节因素影响5例,占31%;与病友闹矛盾3例,占19%。结论:对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刘勉  吴洪军 《中国民康医学》2012,(21):2679-2680
目的:通过分析178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相关因素,采取相应有效的护理措施,达到降低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方法:通过全面评估患者情况,构建良好护患关系,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做好安全护理管理以及合理健康宣教等护理措施,对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了有效的防范和制止。结果:对护理措施的结果使用BPRS量表和NOSIE量表评定,证明有效,同时促进医疗行为的开展,保证医疗质量,全面提高住院精神病患者的安全护理系数,且收到了患者及家属满意的反馈信息。结论: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很高,危险性很强,但通过有效有序的护理措施,可以大大减少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也保证了患者、其他患者及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大大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提高护理和医疗质量,为人民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医疗服务。  相似文献   

4.
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和护理对策。对已发生暴力行为的126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情况行回顾性调查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护理对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并探索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通过对近年来国内外现有资料进行检索复习,总结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原因及护理干预情况。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与患者行为紊乱、精神病性症状、无自知力、非自愿入院、封闭的住院环境及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不强有关。护理干预对策主要有做好风险评估、加强风险时段的管理、加强患者的病情观察、重建行为方式、加强服药管理、改善住院环境及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等。结论:针对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措施,不仅能有效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还能减少暴力行为对工作人员的伤害。  相似文献   

6.
7.
精神分裂症患者暴力行为的临床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杨银萍 《四川医学》2003,24(4):435-436
作者通过对在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 10月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暴力行为发生率、暴力行为类型、既往暴力史、精神病性症状进行分析 ,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93例取自我院 2 0 0 1年 1月至 2 0 0 2年10月 ,诊断符合CCMD - 2 -R和CCMD - 3诊断标准的精神分裂症 (排除脑器质性疾病和严重躯体疾病 )。其中因暴力行为发生严重危害社会而住院治疗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2 8例作为研究组 ;无暴力行为的精神分裂症患者 6 5例 ,随机抽取 2 8例作为对照组 ,对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BPRS) [1 ] 的各个…  相似文献   

8.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会给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严重危害与后果。为了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并制定恰当的应付对策,我们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病患者产生暴力行为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预防暴力行为的发生。方法:对近10年间住院精神病患者发生暴力行为者进行调查及统计分析。结果: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率以精神分裂症、情感性精神障碍为多见,多发生于青壮年男性,暴力行为的发生主要与精神症状相关。结论: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可减少或避免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10.
精神病人的暴力行为会给医护人员及其他病人造成极大的威胁并产生严重危害与后果。为了加强对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护理并制定恰当的应付对策,我们对35例住院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结合临床进行分析和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肠梗阻患者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普外科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60例肠梗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即观察组、对照组,每组3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相关功能评分.结果 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为3.33%,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把控在8.19~1.24 h这个区间,而对照组患者发生肠梗阻的概率为30.00%,胃肠功能恢复的时间把控在24.5~1.26 h这个区间,两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对于肠梗阻患者在预见性方面的护理和观察可以有效的降低发生率、缩短肠梗阻患者肠胃功能的恢复时间,提高治疗质量,优化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水平,促进预见性护理举措的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对精神科住院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护理对策。方法:对我院2011年收治3007例住院精神病患者进行暴力行为调查,其中有238例发生暴力行为,暴力行为发生率为7.91%,并对相关资料进行调查分析。结果:238例存在暴力行为的患者,有暴力病史、强迫住院、极度兴奋躁动、有明显幻觉和被害妄想及精神分裂症的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率很高。结论:针对暴力行为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文化程度、疾病类型以及入院方式等因素均有关系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13.
张雪芹  王小媛  惠文  李英 《基层医学论坛》2012,16(12):1542-1543
精神病患者在精神症状的支配下突然发生直接伤害他人或物体的攻击行为,常带有突然而难以预料的特点。要求护士具备高度的预测和处理暴力的能力,并对暴力的发生和发展有较深刻的认识,以便采取与其相对应的护理措施,这是精神科护士面临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对精神病患者的暴力行为进行研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14.
屈艳妮  何汝冰  蔡燕玉  黎丽华 《吉林医学》2012,33(12):2679-2680
目的:探讨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攻击行为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93例精神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患者攻击行为的临床特征,提出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攻击行为的患者在40岁以下者占81.72%,无配偶者占58.06%,文化程度为高中和初中的占82.80%,工人及无业者占79.57%,病程为1年以内者占74.20%,入院1个月以内的占96.77%,攻击行为相关因素为幻听22.58%、幻视6.45%、被害妄想36.56%、关系妄想13.98%、夸大妄想4.30%、嫉妒妄想10.75%、被控制感5.38%,其中幻听及被害妄想占了59.14%。结论:精神疾病患者中幻听、被害妄想为引发攻击行为主要的因素,完善护理措施可减少患者攻击行为对患者自身及医护人员造成的伤害。  相似文献   

15.
张爽 《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7):2206-2207
目的:探讨精神疾病患者合并肠梗阻的护理。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至2011年4月发生的9例肠梗阻患者保守治疗与护理的回顾性分析。结果:抗精神病药物的应用及患者缺乏运动等是肠梗阻的促发因素。结论:精神科护理工作在预防和治疗肠梗阻过程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特点和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山州 《中外医疗》2010,29(15):157-158
精神病患者的行为往往让人难以预料,由于幻觉妄想、心理功能紊乱及其它客观因素的影响,精神病人常发生暴力行为,在给病区管理带来很大困难和威胁的同时也常常引起医疗纠纷。本文针对581例精神病患者的临床攻击行为进行分析,总结其暴力行为的特点,探讨有效的护理对策,对于今后精神病患者的护理有深刻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金文艳 《中外医疗》2010,29(34):74-74
目的分析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方式,探讨预见性护理方法。方法对65例住院精神疾病患者的暴力行为方式进行分析总结,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结果精神疾病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有效的避免或减轻了暴力行为。结论精神科护理人员善于发现暴力行为倾向,及时实施相应的预见性护理,可避免或减少暴力行为的发生,减少各种危害。  相似文献   

18.
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的观察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莫显凤 《桂林医学》1999,15(1):169-170
  相似文献   

19.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6):158-160
目的研究住院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尽量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率。方法对65例发生暴力行为的住院精神病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找到暴力行为发生的主要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然后再统计对策实施后的精神病患者暴力行为发生情况,以检验实施效果。结果发生暴力行为疾病多见于精神分裂症和双相情感障碍。在采取针对性防范措施后,暴力攻击行为发生率由2.6%下降到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暴力攻击率、精神分裂、双向情感等,拳击、脚踢等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抓伤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数暴力攻击行为由精神症状所致,尽早对精神病患者的症状进行控制,并采取对新入院患者予暴力风险评估、加强医护沟通、加强对患者的宣教、提升护士的防暴能力培训和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等措施,可有效降低暴力行为发生率。  相似文献   

20.
精神疾病护理工作中,经常遇到精神病人出现攻击性暴力行为。如精神分裂症青春型病人的行为杂乱无章,粗暴、谩骂,有时出现突然袭击的暴力行为。此行为具有很大的危险性,因此,护理人员必须提高警惕,精神集中,加强安全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