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0例脑卒中后抑郁的患者随机分为3组,即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组,氟西汀组,黛力新组,三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1周末、4周末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及日学生活活动能力测定(ADL)评分的变化,并观察三组不良反应。结果联合服用药物组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明显改善,与单服用氟西汀或黛力新组相比,两药物在治疗1周,治疗4周HAMD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氟西汀与黛力新联合用药组HAMD和ADL评分优于氟西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且优于单用氟西汀或黛力新,患者神经功能恢复明显。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临床确诊为脑卒中后抑郁患者97例,按就诊先后分成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为治疗组49例,醒脑静治疗为对照组48例,疗程14d。通过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CSS)、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以及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评价两组治疗前及治疗14d后疗效。结果治疗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好转,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痊愈、显著进步、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HAMD、CSS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CSS评分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治疗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PSD患者日常生活能力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黛力新联合醒脑静治疗可明显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症状和神经功能康复,从而提高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3.
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及对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90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氟西汀组、高压氧组与治疗组,每组30例。各组患者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组、高压氧组分别加用氟西汀、高压氧治疗,治疗组患者在内科常规治疗基础上,应用氟西汀加高压氧治疗。并于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简易智能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结果治疗组HAMD、MMSE评分改善,各组治疗后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比较,亦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氟西汀加高压氧能明显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并改善患者的认知功能,且其效果优于单纯加用氟西汀或者高压氧治疗。  相似文献   

4.
马新  杨静娟  马雁冰 《中国民康医学》2007,19(10):358-358,370,373,374
目的:观察中药治疗脑卒中后抑郁(PSD)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7例有脑卒中病史且符合CCMD-3中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2例用中药治疗,对照组35例用西药氟西汀治疗,进行6周的双盲对照研究。根据Hamilton抑郁量表(HAMD)分别对两组治疗前后抑郁症状评分,并观察两组疗效。结果: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照组副作用明显;治疗组HAMD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极显著性(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治疗PSD疗效确切,副作用少,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2年1月-2013年10月到本院精神科门诊就诊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给予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对照组给予黛力新联合多塞平治疗,疗程均为4周,随访3个月,从HAMD抑郁评估和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MESSS)进行疗效评定。结果:治疗后,两组的HAMD抑郁总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更为明显;治疗后,两组的MESSS评分较治疗前均显著下降(P〈0.01);两组总有效率、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氟西汀联合阿普唑仑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疗效显著,副作用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翠春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28):64-65,139
目的比较观察度洛西汀与氟西汀治疗首发抑郁症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0月~2011年2月,76例首发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度洛西汀组和氟西汀组,每组38例,对比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HAMD、HAMA及不良反应。结果度洛西汀组与氟西汀组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0.592,P〉0.05)。两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t=3.926,4.137,4.513,6.275,P〈0.05)。并且,度洛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HAMA评分均低于同期氟西汀组(t=3.488,3.951,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Х^2=1.317,P〉0.05)。结论度洛西汀与氟西汀对首发抑郁症治疗的疗效相当,不良反应少,安全性高,但度洛西汀较氟西汀能够较快降低HAMD评分、HAMA评分,是治疗抑郁症较为理想的药物。  相似文献   

7.
氟西汀治疗急性首发脑卒中后抑郁的临床对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孙建田 《安徽医学》2009,30(4):440-442
目的观察氟西汀对急性脑卒中后抑郁的干预作用及对神经功能康复的影响。方法随机将72例首发急性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分为氟西汀治疗组和常规治疗组,常规治疗组仅给神经内科常规治疗,氟西汀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口服8周。两组患者均在氟西汀治疗前和治疗后第4周、第8周时采用HAMD、Barthel指数和N1HSS评定抑郁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结果氟西汀组治疗后HAMD评分、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并显著低于常规治疗组(P〈0.05)。Barthel指数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1),且显著高于常规治疗组(P〈0.05)。结论氟西汀能显著改善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态,促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和神经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氟西汀对老年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后抑郁( PSD)患者神经功能缺损的影响。方法:102例老年急性缺血性PSD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予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氟西汀,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汉密尔顿抑郁量表( HAMD)、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SSS)及日常生活能力( ADL)评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HAMD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2组患者SSS分值均明显降低,ADL分值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改变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氟西汀能缓解老年急性缺血性PSD患者的抑郁症状,促进其神经功能缺损的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9.
目曲观察益肾疏肝汤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6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氟西汀,20mg 1次/d;治疗组给予自拟益肾疏肝汤治疗,比较2组治疗后的效果。结果对照组及治疗组在治疗4W和8w后,HAMD评分较治疗前明显下降,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对照组与治疗组均有显著抗抑郁疗效,2组间疗效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肾疏肝汤能够明显减低脑卒中后抑郁患者HAMD评分,疗效与盐酸氟西汀相当。  相似文献   

10.
邵爱民 《中国现代医生》2011,49(15):148-149
目的探讨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PSD)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对PSD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将我院确诊的64例PSD患者根据用药情况随机分为治疗组(盐酸氟西汀)和对照组(阿米替林)各32例,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IHSS)评分分别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神经功能并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疗程均为12周。结果治疗12周后,两组患者HAMD和NIHS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且治疗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明显(P〈0.05)。治疗组的有效率(84.375%)明显高于对照组(56.250%),两组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盐酸氟西汀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疗效确切,能明显改善PSD患者的抑郁情绪,进一步改善PSD患者的神经功能,从而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在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使用西酞普兰(喜普妙)与氟西汀疗效的对比。方法:将60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以西酞普兰和氟西汀治疗,疗程4周,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疗效,以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治疗4周以后,两组患者HAMD评分均显著减少(P〈0.05或P〈0.01),TESS评分均未见明显增加。两组间比较HAMD,TESS评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西酞普兰与氟西汀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病后抑郁及残留期抑郁表现均有较好的疗效,不良反应较少.但西酞普兰组在减少复发及多药合用等方面较氟西汀有一定优势。  相似文献   

12.
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抑郁患者的临床特点、发生机制及治疗转归。方法:从南京脑卒中注册系统的2019例脑血管病患者中,提取符合条件的首次急性脑梗死患者111例,于发病2周后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日常生活能力量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进行评估,并行头颅MRI扫描,急性脑梗死后抑郁的患者随机给予西酞普兰或氟西汀治疗,3个月后随访。结果:在随访期内,有44例患者被诊断为脑卒中后抑郁(PSD),发生率为39.6%;左侧大脑半球梗死、额顶颞叶、基底核区及丘脑梗死与PSD发生具有相关性[比数比(OR)〉1],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SD组日常生活能力(ADL)及简明智能量表(MMSE)评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经抗抑郁治疗3个月后,西酞普兰组和氟西汀组患者的HAMD和ADL评分治疗均有改善,但两组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PSD发病率较高,与大脑半球的梗死、范围及脑部基础病变有相关性。PSD可影响ADL和认知功能;西酞普兰和氟西汀均为有效的抗抑郁药物,两者疗效相当.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氟西汀用于老年高血压并发抑郁症的临床降压疗效。方法 将70例老年高血压伴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5例。对照组仅接受常规降压治疗:硝苯地平缓释片10mg,口服,bi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抗抑郁治疗:氟西汀20mg,口服,qd。疗程共8周。分别于8周内对两组的血压、抑郁症状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估。结果 两组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P〈0.01;对照组:P〈0.05),两组间收缩压及舒张压治疗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降压总有效率(92.29%)要高于对照组(45.71%)(P〈0.05),其中治疗组显效率(54.29%)要明显高于对照组(17.14%)(P〈0.05);治疗组HAMD评分逐渐减小,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8周后HAMD-24减分率为57.29%(〉50%),具有临床疗效;对照组HAMD-24评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HAMD-24评分于4周及8周后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及总分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氟西汀治疗老年高血压患者并发抑郁症具有显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精神分裂症后抑郁患者在应用舒必利的基础上,联合使用氟西汀治疗的疗效。方法:将60例分裂症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给予舒必利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给予一定量的氟西汀联合治疗,为期6周,在治疗前和治疗的第1、6周末对患者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阳性与阴性症状评定量表fPANSS)评定疗效;采用不良反应量表fTESS)评定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抑郁症状消失10例(33.0%),显著改善8例(27.0%),改善9例(30.0%),无效3例(10.0%),有效率90.0%;对照组抑郁症状消失6例(20.0%),显著改善6例(20.0%),改善7例(23.O%),无效11例(370%),有效率63.0%,两组间有效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第1周末试验组HAMD总分、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下降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单独服用舒必利的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两组之间进行统计分析,发现有统计学差异(P〈0.01);治疗第6周末两组HAMD,PANSS总分及各因子分均减少(P〈0.05),两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奥氮平联合氟西汀组治疗精神分裂症后抑郁,起效更快,疗效更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5.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32例临床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的疗效。方法 63例脑卒中后抑郁状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加用黛力新)和对照组(常规治疗组),其中治疗组32例,对照组31例,治疗前后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日常生活能力BARTHEL指数(BI)量表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SSS)量表进行评定其疗效。结果 治疗组黛力新治疗后其HAMD评分SSS评分明显下降,BARTHEL指数评分显著增高,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显著性意义(P〈0.05或P〈0.01)。结论 黛力新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状态对抑郁有明显的效果,且可促进脑卒中的神经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6.
徐海春  王雪宏  高林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10):1217-1217,1334
目的:评价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76例抑郁症患者随机分为文拉法辛缓释片组38例、氟西汀组38例,疗程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和治疗中出现的症状量表(TESS)评定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两组治疗2周后HAMD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疗效及治疗后4周、8周HAMD评分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各组治疗后与治疗前的HAMD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文拉法辛缓释片治疗抑郁症疗效确切,起效快,安全性好。  相似文献   

17.
许可  李真 《中国民康医学》2010,22(5):565-565,591
目的:了解米氮平在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人组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米氮平组38例和氟西汀组38例,于治疗前、治疗后1、2.4、6周末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同时给予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结果:在治疗第1、2周末,米氮平组HAMD评分与氟西汀组相比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HAMD焦虑/躯体化因子评分显示在第2周时就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第4周时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米氮平治疗老年期抑郁症伴焦虑症状患者,疗效与氟西汀相当,但比氟西汀能更快的控制患者的抑郁和焦虑症状。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忘忧方治疗30~50岁抑郁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所收集的63例抑郁障碍患者,按随机表法分成治疗组36例和对照组27例,治疗前行HAMD量表初次评分,治疗组予中药忘忧方治疗;对照组予西药氟西汀治疗;疗程均为6周,治疗后第6周末再次进行HAMD量表及Asberg氏抗抑郁剂副反应量表(SERS)评定。结果:各组治疗前后HAMD分值差异显著(P〈0.05),两组之间治疗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组的副作用较对照组小,且差异显著(P〈0.05)。结论:忘忧方治疗与氟西汀治疗抑郁障碍均有疗效,二者治疗结果无明显差异,但忘忧方组的副作用较氟西汀组少。  相似文献   

19.
目的:比较氟西汀合并心理治疗与氟西汀单独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将126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66例,对照组60例。研究组在氟西汀治疗的基础上合并心理治疗,对照组单用氟西汀,疗程6周。以Hamilton抑郁量表(HAMD,24项),抑郁自评量表(SDS),及副反应量表(TESS)为评定工具。结果:两组均在治疗1周即起效(P均〈0.01),但6周治疗结束时,研究组显效率87.8%,对照组显效率73.3%,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氟西汀是一种治疗脑卒中后抑郁安全有效的药物,而心理治疗能进一步提高疗效,是一种良好的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护理模式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抑郁状况、神经功能缺损(NIHSS)评分、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影响。方法:将62例脑卒中后抑郁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n=31)和观察组(n=31),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综合心理护理模式。结果:2组干预前的HAMD、NIHSS和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HAMD、NIHSS和ADL评分均优于干预前(P〈0.05),观察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脑卒中后抑郁患者实施有效的综合心理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其抑郁状况,促进神经功能恢复,提高日常生活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