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子宫内膜异位症( EM )是一种激素依赖性的妇科常见疾病,主要特征为具有生长功能的正常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的其他部位(如盆腔、卵巢等),从而引起各种临床症状和体征(如不孕等)[1],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又称腹壁切口瘢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发生于育龄妇女,对女性患者的生理和心理均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损害[2]。亦有报道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恶变病例。随着剖宫产的不断普及,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率不断增加。因其主要表现为腹壁的包块和疼痛,因此患者常到普通外科就诊。由于不少外科医师对此病缺乏认识,易被误诊、误治。现将我院自2003年1月-2011年12月收治的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2.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索静  张林燕 《中国医药》2012,7(11):1431-1432
目的 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和预防措施.方法 对我院2007年1月至2009年12月收治的15例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术前B型超声均提示腹壁切口处或下方低回声结节,边界模糊,无完整包膜.病理检查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纤维素及出血成分,含铁血黄素颗粒的浸润等.15例患者均行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随访1~2年均无复发.结论 典型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通常不难诊断,术前B型超声或MRI有助于确定病灶范围,明确解剖关系.手术切除是有效的治疗手段,完整地切除病灶是防止复发的关键.术后药物辅助治疗可能有助于减少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症状及诊断、治疗。方法总结分析我院2008年5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1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6例患者均经手术后病理确诊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术后均痊愈出院。结论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早诊断,及时手术治疗,是有效的治疗方法。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保护手术切口,规范手术操作可减少本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特点、临床诊治及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1—2009年收治的20例腹壁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特点、诊治方法及随访情况。结果20例患者潜伏期平均为27.7月;75%的患者有典型的症状;患者全部行手术治疗,84.2%的病灶位于剖宫产疤痕角部,1例位于左下腹腹腔镜穿刺孔;病灶直径平均3.1em;病灶累及腹直肌前鞘17例,累及肌层2例,累及腹膜层1例,其中19例行常规缝合,1例行减张缝合;术后病检19例为腹壁内异症,1例为腺癌;术后随访1~3年无复发。结论医护人员需要全面认识腹壁内异症,重视预防,正确诊断,及时治疗,同时对患者要普及教育,是正确对待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生育年龄女性常见病,分布范围广,但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少见,多发生于中期妊娠剖宫取胎或足月剖宫产术后。因此剖宫产术后引起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引起临床医务工作者的关注。现对我院自1998年1月-2008年8月经手术及病理确诊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1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法及预后情况。方法对我院2007年至2012年收治的21例有剖宫产史患者,在临床特点、发病因素、诊断治疗、预后及预防方面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均有大小不等的腹壁肿块,16例有不同程度的周期性疼痛,12例患者有临产前足月剖宫产史,均行超声检查,所有病例行手术切除并经病理证实,未再次复发。结论有剖宫产史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根据典型症状,体征,结合超声检查可做出正确诊断。手术是唯一确实有效的方法,对较大、较深情况的患者,配合术后合理用药以预防其复发。严格掌握剖宫产手术适应证,提高手术技巧是减少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
8.
刘蕾 《中国实用医药》2013,(16):147-148
目的研究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方法对15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15例中有14例发生于足月剖宫产术后,1例为子宫肌瘤剔除术后。发病时间为6个月至5年不等。年龄22~35岁不等。病灶位于皮下8例;位于肌肉筋膜内者6例;位于腹壁肌层者1例;均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随访6个月;均无复发。结果均经病理证实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于剖宫产术后,治疗方法以手术为主。手术切除异位病灶。剖宫产术中采取预防措施是关键,术中要保护腹壁切口,术后清洗伤口,吸净腹盆腔积血液。  相似文献   

9.
当具有生长功能的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腔被覆黏膜以外的身体其他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是目前育龄妇女常见病之一,且有浸润、转移和复发的恶性生物学行为。据国外文献报道,因剖宫产导致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0.
徐旸 《临床医药实践》2008,(15):614-614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治疗:预防措施。方法:分析8例病例,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异症,表现为周期性疼痛伴包块,有典型病史及临床症状,结论:手术治疗是唯一确实有效治疗方法,剖宫产术中采取正确的预防措施是防治该病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杨洪芬 《首都医药》2010,17(6):25-25
目的研究剖宫产术后发生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表现及手术治疗。方法对天津市静海县医院自1998年1月~2008年1月剖宫产术后发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1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10例的发病时间是5个月~9年不等,病灶位于皮下5例,位于肌肉筋膜者2例,位于腹壁肌层者3例。手术切除后很少复发。结论避免和减少子宫内膜组织和间质成分散落和遗留在手术切口上的机会,在切开子宫前用2块纱布分别于左右两侧垫开,以保护腹壁切口;一次性使用纱布清擦宫腔;子宫缝合勿穿透子宫内膜;关腹前吸净腹腔残余液体,以免子宫内膜种植.手术切除是其最佳治疗方式。  相似文献   

12.
董锡月  曹翠影  胡建秀  赵屹 《河北医药》2009,31(14):1780-1781
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术后并发症也日趋增加,我们不仅要考虑近期并发症,尚应想到其远期影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EMS)是剖宫产术后的远期并发症之一,常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这是由于妊娠各期的蜕膜均有种植能力,可发生于会阴和腹部的手术切口,它虽不危及生命,但周期性腹部包块增大和经期疼痛,给患者带来一定痛苦。文献报道足月剖宫产后约有0.03%~0.4%腹壁内异症发生,本文分析了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我院诊治的17例腹壁手术切口EMS。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和预防。方法对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的36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36例手术均取得满意效果。术中见12例肿块位于皮下,18例位于腹直肌前鞘,6例肿块累及腹膜。术后有5例患者服用孕三烯酮3个月,其余患者未用药。随访6个月~2年均无复发。结论手术中应加强无茵意识,严格无菌操作规程,术中做好腹壁切口的防护可避免和减少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医源性传播。经正确诊断并及早治疗,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的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可以治愈的。  相似文献   

14.
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原因及预防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2008年收治的18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资料。结果18例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时间为产后6个月至4年,病灶位于皮下16例,侵犯前鞘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痊愈。结论剖宫产手术操作要仔细,术中注意腹壁切口的保护,术后清洗伤13,预防发生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相似文献   

15.
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2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诊治预后。方法分析1987年1月~2008年3月入住我院的腹壁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临床特点及随访资料。结果23例患者平均34.5岁,22例有剖宫产史,1例有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史;18例病灶位于皮下脂肪层,1例病灶位于肌层,3例病灶位于筋膜下至腹膜外脂肪,1例从皮下脂肪层深达腹膜并同膀胱粘连;23例患者均表现与月经相关的局部疼痛、包块、或皮下出血;全部患者均均行手术切除病灶,术后无复发。结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好发于有剖宫手术史的育龄女性,病灶多位于皮下脂肪层内;表现与月经相关的症状及体征,局部病灶切除是治疗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剖宫产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AWE)的诊断、治疗及预防。方法对收治的15例剖宫产后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5例患者经术后病理证实均为剖宫产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单发病灶12例(80.0%),2个病灶2例(13.3%),多发病灶1例(6.7%),所有病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1例病灶多发,累及腹直肌,术后给米非司酮口服,所有病例腹壁切口甲级愈合,术后随访2年无复发。结论根据典型的症状、体征可对剖宫产后腹壁内膜异位症做出正确诊断,一经确诊立即手术,手术切除为主要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1990年 1月至 2 0 0 3年 4月 ,共收治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现将临床资料进行总结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治疗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 15例 ,均经手术治疗及病理确诊 ,年龄 2 6~ 5 5岁 ,平均 38.5岁 ,病灶大小为 1~ 6 cm,均为单发病灶。1.2 病史 :15例均有手术史 ,其中 10例为剖宫产史 ,3例卵巢巧克力囊肿手术史 ,2例剖宫手术史。1.3 临床症状 :15例均有腹壁切口外肿块 >1.5 cm,且逐渐长大 ,均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疼痛 ,一般能忍受 ,不需止痛治疗。 15例病理检查显示 :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  相似文献   

18.
<正>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发生于腹膜表面的异位内膜病灶。子宫内膜异位症以盆腔病灶占大多数,其发生在腹壁切口较少见。本文针对我院收治的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对其进行治疗,详细情况如下文报道。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2013年9月我院收治的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患者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入院后行病灶切除术,术中所见:7例病灶位于腹直肌前鞘,1例病灶累及腹直肌,1例病灶累及腹膜。术后行病理检查示: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子宫内膜腺体及间质。术后予以抗感染治疗,切口Ⅰ期愈合,治愈率为100%。术后所有患者随诊12个月,未见有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临床表现较明确,治疗以手术为主,严格控制剖宫产术,术中注意保护腹壁切口及盆腔,可降低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