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9 毫秒
1.
目的探讨常规胸片与螺旋CT在尘肺影像中的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螺旋CT检查的30例中,有17例出现散在的2~9mm圆形小阴影,有10例出现〉10mm的大阴影,有3例出现混合阴影(既有大阴影,又有小阴影);有25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有24例显示胸膜病变,有11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27例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结论螺旋CT扫描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利于尘肺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通过比较常规胸片与螺旋CT在尘肺影像中的表现,提高影像检查对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例尘肺的胸片与螺旋CT的影像表现.结果 螺旋CT检查的20例中,有15例出现散在的2~9 mm圆形小阴影,有4例出现>10 mm的大阴影,有1例出现混合阴影(既有大阴影,又有小阴影);有13例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有14例显示胸膜病变,有8例分别患有新老肺结核灶,16例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结肿大或钙化.结论 螺旋CT能提供更多的影像信息和细微病变,可以弥补X线平片的许多不足.有利于尘肺的正确诊断和鉴别诊断,特别有利于尘肺的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螺旋CT在陶工尘肺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36例确诊陶工尘肺的CT表现特征,特别针对观察陶工尘肺结节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36例中,对尘肺小结节的早期融合改变敏感,轴位扫描结合冠状/矢状图像重建后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尘肺的细小病灶的检出率,且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有利于将圆形小阴影与血管影区别,通过对结节灶感兴趣区观察,提高尘肺的早期鉴别诊断水平。结论鉴于CT及HRCT在尘肺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且对于判断尘肺的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尘肺的诊断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CT在尘肺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3年12月收治并确诊为尘肺的60例患者的诊断状况,所有患者都进行胸部X线片和螺旋CT检查且影像资料保存完整。结果尘肺患者的胸部螺旋CT对病变部位的显示较X线片更为清晰,病变部位的形态、尺寸大小以及分型相对比较明确。结论通过螺旋CT的检测方法可以提升对尘肺的诊断效果,能更好的弥补X线胸片诊断中的不足,提升尘肺诊断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检查在尘肺伴肺结核患者诊断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该院2019年2月至2020年12月疑似尘肺伴肺结核患者96例,均接受X线检查及HRCT检查,以痰培养检查结果作为“金标准”,统计分析X线及HRCT对肺结核检查情况、诊断效能(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并分析尘肺伴肺结核HRCT检查影像学结果。结果 经痰培养检查证实,尘肺伴肺结核65例(67.7%),非尘肺伴肺结核31例(32.3%);HRCT检查对尘肺伴肺结核诊断敏感度(96.9%,63/65)、特异度(93.5%,29/31)、准确度(95.8%,92/96)、阳性预测值(96.9%,63/65)、阴性预测值(93.5%,29/31)高于X线检查[(86.2%,56/65)、(90.3%,28/31)、(87.5%,84/96)、(94.9%,56/59)、(75.7%,28/37)];HRCT检出的63例尘肺伴肺结核患者中,团块型24例(38.1%),片状浸润型16例(25.4%)、结节型11例(17.5%),空洞型7例(11.1%),尘肺肺结核胸膜炎5例(7.9%)。...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单排螺旋CT在腮腺肿瘤诊断中的应用。方法对本院70例腮腺肿瘤患者进行单排螺旋CT检查。结果有肿块在CT平扫均可显示,良性肿瘤22例,恶性肿瘤48例。增强扫描均有不同程度强化,CT值增高约为20~50Hu。肿瘤均位于腮腺内,其中位于浅叶26例,深叶11例,同时累计深浅叶23例,CT诊断与手术结果完全一致。良性者(CT22例)24例与病理诊断一致,恶性者(CT48例)44例与病理诊断一致,符合率为87.5%。结论CT能对腮腺肿瘤准确的定位并有较高的定性价值,有助于腮腺肿瘤的良恶性鉴别诊断,漏诊率和误诊率较低,这对于制定手术方案有着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石工尘肺的CT表现,提高其临床认识。方法:回顾18例经临床证实的石工尘肺,分析其病灶大小、部位、密度等改变。结果:18例均表现为中、上肺区分布的高密度点粒状阴影,5例可见斑片状及索条状高密度影,2例见空洞影,4例有肺门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结论:双中、上肺区密集分布的点粒高密度影为石工尘肺的主要CT表现。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螺旋CT在尘肺鉴别诊断中的价值和意义。方法回顾分析126例确诊尘肺的CT表现特征,观察尘肺结节的大小、分布特点及并发症的显示情况。结果本组126例中,对尘肺小结节的早期融合改变敏感,轴位扫描结合冠状/矢状图像重建后处理可以显著增加尘肺的细小病灶的检出率,且多层螺旋CT的薄层扫描可重建最大密度投影,有利于将圆形小阴影与血管影区别,提高尘肺的早期鉴别诊断水平。结论鉴于CT及HRCT在尘肺诊断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以及在鉴别诊断中的重要价值,且对于判断尘肺的病变程度、范围及并发症的检出具有明显优势,使得尘肺的诊断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螺旋CT在肾癌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62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肾癌的CT表现。结果肿瘤≤3cm9例,〉3cm53例,典型肾癌CT表现为大小不等的肾肿块,低密度及混杂密度占多数,为57例,占91.94%,等密度4例,占6.45%,稍高密度1例,占1.61%,增强扫描肿瘤有不同程度强化,强化程度均低于正常肾实质。结论螺旋CT是诊断肾癌最理想的影像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螺旋CT对胃癌的检查方法、表现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7例经胃镜活检或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癌病例的CT影像资料进行分析。结果①胃癌在CT上主要表现为胃壁增厚,软组织肿块,异常强化。②清楚显示胃癌病灶对周围邻近组织器官的侵入及淋巴结的转移。结论螺旋CT对胃癌的诊断以及指导临床合理治疗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HRCT对支气管扩张症的诊断价值。方法对资料完整的43例支气管扩张症的HRCT影像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HRCT显示柱状型支气管扩张31例,囊状型支气管扩张25例,静脉曲张型支气管扩张14例,混合型支气管扩张19例。结论HRCT是支气管扩张症是首选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总结高分辨CT(简称HRCT)的应用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150例有明确诊断结果的,使用10mm层厚及HRCT两种方法检查的病例,其中包括渗出性炎性反应、炎性包块、慢性间质炎以及各类型的肺癌,分析其影像学特征。结论HRCT显示病灶形态细腻,可以观察到许多10mm层厚所不能显示的现象,对良恶性病变的鉴别有很大的意义,但是HRCT也有其一定的局限性,即:可把渗出性炎症显示为肿块样改变,因而对与渗出性炎症来说宁愿以10mm层厚作为诊断依据而不要以HRCT作为主要佐证,除非要观察渗出性病变中可能掩盖的占位病变。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差异。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2013年6月至2019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合肥市职业病防治院)住院的40例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比较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及其合并症检出率的差异,并评价两种方法在尘肺病分期中的价值。结果 DR高仟伏成像和胸部CT成像对尘肺病检出的一致性较好(Kappa=0.648,P<0.001)。DR高仟伏成像对Ⅰ、Ⅱ、Ⅲ期尘肺病患者的检出率分别为73.1%(19/26)、87.5%(7/8)和100.0%(6/6),而CT成像的检出率分别为92.3%(24/26)、100.0%(8/8)和100.0%(6/6)。对于Ⅰ期尘肺者,CT的检出率明显高于DR高仟伏胸片成像(P=0.003)。CT成像对尘肺病患者肺大泡、胸膜增厚及纵隔淋巴结肿大等合并症的检出率均高于DR高仟伏成像(χ肺大泡2=4.501,P肺大泡=0.034,χ胸膜增厚2=6.275,P胸膜增厚=0.012,χ淋巴结肿大2=4.507,P淋巴结肿大=0.034)。结论 胸部DR高仟伏成像和CT成像对尘肺病的检出率一致,但胸部CT检查更易早期发现尘肺病患者的影像学改变及肺部合并症。 相似文献
14.
15.
张宜强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7,23(16)
目的 观察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治疗尘肺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本院收治的尘肺病患者9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46)和观察组(n=46),对照组采用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治疗,观察组采用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下肺灌洗治疗,2周后比较监测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以及呼气流量峰值(PEF)水平,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有效率95.65%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2.60% (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PEF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上升(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FEV1、FVC和PEF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8.70%与对照组的6.5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雾化吸入氨溴索联合支气管镜下肺灌洗可以改善尘肺患者肺功能,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17.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HIE)的SCT表现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资料完整的有围产期窒息史、且有临床症状的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的临床资料和SCT表现并且进行分析讨论。结果按受累脑叶范围将138例HIE分为轻、中、重度,其中轻度79例,中度36例,重度23例。结论 HIE的SCT表现颇具特征性,结合临床资料可作出正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析螺旋CT联合超声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6月—2011年6月本院收治住院的经螺旋CT联合超声及手术病理证实的肝门部胆管细胞癌患者28例,回顾分析螺旋CT及超声资料。结果 28例患者经螺旋CT及超声确诊26例,并显示其侵及范围,确诊率为92.86%。结论螺旋CT联合超声检查对肝门部胆管细胞癌具有较高的确诊率,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病诊断中的价值及数字化X线摄影系统的相关问题并摸索优质片标准。方法选取有同期DR、高千伏、普通千伏尘肺病患者或接尘工人的胸片100例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尘肺大阴影的显示10例大阴影在高千伏胸片和DR中均被判读出。15例二期尘肺在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上均被准确判读出。有1例高铝水泥尘肺普通千伏胸片被误判成融合团块而定为三期尘肺。50例一期尘肺在高千伏胸片和DR胸片上均被准确判读出。高千伏和DR胸片在显示各期尘肺大、小阴影方面比普通千伏胸片有明显优势。高千伏和DR胸片之间不论在大阴影或是小阴影方面均无明显差异。结论高千伏摄影在尘肺病诊断方面仍具重要价值。掌握好高千伏摄影优质片标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究数字摄影(DR)窗口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按接诊先后顺序选取2015年12月至2017年12月在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就诊的40名肥胖或女性接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最新《职业性尘肺病的诊断》要求进行DR摄片,随后利用窗口技术对所摄图像进行处理,安排3名具有尘肺病诊断资格的医师对DR片进行集体阅片、诊断,分析窗口技术在尘肺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120组胸片质量结果中,总共有114(114/120,95.00%)组结果认为需要窗口处理。上肺区窗口条件下的DR胸片诊断无尘肺、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准确性(87.50%、87.50%、85.00%、90.00%)、敏感性(100.00%、95.24%、40.00%、25.00%)、特异性(85.71%、78.95%、100.00%、97.22%);下肺区窗口条件下的DR胸片诊断无尘肺、Ⅰ期、Ⅱ期、Ⅲ期尘肺的准确性(80.00%、67.50%、87.50%、95.00%)、敏感性(60.00%、57.14%、100.00%、100.00%)、特异性(82.86%、78.95%、85.71%、94.59%)。两组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4);在无尘肺及Ⅱ期、Ⅲ期尘肺的诊断中,上、下肺区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Ⅰ期尘肺的诊断中,上、下肺区窗口条件下尘肺诊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结论 通过调整DR胸片的窗口技术可以提高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