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程桐花  朱贞祥 《安徽医药》2015,19(12):2354-2355
目的:探讨在胃癌及其癌前疾病筛查中实施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和幽门螺杆菌( Hp) IgG抗体检测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3月—2014年3月接受体检的胃部疾病者150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以疾病类型分为4组,其中胃癌组48例,胃溃疡组37例,浅表性胃炎组32例,慢性萎缩性胃炎组33例,另选同期行健康体检正常人员5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对各组研究对象胃蛋白酶原I(PGⅠ)、胃蛋白酶原Ⅱ(PGⅡ)进行检测,并计算PGR(PG Ⅰ/PG Ⅱ比值),采用胶体金法对Hp-IgG抗体进行检测。结果同对照组比较,胃溃疡组PGⅠ、PGⅡ明显较高,PGR明显较低( P<0.05),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PGⅠ与PGR均明显较低,PGⅡ明显较高(P<0.05),浅表性胃炎组各项指标同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对照组Hp感染阳性率同其他各组比较均较低,胃溃疡组Hp感染阳性率最高,但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各组中Hp阳性研究对象血清PGⅠ、PGⅡ和PGR水平同阴性研究对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患者血清PG异常,有望作为胃癌及其癌前疾病早期筛查的一项重要指标,而幽门螺杆菌感染对血清PG水平无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G)含量测定在胃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接诊的行胃镜检查的胃疾病患者150例,其中黏膜正常或者轻度非萎缩性胃炎患者为对照组,共48例,其余102例为研究组,包括糜烂性胃炎15例、萎缩性胃炎23例、胃溃疡25例、十二指肠溃疡26例、胃癌13例。所有患者采用胶乳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记录2组患者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情况,并分析。结果十二指肠溃疡、糜烂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萎缩性胃炎、胃癌患者血清中PGⅠ、PGⅠ/PGⅡ比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研究组PGⅡ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加强血清PGⅠ、PGⅡ及PGⅠ/PGⅡ比值的测定,对于临床诊断胃部病变及病变部位有很高的指导价值,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与老年胃癌及癌前病变的关系。方法对已行常规胃镜检查和病理活检确诊的118例老年患者(其中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3例,胃溃疡糜烂24例,胃癌30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PGⅠ和PGⅡ水平,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血清PGⅠ、PGR水平同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PGⅠ水平及PGR值在慢性萎缩性胃炎组与胃癌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中以PGⅠ〈70μg/L、PGR〈3作为阳性指标,同时符合这两项的确诊率为23.3%,特异性为93.3%。而如以PGⅠ〈70μg/L或PGR〈3作为阳性指标,确诊率和特异性分别为73.3%、76.7%。结论血清PGⅠ、PGR水平与老年患者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有关,可以作为老年高危患者胃黏膜萎缩、癌变的一项血清学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 (pepsinogen,PG)亚群 (PG 、PG )含量与幽门螺杆菌 (Helicobacter pylori,Hp)相关性胃疾病的关系 ,选取体检健康者 3 0例 (对照组 )和疾病组 14 4例 (实验组 ) ,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 47例 ,慢性萎缩性胃炎 3 5例 ,胃溃疡 40例 ,胃癌 2 2例。采用快速尿素酶试验 (RUT)及病理切片法检测幽门螺杆菌感染 ,采用放射免疫法 (RIA)检测血清胃蛋白酶原含量 ,旨在研究胃相关性疾病患者以上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显示 ,RUT法检测幽门螺杆菌阳性率 (79.17% )高于病理切片法 (4 0 .2 8% ) ,两者有显著性差异 (P<0 .0 1) ;幽门螺杆菌在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溃疡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 ,胃癌组患者 Hp感染率低于胃炎及胃溃疡组 ;在血清 PG含量检测中 ,胃癌组低于对照组、浅表性胃炎组及胃溃疡组 (P<0 .0 1) ,胃癌组 PG /PG 比值低于对照组及浅表性胃炎组 (P<0 .0 1) ,Hp(+ )组 PG 、PG 含量均高于 Hp(-)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及其比值与胃癌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5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和50例胃癌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Ⅰ、Ⅱ的含量并计算其比值的变化。结果慢性浅表性胃炎组、慢性萎缩性胃炎组及胃癌组中血清PGⅠ水平及PGⅠ/PGⅡ比值(PGR)逐渐降低,以胃癌组降低最为明显,显著低于其他两组患者(P〈0.05);PGⅡ水平在三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PG I、Ⅱ及比值与胃癌发生密切相关,早期检测有助于提高胃癌诊断的灵敏度和特异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和胃蛋白酶原Ⅱ(PGⅡ)检测在胃癌筛查中的应用价值,为胃癌筛查提供简单、快捷的筛查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4月间胃癌患者25例,萎缩性胃炎患者40例,胃溃疡患者46例,浅表性胃炎患者50例,健康体检人员50例。分别检测血清PGⅠ与PGⅡ水平,并计算PGⅠ/PGⅡ值。比较各组的阳性检出率。结果胃癌组和萎缩性胃炎组患者的PGⅠ水平、PGⅠ/PGⅡ值均较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健康对照组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胃癌组患者的阳性检出率明显高于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浅表性胃炎组、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PGⅠ、 PGⅡ检测有助于早期发现胃癌,并且简单、无创。对于40岁以上的人群,若PGⅠ70ng/mL和PGⅠ/PGⅡ3.0,则建议接受内视镜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慢性胃部病变的血清胃蛋白酶原变化。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慢性胃部疾病患者216例为研究对象,其中浅表性胃炎54例,糜烂性胃炎30例,萎缩性胃炎44例,胃溃疡36例,十二指肠溃疡40例,胃癌12例。比较各组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比较Hp阳性与Hp阴性患者PGⅠ、PGⅡ以及PGⅠ/PGⅡ水平。结果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PGⅠ显著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以及胃癌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PGⅠ/PGⅡ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胃癌PGⅠ/PGⅡ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消化性溃疡患者Hp阳性PGⅠ、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萎缩性胃炎Hp阳性患者PGⅡ显著高于Hp阴性患者,PGⅠ/PGⅡ显著低于Hp阴性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清胃蛋白酶对初步筛查慢性胃部病变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8.
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水平和PGⅠ/PGⅡ比值(PGR)变化在胃癌及癌前疾病筛查中的价值。对2014年1月至2015年12月因消化道症状就诊我院的175例患者进行胃镜检查,根据胃镜检查结果,将受检者分为正常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胃溃疡组和胃癌组,比较各组间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萎缩性胃炎组、胃癌组患者血清PGⅠ、PGR下降(P<0.05或P<0.01);胃溃疡组血清PGⅠ、PGⅡ升高,但PGR与正常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低血清PGⅠ、PGR是胃癌的高危因素,血清PGⅠ、PGR联合检测对于胃癌及其癌前疾病的筛查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相似文献   

9.
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在胃肠疾病诊断中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各型胃肠疾病与胃蛋白酶原的关系.方法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检测199例各型胃肠病患者血清的胃蛋白酶原含量.结果 浅表性胃炎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数值差异无显著性(P>0.05),血清PGⅡ显著性上升(P<0.05);十二指肠球部溃疡和胃溃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血清PGⅠ与PGⅡ均显著性上升(P<0.05);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患者与对照组相比,PGⅠ显著性下降(P<0.05),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且PGⅠ/PGⅡ有所下降.结论 血清PGⅠ及PGⅠ/PGⅡ水平的改变,可以作为一项临床诊断各型胃肠疾病和胃癌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10.
目的通过对血清胃蛋白酶原和尿素~(14)C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探索其在胃癌和癌前病变筛查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2015年1月~2016年6月在本院接受体检或治疗的胃部疾病患者,胃癌49例,肠上皮化生35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9例,胃溃疡37例,慢性非萎缩性胃炎40例,选53例体检为健康的正常人作为对照组。用ELISA法检测血中PG Ⅰ、PG Ⅱ和PGR(胃蛋白酶原比值),用尿素~(14)C呼气试验测定幽门螺杆菌。结果慢性非萎缩性胃炎组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胃溃疡组的PG Ⅰ,PG Ⅱ较对照组高,PGR则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肠上皮化生、萎缩性胃炎的PG Ⅰ,PGR较低,PG Ⅱ则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的Hp感染率最低,胃溃疡患者Hp感染率最高(75.68%),但各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p阳性对象的PG Ⅰ、PG Ⅱ及PGR与阴性实验对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G Ⅰ、PG Ⅱ、PRG可作为临床上诊断胃癌和癌前病变的初筛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血清中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含量及其比值(PGR),在胃癌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分析法(TRFIA),检测198例正常对照者、89例胃溃疡患者及67例胃癌患者血清中的PGⅠ、PGⅡ含量并计算PGR。结果胃溃疡患者PGⅠ、PGⅡ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PGR差异无显著性(P>0.05);胃癌患者PGⅠ、PGR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差异显著(P<0.01),PGⅡ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测定血清PGⅠ、PGⅡ水平及PGR值对胃癌的早期筛查及鉴别诊断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2.
诸霞群  庄亚杰 《中国药房》2010,(44):4159-4161
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08年12月~2010年2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8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将其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叶酸治疗,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联合叶酸治疗,将2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和治疗前、后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胃蛋白酶原Ⅰ、胃泌素、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水平进行统计检测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血清表皮生长因子、IL-6、TNF-α、sIgA水平低于对照组,胃泌素、胃蛋白酶Ⅰ原高于对照组,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叶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多项血清因子水平的影响较大,总有效率明显提高,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蛋白酶原Ⅰ(PGⅠ)联合胃泌素-17(G-17)检测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部位及胃癌进展时期的预测价值。方法选择本院收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33例、胃癌患者35例作为研究对象,进行PGⅠ、PGⅡ和G-17检测,比较并分析PGⅠ、PGⅡ及G-17水平的变化情况。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组PGⅠ和G-17水平高于胃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窦部组的PGⅠ水平高于胃体部组和全胃弥漫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体部组的G-17水平高于全胃弥漫组和胃窦部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早期胃癌或原位癌的PGⅠ和G-17水平显著高于进展期胃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胃窦部发病为主的慢性萎缩性胃炎其G-17显著下降,胃体部或全胃病变者PGⅠ的下降更加明显,进展期胃癌者PGⅠ水平更低而G-17水平更高。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血清胃蛋白酶原(PG)Ⅰ、PGⅡ和胃泌素-17(G-17)与老年胃黏膜病变的关系。方法选取老年患者136例,对照组即慢性非萎缩性胃炎31例,慢性萎缩性胃炎33例,胃癌30例,胃溃疡24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18例。用ELISA法定量检测血清PGⅠ、PGⅡ和G-17浓度,并计算PGR(PGⅠ/PGⅡ)值。结果慢性萎缩性胃炎及胃癌组PGⅠ水平和PGR明显降低并低于其它良性病变组(P<0.05),G-17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水平及PGR值与萎缩程度相关,重度萎缩组PGⅠ、PGR明显低于轻度萎缩组(P<0.05)。进展期胃癌组PGⅠ、PGR水平明显低于早期胃癌组(P<0.05)。结论血清PGⅠ、PGR和G-17水平与老年患者萎缩性胃炎和胃癌有关,可以作为老年高危病人胃黏膜萎缩、癌变的筛查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 研究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于老年萎缩性胃炎的诊断价值,为诊断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本院2014年5月至2015年8月收治的88例老年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另外选择本院体检检测结果显示健康者88例为对照组.对所有入选对象实施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比体内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 对照组体内的PGⅡ水平明显低于观察组;观察组PGⅠ与PG Ⅰ/PGⅡ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PG Ⅰ与PG Ⅰ/PGⅡ检测均P<0.05;PGⅠ与PG Ⅰ/PGⅡ水平减小对于患者的诊断价值较高,方程分辨能力分别为83.3%、80.4%,经方程x2检验,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中度以及重度患者PGⅠ以及PG Ⅰ/PGⅡ均明显低于轻度患者,重度患者PG Ⅰ与PG Ⅰ/PGⅡ水平明显低于中度患者.结论 使用内镜联合血清胃蛋白酶原检测对于老年萎缩性胃炎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泌素17(G-17)、血清糖类抗原19-9(CA19-9)及胃蛋白酶原(PG)比值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取2014年1至12月在本院确诊并接受治疗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79例为观察组,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治疗的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95例作为对照组.计算患者血清PG Ⅰ、Ⅱ的比值,对比两组患者以及观察组不同萎缩程度患者间的血清G-17、CA19-9水平以及PG Ⅰ、Ⅱ比值情况.结果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水平明显高于慢性非萎缩性胃炎患者;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PG Ⅰ水平明显低于慢性非萎缩性肺炎患者;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平均水平随CAG患者萎缩程度的加重而升高、PG Ⅰ的平均水平随患者萎缩程度的加重而降低;两组患者的PGⅡ水平和胃蛋白酶比值没有明显差距.结论 血清胃泌素17和CA19-9的高表达与胃蛋白酶原水平的下降是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标志,对于诊断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重要意义,值得综合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埃索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2月~2013年9月本院收治的110例消化道溃疡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奥美拉唑组)55例和观察组(埃索美拉唑组)55例,比较两组中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有效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结果观察组中胃溃疡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治疗3、7、14 d后的血清胃蛋白酶原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埃索美拉唑在消化道溃疡中的应用效果较好,有助于患者溃疡的尽早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对慢性萎缩性胃炎(CAG)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GS)的影响。方法 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加用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者在康复护理基础上联合药饼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症状评分、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水平。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症状评分为(2.32±0.28)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98±0.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清胃蛋白酶Ⅰ(PGⅠ)、胃蛋白酶Ⅱ(PGⅡ)及胃泌素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血清胃蛋白酶Ⅰ及胃泌素水平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且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胃蛋白酶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护理加用药饼灸可有效改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临床症状,同时使患者血清胃蛋白酶原及胃泌素表达升高,可调控疾病的发生发展,对临床治疗起到了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目的 研究胃蛋白酶原Ⅰ(PGⅠ)、PGⅡ和PGⅠ/PGⅡ在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患者体内含量的差异,为疾病的鉴别诊断及病情分级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57例轻度胃炎患者作为对照组,29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萎缩性胃炎组和7例胃癌患者作为胃癌组,通过免疫定量分析仪比较3组患者血清中PGⅠ、PGⅡ和PGⅠ/PGⅡ比值的差异.结果 人口学因素中,性别和学历对萎缩性胃炎和胃癌的患病率不具有影响(P>0.05),但不同年龄月收入对患病率有一定影响(P<0.05).萎缩性胃炎组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P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组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胃组,PGⅡ高于对照组、萎缩性胃炎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中、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轻度,PGⅡ高于轻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萎缩性胃炎PGⅠ、PGⅠ/PGⅡ低于中度,PGⅡ水平高于中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胃癌不同发展阶段PG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进展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均低于早期,晚期胃癌PGⅠ、PGⅠ/PGⅡ水平低于进展期,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胃蛋白酶原的测定对慢性萎缩性胃炎和早期胃癌的诊断具有一定的鉴别诊断价值,具有简单、高效的优点,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