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浓度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rabbit 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rBMSCs)生长作用的影响。方法:分别用浓度为100ng/ml、50ng/ml、10ng/ml的BMP-2培养初始数量约1×104个的rBMSCs 12d,以单纯10%MEM培养的rBMSCs为对照组。分析4组间每天细胞计数的变化,并分别观察第6及第12天细胞形态的差异。Real-Time PCR检测第6、12天4组Notch通路关键分子Notch1/Jagged1/Hes1的表达。结果:3种浓度的BMP-2实验组与对照组之间细胞繁殖量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细胞基本保持长梭形,聚集生长现象不明显。3个浓度实验组的细胞形态呈多样性,聚集生长明显加强,但组间形态无明显差异。第6、12天3个BMP-2组之间细胞的Notch1/Jagged1/Hes1 mRNA的表达量无明显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比较均明显上升(P<0.05)。结论:BMP-2可能通过Notch通路促进兔BMSCs的生长聚集...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制备携载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明胶微球的方法,探寻骨组织工程的新路径。方法以改良的双相乳化法制备载MSCs的明胶微球并与京尼平分别进行12h,24h,48h的交联,与未交联组对比。检测微球的粒径、交联度、溶胀率、载细胞率,并通过荧光染料和扫描电镜检测其内细胞存活性。结果交联时间控制在24h内各组明胶微球的粒径变化不大,分别为(75±15)μm、(81.58±24.68)μm和(108.64±37.44)μm,24h后微球粒径明显减小为(27.88±7.46)μm,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交联过的明胶微球降解时间明显延长,较未交联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京尼平交联24h后的明胶微球粒径大小适中,降解时间以及载细胞率符合实验要求,微球内携载的MSCs存活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前,对于大面积骨坏死及骨代谢疾病临床仍没有合适的治疗方法。治疗这些疾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成骨分化,而微RNA(miRNA)作为真核细胞内的特异性调节因子,参与了大量基因的编码,在转录、翻译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其通过对多种信号通路的调节,促进间充质干细胞的成骨分化和骨再生。同时,miRNA的异常表达也是导致骨质疏松、骨性关节炎等骨代谢疾病的重要因素。由于miRNA数量较多,故其在调节骨代谢过程的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未来需进一步研究,以为骨代谢疾病的特定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椎间盘损伤的效果。方法选取30只健康新西兰大白兔,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5)。2组兔均行椎间盘纤维环退行性变模型的建立。建模后观察组兔给予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与地塞米松磷酸钠的混合溶液进行治疗,对照组兔给予地塞米松磷酸钠进行治疗。对2组治疗后的椎间盘高度指数(DHI)、Ⅱ型胶原量及病理学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兔在治疗后2、4、8、12周时的DHI和髓核组织的Ⅱ型胶原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兔病理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体外经过培养能够有效地对椎间盘纤维环进行修复。  相似文献   

5.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修复兔皮肤缺损创面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参与皮肤缺损创面修复重建表皮的可能性,为组织工程化皮肤提供新的种子细胞来源。方法自体来源的骨髓MSCs应用5-溴脱氧尿嘧啶(BrdU)标记后,以Ⅰ型胶原为载体植入兔背部左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治疗组),右侧全层皮肤缺损创面仅植以Ⅰ型胶原作为对照组。于术后6、12天观察创面收缩率,记录愈合时间;术后4、5周切取创面中央再生皮肤组织,行常规病理和BrdU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创面收缩率,治疗组>对照组(P<0.05);愈合时间,治疗组<对照组(P<0.05)。常规病理检测治疗组再生皮肤表皮层明显增厚,细胞数目显著增多;免疫组化检测,在治疗组再生皮肤附件毛囊内层以及表皮基底层、棘层可见BrdU阳性标记细胞。结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全层皮肤缺损创面可能分化为表皮细胞参与表皮重建并具有促进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黄定强  梁传余  王力红  刘世喜 《四川医学》2003,24(12):1216-1218
目的 了解兔骨髓闻充质干细胞的生物学特性,为组织工程寻找理想的种子细胞。方法 采用Percoll梯度离心及体外细胞贴壁培养技术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离、纯化和原代、传代培养观察。细胞染色。结果 获得的兔自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形态均一,传代细胞之间有着不全相同增殖生长特点。细胞染色:PAS、ANAE阳性,AIP、ACP阴性,苯胺蓝染色阴性,胶原I型免疫染色为阳性,胶原Ⅱ型免疫染色则为阴性。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具有独特生物学特性,将成为组织工程独特的种子干细胞。  相似文献   

7.
<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是来源于中胚层的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干细胞,主要存在于全身结缔组织和器官间质中,以骨髓组织中含量最多,胎儿脐血中亦可分离得到。在一定的诱导条件下,BMSCs具有向中胚层细胞分化的能力;另外,BMSCs还能够支持造血,对造血干  相似文献   

8.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是一群均一的细胞,具有自身的增殖特征及组织化学特征.它在适宜的微环境中能分化为成骨细胞、软骨细胞、肌腱细胞、脂肪细胞和星状神经细胞等,它易于分离、扩增,易于外源基因导入表达,有望成为细胞治疗和基因治疗的新型靶细胞,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孙晓艳  范洪学 《吉林医学》2007,28(2):156-159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是目前倍受关注的一类具有多向分化潜能的成体干细胞,其广泛分布于各种不同的组织中,如骨髓、外周血、脐血、脂肪、胎肺、胎肾等组织。MSCs可分化为成骨细胞、成软骨细胞、脂肪细胞、神经细胞、肌肉细胞等多种组织细胞。另外,MSCs还能够支持造血,对造血干细胞有扩增作用,共移植造血干细胞和MSCs可以促进造血干细胞的植入。临床上MSCs可望应用于组织工程、细胞工程、基因治疗、细胞因子替代治疗等领域[1]。本文对MSCs的来源、生物学特性、分离纯化与培养、多分化潜能以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1来源1.1骨髓:目前…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人骨形成蛋白9(human bone morphogenetic 9, hBMP-9)基因治疗与骨组织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阳离子脂质体介导hBMP-9基因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 MSCs),荧光显微镜观察及流式细胞学检测,碱性磷酸酶(ALP)活性定量测定及Von Kossa's钙结节染色;MSCs与聚乳酸-羟基乙酸(polylactide-co-glycolide, PLGA)支架共培养,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MSCs在PLGA上的黏附、生长情况;将转染与未转染hBMP-9基因的MSCs分别与PLGA支架复合培养,构建组织工程化骨并回植兔肌肉内,组织植入4、8周后进行HE染色观察.结果 流式细胞仪测定质粒转染率为34.15%;转染组MSCs的ALP活性较未转染组明显增高(P<0.01),Von Kossa's钙结节染色比较转染细胞形成的钙结节明显大于未转染组;荧光显微镜及扫描电镜观察见MSCs在PLGA支架上的黏附、生长良好;异位回植术后4、8周组织HE染色见肌肉内有新生骨基质分泌,成骨面积定量分析转染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阳离子脂质体介导的质粒能稳定转染MSCs,BMP-9能刺激MSCs的ALP活性增强,诱导钙结节形成;BMP-9基因转染的MSCs作为一种新型的种子细胞,其与PLGA支架复合用于骨缺损的修复具有较强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
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兔骨髓基质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将壳聚糖与海藻酸钠制成复合微球,包裹或不包裹骨形态发生蛋白。采用体外细胞培养技术,将两种微球分别与细胞一起培养,通过对细胞增殖率及碱性磷酸酶活性、考马斯亮蓝的检测,观察两种微球对培养细胞的影响。结果两种微球对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均无明显影响,但骨形态发生蛋白微球对细胞的分化及分泌功能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结论骨形态发生蛋白能够提高骨髓基质细胞的体外成骨能力,且壳聚糖海藻酸钠微球可作为骨形态发生蛋白的良好载体。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新型可注射温度敏感型聚乙二醇-聚乳酸-聚乙二醇水凝胶[poly(ethylene glycol)-poly(epsilon-caprolactone)-poly(ethylene glycol),(PEG-PCL-PEG,PECE)]的生物相容性,探讨其做为细胞三维培养材料和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将兔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接种于水凝胶,体外共同培养后进行形态结构观察,用MTT法检测BMSCs增殖活性,DAPI和EI试剂盒观察细胞存活和凋亡情况。结果 BMSCs在PECE水凝胶中生长及功能均比较理想。DAPI/EI染色见少量红色荧光,显示仅有少量细胞凋亡。结论可注射温度敏感性PEG-PCL-PEG水凝胶生物相容性好,是一种良好的三维培养材料,可作为种子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中。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萎缩性骨不连组织水平表达上调的hsa-miR-654-5p在人骨髓基质干细胞(hBMSCs)中对其预测靶基因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mRNA和蛋白的抑制作用,探索其在成骨分化过程中的生物学调控功能。方法分离培养hBMSCs,将第4代hBMSCs培养16 h后分别按相应体系转染细胞,再培养48 h后取六孔板内细胞提取总RNA和总蛋白,进行实时定量PCR(qRT-PCR)和Western blotting,取24孔板内细胞进行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结果当hBMSCs中hsa-miR-654-5p过表达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均发生明显下调;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检测提示,BMP2的预测靶位点直接受hsa-miR-654-5p的抑制调控,该靶位点被突变后hsa-miR-654-5p对BMP2的抑制作用消失。结论 hsa-miR-654-5p可通过作用于BMP2的特定靶位点而直接抑制BMP2的mRNA和蛋白表达。hsa-miR-654-5p的变化在成骨分化调控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提供一种新型复合支架材料。方法:制备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将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联合培养,体外成骨诱导培养2周,扫描电镜观察细胞黏附情况,MTT法分析细胞增殖情况以评价其组织相容性。结果:扫描电镜示细胞在新型支架上吸附、生长良好。MTT示BMSCs在材料上和单纯诱导的细胞增殖能力基本相同。结论:CS-CPC/BMP-2/bFGF支架材料是一种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支架材料,有望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从珍珠层水溶性基质(WSM)对兔骨髓基质干细胞分泌的骨形成蛋白-2和核心结合因子基因表达的影响入手.研究WSM产生成骨作用的机制和途径。方法培养新西兰大白兔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MSCs),并用低温下提取的珍珠层水溶性基质作用后.检测不同浓度WSM作用下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制定剂量.效应曲线,确定量效关系;采用一步RT-PCR方法检测不同浓度WSM诱导兔BMSCs后骨形成蛋白-2和核心结合因子的基因表达量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WSM可以增加兔BMSCs中碱性磷酸酶的活性,在150~200wg/ml浓度之间作用明显,碱性磷酸酶活性增加显著:WSM诱导兔BMSCs后骨形成蛋白的表达量明显增加,核心结合因子的表达量无明显变化。结论WSM通过增加骨形成蛋白-2的基因表达量诱导兔BMSCs向成骨细胞分化,与核心结合因子的作用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逆转录病毒介导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humanbonemorphogeneticprotein7,hBMP-7)基因转染对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onemarrowmesenchymalstemcell,BMSc)增殖和向成骨细胞分化的影响。方法构建hBMP-7逆转录病毒载体,使用含目的基因的病毒液感染BMSc,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hBMP-7蛋白的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能力,使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NPP法检测碱性磷酸酶合成情况。结果经BMP-7基因转染的兔BMSc有hBMP-7的阳性表达,增殖能力无明显改变(P>0.05),但其合成碱性磷酸酶的能力得到显著提高,与空载体病毒液转染、未经转染的BMSc相比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经BMP-7基因转染的BMSc能够表达外源BMP-7,hBMP-7基因转染能够促进体外培养的BMSc向成骨细胞转化,可用于以BMSc为种子细胞的组织工程化骨组织的构建。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缺氧预处理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exosome的特征;探索心肌细胞H9C2是否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作用的靶细胞之一,以及H9C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的摄取是否随时间有一定的变化特征。方法 采用分步离心结合蔗糖/D2O垫超速离心方法分离提取干细胞分泌的exosome囊体颗粒。采用透射电镜和Western blotting法鉴定提取物是否为exosome。采用图像分析软件Image- Pro Plus 6.0 对透射电镜结果中exosome 数据进行采集,采用excel和统计软件Graph Pad 5.0对采集得到的exosome数据进行统计,以明确exosome的直径分布区间和平均半径等特征。采用绿色荧光染料PKH-67标记exosome,将标记的exosome与H9C2共孵育,观察exosome能否被心肌细胞H9C2摄取。将exosome与H9C2共孵育的不同时间段,观察H9C2对exosome的摄取随时间变化的特征。结果 提取物呈微型囊体结构,形态近似球形或者椭球形,大小均一,均匀分散的分布在视野中,提取物均阳性表达CD63和CD9分子,且较CD63分子,提取物更高表达CD9分子;缺氧预处理条件下,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直径的集中分布范围是20~60nm, 半径为(17.03 ± 0.40) nm;exosome与心肌细胞H9C2共孵育结果显示,仅实验组H9C2细胞质内可见大量的exosome绿色荧光颗粒;H9C2摄取exosome的时间特征显示,对照组4个亚组中H9C2对exosomes的摄取情况无明显不同。实验组各亚组显示,exosome与H9C2共孵育1h,H9C2细胞质中即开始观察到标记的exosome;共孵育1.5~2.5h,H9C2细胞质中exosome绿色荧光颗粒数量较共孵育其他时间段的多,荧光强度较共孵育其他时间段的强。结论 成功分离提取到了缺氧预处理条件下的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心肌细胞H9C2是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生物学作用的靶细胞;H9C2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exosome的摄取情况随时间的延长有明显的变化。  相似文献   

18.
海澜  高航 《重庆医学》2012,41(14):1394-1396,1457
目的探讨骨形态发生蛋白-2(BMP-2)、梗死心肌裂解液模拟的生物微环境诱导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向心肌样细胞分化及在模拟的微环境中BMP-2对诱导的影响。方法 BMSCs分离与体外培养,构建大鼠心肌梗死模型制成梗死心肌裂解液;分4组:单纯DMEM培养组(A组)、梗死心肌裂解液组(B组)、梗死心肌裂解液加BMP-2阻断剂noggin组(C组)、BMP-2组(D组),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形态学观察、应用免疫细胞化学技术检测心肌特异性肌钙蛋白(cTnT)、心肌特异性肌球蛋白重链(MHC)的表达,并对诱导的心肌样细胞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诱导3周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析cTnT、MHC,A、C组呈阴性表达,B、D组呈阳性表达,B、D组与A、C组相比阳性细胞数增加(P<0.05)。结论 BMP-2、梗死心肌裂解液可诱导BMSCs分化为心肌样细胞;且BMP-2是梗死心肌裂解液诱导过程中重要的组成成分之一。  相似文献   

19.
To identify eukaryotie expression veetor of human bone morphogenetie protein 2 peDNA3/BMP2, verify its expression in transfected hulnan mesenchynlal stem cells(hMSCs) and the effect on hMSCs differentiation. Methods: The BMP2 gene was cloned into a eukaryotic expression veetor pcDNA3. Transfeeted the reeombinant into hMSCs by liposome, Lmmunnohistochemistry and it situ hybridization methods were used to identify the expression of BMP2 mRNA and protein; ALP and Von Kossa stains were performed to identify the BMP2 gene differentiated effect on the hMSCs. Resuits: The pcDNA3/BMP2 fragments were as large as theory. BMP2 mRNA and protein were espressed and synthesized both in 48 h and 4 weeks after transfeetion, the ALP and Ca deposit eshibitiio, which marked the osteogenie lineage of hMSCs, were enhanced and Sped. Conclusion: Transfeetion of pcDNA3/BMP2 is able to provide transient and persistent expressionin hMSCs, and promote the MSCs differentiation to osleogenic lineage.  相似文献   

20.
郭峰  王军  王坤  曹庆堂 《疑难病杂志》2009,8(9):538-540
目的探讨缺氧刺激对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BMSCs)凋亡基因Bcl-2和Bax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将hBMSCs按不同氧浓度分为对照组(20%O_2)和低氧组(2%O_2),检测不同作用时间缺氧对hBMSCs抑凋亡基因(Bcl-2)和促凋亡基因(Bax)蛋白表达的影响。结果与对照组比较,低氧组各时间点hBMSCsBcl-2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下调,hBMSCs Bax蛋白表达有明显的上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12 h时变化最明显,总体上呈现出时间依赖性特点。结论缺氧培养对hBMSCs的Bcl-2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对hBMSCs的Bax有明显的促进作用,促使骨改建平衡向破骨方向倾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