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瘢痕子宫妊娠分娩时机及其分娩方式。方法:选取我院在2010年1月至2014年1月接收的瘢痕子宫妊娠产妇100例,均为第一次行子宫下段剖宫产,对所有产妇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100例产妇,64例产妇行阴道试产,33例产妇阴道试产成功,成功率为51.6%,67例产妇行剖宫产,剖宫产率为67.0%(67/100)。结论:瘢痕子宫妊娠并非剖宫产手术的绝对手术指征,对于剖宫产后妊娠再分娩,符合阴道试产的产妇可在严密监测下行阴道试产,以降低剖宫产率,提高产科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与分娩过程中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 观察组为正常妊娠在本院住际分娩的健康孕产妇235例,对照组选同期正常非孕妇女30例,采用肝素抗凝的静脉血,试剂为配套试剂和临检中心提供的全血质控物校准仪器,结果:在孕期两组PLT,MPV,PDW值无明显变化,仅孕晚期PLT略有减少,潜伏期及第二产程期PLT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而MPV和PDW均显著增大(P〈0.01),尤其是  相似文献   

3.
周安平 《当代医学》2016,(36):57-58
目的:观察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64例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其设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80例分娩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对照组,观察并对比2组分娩方式、并发症发生率及新生儿结局情况。结果研究组剖宫产率48.44%比对照组32.50%高(P<0.05);研究组先兆流产发生率17.19%、胎位异常发生率15.63%及产后出血发生率48.44%均比对照组3.75%、3.75%、7.50%高(P<0.05);研究组宫内窘迫发生率12.50%与早产发生率15.63%均比对照组2.50%、3.75%高(P<0.05)。结论妊娠并子宫肌瘤患者对孕产妇与新生儿结局均产生不良影响,不仅增加妊娠并发症的发生,而且增加剖宫产率,临床工作中需予以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4.
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梅红 《当代医学》2011,17(31):44-45
目的探讨高龄孕产妇妊娠及分娩的临床研究。方法选取2010年1月~2011年3月在梅县妇幼保健院分娩的80例高龄产妇作为实验组,以同期分娩的年龄小于35岁的80例产妇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的妊娠并发症、分娩方式、妊娠结局等差异性,分析年龄对孕产妇与新生儿的影响。结果两组孕产妇出现的妊娠糖尿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前置胎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孕产妇采用阴道分娩13例(16.25%),与对照组(38例,47.50%)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孕产妇妊娠结局出现新生儿窒息、巨大儿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孕产妇的发生率较高。结论高龄孕产妇在妊娠及分娩中出现的问题日益突出,因此需加强宣传教育,以尽量避免高龄妊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终止妊娠所选择分娩方式的临床效果及分娩结局。方法选取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40例作为观察组,同期住院进行分娩无合并子宫肌瘤40例正常产妇作为对照组,对两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两组患者终止妊娠所采取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和阴道助产率高于对照组(P〈0.05);自然分娩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胎膜早破、早产、胎儿窘迫、产后出血等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剖宫产率升高,同时产妇及新生儿分娩期并发症发生率也升高,在临床工作中应予以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6.
《陕西医学杂志》2013,(2):166-167
目的:观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分娩方式的选择及分娩结局。方法:选择82例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组,以同期正常分娩无子宫肌瘤的孕妇85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分娩方式及分娩结局。结果:观察组剖宫产率为4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379,P<0.05);观察组先兆流产、胎位异常的发生率分别为17.1%、14.6%,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2.4%,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3731、8.1962,P<0.05);观察组的早产发生率为14.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955,P<0.05)。结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增加了剖宫产率,对孕妇及新生儿结局均有一定的不良影响,该类患者应引起临床注意以减少孕期并发症及新生儿早产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8.
9.
10.
总结632例利凡引产后再妊娠及分娩的产科资料,与同期757例无引产史正常产妇比较,结果显示,利凡诺引产后不影响妊娠,再妊娠时先兆流产与早产率两组无差异,分娩时引产组产程明显缩短,胎盘粘连发生率增加,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认为首次妊娠时尽量避免引产术,再妊娠及分娩时要密切观察产程,减少胎盘粘连及产后出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第一产程、第二产程中,不同的分娩体位对产妇分娩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住院阴道分娩的足月妊娠单胎头位的初产妇360例,随机分为两组,即实验组第一产程采取自由体位,第二产程采用半卧位,适时截石位;对照组第一产程采取卧位,第二产程采用仰卧膀胱截石位。比较两组产程时间、分娩方式、阴道出血量、产妇舒适度及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实验组第一、第二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2 h内出血量及新生儿窒息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实验组较对照组产后下肢疼痛、麻木不适减轻,舒适度增加。结论分娩过程中第一产程采用自由体位、第二产程半卧位适时截石位优于第一产程采取卧位、第二产程采取截石位。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护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顾德芬 《吉林医学》2010,31(16):2501-2502
目的:探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的临床护理。方法:将240例足月妊娠孕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不用任何镇痛药,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99.1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18.33%,观察组的宫内窘迫、新生儿窒息、产后出血率、总产程均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Apgar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硬膜外麻醉无痛分娩中采取有效的护理手段,真正地为孕产妇服务,从心理、生理、社会和环境上为其创造舒适的心境、健康的身体以及顺利自然分娩的内外环境是产科助产、护理专业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胎儿心电图在高危妊娠诊断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孕32~42周的高危妊娠孕妇130例和相同孕周的正常孕妇60名(对照组)进行胎儿心电图检查,对胎儿心电图结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高危妊娠组胎儿心电图异常发生率为49.2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1.67%(P < 0.01)。高危妊娠组胎儿心电图异常表现主要为心动过速(42.19%)、ST段改变(18.75%)、心律不齐(17.19%)和心动过缓(15.63%),但2组胎儿异常心电图构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定期检测胎儿心电图可早期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缺氧,对降低新生儿窒息发生率及病残儿出生率有重要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14.
产后精神障碍的临床分析与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清香  徐茂芳  崔玮玲 《中国民康医学》2006,18(11):434-434,440
目的:探讨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愈后及防治办法。方法:对116例产后精神障碍的发病因素进行临床分析,根据临床症状分类诊断与治疗,对治疗效果进行观察。结果:显示该病的发生与心理因素,产褥期感染、难产、产次、失血过多、文化程度、病前性格、遗传因素、内分泌、健康状况、新生儿性别、接生技术等多因素有关。结论:本组病例根据临床症状、诱发因素分类诊断,选用不同类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对症治疗及心理治疗。其愈后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婴幼儿过敏性疾病与分娩方式的相关性。方法从2006-2009年在我院妇产科出生的婴幼儿中随机抽取、成功随访并完成问卷调查表剖宫产婴幼儿115例(观察组)、经阴道产儿136例(对照组)。观察两组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及血清中IgE, IL-4、IL-10含量的差别。结果两组间过敏性疾病的患病率比较观察组(37.39%)明显高于对照组(19.85%);观察组血清中IgE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32;观察组血清中IL-4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7;观察组血清中IL-10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P=0.025。结论尽量避免不必要的剖宫产术对减少婴幼儿过敏性疾病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瘢痕妊娠(CSP)的磁共振(MR)影像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3年9月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11例CSP患者的MR检查资料,总结其MR影像特征。结果:11例CSP均清楚显示孕囊,其中4例呈囊状信号特征,位于子宫下段前壁瘢痕处,囊壁厚薄均匀;4例中1例孕囊位于子宫肌层,3例向子宫肌层浸润的同时向宫腔内生长。7例孕囊表现为混杂信号包块影,向子宫前壁肌层浸润生长,部分突入宫腔,其中1例同时向宫腔外突出,局部肌层信号不连,子宫轮廓改变,膀胱受压。增强后扫描团块影血供丰富,表现为包块内结节状、团片状明显不均匀强化,7例均见切口处或切口周围明显强化,积血及囊液区无明显强化。11例CSP均能清楚显示手术瘢痕。增强扫描见孕囊附着处瘢痕明显结节状及团片状强化。结论:MR对CSP的诊断可以提供有价值的信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妊娠和分娩对产后早期盆底功能和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的影响。方法 以568例产后6~8周复查的足月初产妇为研究对象,通过徒手和机器检测盆底肌力、疲劳度和阴道压力以评估产后盆底功能;采用一般问卷调查和盆底器官脱垂定量(POP Q)分期法评分了解产后早期PFD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结果 产后盆底Ⅰ类和Ⅱ类肌纤维肌力正常率分别为29.40%、33.10%,疲劳度正常率分别为52.82%、89.08%,阴道最大压力正常率为72.54%,不同分娩方式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妊娠期压力性尿失禁(SUI)发生率为27.82%,不同分娩方式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后6~8周SUI和阴道前、后壁,子宫脱垂的发生率分别为9.86%、79.40%、21.13%、12.50%,阴道顺产组>剖宫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阴道分娩、会阴侧切和新生儿出生体质量(≥4000g)是产后SUI和POP共同的危险因素,而妊娠期SUI是产后SUI重要危险因素。结论 妊娠和分娩相关因素会使盆底功能下降,出现产后SUI和POP,应在早期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临床处理及妊娠晚期分娩方式的选择。方法对我院2008年2月-2011年12月201例晚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按肌瘤特点分组,比较各组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结果黏膜下肌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与浆膜下肌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宫体肌瘤组比宫颈部肌瘤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单纯剖宫产组与剖宫产加肌瘤剔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住院时间比较无差异。结论医护人员应特别注意孕妇是否存在子宫肌瘤。对于已经诊断为妊娠合并子宫肌瘤的患者,应结合患者年龄、生育需求、肌瘤的具体大小、类型、位置等综合分析,给出恰当的手术方案,将肌瘤对母婴的影响降至最低。直径≥8cm的肌瘤及黏膜下肌瘤的处理应特别谨慎。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妊娠期高血压(HDCP)孕妇血脂代谢水平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择HDCP孕妇63例,正常孕妇57例,分别测定两组孕妇血清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载脂蛋白A、载脂蛋白B。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孕妇与正常孕妇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B相比,各组P值均>0.05,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孕妇高密度脂蛋白、载脂蛋白A相比,P值均<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与血脂代谢异常有关,特别是与低水平的高密度脂蛋白及低载脂蛋白A有关。孕期严密监测血脂水平,积极预防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生,以减少母婴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硬膜外联合应用罗哌卡因及芬太尼在无痛分娩中对母婴的影响。方法随机根据所注射的成份将所有进行分娩的患者分为三组:A组单纯用0.2%罗哌卡因,以10 ml/h行硬膜外自控镇痛(PCEA);B组用0.1%罗哌卡因混合1.5μg/ml芬太尼,以10 ml/h行PCEA;C组未进行无痛分娩,每组各64例。对各组患者视觉模拟镇痛情况、脐血血气分析、总产程时间、分娩方式和宫缩素使用、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整个分娩期间产妇血压、心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对比。结果 A组和B组相对于未进行无痛分娩的C组,产妇由疼痛引起的应激反应明显减轻;A组和B组的剖宫产率要显著低于C组;而A组的器械助产率均高于B组和C组;三组脐带血气分析差异不明显,其结果无统计学意义。结论罗哌卡因联合芬太尼用于无痛分娩对于产妇疼痛缓解明显,可降低剖宫产率,而不增加器械助产率,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