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的体外细胞毒性.方法 采用丝素蛋白/壳聚糖/纳米羟基磷灰石构建的生物支架与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共培养,用材料的细胞毒性、细胞黏附率、细胞增殖活力指标以MTT法、倒置显微镜及电镜观察来评价.结果 细胞在支架材料上黏附、生长良好,分裂增殖活跃,细胞毒性检测CTG均为0级,实验组与时照组细胞黏附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细胞增殖活力随着时间增加,细胞在支架增殖速度增快.第1、3、5、7天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扫描电镜观察发现细胞培养7天后生长良好,分裂正常,与支架材料黏附紧密.结论 支架材料对细胞无毒性,具有很好的细胞相容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腺病毒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2(Ad-rhBMP-2)转染兔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复合同种异体脱钙骨基质(DBM)的生物相容性。方法参照 Urist 方法制得兔同种异体 DBM 材料,免疫组化观察转染后 BMSCs 内 BMP-2表达情况;转染48 h 后复合同种异体 DBM 上,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生长、贴附情况,MTT 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结果腺病毒转染48 h 后,BMSCs 能够表达 BMP-2,扫描电镜可见转染后的细胞在 DBM 上贴附良好并且大量增殖。MTT 检测结果显示,种植于DBM 上的转染后细胞增殖情况正常,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Ad-BMP-2转染 BMSCs 与同种异体DBM 的生物相容性良好。  相似文献   

3.
背景前期研究已经成功制备了硫酸钙/冻干骨复合型生物多孔支架,但是其细胞相容性仍有待提高。目的制备胶原缓释微球复合硫酸钙/冻干骨支架,并且研究该种植体的细胞相容性;方法采用煅烧挂浆法制备复合种植体。将第三代成骨细胞分别与原支架(对照组)和表面修饰后的支架(实验组)复合培养。通过倒置显微镜观察细胞生长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表面修饰后的材料及细胞与材料复合的形态学特征;分别使用细胞蛋白质及细胞粘附率测定方法对细胞与材料复合培养后增殖与分化能力进行评估。结果实验组细胞的黏附率高于对照组(P〈0.05);在培养的不同时期细胞的蛋白质含量较对照组多(P〈0.05)。制备的支架能促进成骨细胞的生长,并且发现细胞有向空隙内部长入的趋势。结论经过表面修饰后的支架较原来的细胞相容性有了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制备一种调控释放干细胞外囊泡的微粒子递送系统,仅干预1次后长期发挥增强肝细胞增殖能力的作用。方法 采用差速离心法提取干细胞外囊泡并鉴定,透射电镜观察外囊泡结构和免疫印记检测外囊泡膜标志蛋白,评价所提取外囊泡符合规范。采用乳液-溶剂挥发法制备“壳-核”结构聚左旋乳酸(poly-L-lactic acid, PLA)微球,在微球“核”结构位置负载干细胞外囊泡(extracellular vesicles, EVs)得到EVs-PLA微球。通过扫描、透射电镜检测微球及外囊泡形貌,粒径分析,缓释实验检测EVs-PLA微球缓释周期,扫描电镜检测缓释至8周EVs-PLA微球形貌变化;将EVs-PLA微球与肝实质细胞共培养,鬼笔环肽/DAPI染色评价EVs-PLA微球生物相容性和细胞毒性,CCK8评价EVsPLA微球对细胞增殖活力的影响作用,免疫印记检测EVs-PLA微球共培养后细胞中增殖标志蛋白表达量并统计数据结果。结果 对比EVs-PLA干细胞外囊泡微球处理组和对照组的肝实质细胞增殖能力评价,发现EVs-PLA微球未造成细胞凋亡和细胞结构发生变异,具有生物相容性无细胞毒性;EVs-PLA微...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低强度脉冲超声波(LIPUS)对体外培养的兔骨髓基质细胞(BMSCs)成骨能力的影响。方法:抽取新西兰白兔的骨髓,体外分离纯化获取BMSCs,加入条件培养基后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应用LIPUS对BMSCs每天作用20min,对照组未予作用。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细胞增殖分化情况,分别于1、2、3周后停止LIPUS作用,应用碱性磷酸酶(ALP)和Von Kossa染色的方法鉴定细胞成骨性能。结果:BMSCs经LIPUS刺激后,细胞形态变大,核增大,核质比减小;而对照组细胞相对扁平,折光率降低。BMSCs经LIPUS刺激1、2、3周后,ALP活性均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5)。LIPUS刺激3周后,实验组钙结节像素值较对照组像素值明显增多(P〈O.05)。结论:LIPUS能促进条件培养基中的BMSCs向成骨细胞转化。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Slit2蛋白对大鼠胸主动脉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s)增殖迁移的影响。方法采用川北医学院第二临床医学院实验室培养的大鼠VSMCs ,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Slit2单独作用,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Slit2蛋白浓度分别为:50、75、100、125、150 ng/mL);第二部分:Slit2与TNF‐α共同作用,分为正常对照组、阳性对照组(含TNF‐α10 ng/mL)和实验组(TNF‐α10 ng/mL+Slit250 ng/mL、TNF‐α10 ng/mL+Slit275 ng/mL、TNF‐α10 ng/mL+Slit2100 ng/mL、TNF‐α10 ng/mL+Slit2125 ng/mL、TNF‐α10 ng/mL+Slit2150 ng/mL)。分别采用CCK‐8及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各组细胞的增殖及迁移能力。结果第一部分:实验组与对照组OD值及迁移细胞数目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516,P=0.52)。第二部分:正常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比较细胞迁移数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实验组细胞迁移数较阳性对照组明显减少;CCK‐8结果显示实验组和阳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OD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实验组与阳性对照组OD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73)。结论 Slit2对VSMCs增殖无影响,但能抑制TNF‐α诱导的VSMCs迁移。  相似文献   

7.
双相陶瓷生物骨的制备和细胞相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按一定的方法制备出双相陶瓷生物骨(biphasic ceramic—like biologic bone,BCBB).观察BCBB与体外培养的骨髓基质干细胞(bone mesenchymal stem cells,BMSCs)的相容性,为将复合物植入骨缺损处提供实验依据.方法:以取材丰富的猪椎骨经煮沸、脱水、低温锻烧等工艺处理制成的BCBB为载体。将体外培养的兔BMSCs复合到BCBB后第4、8天取材,行扫描电镜和倒置相差显微镜观察,在第2、4、6、8、10天时用酶标检测仪测定光密度(OD)值.结果:4d后BCBB表面及孔内即有了细胞贴附生长,8d后细胞明显增多,有胶原纤维形成.第8天时,BMSCs、载体联合培养细胞增殖达稳定期.结论:通过低温煅烧的方法可以制备出BCBB,BCBB与兔BMSCs有良好的相容性,第8天移植时机最佳.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对离体培养的骨髓基质细胞黏附及增殖的影响,探讨二者的生物相容性,为骨组织工程中生物材料的选择提供实验依据。 方法:采用冻干法制备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培养兔骨髓基质细胞,传代扩增后接种到材料表面,体外继续培养,用倒置光学显微镜、扫描电镜观察细胞的黏附和生长情况,用MTT方法检测种植后2、4、6及8 d细胞的增殖情况。 结果:种植2 d后细胞呈梭形纤维细胞样,平均每100倍视野下,有生物材料的实验组与无材料的对照组胞数分别为(360±20)个和(76±18)个,二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MTT法检测结果显示,两组细胞均保持持续增殖。且实验组增殖最快,接种后2、4 、6及8 d光吸收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扫描电镜下可见材料呈多孔网状结构,兔骨髓基质细胞紧密贴附在材料表面,细胞可沿材料的孔隙活跃生长。 结论:壳聚糖-聚磷酸三钙复合材料能促进骨髓基质细胞的增殖;兔骨髓基质细胞与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可作为骨髓基质细胞的载体应用于组织工程。  相似文献   

9.
陈文坚  李锋  陈安民 《华中医学杂志》2009,33(4):171-174,178
目的探讨藻酸钠微球培养对兔椎间盘髓核细胞(NPCs)体外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方法4月龄健康新西兰大耳白兔6只,取髓核细胞原代培养,传代后分为实验组(藻酸钠微球培养)和对照组(平面培养),通过倒置相差显微镜对髓核细胞进行形态学观察,MTT法测定两组髓核细胞增殖情况,运用RT-PCR技术检测两组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结果经过2周的培养,两组髓核细胞增殖率无明显差异;藻酸钠微球培养组在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上均高于平面培养组(P〈0.01或P〈0.05)。结论藻酸钠微球培养法能促进髓核细胞中Ⅱ型胶原和聚集蛋白聚糖的表达,在维持其表型稳定方面优于平面培养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丝裂霉素C‐壳聚糖(M M C‐CS )缓释微球对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瘢痕增殖的疗效。方法48只(96眼)新西兰大白兔分为4组,每组24眼,通过双眼行巩膜咬切术建立青光眼滤过术兔模型。其中24只兔的右眼术中植入M M C‐CS缓释微球(A组),其左眼术中植入CS空白缓释微球(B组);另24只兔右眼术中应用含0.20 mg/mL MMC棉片(C组),其左眼行单纯巩膜咬切术(D组)。术后观察各组眼压、滤过泡、前房炎性反应、并发症、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情况;术后第7、14、21天分批处死各组兔模型并行病理学检查。结果(1)眼压:A组能维持较长时间的低水平眼压,C组次之,B组与D组维持时间最短,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2)滤过泡情况:A组滤过泡存活时间较其他各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并发症:各组中均未出现术后并发症。(4)角膜内皮细胞计数:A组术前与术后的计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病理结果:A组结膜上皮完整性较好,结膜下成纤维细胞较其他各组少,滤过口周围区无明显炎症浸润,新生胶原纤维也较少。结论 MMC‐CS缓释微球能安全有效抑制兔青光眼滤过术区的成纤维细胞及新生胶原纤维的增殖,显著提高青光眼滤过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探究羟基磷灰石(HAp)壳聚糖(CS)复合微球支架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体外生物学行为的影响,评估其作为骨组织工程支架的可行性。方法纳米 HAp 和CS 复合物通过微流体技术自组装成微球支架,显微镜下形态学观察。将 P2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与微球行体外共培养,计算前6 h 黏附率。培养1、3、6、9 d,计算增殖率并用 GraphPad Prism 6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行扫描电镜及共聚焦扫描式显微镜检测,观察细胞黏附及分布。将细胞微球复合物填入自制模具中培养14~21 d,进行形态观察。结果显微镜镜下微球为完整的圆形,大小一致。BMSCs 与微球体外培养6 h,黏附率达90%以上。6 d 时,BMSCs 的增殖率达到最高。扫描电镜结果显示微球上有大量 BMSCs 黏附定植并分泌大量胞外基质将微球连接成整体;共聚焦扫描式显微镜结果可见明显的细胞骨架微丝蛋白。细胞微球体外模具培养18 d 后,形成了结构完整的组织块。结论HAp-CS 微球是一种良好的促BMSCs 种子细胞黏附定植的支架材料,是促进细胞生长的有效支撑载体,与共培养细胞形成的复合组织块有望应用于体内动物实验修复标准缺损。  相似文献   

12.
目的 建立原发性开角型青光眼(POAG)小梁网细胞体外原代培养体系; 分析不同终浓度重组人骨形态发生蛋白7(rhBMP7)对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的影响; 探讨rhBMP7与POAG发生、进展的相关性。 方法 取术中切除的带小梁网组织块(未使用丝裂霉素C),进行体外原代及传代培养,取3代小梁网细胞,在CFDA SE标记后,分别加入终浓度为0(对照组),20,50,80,100,200 ng/mL的rhBMP7无血清培养基,采用CCK8、荧光显微镜、流式细胞仪等方法检测POAG小梁网细胞增殖情况。 结果 细胞经传代培养,经鉴定为POAG小梁网细胞; 采用CCK8法检测发现:经终浓度为0(对照组),20,50,80,100,200 ng/mL的rhBMP7处理后,POAG小梁网细胞吸光度(OD值)分别为:(0.561 2±0.026 9),(0.724 2±0.039 3),(1.416 0±0.016 2),(1.740 4±0.039 2),(1.853 8±0.014 5),(1.936 4±0.054 6); 实验组细胞增殖率分别为1.37%,2.96%,3.70%,3.96%,4.15%; 实验组与对照组及各实验组间增殖率比较,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荧光显微镜示:随着rhBMP7终浓度的增加,经CFDA SE标记的POAG小梁网细胞荧光染色变浅、细胞量及密度增加; 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经20,50,80,100,200 ng/mL终浓度rhBMP7干预的POAG患者小梁网细胞,分裂、增殖细胞所占的比例分别为17.85%,18.63%,20.10%,27.45%,72.41%。 结论 运用组织块培养法,可体外原代培养出POAG患者的小梁网细胞; rhBMP7在一定程度上可促进POAG小梁网细胞的增殖,且在一定范围内呈剂量依赖性。  相似文献   

13.
赵微  刘艳翠  牛莹莹 《医学综述》2013,19(12):2246-2247
目的比较大鼠脂肪源性干细胞(ADSCs)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的增殖速度,探讨ADSCs替代BMSCs的可行性。方法从成年雄性SD大鼠取脂肪组织和骨髓分别提取ADSCs和BMSCs,利用3-(4,5-二甲基噻唑-2)-2,5-二苯基四氮唑溴盐(MTT)法检测细胞增殖速度。结果第二代ADSCs和BMSCs细胞接种时光密度(OD)平均值分别为0.028和0.030,两者OD值进行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88,P>0.05),于接种后的第1、2、3、4日ADSCs的OD值都显著高于BMSCs(P<0.05)。结论大鼠ADSCs增殖速度显著高于BMSCs。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大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s)条件培养基对体外培养神经干细胞(NSCs)增殖与分化作用的影响。方法用 BMSCs 条件培养基分别在增殖与分化条件下培养 NSCs,观察 NSCs 形态变化。用 MTT 法及 NSCs 球数目和直径的统计分析了解 NSCs 增殖情况,同时行免疫荧光及 Western blot 法鉴定其分化情况。结果原代培养获得大量未分化且悬浮生长的 NSCs 球,并能分化为神经元细胞、星形胶质细胞及少突胶质细胞。BMSCs 条件培养基组能够促进 NSCs 球的吸附贴壁,但与对照组相比光密度(OD)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NSCs 球数目和直径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另外,BMSCs 条件培养基组少突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MBP 表达量高于对照组(P <0.05),星形胶质细胞特异性蛋白 GFAP 表达量低于对照组(P <0.05),而神经元特异性蛋白 MAP-2表达量未见明显异常。结论大鼠 BMSCs 条件培养基促进 NSCs 向少突胶质细胞方向分化,但不抑制其增殖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网膜素-1(Omentin-l)对结肠癌干细胞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采用间接免疫磁珠法分选结肠癌干细胞,分别采用克隆球形成实验、分化实验和流式细胞术鉴定结肠癌干细胞.以结肠癌干细胞为研究对象,设立对照组、Omentin 1 组(1 μg/ml Omentin-1)、Omentin 2 组(2 μg/ml Omentin-1)、Omentin LY 组(1 μg/ml Omentin-1+ 50 μmol/L LY294002) 、 LY 组(50 μmol/L LY294002), CCK-8方法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情况,同时分别检测Omentin-1干预细胞0、1、6、24、48 h后细胞增殖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对照组、Omentin 1组、 Omentin 2组丝/苏氨酸蛋白激酶(Akt)、磷酸化丝/苏氨酸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结果 成功分选培养结肠癌干细胞,CD133 +结肠癌干细胞含量达80.3% ;与对照组相比,其余4组吸光度(OD)值均下降,细胞凋亡率均上升(P<0. 05);与Omentin 1组相比,Omentin 2组OD值更低,细胞凋亡率高(P<0. 05);分别与Omentin 1组和LY组相比, Omentin LY 组 OD 值低,凋亡率高(P<0. 05) ; Omentin-1 对结肠癌干细胞的作用随时间延长,OD值呈逐渐下降趋势(P<0.05);与对照组相比,Omentin 1 组和 Omentin 2 组 pAkt/ Akt蛋白表达量均下降,其中Omentin 2组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mentin-1可抑制结肠癌干细胞增殖,促进其凋亡,与LY294002具有协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Akt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16.
人骨形成蛋白-2对人脑胶质瘤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吴景文  章翔  费舟  荆俊杰  高大宽  屈延  郭衍 《医学争鸣》2000,21(9):1086-1089
目的 探讨人骨形成蛋白(rhBMP-2)对体内,外人脑胶质瘤SHG44细胞周期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体外培养人脑胶质瘤细胞,绘制rhBMP-2作用前、后的SHG44细胞生长曲线,MTT法测定rhBMP-2对SHG44细胞的增殖影响;以流式细胞仪、电镜和琼脂糖凝胶电泳分别检测其细胞周期、超微结构和DNA片段改变,观察局部注射rhBMP-2对裸鼠皮下SHG44胶质瘤增长的影响,结果 rhBMP-2可抑制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不同浓度类胰岛素一号增长因子(IG F‐1)微球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缓释微球制作采用乳化冷凝聚合交联法;根据微球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将载不同浓度的IGF‐1明胶微球分为0.25,2.5,25,250 ng/mg组及空白对照组,通过细胞增殖和分化实验评价不同浓度IGF‐1微球对成骨细胞功能的影响。结果载不同浓度IGF‐1的微球对细胞增殖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0.25,2.5,25 ng/mg组对成骨细胞均具有显著的促增殖作用,其中25 ng/mg组的促增殖作用最为显著。载不同浓度IGF‐1的微球对细胞分化的影响有显著性差异,其中25 ng/mg组的促分化作用最为显著。结论 IGF‐1明胶微球有显著促进成骨细胞增殖和分化的作用,其最佳浓度为25 ng/mg。  相似文献   

18.
Wang JS  Hu XY  Zhang W  Yuan J  Yang Y  Fang Q 《中华医学杂志》2010,90(30):2130-2135
目的 构建含人细胞色素P-450 CYP2E1(CYP2E1)基因的缺陷型重组腺病毒载体,检测其协同化疗药物的抗肿瘤效应,为基因介导酶前药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方法 克隆人肝CYP2E1全长cDNA,制备高滴度的重组腺病毒颗粒(1.2×1012 pfu/ml).分离、培养、传代纯化及鉴定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BMSC).用Transwell小室检测BMSC向肿瘤细胞的趋化迁移.将重组腺病毒分别转染BMSC和人黑色素瘤细胞A375细胞.荧光显微镜和RT-PCR、Western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基因细胞中外源增强绿色荧光蛋白(EGFP)、CYP2E1的表达.倒置显微镜、四甲基偶氮唑盐(MTT)和膜联蛋白V-异硫氰酸荧光素(Annexin V-FITC)和碘化丙啶(PI)双染色法检测CYP2E1协同酶前药达卡巴嗪(DTIC)的抗肿瘤效应(实验分A375-CYP2E1组、BMSC-CYP2E1组和BMSC-CYP2E1+A375组,并以各自空载体组作为对照;细胞接种后分别加入不同浓度DTIC).结果 成功构建重组腺病毒载体pAd5CMV-NpA-CYP2E1和pAd5CMV-NpA-EGFP.成功分离BMSC,并证明BMSC可通过聚碳酸酯膜分别向下室内的K562和A375细胞迁移.荧光显微镜检测到转基因靶细胞EGFP表达,RT-PCR和Western印迹法均检测到目的基因在转基因细胞中高表达.倒置显微镜下见加入DTIC后BMSCCYP2E1+A375组的死亡细胞明显多于对照组.MTT法示DTIC呈浓度依赖性抑制转CYP2E1基因的细胞生长,其中BMSC-CYP2E1+A375组药物半数抑制量(IC50)值为(0.17±0.13)mmol/L,其对照组为(0.65±0.20)mmol/L,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可选0.05 mmol/L DTIC浓度作人BMSC的相对安全浓度.Annexin V/PI法示0.05 mmol/L DTIC处理细胞48 h后BMSC-CYP2E1+A375组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其对照组(26.8±2.0比8.7±1.3,P<0.01).结论 BMSC体外具有向肿瘤细胞趋化迁移的特性.重组腺病毒载体介导的CYP2E1转染BMSC具有协同化疗前药的抗肿瘤效应.  相似文献   

19.
目的 通过模拟腹腔镜二氧化碳(CO_2)气腹环境,研究CO_2气腹对肾透明细胞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的安全性.方法 选用人肾透明细胞癌细胞株RCC-949在99%CO_2、1%O_2、21℃和15 mmHg(1 mmHg=0.133 kPa)条件下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离体培养1、2、4 h,应用脱氧核苷酸末端转移酶介导的生物素化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凋亡;采用噻唑蓝法(MTT法)检测RCC-949细胞在CO_2气腹环境干预后的增殖.结果 正常对照组、低氧1 h组、低氧2 h组和低氧4 h组增殖的光密度值分别为0.348±0.051、0.372±0.082、0.389±0.110和0.378±0.114,凋亡细胞百分率分别为(3.2±0.5)%、(3.4±0.3)%、(3.8±0.4)%和(4.3±0.5)%,各组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 在模拟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中培养4 h之内,RCC-949细胞的增殖和凋亡水平无显著改变.由此推测,腹腔镜CO_2气腹环境并不增加肿瘤细胞种植转移的机会,腹腔镜手术治疗肾脏肿瘤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