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乳腺癌(breast cancer)是严重威胁女性健康的主要恶性肿瘤,占女性恶性肿瘤死亡率的第2位[1].乳腺癌常早期发生淋巴结转移,淋巴结转移的有无及淋巴结受累的程度是决定乳腺癌分期和临床治疗方案选择的关键,也是临床评估乳腺癌患者病情及预后的重要指标.因此,研究乳腺癌淋巴结转移机制具有重要的意义.研究表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C,VEGF-C )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和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本文综合近年文献,就VEGF-C与乳腺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急性炎症组织不同时期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 C)的表达及淋巴管变化。方法 :通过急性炎症动物模型炎症组织 VEGF- C免疫组化染色、淋巴管酶组化染色、光镜及图像分析观察淋巴管体视学参数 :包括总体面数密度 (TNa)、有腔淋巴管面数密度 (ONa)。结果 :不同时期 (周 )急性炎症与正常对照相比 ,VEGF- C、TNa无统计学差异 (P >0 .0 5 ) ,Ona有明显增加 (P <0 .0 5 ) ,不同时期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急性炎症不仅没有明显的淋巴管增生 ,而且也没有明显的 VEGF- C表达增高 ,管腔增大仅是适应功能的改变。  相似文献   

3.
王敬民  孔繁斗 《医学综述》2005,11(10):907-909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家族不同成员作为内皮细胞重要的调节因子控制着血管生成、淋巴管生成、血管发生、血管通透性以及内皮细胞存活,对肿瘤的生长和转移具有重要的作用。目前VEGF在宫颈癌发生、转移中的作用越来越被重视。现就其生物学特性与宫颈癌的关系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是近年来发现的一种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同源的内皮细胞生长因子,亦被称为特异促淋巴管生成因子。它的主要作用是与淋巴管内皮细胞上的特异受体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EGFR-3)以及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EGFR-2)结合,介导了淋巴管的发生、生长和增生。  相似文献   

5.
张艳君  李荣  刘梅  钟梅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7,17(13):1606-1607,1611
目的研究人乳腺癌组织中淋巴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C的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应用免疫组化PV9000二步法检测50例乳腺癌组织VEGF—C的表达。结果50例患者中VEGF—C染色阳性33例,阳性率66%,阳性物质主要位于乳腺癌细胞胞浆内。乳腺癌组织中VEGF-C的表达与乳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有关,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VEGF—C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织,但与乳腺癌组织病理学分型、肿瘤大小和临床分期无关。结论VEGF—C表达与乳腺癌淋巴转移有关,可作为提示临床预后较差的指标。  相似文献   

6.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是一种起病隐匿、进展迅速、恶性程度极高、治疗效果及预后极差的消化道恶性肿瘤,被称为"癌中之王",其发病率近年呈上升趋势.在美国,胰腺癌列为癌相关死亡第4位.胰腺癌在明确诊断后平均生存时间为3~8个月.由于胰腺癌侵袭性高、诊断困难、缺乏有效治疗,仅5%的患者生存期超过5年[1].研究发现胰腺癌早期即发生淋巴结转移,是导致其预后极差的主要原因之一[2].淋巴结转移的胰腺癌患者平均 5年生存率只有0%~7.8%.因此研究胰腺癌的淋巴结转移机制已成为临床进行胰腺癌防治的迫切需要.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大肠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化MaxVisiOil法检测VEGF-C在大肠癌、大肠腺瘤及正常大肠粘膜中的表达情况.结果:在大肠正常粘膜、腺瘤及大肠癌中VEGF-C的表达逐渐上升,三者比较差异显著(P<0.05);且大肠癌中VEGF-C的阳性表达与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和Duke's分期有关(P<0/05).结论:VEGF-C在大肠癌的发生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估大肠癌预后的因子.  相似文献   

8.
目的:通过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和环氧化酶-2(COX-2)在青海地区藏族和汉族乳腺癌患者组织中的表达情况分别予以研究,分析两者在藏、汉族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并对藏、汉族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VEGF-C和COX-2进行比较。方法:随机选取青海大学附属医院肿瘤外科接受根治性手术且具有详细病历的藏族、汉族乳腺癌组织蜡块各80例,制成组织芯片,采用免疫组化S-P法分别检测藏族和汉族乳腺癌组织当中VEGF-C和COX-2表达情况,对藏、汉族乳腺癌组织中VEGF-C和COX-2与乳腺癌临床病理特征指标的相关性进行相关统计学分析,并对两民族间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C和COX-2的表达进行比较。结果:在随机选取的藏族和汉族乳腺癌组织标本中,VEGF-C、COX-2均呈高表达表现。80例汉族乳腺癌患者中,VEGF-C、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51.3%、52.5%,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374,P<0.05),VEGF-C在汉族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正相关,同时,COX-2蛋白的表达也与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80例藏族乳腺癌患者中,VEGF-C、COX-2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0.0%、65.0%,二者表达呈正相关(r=0.206,P<0.05),VEGF-C在藏族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临床分期、淋巴转移呈正相关,COX-2蛋白的表达同样也与临床分期以及淋巴结转移相关。藏族乳腺癌患者组织中COX-2和VEGF-C表达明显高于汉族乳腺癌患者(P<0.05),具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VEGF-C和COX-2在藏、汉族乳腺癌组织存在高表达且具有正相关关系,由此得出无论是汉族还是藏族乳腺癌患者,检测分析组织中VEGF-C和COX-2的表达情况对指导乳腺癌治疗和评估预后均具有重要意义。藏族乳腺癌患者组织中VEGF-C、COX-2表达值明显高于汉族乳腺癌患者表达值,因此,对藏族乳腺癌患者进行VEGF-C和COX-2检测可做到早期诊断和治疗的目的,这可能成为乳腺癌诊疗方面的热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失巢凋亡抑制因子酪氨酸激酶受体B(TrkB)在卵巢上皮性癌淋巴管形成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与临床病理生物学行为间的关系及两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106例原发性卵巢上皮性癌、40例交界性上皮性肿瘤及40例良性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C和TrkB蛋白的表达,并测定肿瘤组织中微淋巴管密度。结果 VEGF-C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82.1%(87/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35.0%(14/40)和交界性肿瘤组52.5%(2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rkB在卵巢癌中的表达率为74.5%(79/106),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7.5%(3/40)和交界性肿瘤组27.5%(1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D2-40标记的瘤内淋巴管密度( MLVD)在卵巢癌组为(14.25±3.57),明显高于良性肿瘤组(8.87±4.46)和交界性肿瘤组(11.74±5.32)(P<0.05)。在卵巢癌组中,VEGF-C和TrkB蛋白的表达呈正相关(r=0.574,P<0.05),VEGF-C、TrkB的表达与瘤组织内MLVD数呈正相关(r分别为0.488,0.510,P<0.05)。在肿瘤分化越低、临床分期越高、脉管内有癌栓及有淋巴结转移的卵巢癌组织中,TrkB和VEGF-C蛋白的阳性率越高,MLVD数越多(P<0.05)。结论 VEGF-C可能与TrkB在卵巢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协调作用,促进卵巢癌中淋巴管形成及淋巴结的转移,联合检测VEGF-C、TrkB及MLVD可作为判断卵巢癌恶性程度、侵袭、预后的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张延曙  杨平 《中原医刊》2007,34(16):25-27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癌中原癌基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PDGF)的表达与临床病理参数和血管生成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50例子宫内膜癌中VEGF、PDGF的表达,利用Ⅷ因子相关抗原标记血管内皮细胞,选择能代表肌层浸润深度的切片进行染色。结果子宫内膜癌中VEGF、PDGF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VEGF的表达与临床分期、组织分化程度、肌层浸润深度显著相关。结论VEGF、PDGF可能通过诱导血管生成而促进子宫内膜癌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 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与胃癌侵袭转移的关系。方法应用SP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VEGF-C在正常胃黏膜及胃癌组织中的表达情况。结果 VEGF-C在正常胃黏膜中阴性表达,在胃癌组织中表达阳性率为71.7%(33/46),显著高于正常胃组织(P<0.05)。 VEGF-C 阳性表达与胃癌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浸润深度相关(P<0.05),与肿瘤大小及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 VEGF-C的阳性表达与胃癌的组织学分级、浸润深度、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VEGF-C可以作为判断胃癌患者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在人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的表达,探讨VEGF-C在人直肠癌发生、发展和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选择31例手术切除并经病理切片检查确诊为直肠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中14例淋巴结石蜡标本,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VEGF-C在癌组织和淋巴结内的表达。结果在31例直肠癌组织的癌细胞质中,VEGF-C显色阳性17例,占54.8%;在14例淋巴结中,VEGF-C显色阳性10例,占71.4%。结论 VEGF-C在直肠癌组织和淋巴结中均有较高表达,可能在促使淋巴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并形成新的淋巴管,导致癌细胞转移过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 VEGF-C)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方法 :应用免疫组化 S-P法检测 5 7例乳腺癌石蜡包埋标本中 VEGF-C的表达情况。结果 :淋巴结转移与组织学分级、脉管侵犯有显著性差异 ( P <0 .0 5 )。 2 8例 VEGF-C阳性病人中 ,淋巴结转移阳性者 2 0例 ( 71 .43 % ) ,明显高于无转移者 ( P <0 .0 5 )。结论 :VEGF-C可作为判断淋巴结转移状况的指标之一 ,从而进一步推断病人的预后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C在肺鳞癌中的表达及对淋巴管生成的影响。方法 肺鳞癌组 40例 ,肺炎性假瘤组 10例。用免疫组化双染色和单染色法观察组织中VEGF C和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 1蛋白表达的情况。结果 肺鳞癌组织周边部淋巴管密度比内部明显增高 (P <0 0 1) ;肺鳞癌组织周边部VEGF C阳性细胞数比内部明显增多(P <0 0 1) ;VEGF C表达阳性细胞密度和淋巴管密度呈正相关 (r =0 90 5 ,P <0 0 1) ;在肺鳞癌组织中VEGF C异位表达在淋巴管内皮细胞上 ,而在血管和炎性假瘤组织淋巴管内皮细胞中未见表达 ,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1)。结论 淋巴管生成产生在肺鳞癌组织内 ,VEGF C是肺鳞癌淋巴管生成的有力诱导剂。VEGF C异位表达提示 :在肺鳞癌组织内淋巴管内皮细胞促进肺鳞癌淋巴管的病理生成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细胞粘附分子 (ICAM)、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EGF)、血管生成与胆囊病变发生、发展的关系 .方法 :对 10例慢性胆囊炎、 13例胆囊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和 2 0例胆囊癌病人的外科手术标本作了HE染色 ,CD3 4 ,FactorVIII,ICAM ,VEGF免疫组化染色 ,镜下计数微血管密度 (MVD)及ICAM ,VEGF阳性细胞比例 ,然后作各项指标相关关系分析 .结果 :从慢性胆囊炎到不典型增生到胆囊癌可见MVD呈递增趋势 .统计结果慢性胆囊炎与不典型增生及与胆囊癌差异显著 (P <0 0 5 ) .ICAM和VEGF两者的结果完全平行 ,并与MVD结果相似 ,其表达在慢性胆囊炎与不典型增生和与胆囊癌之间有非常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MVD ,ICAM和VEGF与肿瘤的分级分期 ,与肿瘤的浸润深度均无显著相关关系 (P >0 0 5 ) .结论 :ICAM ,VEGF和血管生成可能通过某种机制相互作用 ,在胆囊病变的发生发展中发挥一定作用 .测定胆囊病变的MVD ,ICAM和VEGF可作为鉴别慢性胆囊炎与胆囊腺上皮不典型增生及胆囊癌的一项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6.
①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及酪氨酸激酶受体-4(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其对大肠癌淋巴管生成及淋巴结转移中的作用。②方法以80例大肠癌标本作为研究对象,另15例大肠黏膜作为对照,采用流式细胞术分析,分别检测VEGF-C和Flt-4的表达在不同指标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③结果大肠癌组织中VEGF-C及Flt-4的表达量高于正常黏膜,VEGF-C及Flt-4在大肠癌中的表达都与分化程度、Dukes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且二者呈正相关。④结论VEGF-C可能在大肠癌癌变过程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VEGF-C/Flt-4调控系统与大肠癌组织的淋巴管生成及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VEGF-C 及VEGFR-3与结直肠癌浸润和转移的关系.方法 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的有完整临床病理学资料的结直肠癌患者80例.另取20例正常结直肠黏膜为对照组.应用免疫组化SP技术检测VEGF-C和VEGFR-3的表达, 分析其与各临床病理学参数的关系.结果 VEGF-C/VEGFR-3表达在结直肠癌中明显高于正常人,VEGF-C/VEGFR-3的表达与结直肠癌肿瘤细胞的淋巴结转移、病理分期及浸润深度相关.结论 VEGF-C/VEGFR-3与结直肠癌侵袭转移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原发性乳腺癌VEGF-D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内皮、计数淋巴管密度(LVD),采用RT-PCR法检测VEGF-D mRNA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EGF-D蛋白表达阴性5例(5.88%)、" "17例(20%)、" "34例(40%)、" "22例(25.88%)、" "7例(8.2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且导致较差的生存率(P<0.05)。LVD于不同表达程度的VEGF-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VEGF-D表达的增加,LVD有上升的趋势。RT-PCR检测显示,VEGF-D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LVD相关(P<0.05)。结论VEGF-D在乳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诱导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并与肿瘤的淋巴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血管内皮生长因子D(VEGF-D)在乳腺癌淋巴管生成中的作用及其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化法检测85例原发性乳腺癌VEGF-D的表达,以Podoplanin标记淋巴管内皮、计数淋巴管密度(LVD),采用RT-PCR法检测VEGF-D mRNA的表达.分析上述指标与临床病理指标及预后的关系.结果 免疫组化检测显示,VEGF-D蛋白表达阴性5例(5.88%)、"+"17例(20%)、"++"34例(40%)、 "+++"22例(25.88%)、"++++"7例(8.24%),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相关(P《0.01),且导致较差的生存率(P《0.05).LVD于不同表达程度的VEGF-D组间有显著差异(P《0.01),且随着VEGF-D表达的增加,LVD有上升的趋势.RT-PCR 检测显示,VEGF-D mRNA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其表达与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和LVD相关(P《0.05).结论 VEGF-D在乳腺癌中具有一定的诱导淋巴管生成的作用,并与肿瘤的淋巴侵袭转移及预后相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食管癌组织中还氧合酶-2(COX-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C(VEGF-c)表达变化及其相互关系,以及在淋巴结转移过程中的作用和可能机制。方法收集胃镜检查及手术标本。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44例食管癌组织、15例癌旁组织及15例食管炎组织中COX-2、VEGF-C的表达水平。结果①44例食管癌组织中COX-2、VEGF-C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8%,72%,显著高于非癌组织。QCOX-2、VEGF-C蛋白的表达与食管癌的浸润部位、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r=0.543,P〈0.01)。结论COX-2、VEGF-C表达与食管癌的发展和淋巴转移有关,并有重要的预后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