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1 毫秒
1.
目的:分析过敏性疾病患者血清中过敏原特异性IgE和血清总IgE,为更好地诊断和防治过敏性疾病提供可靠的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德国Mediwiss敏筛过敏原定量检测系统对152例过敏性患者进行血清特异性IgE和总IgE水平检测。结果:152例过敏性疾病患者中总IgE阳性为141例(92.7%),吸入组过敏原阳性主要为户尘螨粉尘螨、柏榆梧桐柳三角叶杨、点青霉分枝孢霉曲霉交链孢霉;食物组阳性率依次为鱼虾蟹、鸡蛋白鸡蛋黄、牛肉羊肉等。结论:采用特异性好、敏感度高的免疫印迹技术检测过敏患者血清中总IgE和特异性IgE,能帮助临床医生确认过敏体质和找到过敏原,对过敏性疾病的预防、诊断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定量过敏原检测在哮喘诊断及防治中的意义。方法采用allergyscreen过敏源诊断试剂盒检测83例哮喘患儿血清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和总IgE抗体。结果本组患儿总IgE抗体阳性率61.5%,不同过敏原特异性IgE抗体以户尘螨粉尘螨阳性率(71.2%)最高。结论户尘螨粉尘螨是3岁以上小儿哮喘发作的主要诱因。支气管哮喘患儿总IgE水平增高。  相似文献   

3.
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进行讨论分析。方法就诊确诊的218例慢性湿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血清过敏原特异性抗体检测,并与40名正常人对照。结果 218例患者血清过敏原反应阳性165例,阳性率较高的过敏原是屋尘、尘螨、多价霉菌、牛羊肉。40名正常人血清过敏原反应全部阴性。血清总IgE值:218例患者有160例>50IU/ml,对照组均<20IU/ml。结论通过慢性湿疹和荨麻疹患者血清过敏原检测的分析可以指导患者对自身过敏原的认识及指导临床治疗。  相似文献   

4.
16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及血清IgE抗体检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小丽  周玲 《江西医药》2009,44(9):907-908
目的寻找慢性荨麻疹的过敏原,为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欧蒙印迹法体外半定量检测166例患者血清中吸入组和食物组特异性过敏原IgE抗体。结果166慢性荨麻疹患者中有93例血清过敏原IgE呈阳性,占为56.02%,其中吸入组中尘螨36.75%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蟑螂18.67%;食物组中鱼虾蟹7.23%阳性率最高,其次为腰果花生黄豆6.02%,1种过敏原阳性反应24.70%,同时对2种或2种以上过敏原阳性反应31.32%。结论慢性荨麻疹的病因比较复杂,吸入性和(或)食入性过敏原常是大多数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本地区不同年龄段儿童慢性荨麻疹和湿疹的过敏原致敏情况。方法对104例患儿进行特异性过敏原血清免疫球蛋白E(Ig E)抗体检测。结果 104例过敏性疾病儿童总Ig E阳性率为74.04%,慢性荨麻疹患儿过敏原阳性率为75.38%(49/65),湿疹患儿过敏原阳性率为71.79%(28/39),其中吸入性过敏以原户尘螨阳性率最高,为32.69%,食物组过敏原鸡蛋白阳性率最高,为29.81%。结论吸入性过敏原和食物性过敏原是儿童慢性荨麻疹和湿疹的致病因素。应用体外血清免疫印迹法检测特异性过敏原Ig E抗体对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或湿疹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特应性皮炎(AD)患儿血清过敏原分布特征,为重庆地区AD的预防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选取2018年12月至2021年12月该院皮肤科就诊的12岁以下AD患儿482例,对血清总免疫球蛋白E(IgE)和特异性IgE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482例AD患儿中,血清总IgE抗体阳性394例(81.74%),特异性IgE抗体阳性337例(69.92%)。<3岁AD患儿特异性IgE抗体阳性率分别与>3~6岁及>6~12岁AD患儿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337例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儿中,1种过敏原42例(12.46%),2种过敏原74例(21.96%),3种过敏原85例(25.22%),4种及以上过敏原136例(40.36%)。337例特异性IgE抗体阳性患儿主要以吸入性过敏原为主。尘螨组合和屋尘阳性率均显著高于吸入性过敏原平均阳性率(P<0.05)。黄豆和鸡蛋白阳性率均显著高于食入性过敏原平均阳性率(P<0.05)。结论 大多数AD患儿有血清总IgE和特异性IgE水平均升高等症状,检测血清特异性IgE可帮助临床发现AD患儿过敏...  相似文献   

7.
变态反应性疾病457例血清过敏原检测结果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廖亚仙 《中国基层医药》2009,16(12):2262-2263
目的检测并分析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血清中特异性的IgE抗体,筛选常见的过敏原。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对我院457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血清总IgE及特应性IgE抗体检测。结果457例患者中总IgE阳性率90.15%(412/457),特异性IgE阳性为84.25%(385/457),常见过敏原分别为尘螨、粉尘(34.57%)、屋尘(19.91%)、牛奶(16.19%)、动物毛皮屑(12.91%)、鱼蟹(12.69%)、花粉(11.16%)。结论过敏是变态反应性疾病发病重要因素,通过免疫印迹法,可明确检出特异性过敏原,为疾病的病因诊断、预防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8.
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源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血清进行过敏原检测,了解周边地区慢性荨麻疹患者的过敏原情况,供临床治疗作参考。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IVT729,221例;IVT730,164例)。结果总IgE检测阳性率为91.40%。各种主要过敏原:尘螨、粉螨、屋尘占11.76%;蟑螂、飞蛾、蜜蜂占5.88%;菇类占9.15%;虾蟹类占7.32%。结论在周边地区,过敏原对荨麻疹患者的发病有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尘螨、粉螨、屋尘,蟑螂、飞蛾、蜜蜂、菇类及海产品类。  相似文献   

9.
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和IgG抗体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采用放射过敏原吸附试验(RAST)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测定52例青霉素过敏病人血清特异性IgE、IgG抗体,进一步探讨青霉素过敏反应机制。结果 52例过敏病人特异性IgE、IgG抗体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44.2%,若RAST与ELISA联合检测,IgE和IgG抗体总阳性率增至63.5%。荨麻疹组BPO—IgG水平高于过敏性休克组(P<0.01),过敏性休克病人BPA—IgG水平明显高于BPO—IgG(P<0.01),荨麻疹组内BPO—IgE水平与BPA—IgE无显著差异(P>0.05)。但均比过敏性休克组高。研究结果提示,荨麻疹与BPO—IgE和BPA—IgE关系密切,过敏性休克与BPO—IgE和BPA—IgG关系密切;同时检测IgE和IgG抗体,可提高诊断阳性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本地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常见过敏原的种类,为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提供防治依据。方法采用德国"敏筛"定量过敏原检测系统对442例过敏性皮肤病患者进行特异性IgE及过敏原的检测分析。结果(1)442例接受过敏原检测的患者中,有348例患者呈阳性反应,其中298例荨麻疹患者中阳性为238例(79.87%),112例湿疹患者中阳性为81例(72.32%),18例异位性皮炎患者中阳性为16例(88.88%),14例痒疹患者中阳性为13例(92.86%)。(2)442例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患者中有348例至少有1项过敏原阳性,阳性率为78.73%。吸入组以户尘螨 粉尘螨阳性率最高(43.89%),其次为猫毛皮屑 狗毛皮屑(39.14%)。食物组以牛肉 羊肉及小麦阳性率最高均为(18.10%)。结论血清特异性IgE过敏原检测可提示确切的过敏原,对变态反应性皮肤病的预防和治疗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黎昌强  李竹  张璐  杨碧坤  李俏丽  余媛 《北方药学》2014,(5):82+61-82,61
目的:探讨禁食轮替疗法联合药物治疗由食物不耐受引起的慢性荨麻疹的近、远期疗效。方法:选取慢性荨麻疹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病例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30例与对照组30例,两组均采用扑尔敏4mg每天3次,西替利嗪1片每晚1次。实验组除与对照组相同的治疗外,加用禁食、轮替的方法,3个月后观察疗法疗效及不良反应,6个月后观察复发情况。结果:3个月后实验组痊愈率53.33%,高于对照组2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6个月后复发率实验组16.67%,对照组43.33%,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实验组患者的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在治疗前后下降明显(P<0.05)。结论:禁食轮替疗法可以有效减轻由食物过敏原特异性IgG引起的慢性荨麻疹患者的症状并降低不耐受食物的阳性率。  相似文献   

12.
周海林  胡白  蒋法兴  廖理超  姚秀华 《安徽医药》2012,16(11):1615-1617
目的了解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的食人性与吸人性过敏原情况,为该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分析法,对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吸入性过敏原和食人性过敏原特异性lgE抗体检测。结果1062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8.78%(518例),吸入组过敏原的阳性率明显高于食人组,其中粉螨、尘螨(34.56%)、屋尘(10.73%)为主要过敏原。结论安徽省慢性荨麻疹患者吸人性过敏原的检出率明显高于食入性,过敏原以尘螨、粉螨和屋尘多见,找出致病因素对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慢性荨麻疹患者常见变应原的分布情况,为预防和治疗提供参考。方法:采用18种标准化变应原对1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进行皮肤点刺试验。结果: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总阳性率为75.92%,主要变应原为屋尘螨和粉尘螨,变应原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年龄相关,3~39岁者的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高于40~74岁者( P<0.05),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明显高于食入性变应原( P<0.05)。结论:19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率存在一定的性别、年龄分布特征,吸入性变应原阳性率高于食入性变应原;户尘螨和粉尘螨是其主要致敏原。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慢性荨麻疹发病与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的关系。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慢性荨麻疹组)血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水平,并与30例健康受试者(对照组)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111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中,食物特异性IgG抗体阳性79例(阳性率为71.17%),与对照组阳性率(43.33%)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071,P〈0.01)。且慢性荨麻疹组以鸡蛋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最高(51.35%),其次是虾(43.24%)、牛奶(38.74%)、螃蟹(34.23%)、大豆(27.93%),慢性荨麻疹组鸡蛋、虾、螃蟹、鳕鱼、大豆特异性IgG抗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食物特异性IgG抗体与慢性荨麻疹发病具有相关性,血清食物特异性IgG水平检测对慢性荨麻疹的预防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特发性荨麻疹患者自体血清皮肤试验与治疗效果。方法慢性荨麻疹患者160例都进行自体血清皮肤试验,阳性120例,阴性40例;然后给予特异性免疫疗法。结果阳性组的临床有效率为96.7%,阴性组临床有效率为76.7%,阳性组临床有效率明显高于阴性组(P〈0.05)。阳性组与阴性组均未出现死亡等其他严重的不良反应事件,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荨麻疹患者存在着体液免疫与细胞紊乱.基于白体血清皮肤试验的特异性免疫疗法可以作为一种针对自身免疫性慢性荨麻疹的特异疗法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6月~2010年11月于本院进行治疗的86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西替利嗪联合雷尼替丁组)43例和观察组(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组)43例,后将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的血清总IgE、HA、ECP、5-HT、LT水平进行统计及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血清总IgE、HA、ECP、LT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清5-HT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或显著统计学意义。结论:依巴斯汀联合雷尼替丁在慢性荨麻疹中的综合疗效较佳,可影响血清总IgE、HA、ECP、5-HT、LT水平,可以作为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对本院皮肤科2009年7月~2010年7月就诊的60例慢性荨麻疹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T组,n=30)和对照组(C组,n=30),T组使用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C组仅使用西替利嗪治疗,于治疗后14、28d进行疗效观察与评估,监测不良反应,随访6周,记录复发率。结果:C组、T组治疗后14d总有效率分别为46.6%、53.3%;治疗后28d总有效率分别为60.0%、76.6%;T组总有效率在治疗后28d明显高于C组,P〈0.05。随访6周,T组复发率为10.0%,C组复发率为33.3%,两组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西替利嗪联合复方甘草酸苷治疗慢性荨麻疹疗效肯定,复发率低,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适合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为了进一步探讨幽门螺杆菌和慢性荨麻疹的相关性,以及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实际治疗效果。方法本文选取了我院2010年3月至2011年9月间就诊的84例慢性荨麻疹患者为研究对象,针对患者的相关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结果慢性荨麻疹患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显著的高于健康体检者的幽门螺杆菌阳性率,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的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且组间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是部分慢性荨麻疹患者发病的原因之一,在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过程中,采用联合抗HP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显著,是临床治疗慢性荨麻疹的安全可靠选择。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过敏原与血免疫球蛋白E浓度在过敏性紫癜中的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过敏性紫癜患者临床资料,检测过敏原及TIgE。结果:过敏原阳性率为53.3%,TIgE阳性率为61.7%,过敏原与TIgE总阳性率为85.0%。多种吸入物阳性者易复发,TIgE阳性者复发率高(P〈0.05),TIgE浓度高者易复发(P〈0.05),TIgE浓度与肾损害关系尚不明确。结论:过敏原与TIgE检测有助于寻找病因、指导治疗和估计预后。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生物共振过敏原检测仪在变态反应性疾病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德国百康生物共振检测仪及UniCAP自动体外过敏原检测系统,对533例变态反应性疾病患者进行过敏原检测,对比两种检测方法的相关性。结果533例患者中,生物共振法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71%,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阳性检出率为43%。对两种方法检测结果进行分类/组比较:除豚草和鱼类外,余5类/组过敏原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生物共振检测与血清sIgE检测的符合率在47%~83%之间,其中尘螨、花生的符合率较低分别为52%和47%,其他过敏原的符合率均在69%以上。结论生物共振与血清sIgE检测过敏原具有一定的符合性,蒿草、豚草、尘螨是本地区常见的过敏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