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目的 观察蜂毒穴位注射对急性偏头痛大鼠行为学以及血浆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P物质(SP)含量的影响,探讨蜂毒对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 将健康雄性SD大鼠48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佐米曲普坦组、蜂毒低、中、高3个剂量组,每组8只,后5组大鼠通... 相似文献
3.
4.
目的 探讨神经源性炎症介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 CGRP)对咳嗽敏感性的作用。方法 2018年2月—2018年3月,18例健康人群吸入不同浓度的CGRP溶液,找到合适CGRP浓度造成辣椒素咳嗽敏感性(即引起5次及以上咳嗽的最低辣椒素浓度,C5)增高,且不引起肺通气功能变化。进一步选取耳鼻喉科确诊无咳嗽鼻炎患者23例,予以吸入合适浓度的CGRP溶液,探索咳嗽敏感性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 健康组在吸入10、20μg/mL CGRP溶液后,咳嗽敏感性明显增高(Z=-3.71,P=0.037;Z=-3.58,P=0.031)。但20μg/mL CGRP会造成肺通气功能障碍: 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预计值、用力肺活量占预计值、峰流速占预计值、最大呼气中期流速占预计值均显著下降(P<0.05)。鼻炎患者吸入5μg/mL CGRP溶液后,咳嗽敏感性明显增高(Z=-2.11,P=0.029),且咳嗽敏感性和肺通气功能在30min内无进一步变化趋势(P>0.05)。结论 神经源性炎症介质CGRP是鼻炎患者咳嗽敏感性增高的原因之一,可能是此类患者产生咳嗽的因素。 相似文献
5.
偏头痛发病机制和治疗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偏头痛是最常见的头痛之一,在成年人群中的发病率为20%。偏头痛的病理生理机制现在被认为是神经血管失调,其中三叉神经-脑血管系统通过释放有强力扩张脑血管作用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在偏头痛的病理生理中起着关键作用,这种神经肽的释放与头痛相平行,并且其浓度与头痛的强度有很好的相关性。曲坦类药物可有效缓解偏头痛的发作,但对心血管系统的副作用不容忽视。 相似文献
6.
7.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 related peptide,CGRP)受体近来成为治疗偏头痛的重要靶点,封闭CGRP受体能使CGRP失活。erenumab是目前唯一一个用于治疗偏头痛的单克隆抗体药物,能特异性地与CGRP受体结合,抑制降钙素基因相关肽所致的偏头痛。基于它在临床试验中的有效性和安全性,2018年5月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FDA)批准其上市。本文描述了它的基本信息、药理学、临床试验和安全评价,旨在为医生和患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头痛宁胶囊干预偏头痛大鼠,对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基因表达的影响,及头痛宁胶囊对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功能的干预作用。方法 将24只健康成年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A组),偏头痛组(B组),头痛宁胶囊对照组(C组),头痛宁胶囊治疗组(D组),每组6只。C、D组给予头痛宁胶囊0.375 g/(kg·d)灌胃7 d,之后B、D组大鼠制备硝酸甘油型偏头痛大鼠模型,造模2 h处死大鼠,取中脑组织。采用实时定量PCR检测各组大鼠中脑CGRP mRNA拷贝数。结果 A、B、C、D组大鼠中脑每250 ng总RNA中脑CGRP mRNA拷贝数分别为:(1.13±0.68)×104、(1.61±0.51)×104、(0.80±0.45)×104、(0.75±0.27)×104。A组与B组、C组与D组大鼠中脑CGRP mRNA拷贝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C、D组大鼠中脑CGRP mRNA拷贝数明显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头痛宁胶囊可以降低偏头痛发作时中脑CGRP基因的表达,发挥治疗偏头痛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女性偏头痛相关因素及氟桂利嗪的防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①目的 探讨氟桂利嗪(西比灵)与血管舒缩相关因子的关系及其对女性偏头痛的疗效。②方法 门诊女性偏头痛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30例,比较西比灵治疗观察组与血橙通治疗对照组的疗效,同时测定治疗前后血中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含量。③结果 观察组舒血管因子CGRP的台量较服药前低,而缩血管因子ET无改变,在减少头痛持续时间和减轻头痛程度方面的有效率均为93%,减少月头病频率方面有效率均为87%,表明观察组优于对照组。④结论 西比灵可通过降低CGRP,有效地控制女性偏头痛发作。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 探讨更年期女性发生前庭性偏头痛(vestibular migraine,VM)的影响因素及其与雌二醇及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alcitonin gene-related peptide,CGRP)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在山东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更年期女性VM患者100例(更年期VM组),及同期更年期健康体检者100例(更年期对照组).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影响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更年期女性VM与雌二醇及CGRP的相关性.结果 200例患者,年龄41~59岁,平均(49.0±4.9)岁.与更年期对照组相比,更年期VM组雌二醇更低[(39.13±5.32)pg/ml比(81.94±5.98)pg/ml],CGRP更高[(88.47±8.45)pg/ml比(59.59±5.97)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雌二醇越低(OR=0.559,95%CI:0.189~0.809,P=0.003)、CGRP越高(OR=7.601,95%CI:2.193~14.348,P=0.001)的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风险越高.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偏头痛及眩晕的发作频率及其持续时间和雌二醇呈负相关,与CGRP呈正相关(P<0.05).结论 更年期女性VM患者血清雌二醇水平降低、CGRP水平升高,且是更年期女性发生VM的独立危险因素,偏头痛及眩晕的发作频率及其持续时间与雌二醇水平负相关,与CGRP水平正相关. 相似文献
12.
大鼠颈上神经节的尾端和头端切断后,用免疫电镜方法研究节内P物质,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免疫反应神经纤维的超微结构。尾端切断后,节内SP和CGRP免疫反应纤维数量比正常组明显减少,甚至消失。然而,头端切断后,该二种肽能神经数量则无明显变化。 相似文献
13.
人胎小肠肥大细胞与肽能神经的分布和发育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人胎小肠壁P物质(SP)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免疫反应性(IR)肽能神经的分布和发育规律,探讨小肠壁内肥大细胞(MC)与SP、CGRP-IR肽能神经的关系。方法取人胎小肠分别进行甲苯胺蓝(TB)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结果第14周开始,胎儿小肠壁黏膜下层、肌层间结缔组织中偶见SP能、CGRP能神经纤维及神经元,免疫反应渐强,神经元从浅棕色到深棕色,神经纤维呈串珠状或点线状;从小肠壁TB特殊染色MC和SP、CGRP免疫组织化学相邻切片上看,部分MC内存在SP、CGRP免疫反应阳性物质。结论人胎小肠壁黏膜下和肌间神经丛存在SP-IR、CGRP—IR肽能神经元和神经纤维;某些MC共存有SP—IR、CGRP-IR肽能活性物质。 相似文献
14.
15.
目的:探讨P物质(S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的表达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作用。方法:雄性BalB/c小鼠随机分为柯萨奇病毒B3(CVB3)感染组和对照组,免疫组化SP法检测心肌组织中SP和CGRP的表达。结果:感染组小鼠心肌组织中SP、CGRP的表达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强(P<0.05),14 d达高峰,阳性信号指数分别为(39.90±2.76)和(22.08±1.06),且与心肌病变呈正相关;感染组小鼠SP的表达与CGRP的表达呈正相关(r=0.957,P<0.05)。结论:病毒性心肌炎小鼠心肌组织SP和CGRP水平的增高,提示SP和CGRP可能参与了病毒性心肌炎的病理生理学变化。 相似文献
16.
A型肉毒毒素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穴位注射A型肉毒毒素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为临床治疗偏头痛提供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 选择偏头痛病人40例,应用A型肉毒毒素局部肌内注射治疗。随机分为两组,Ⅰ组疼痛点注射组,药物肌内注射点包括疼痛部位和疼痛敏感区域。Ⅱ组针灸穴位点注射组,注射点选择太阳穴、率谷穴、天柱穴、风池穴、百会穴、印堂穴。两组注射总剂量均为25U。记录治疗前、治疗后1、2、3、4月头痛频率、强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不良反应等。测定治疗前后血中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结果与治疗前相比,Ⅰ组病人BTX-A治疗后1、2、3月头痛发作频率、严重程度、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治疗后4月无显著差异。Ⅱ组病人治疗后1、2、3、4月头痛发作频率、疼痛程度、发作持续时间、伴随症状明显改善,有显著差异(P〈0.01)。Ⅱ组与Ⅰ组相比,治疗后1、2、3、4月头痛发作频率降低、疼痛程度减轻、持续时间缩短、伴随症状减少,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经BTX-A治疗,Ⅱ组有效率高于Ⅰ组,有显著差异(P(0.01)。Ⅰ组和Ⅱ在治疗后1月血CGRP含量较发作时均明显下降.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1)。治疗后1月。Ⅱ组血CGRP含量明显低于Ⅰ组,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A型肉毒毒素穴位注射治疗偏头痛疗效好,作用时间长,副作用少,操作简单,同时可降低治疗费用。 相似文献
17.
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方法(RIA)观察了实验性脾虚证大鼠胃窦部P物质(SP)、血管活性肠肽(VIP)、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的变化。结果:脾虚组胃窦部SP、VIP、CGRP免疫活性肽(ir SP、ir VIP、ir CGRP)含量均明显降低,下降百分率为ir SP>ir VIP>ir CGRP。自然恢复组ir SP含量无明显恢复,ir VIP、ir 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加味四君子汤治疗组ir SP含量有一定程度恢复,但与对照组相比仍有显著差异,ir VIP、ir CGRP含量均恢复正常。结果提示:脾虚大鼠胃窦部ir SP、ir VIP、ir CGRP含量的改变可能与脾虚证胃动力失调有一定关系,加味四君子汤对大鼠实验性脾虚证胃肠肽分泌异常有一定调理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系统评价Erenumab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SCI)、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万方、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收集Erenumab(试验组)对比安慰剂(对照组)预防性治疗成人偏头痛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21年3月,提取资料后按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5.1.0提供的偏倚风险评估工具进行质量评价,采用Rev Man 5.1以及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项RCT,共3 079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Erenumab在月平均偏头痛天数较基线的变化(MMD)[MD=-1.68,95%CI(-1.92,-1.44),P<0.00001]、月平均偏头痛天数较基线减少≥50%例数(MMD 50)[OR=2.32,95%CI(2.01,2.68),P<0.00001]、月平均急性偏头痛特异性用药天数较基线的变化(MSMD)[MD=-1.59,95%CI(-2.03,-1.14),P<0.00001]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小关节SP、CGRP神经正常分布和在关节退变时分布的变化 ,探讨椎间盘结构和功能改变对小关节的影响和小关节肽能神经在腰椎小关节退变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通过间盘移植建立腰椎小关节退变模型 ,用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小关节SP、CGRP神经正常分布和在关节退变时分布的变化。结果 SP和CGRP -IR神经纤维在小关节内的定位与分布基本一致 ,小关节含SP/CGRP神经主要存在于关节囊内 ,另外在小关节软骨下骨区亦有少量独立走行的SP/CGRP纤维。腰椎小关节退变时 ,关节囊及软骨下骨区 ,SP -IR、CGRP -IR神经纤维减少。结论 SP、CGRP可能参与关节退变及腰痛的发生 ,小关节在腰腿痛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都梁软胶囊对偏头痛模型大鼠中脑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和缩胆囊肽(CCK)基因转录水平的影响,探讨其预防治疗偏头痛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Wistar大鼠随机分4组,A为对照组,B为偏头痛组,C为都梁软胶囊对照组,D为都梁软胶囊治疗组。C、D组给予都梁软胶囊0.5g·kg -1·d-1灌胃,A、B组大鼠灌胃给予等量容积的 Tween‐80。灌胃7 d后,将B、D两组大鼠造硝酸甘油型偏头痛模型,造模2 h ,保存中脑标本。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CGRP和CCK的转录水平。结果 D组大鼠中脑CGRP转录水平明显低于B组(0.64±0.35和1.61±0.51,P<0.05)。C组大鼠中脑CCK 转录水平明显低于A组(0.32±0.31和1.21±0.38,P<0.05)。结论都梁软胶囊可以干预中脑CGRP和CCK的表达,从而影响内源性痛觉调制系统的功能。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