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观察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对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骨密度(BMD)及疼痛的影响。方法:接计算器随机数字发生法,随机分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组(治疗组)和盖天力组(对照组)各48例。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骨密度变化及疼痛积分的变化。结果: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有效减轻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患者的骨痛积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95%CI=4.05~4.31分;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能使原发性骨斌疏松症患者BMD明显上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L2~L4 BMD95%CI=0.029-0.073g/cm^2,股骨颈BMD95%CI=0.013-0.047g/cm^2。结论:针刺加密骨丹穴位贴敷治疗原发性骨质疏松症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2.
李瑞玉  吴丽萍 《中医杂志》1998,39(6):347-348
将35例(48耳)糖尿病伴耳聋患者按随机原则分为两组,治疗组19例(25耳)以滋补肾阴、活血化瘀结合辨证用药。对照组16例(23耳)用优降糖及加常规治疗耳聋的药物。结果,治疗组听力提高的总有效率为52.0%,对照组为26.1%。治疗组血液流变学各项指标较治疗前有显著差异(P<0.05和P<0.01);对照组除全血低切粘度有差异外(P<0.05),余4项指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相似文献   

3.
针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后期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赵义造 《中国针灸》2006,26(3):180-182
目的:观察钟刺治疗突发性耳聋后期不同类型的疗效差异。方法:根据中医辨证论治原则,对63例患者进行针刺治疗,隔日1次,7次为一疗程,2个疗程之间间隔3天。观察治疗前后听阈值的变化及不同病情和不同类型间的疗效差异。结果与结论:总有效率63.5%,其中痊愈4例(6.3%).显效17例(27.0%),有效19例(30.2%),无效23例(36.5%);治疗前后平均听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病情越轻者疗效越好;听力曲线下降型疗效最好,对痰热上扰型和痰浊中阻型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4.
不同电针刺激频率对脑卒中患者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6  
欧阳钢  贾少微  王凡  石宇  高宙 《中国针灸》2005,25(11):776-778
目的:寻找治疗脑卒中的适宜电针刺激频率.方法:47例脑卒中患者电针头皮运动区,根据其频率分为2 Hz、2/15 Hz、100 Hz组,应用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SPECT)观察3组患者电针前和电针中脑血流灌注和脑功能的变化.结果:三种不同的电针刺激频率均能改善脑卒中患者的局部脑血流灌注和脑细胞功能活动,2/15 Hz和100 Hz组较2 Hz组为强.结论:在刺激强度固定的条件下,2/15 Hz、100 Hz的刺激频率治疗脑卒中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5.
电针改善颈源性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电生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电针改善椎动脉型颈椎病(VCS)所致感觉神经性听力损失的机理.方法:采用组织硬化剂注射法建立家兔VCS慢性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模型.从注射后第6周开始,电针组家兔行双侧"风池""听宫""外关"穴电针治疗2周,分别记录10 Hz低刺激率、50 Hz高刺激率听性脑干反应(ABR)和低频(1 000 Hz)、高频(6 000 Hz)短纯音耳蜗电图(EcochG)听神经动作电位(AP)阈值,将3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模型组50 Hz高刺激率ABR的Ⅲ波峰潜伏期和Ⅰ~Ⅲ波峰间潜伏期较对照组显著延长(P<0.05,P<0.01),电针组与对照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各组之间10 Hz低刺激率ABR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模型组和电针组AP阈值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模型组6 000 Hz AP阈值显著高于1 000 Hz AP阈值(P<0.05),电针组1 000 Hz和6 000 Hz AP阈值均显著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电针可改善VBI的脑干神经元突触效能和外周听觉通路传导,增强耳蜗高、低频听力水平,恢复听觉功能.  相似文献   

6.
针刺治疗失眠症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针刺治疗失眠症的更有效方法.方法:将86例失眠症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45例),对照组(41例).观察组取"安眠2"穴、百会穴、神门穴、太冲穴;对照组取常规用穴.治疗7次为1个疗程,治疗3疗程后,进行疗效比较.结果:观察组治愈率71.1%,对照组治愈率34.1%,(P<0.01).观察组第一疗程后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 .结论:针刺"安眠2"穴、百会穴、神门穴、肝俞穴治疗失眠症比取常规用穴更好.  相似文献   

7.
穴位电刺激对大鼠骨骼肌能量代谢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以32只SD大鼠随机分成4组:空白对照组、肢体组(“足三里”“承山”)、躯干组(“大椎”“命门”)、综合组(“足三里”“承山”“大椎”“命门”)进行穴位电刺激,观察大鼠骨骼肌ATP酶(AT-Pase)、乳酸脱氢酶(LDH)和磷酸肌酸激酶(CPK)活性的变化。实验结果表明,穴位电刺激使大鼠骨骼机ATPase、LDH和CPK活性显著升高(P<0.05),肢体组优于躯干组,以综合组效果最好。并对协调发展磷酸肌酸(CP)供能,酵解供能能力有明显效果。显示了穴位刺激能改善大鼠骨骼肌的能量代谢。  相似文献   

8.
针刺对缺血性中风患者食指运动激活脑功能区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2,他引:7  
目的:观察针刺对运动状态下缺血性中风患者脑功能区的影响。方法:15例缺血性中风患者分别在基础和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采集脑功能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图像,测量激活的区域、大小及信号强度。结果:基础状态下食指运动可见对侧初级运动区、运动前区以及第一感觉区的激活,针刺状态下食指运动除见上述区域激活外,还可见同侧初级运动区,病灶部位及对侧顶上小叶、颞上回、岛叶等部位的激活。针刺状态下激活面积及最小信号强度方面均大于基础状态。结论:针刺对缺血性中风的康复与改善大脑皮层功能区血液循环有关。  相似文献   

9.
经皮电穴位刺激无痛分娩的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为探讨电刺激(TENS)对产妇分娩镇痛的效果,在针刺穴位的应用及皮电刺激机理的研究的基础上,将120例产妇随机分为皮电组、催产素组、空白组3个组,分别对分娩疼痛程度、疼痛进展趋势、宫口张开时间、有效宫缩频率及血中皮质醇含量等多项目进行对比,皮电组在减轻疼痛、加快产程进展及提高血中皮质醇含量方面都具有优势,是一种无创伤,无副作用,简单有效、可行的无痛分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刺四神聪对失眠患者睡眠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张春华  刘继明 《中国针灸》2005,25(12):847-849
目的:评价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的疗效.方法:收集失眠患者65例,采用多导睡眠检测仪进行规范检测,比较失眠患者经针刺四神聪治疗前后睡眠质量及睡眠结构各参数的变化.结果:经过针刺四神聪治疗3周后,失眠患者的睡眠质量评估较前有明显改善(P<0.05),睡眠率由(61.95±22.90)%升高至(79.27±11.05)%(P<0.05).结论:针刺四神聪治疗失眠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1.
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临床研究文献评价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刘彬  杜元灏 《中国针灸》2005,25(12):893-896
目的:了解国内对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研究状况.方法:电子检索中国期刊网,获得1994年1月-2004年8月有关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的文献60篇,进行分析评价.结果:描述性研究占71.7%,试验性研究占28.3%,研究病种主要为突发性聋,治疗方法主要为耳针及体针,多数文献没有明确的诊断标准,疗效标准多为自拟,没有详述对结果的处理方法,1篇文献报告了不良反应.结论:针灸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尚属起步阶段,其疗效有待高质量试验进一步证买.  相似文献   

12.
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治疗高血压病疗效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高昕妍  朱兵 《中国针灸》2005,25(7):474-476
目的:观察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对高血压病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29例Ⅰ~Ⅲ期高血压病患者采用华佗自动降压仪取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每次20~30分钟,每天1次.3疗程(21次)后观察血压变化情况.结果:129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73例,无效12例,总有效率达90.70%.收缩压平均下降(18.64±1.48)mmHg,舒张压平均下降(8.01±0.68)mmHg,收缩压与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极显著性意义(P<0.001).结论:耳穴降压沟电脉冲刺激能有效降低高血压病人的收缩压和舒张压.  相似文献   

13.
针刺对慢性炎症疾病中炎症介质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石德光  杜欣  胡森 《中国针灸》2003,23(7):429-431
目的:介绍近年来临床上用针刺疗法治疗慢性炎症疾病对体内炎症介质影响的研究进展。方法:从细胞因子、氧自由基、溶酶体酶、花生四烯酸代谢产物、一氧化氮(NO)和P物质等不同方面,综述针刺治疗对主要炎症介质调控的文献报道。结论:针刺是通过对炎症介质合成、分泌的调控来调节免疫系统,实现对慢性炎症性疾病的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4.
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肢体温度影响的红外热像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程宇  石学敏 《中国针灸》2003,23(9):506-508
目的通过红外热像观察针刺对多发性大动脉炎患者肢体温度的影响,探索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针刺、西药、中药治疗,其中针刺组取人迎、极泉、太渊心俞、膈俞、脾俞、肾俞、风池、完骨、天柱针刺治疗;西药组用地巴唑静脉注射;中药组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注射.同时观察治疗前后患者肢体温度的变化.结果经治疗后针刺组患者肢体温度较治疗前有明显的改善(P<0.05),且临床效果优于其他两组.  相似文献   

15.
针刺手厥阴心包经穴对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细胞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探讨针刺手厥阴经穴治疗心血管疾病的机理。方法 :电针大鼠心包经穴位 2 0min后 ,结扎左冠状动脉前降支 40min ,心电图 (ECG)监测 ,再电针穴位 2 0min ,松扎 ,恢复灌流 60min,摘取心脏 ,制成细胞悬液 ,流式细胞仪检测。结果 :模型组出现典型的细胞凋亡峰 ,凋亡率明显升高 ,针刺心包经穴组的凋亡率有明显降低 ,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 (P <0 0 1 )。结论 :针刺手厥阴经穴能有效地抑制心肌细胞的凋亡 ,从而减轻细胞凋亡导致的心肌损伤  相似文献   

16.
针灸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细胞和消化道反应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周俊青  徐天舒  钱雷 《中国针灸》2004,24(11):741-743
目的:对比针灸与药物对肿瘤患者化疗后血细胞和消化道反应的作用.方法:将102例化疗患者按2∶1随机分为针刺治疗组(穴取内关、中脘、足三里等)和服药对照组(口服VitB6、吗丁啉等)进行研究.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均可升高化疗患者的血细胞水平,但治疗组作用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在改善化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方面,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3%,对照组为67.6%(P<0.05).结论:针灸可拮抗化疗药的副作用,对化疗机体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与取穴、刺激量、治疗方法及治疗时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不同时期肩周炎疗效观察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观察经皮穴位电刺激对不同时期肩周炎的治疗作用及与电针治疗的效应差异。方法:将360例不同时期肩周炎患者分成经皮穴位电刺激治疗组(186例)和电针治疗组(174例),各组采用相同经穴分别治疗。结果:经皮穴位电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6.6%和96.9%,电针刺激对粘连前期和粘连期肩周炎的总有效率分别达到93.5%和97.9%,两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经皮穴位电刺激疗法不仅能有效止痛,对粘连期的肩关节活动障碍也有明显的改善作用。结论:经皮穴位电刺激为治疗肩周炎有效、简便的疗法。  相似文献   

18.
针刺对视神经萎缩病人视觉电生理的即刻效应   总被引:11,自引:5,他引:11  
孙河  王影  白鹏 《中国针灸》2003,23(12):737-738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视神经萎缩的机理。方法 :对 32例 (48只眼 )视神经萎缩患者进行针刺。针刺穴位 :球后、风池、百会。比较针刺前、中、后视觉诱发电位的变化。结果 :P VEP中N1 3 5波振幅升高 (P <0 0 1 ) ,F VEP中N3 波、P3 波潜伏期缩短 (PN3 <0 0 5 ,PP3 <0 0 1 )。结论 :针刺可增强视觉中枢生物电  相似文献   

19.
穴位电刺激治疗海洛因依赖者稽延性综合征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王华 《中国针灸》2001,21(12):2-10
目的:探讨穴位电刺激法及多虑平对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疗效观察。方法:在应用戒毒药的同时随机取戒毒药合穴电刺激及口服多虑平40例(治疗组)与单用戒毒药25例(对照组),进行为期10天的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对照组为44.0%(P<0.01),两组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两组治疗前后戒断症状计分比较,治疗组各项分值明显较对照组低。治疗组稽延症状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x^2检验P<0.01。结论:穴位电刺激和多虑平可有效地改善海洛因依赖者在脱毒期的稽延性戒断综合征的程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