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原位杂交与电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挖空细胞的性质和形态变化,为病理诊断提供信息。方法:采用东山区人民医院尖锐湿疣活检50例。每例分别取材作透射电镜、原位杂交组化和HE染色光镜观察,将电镜所见的结果与原位杂交组化所得信息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发现所有挖空细胞核内均有HPV-DNA存在,电镜下核内均含有多少不等染色质间颗粒,其中3例含有病毒颗粒。核皱缩,染色质边集,深染,核仁消失。在HE切片上,挖空细胞单个、灶状或成片分布,核呈星形或毛虫样的形态特征。结论:挖空细胞具有HPV感染引起表皮细胞凋亡形态特征,据此特征即可确定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 细胞凋亡是细胞死亡的一种形式,是积极主动的生理过程,是在基因调控下细胞的主动死亡。利用文献报道的原位末端标记和原位杂交方法检测骨髓和其他含血细胞较多的组织中的细胞凋亡结果不理想。因此对两种方法进行改进。方法 LACA小鼠,随机分为0、2.5、4.0、5.5及7.0Gy5组。各组动物进行^60Coγ射线全身一次照射。照射后活杀取材,制作骨髓细胞涂片,采用(1)在已有的原位末端标记方法中将亲和素-辣根过氧化物酶(Avidln-HRP)改为碱性磷酸酶标记的抗生蛋白链菌素(AP-A);显色剂由DAB改为坚固红。(2)在已有的原位杂交技术中将显色剂NBT和BC/P改为坚固红。结果 (1)改进后的原位末端标记方法显示凋亡的细胞核呈玫瑰红色;正常或未凋亡的细胞核呈浅蓝色,反差明显,背景清晰。(2)改进后的原位杂交显示bcl-2 mRNA阳性结果呈玫瑰红色,背景清晰,胞核复染呈浅蓝色,反差明显。结论 经改进后的原位末端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阳性结果均呈玫瑰红色,胞核复染呈浅蓝色,反差明显,背景清晰。两种方法的改进,解决了长期不能使用原位末端标记和原位杂交技术进行骨髓细胞凋亡规律及调控研究的难题,为其提供了可靠的技术保障。两种方法联合应用于外周血和免疫器官包括脾脏、胸腺、淋巴结等含内源性过氧化物酶丰富的组织细胞凋亡及调控的研究取得了良好结果。因此,本方法值得从事含丰富过氧化物酶细胞如外周血细胞、骨髓造血细胞及免疫组织器官等凋亡及调控研究工作者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海洛因成瘾致脑损害中细胞凋亡现象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递增法人为建立海洛因成瘾大鼠模型,设对照组和模型组,取两组大鼠前额皮质、海马、下丘脑等部位脑组织,运用透视电镜观察和原位末端标记(TUNEL)检测脑组织凋亡细胞.结果:本实验中,在透视电镜下观察到海洛因成瘾大鼠脑内多部位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各期凋亡超微病理变化影像,TUNEL检测也显示海洛因成瘾各部位脑组织细胞凋亡数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海洛因成瘾大白鼠脑内广泛性出现神经元、星形胶质细胞凋亡.脑组织细胞凋亡参与了海洛因成瘾致脑组织细胞死亡的病理机制.  相似文献   

4.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零细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原位末端标记法检测凋零细胞王剑波李青马福成陈万录王伯云(第四军医大学病理学教研室西安710033)关键词凋零原位末端标记尖锐湿疣中图号R752.53原位末端标记(insituend-labeling,ISEL)是一种对凋零细胞中的DNA断裂片段进行标...  相似文献   

5.
对6例活检的女阴尖锐湿疣标本进行了光镜、电镜及免疫组化研究。超微结构观察显示,棘细胞层细胞核周线粒体高度肿胀,嵴消失,胞浆明显空泡化,并在2例“挖空细胞”核内发现病毒颗粒不规则聚集成团。免疫组化染色表明,人乳头瘤病毒(HPV)阳性细胞多位于颗粒层和棘细胞层,阳性反应几乎都出现在挖空细胞核内。提示尖锐湿疣与HPV感染密切相关,“挖空细胞”的形成是HPV感染后细胞核与胞浆变性所致,其实质是一种亚细胞结构变性的细胞。  相似文献   

6.
探讨用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研究X刀治疗大鼠C6胶质瘤诱发的细胞凋亡。对X刀治疗的各组动物肿瘤组织发生的细胞凋亡采用经典的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DNA原位末端标记法进行了研究。经DNA片段原位末端标记法研究发现,X刀15Gy、20及30Gy治疗后在1周内诱发出明显的细胞凋亡,此时的细胞凋亡数与对照组及40Gy组相比差异有极显著意义(P〈0.01)。这一结果与DNA琼脂糖凝胶电泳所得结果完全吻合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α -干扰素对尖锐湿疣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的影响。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和末端脱氧核苷酸转移酶介导的末端标记技术 (TUNEL法 ) ,检测 40例患者皮损表皮细胞凋亡和增殖状态 ,并对细胞凋亡和PCNA阳性细胞进行计数。结果 α 干扰素治疗后PCNA阳性细胞数明显减少而凋亡细胞数增加 ,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 (P <0 .0 5)。结论 INF α能促进细胞凋亡及抑制细胞增殖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研究其凋亡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HIE的动物模型,应用DNA电泳、电镜、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等手段,分别对缺氧3h完成后1、4、18、24、40、72h及7d组和对照组海马凋亡细胞形态、密度、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光镜、电镜显示细胞皱缩、染色质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电泳图谱显示梯状形态,原位标记显示海马各区标记阳性的细胞,定量比较显示HIE后40h点海马细胞凋亡最明显,其中CA1区持续至7d以后。结论:在HIE中细胞死亡存在着凋亡作用;未成熟脑对缺氧缺血存在迟发性的损伤反应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实验性变态反应性神经炎(EAN) 中周围神经浸润CD4( + ) T细胞的凋亡,应用免疫组织化学和原位末端标记法动态检测不同发病阶段EAN 大鼠坐骨神经浸润CD4( + ) T 细胞的形态学改变及断裂的DNA 片段。结果发现具有凋亡形态学特征的浸润CD4( + ) T 细胞于免疫后第18 d 出现,在第22 d 达高峰后下降,第30 d 基本消失。原位末端标记法证实凋亡CD4( + ) T 细胞中存在断裂的DNA 片段。提示CD4( + ) T细胞凋亡是EAN 浸润CD4( + ) T细胞的重要清除机制  相似文献   

10.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海马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中海马迟发性神经元死亡现象,研究其凋亡的作用机理。方法:通过HIE的动物模型,应用DNA电泳、电泳、原位末端标记技术等手段,分别对缺氧3h完成后1、4、18、24、40、72h及7d组和对照组海马凋亡细胞形态、密度、时间进行观察比较。结果:光镜、电镜显示细胞皱缩、染色质边集、出现凋亡小体,DNA电泳图谱显示梯状形态,原位标记显示海马各区标记阳性的细胞,定量比  相似文献   

11.
用SP法分别对64例宫颈癌、尖锐湿疣和假性湿疣标本中的人乳头瘤病毒衣壳抗原(HPVAg)进行检测,结果显示:(1)尖锐湿疣中HPVAg阳性率为71.43%;假性湿疣和宫颈癌组均呈阴性,三组间检出率有显著差异.(2)HPVAg阳性核多位于上皮中浅层挖空细胞内.文中对典型挖空细胞进行了描述,并探讨了尖锐湿疣与假性湿疣在病理学中的主要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12.
尖锐湿疣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感染的免疫组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免疫组化方法对60例尖锐湿疣病人组织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状况进行组织切片和细胞涂片检测。结果显示70%的组织切片和10%细胞涂片中可见到HPV阳性细胞。阳性细胞主要见于具有诊断特征的空泡细胞中,细胞空泡程度越明显其阳性程度越强。表明空泡细胞是HPV感染后上皮细胞出现的形态学改变。含有成熟的病毒颗粒。组织切片中HPV检出率明显高于细胞涂片。在不同性别和不同年龄的患者中HPV的检出率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13.
韦华生  肖胜军 《华夏医学》2006,19(3):417-418
目的:比较免疫组化和原位杂交在形态学不典型尖锐湿疣病理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对桂林医学院附属医院2002~2004年37例形态学不典型尖锐湿疣的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应用地高辛标记HPV 6/11型探针对其进行检测,发现HPV 6/11( )即确诊为尖锐湿疣。结果:其中免疫组化检测HPV-CA g( )18例,HPV-CA g(-)19例。两种方法比较,原位杂交技术阳性率和阳性细胞数均显著高于免疫组化技术。结论:HPV DNA原位杂交技术在不典型的尖锐湿疣的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4.
对137例病理学诊断为尖锐湿疣、疑似尖锐湿疣及假性湿疣的材料作地高辛村记的HPV6B/11DNA原位杂交及免疫组化HPV搞原进行检测,结果显示: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9908%(108/109),疑似尖锐湿疣中HPV6B/11DNA阳性率为1176%(2/17),11例女阴假性湿疣HPV6B/11DNA均增阴性。提出特征性的挖空细胞是病理学诊断尖锐湿疣的重要依据,而地高辛标记的原位杂交技术为病变的确诊提供一简便,准确的手段。  相似文献   

15.
尖锐湿疣与女阴假性湿疣的临床病理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339例尖锐湿疣及307例假性湿疣的活检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尖锐湿疣有21%的病变累及两个或两个以上部位;夫妻(性侣)同患者占1.2%,伴轻度非典型增生的3.5%;91.6%的表皮层内见挖空细胞.假性湿疣病变以双侧小阴唇内侧多见;不伴非典型增生;上皮浅层细胞水肿空泡化似蓝球网状结构占30.1%;细胞核呈退行性固缩占26.9%.文章对两者的病因、临床病理及诊断治疗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CO2激光与冰醋酸联用对尖锐湿疣的原位复发、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形成的影响.方法将120例尖锐湿疣患者随机分为CO2激光浅烧组、CO2激光深烧组、CO2浅烧加冰醋酸联用组,进行平行对照治疗并随访观察原位复发、创面愈合时间及瘢痕形成.结果联用组的原位复发率与CO2激光深烧组相似,但均明显低于CO2激光浅烧组(P<0.01);联用组的创面愈合时间与激光浅烧组相似,但均明显快于激光深烧组(P<0.01);联用组的瘢痕形成率与激光浅烧组相似,但均明显低于激光深烧组(P<0.01).结论 CO2激光与冰醋酸联合治疗尖锐湿疣具有原位复发率低、创面愈合时间短及瘢痕形成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用PCR检测尖锐湿疣患者的6,11型人乳头瘤病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单可人  吕筠 《贵阳医学院学报》1999,24(3):229-230,23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98例尖锐湿疣、凝尖锐湿疣患者进行HPV-6,11感染的基因诊断。结果HPV-6,11阳性142例,阳性率71.7%(142/198)。其中尖锐湿疣患者106例,HPV-6,11阳性76例,生率71.70%(76/106);疑尖锐湿疣患者92例,HPV-6,11阳性66例,阳性率71.73%(66/92)。说明无明显临床症状者,经PCR技术检测可得到诊断。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微波联合甘露聚糖肽治疗尖锐湿疣的疗效及尖锐湿疣的复发诱因。方法131例尖锐湿疣患者按随机和自愿原则分成2组,75例行微波治疗后肌注甘露聚糖肽(治疗组),另56例仅行微波治疗(对照组)。观察两组患者的复发率以及治疗组中达到医嘱要求者与未达到医嘱要求者的复发率。结果治疗组的复发率为30.67%,对照组的复发率为55.36%,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组中达到医嘱要求者复发率为12.20%,未达到医嘱要求组复发率为52.94%,两组复发率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甘露聚糖肽能有效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术后嘱咐患者保护局部皮肤粘膜及避免免疫力下降的各种诱因,可降低尖锐湿疣的复发率。  相似文献   

19.
赵进  黄耿 《广西医学》2004,26(10):1440-1442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依据。方法 收集 6 5例尖锐湿疣和 2 0例湿疣样病变 ,观察对比其病理学特点 ,并辅以HPV检测。结果 灶状分布空泡细胞在尖锐湿疣中出现率高达 97% ,对照组为 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 0 5 )。结论 灶状分布空泡细胞是尖锐湿疣诊断和鉴别诊断的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阴道镜在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中的诊断价值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应用阴道镜观察175例女性疑为生殖道尖锐湿疣患者,与其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阴道镜诊断尖锐湿疣与病理诊断总符合率达90.9%,阴道镜诊断亚临床型尖锐湿疣与病理诊断符合率达86.9%,误诊率为9.1%,两法差异有显著性(P<0.005)。结论: 阴道镜诊断临床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结果准确、可靠,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其诊断亚临床型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存在较高误诊率。故可将其作为诊断女性生殖道尖锐湿疣的常规筛选手段,对可疑者再做病理诊断以确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