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在脑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中的应用与评估功能恢复的预测价值。方法对发病〈4.5 h急性脑梗死患者符合溶栓条件并家属签字同意后行尿激酶静脉溶栓,在入出院时进行NIHSS评定及90 d后行改良Rankin量表评定临床预后及独立生活能力。结果溶栓前平均NIHSS为(14±5)分,溶栓后24 h平均NIHSS为(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NIHSS应用于溶栓中可预测临床转归。  相似文献   

2.
陈军  陈覃  吴海滨  施辉  刘希光 《江苏医药》2002,28(5):324-326
目的:评价超选择动脉溶栓及经皮空内血管成形术(PTA)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急性脑梗死病人,经股动脉或颈动脉插管,用微导丝将微导管送至血管闭塞部位,注入尿激酶(UK)行溶栓治疗,对6例颅外段血管狭窄者,采用PTA消除,并注向罂粟碱扩张颅内血管,结果:颈内动脉闭塞10例,大脑中动脉16例,椎基动脉系统4例中,血管完全再通15例,部分再通12例,治疗3个月后日常生活能力指数(BI)评分:100分20例,75-95分6例,占86.67%,结论:早期超选择动脉溶栓配合PTA和罂粟碱可明显提高闭塞血管再通率,是目前治疗急性脑梗死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尿激酶溶栓治疗不同时段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62例STEMI患者,将患者依据给予溶栓距STEMI发病时间的不同分为小于6h溶栓组与大于6h溶栓组。其中,小于6h溶栓组39例,大于6h溶栓组23例,均应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溶栓再通率与4周内心力衰竭发生率、梗死后心绞痛、出血、死亡率。结果:小于6h溶栓组的溶栓再通率、4周内心力衰竭、梗死后心绞痛与大于6h溶栓组相比,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出血、死亡率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尽早给予STEMI患者行静脉溶栓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再通率,挽救更多的心肌,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50例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共38例患者冠脉溶栓再通成功,其中发病至开始溶栓时间〈6h患者的溶栓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6~12h的患者,T波倒置患者的再通成功率明显高于T波未倒置的患者,对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例死亡,3例出现并发症,经相应处理后好转。结论早期且足量地给予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有效降低降低病死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提高再通成功率,适用于缺少相关设备及检测手段的基层医院。  相似文献   

5.
张运新 《北方药学》2011,8(2):20-21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联用低分子肝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溶栓再通组22例和溶栓未通组8例、未溶栓组30例,溶栓组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加皮下注射小剂量低分子肝素治疗;未溶栓组不用溶栓治疗,采用常规治疗,观察三组疗效、射血分数和死亡率。结果:溶栓再通组22例(73.0%)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8例(26.6%)(X2=4.125,P〈0.05);溶栓再通组总有效率90.0%,明显高于溶栓未通组75.0%、未溶栓组66.6%(X2=4.228,X2=5.128,P均〈0.05);溶栓再通组全部存活,溶栓未通组1例死亡(12.8%),未溶栓组5例死亡(16.6%)。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可以提高冠状动脉再通率、降低死亡率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梁福俊 《北方药学》2012,9(4):12-12
目的:观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8年3月~2011年3月早期心肌梗死患者56例采用静脉滴注尿激酶的治疗方法,对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6h内溶栓再通率87.2%明显高于6~12h内的29.4%,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早期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获得较高的再通率,且副作用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于捷 《中国实用医药》2013,8(10):157-158
目的瑞替普酶(rPA)、国产尿激酶(UK)对急性sT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进行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59例STEMI患者接受静脉溶栓治疗,随机分为瑞替普酶组24例,尿激酶组35例,统计治疗后血管再通率、死亡率及观察有无出血、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等并发症。结果静脉溶栓治疗60min、90min、120min再通率rPA组高于UK组。结论rPA早期再通率高于UK。  相似文献   

8.
杨莉 《海峡药学》2016,(9):177-178
目的:探讨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4月~2015年4月我院收治的38例符合中国脑血管防治指南中规定的溶栓条件的急性脑梗死患者,均行rPA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并记录所有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 NIHSS),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本组38例患者治疗后NIHSS平均得分为(12.52±1.63)分,31例患者治疗24h后的 NIHSS评分变化大于4分,治疗有效率为81.58%。结论 rPA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安全可靠,但治疗期间须注意患者凝血功能,若发现APTT异常需立即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使用尿激酶溶栓治疗有关血管再通率在男女之间的差异。方法收集北票市中心医院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年龄小于50岁,发病时间小于12h,拒绝急诊PCI术的,给予尿激酶溶栓治疗,通过间接指标观察血管再通率。结果溶栓血管再通率:男性组为65%,女性组为83.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溶栓血管再通率男20例和女12例两组,在梗死部位及溶栓时间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小于50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血管再通率,女性高于男性。  相似文献   

10.
曾懿 《北方药学》2016,(1):10-10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塞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2015年8月在我院治疗的52例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作为探究对象,观察患者在不同发病时间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52例患者经溶栓治疗,40例冠脉再通,再通率为76.9%,其中发病时间为3h内冠脉再通率为86.7%(13/15),发病时间在3~6h冠脉再通率为75%(12/16),发病时间在6~12h冠脉再通率为71.4%(15/21);共11例发生出血并发症,包括上消化道出血3例、皮下出血2例和牙龈出血6例。其中发病时间为3h内出血发生率为6.7%(1/15),发病时间在3~6h出血发生率为18.8%(3/16),发病时间在6~12h出血发生率为33.3%(7/21)。结论:早期使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明显提高冠脉再通率降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AMI静脉溶栓病例,根据急性心肌梗死溶栓疗法参考方案[1]制订的再通标准计算梗死相关血管(IRA)的再通率及观察溶栓并发症、病死率。结果本组静脉溶栓再通率为80.9%,合并轻度消化道出血3例。住院期间5周病死率为9.5%,死亡2例均并发心源性休克且为溶栓未通的大面积心肌梗死重症患者。有6例年龄〉75岁(最大者87岁)的患者溶栓再通,且无出血反应,取得了满意的疗效。结论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AMI再通率高、不良反应小、疗效可靠,且操作简便、适合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方法 对60岁以上急性心肌梗死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32例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观察急性心肌梗死后12 h内不同时间溶栓治疗后冠脉再通率、4周病死率及溶栓治疗的并发症.结果 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32例,冠脉再通14例,再通率43.8%.急性心肌梗死4 h内溶栓再通率最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栓治疗出血并发症轻微,无中重度出血并发症.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降低4周病死率,溶栓距发病4 h内血管再通效果最好.溶栓出血并发症轻微,针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急性脑梗死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情况,探讨静脉溶栓治疗方法用于急性脑梗死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52例急性脑梗死的住院患者,经初诊诊断和影像学检查诊断确诊为急性脑梗死,发病时间均〈3 h,治疗时以100~150万U尿激酶加入100~200 ml的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进行溶栓治疗,观察治疗结果。结果 52例急性脑梗死患者中,接受尿激酶溶栓治疗后3 h内症状完全消失的患者23例(44.2%),经溶栓治疗后症状未进一步发展的患者25例(48.1%),病情加重的患者4例(7.7%)。所有患者均未出现误诊。结论早期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静脉溶栓治疗的安全性和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尿激酶在急性心肌梗死中早期静脉溶栓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5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给予国产尿激酶150万单位30min静脉应用进行溶栓治疗。结果冠脉血管再通38例,再通率67.8%,无严重不良反应。结论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应用尿激酶进行静脉溶栓疗效好,相对安全,值得在基层医院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使用尿激酶(UK)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AC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0例ACI患者采用静脉滴注尿激酶溶栓治疗,并要求在治疗前后分别行DSA检查评估,治疗前、治疗后分别于12h、48h、1周、4周采用ESS、NIH及BI指数进行评分及疗效评定。结果溶栓后各个时间段ESS、NIH和BI评分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0.05),4周基本痊愈35例、显效19例、有效12例、恶化8例、无变化6例,有效率达82.5%。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ACI是高效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2004~2009年采用尿激酶静脉溶栓进行急性心肌梗死治疗的117例患者,按溶栓距发病时间6 h为界限,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观察组中血管再通率达84.7%,高于对照组53.4%的血管再通率。观察组中仅有2例死亡,对照组8例死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45,P〈0.01。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对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有较好的临床效果,尽快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大幅度提高血管再通率,降低死亡率,使患者生命安全得到更好的保障。  相似文献   

17.
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收治的90例AMI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观察对比2组冠状动脉再通率及急性期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冠状动脉再通率为62.2%高于对照组的2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病死率、急性心力衰竭发生率、心绞痛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是治疗AMI的有效方法 。  相似文献   

18.
急性心肌梗死早期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的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尿激酶早期静脉溶栓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2005年2月至2008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80例,经静脉尿激酶(UK)溶栓治疗患者42例,为UK溶栓观察组。同期未溶栓治疗患者38例为未溶栓对照组,除不用尿激酶以外,其余治疗均与UK溶栓组相同。结果UK溶栓观察组冠脉再通率为66.7%,常规对照组为15.8%,UK溶栓观察组4周病死率为4.8%,常规对照组为18.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UK溶栓观察组严重的心律失常率为28.6%,未溶栓对照组为55.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早期进行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可提高AMI血管再通率,降低病死率,减少心力衰竭发生,并发症少,不良反应轻,价格低廉,能提高其生活质量,值得基层医院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老年人急性心肌梗死(AMI)溶栓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36例发病6h内无溶栓禁忌证的36患者行尿激酶100万U静脉溶栓,辅以阿司匹林口服及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结果再通26例,再通率72.2%。结论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能使闭塞的冠状动脉再通,濒临死亡的心肌得以存活,是一种安全有效、简便易行的治疗方法,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