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Ⅰ期修复长段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 2008年3月至2009年8月,取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Ⅰ期修复骨缺损的方法,治疗长段骨缺损患者8例。3例为桡骨慢性骨髓炎扩创后骨缺损,5例为开放性外伤致桡骨骨缺损。骨缺损长度8~15cm,平均10cm。结果术后患肢未见明显炎性反应,无炎性窦道形成,肢体活动良好,X片示移植腓骨与桡骨愈合良好。结论对长段骨缺损患者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Ⅰ期修复骨缺损,该术式能有效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对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死骨,死骨切除后将形成骨缺损与骨不连,骨缺损Ⅰ期植骨修复,需等局部感染控制后Ⅱ期植骨修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应用负载妥布霉素的硫酸钙(Osteoset-T)治疗慢性骨髓炎及合并骨缺损的疗效.方法自2004年4月起,采用Wright公司的Osteoset-T治疗慢性骨髓炎患者4例,慢性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11例.其中同时应用带蒂腓肠神经营养皮瓣转移治疗慢性窦道切除后皮肤缺损4例,带蒂小腿内侧皮瓣转移修复1例,平行桥式血管吻合游离背阔肌皮瓣移植1例.所有骨髓炎病例经过彻底清创,去除死骨与肉芽组织后植入Osteoset-T 5~25 mL,平均8.3 mL.结果所有患者平均随访4.5个月.15例患者中13例感染得到控制;2例混合感染者术后渗出较多,经过再次清创取出分解的Osteoset-T后创面愈合.11例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患者中5例术后4周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新骨形成,其中3例跟骨骨髓炎患者术后2个月部分负重行走,3个月恢复行走;1例股骨骨髓炎合并骨不连患者术后2个月新骨形成;1例桡骨骨髓炎患者术后6个月骨完全愈合.6例炎症得到控制但无新骨形成,均行自体骨或异体骨植骨后2例已经完全愈合,4例在愈合过程中.结论应用彻底清创合并Osteoset-T可以有效地治疗慢性骨髓炎,并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新骨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贾红伟  吕松峰  任飞 《中国骨伤》2007,20(5):334-335
肱骨骨不连是骨科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治疗方法较多,效果较好。但对于一些复杂类型的肱骨骨不连,如合并感染的肱骨骨缺损,肱骨双节段骨不连等,治疗比较困难。2001年6月-2005年6月,采用胫骨皮瓣游离移植治疗13例肱骨骨不连骨缺损,取得良好效果。1临床资料本组13例,男9例,女4例;年龄14~56岁;左侧8例,右侧5例。肱骨粉碎性骨折术后骨不连、碎骨片坏死9例(开放性7例,闭合性2例),其中采用钢板固定5例;钢板加钢丝捆扎固定4例,有2例演变成骨髓炎。肱骨血源性骨髓炎形成慢性骨髓炎骨缺损合并窦道形成3例,肱骨骨折钢板固定术后骨不连再次摔伤致钢板…  相似文献   

4.
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修复慢性骨髓炎大段骨缺损   总被引:14,自引:4,他引:14  
目的 探索慢性骨髓炎大段骨早期摘除后骨缺损的一期修复效果。方法 胫骨慢性骨髓炎并大段骨清除后,作吻合血管腓骨移植一期予以重建18例;作炎性骨段切除,采肜带血管蒂腓骨移位一期予以修复2例。结果 胫骨慢性骨髓炎在摘除在大段死骨后应用吻合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腓骨移植或带血管蒂腓骨移位重建。术后3 ̄6个月见重建骨完全骨性愈合,邻近关节诸骨受累的炎症得到完全控制;修复肢体的功能与外形恢复令人满意。结论 对慢  相似文献   

5.
1997年 10月我们采用带腓肠神经伴行的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下段、踝周及足跟部软组织缺损 10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 ,效果满意 ,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男 7例 ,女 3例。年龄 2 4~ 5 3岁。足踝部皮肤缺损伴慢性骨髓炎 5例 ,踝部贴骨瘢痕伴慢性骨髓炎 2例 ,小腿下段慢性溃疡创面 1例 ,小腿下段贴骨瘢痕伴骨不连 2例。切取的皮瓣 9cm× 5 cm~ 14cm× 8cm,血管蒂长 5~ 12 cm。2 手术方法受区处理 :彻底切除贴骨瘢痕及创面不健康的肉芽组织 ,慢性骨髓炎者应切除外露骨质 ,摘除死骨 ;合并骨不连者须切除骨折端纤维组织 ,打通髓腔后植…  相似文献   

6.
Ilizarov技术概述   总被引:49,自引:2,他引:47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前苏联遗留下很多开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骨缺损面不能治愈的伤员。Ilizarov在自行车轮稳定性结构的启示下,于1951年发明了细钢针穿骨,张力下固定的环形外固定器。  相似文献   

7.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是骨科临床的疑难问题,其局部感染会形成抑制血液循环和骨再生的局部环境,抑制或延缓骨的愈合[1].由于该病几年甚至几十年不能治愈,所以患者精神受到极大摧残,严重者甚至会选择截肢[2].传统的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方法是彻底清除死骨及炎性肉芽组织,消灭死腔及窦道,充分引流,控制感染,待局部皮肤条件好转后植骨,并选择合适的外固定方式固定.但这种方法治疗周期长、创伤较大、手术次数多,容易发生严重骨缺损、骨不愈合、畸形愈合等并发症[3].近年来,随着Ilizarov牵拉成骨(distraction osteogenesis,DO)技术在国内的逐渐推广,许多学者将DO技术应用于治疗慢性骨髓炎,尤其是伴有骨与软组织缺损或合并骨骼畸形的慢性骨髓炎,并取得了令人惊喜的效果[4-7].本文就DO技术治疗慢性骨髓炎的机制、临床应用中的技术要点等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8.
正随着日常生活中各类高能量损伤的增加,严重开放性粉碎性骨折导致的大段骨缺损(segmental bone defects,SBD)临床上越来越多,此外骨髓炎、感染性骨不连清创、骨肿瘤切除、先天性畸形矫正等原因导致的大段骨缺损也较为多见。所谓的大段骨缺损,在文献中并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义。在动物实验中,有一个概念叫极量骨缺损(critical sized defects,  相似文献   

9.
目的 验证抗感染活性骨(ARBX)一期同步植骨治疗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的疗效. 方法自2001年9月至2008年9月,采用ARBX一期同步植骨治疗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24例,对其中获得10个月以上系统随访的18例患者进行疗效分析. 结果随访时间10~63个月,平均23个月.18例患者除3例骨髓炎未治愈外,其余15例骨髓炎完全治愈:感染彻底控制无复发,骨不连、骨缺损获得骨修复.本组完全治愈率为83.3%. 结论 ARBX具有高效诱导成骨活性和强效抗感染能力.能一期植骨有效治疗股骨慢性创伤性骨髓炎.  相似文献   

10.
多种原因可引起感染性骨不连 ,如骨髓炎合并病理性骨折、严重开放性骨折等 ,治疗不当 ,会造成患肢残疾。 1995~2 0 0 0年作者采用半环形外固定架治疗小儿感染性骨不连 16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  本组共 16例 ,男 11例 ,女 5例 ,年龄 6~ 14岁。病种分布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并病理性骨折 8例 ,其中股骨下段 5例 ,胫骨上段 3例 ;小腿开放性骨折并骨缺损 8例 ,其中 6例伴皮肤软组织大面积撕脱伤。2 手术方法2 1 病灶清理对骨髓炎合并病理骨折的病人 ,术中清除脓液及死骨 ,常规细菌培养 ,彻底冲洗脓腔。对严重开放性骨…  相似文献   

11.
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治疗慢性骨髓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慢性骨髓炎临床处理颇为困难,传统方法采用分期手术,先控制感染,消灭创面,待骨髓炎静止后再修复骨缺损,故疗程长,费用高,随着观念的不断更新,摘除死骨并植骨在临床上被逐步采用。我们自2002年1月至2004年4月,对8例慢性骨髓炎患者行彻底清创后,一期植入载药自固化磷酸钙人工骨(CPC),取得了满意的临床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背景: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修复方法很多,其中骨延长术是一种通过骨骼牵引矫正肢体长度不均衡而被广泛应用于创伤及骨感染、肿瘤、先天性畸形等疾病的综合性技术。目的:探讨骨延长术治疗下肢慢性骨髓炎性骨缺损的术后缺损部位延长效果以及并发症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3月至2018年4月采用骨延长术治疗的32例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患者,男20例,女12例;年龄22~52岁,平均(37.9±11.3)岁。患者均为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慢性骨髓炎、骨不连,入院前有2~4次手术史,病程12~36个月,平均(24.9±8.5)个月。骨髓炎部位为股骨22例,胫骨10例;缺损大小为2~4 cm,平均(3.2±0.6)cm。清创术后同期行骨延长术治疗,术后定期进行X线检查,随访观察缺损部位的成骨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Paley评分对骨不连愈合情况进行疗效评估。结果:全部获得随访,随访时间为16~28个月,平均(22.6±6.4)个月。本组患者中,治疗效果获优26例,良6例。32例患者骨延长区骨再生情况均良好,患肢骨延长长度为6~10 cm,平均(7.9±1.4)cm,外固定架佩戴时间为5~11个月,平均(8.2±2.8)个月。骨延长术治疗期间,除发生针道感染、术区疼痛外,无软组织感染、血管以及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结论:清创后行骨延长术可重建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部位的长度,患者下肢骨和关节功能恢复良好,是治疗下肢骨髓炎性骨缺损的一种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骨感染     
长骨骨折内固定术后迟发性感染的综合治疗;髓内延长修复儿童股骨骨髓炎后骨缺损;带血管骨皮瓣移植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前路内固定在治疗胸腰椎结核中的作用;游离髂骨皮瓣移植一期修复胫骨创伤后骨髓炎骨缺损;胸腰椎结核稳定性前路重建26例分析;应用纳米羟基磷灰石;单臂外固定架下骨内移位技术治疗胫骨感染性骨不连;17例颈椎结核外科手术治疗分析  相似文献   

14.
骨髓炎死骨原位再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的]研究骨髓炎死骨原位再植治疗股骨感染性骨不连的技术与方法。[方法]2004年1月至2005年7月收治2例股骨外伤性骨髓炎,均有大块游离死骨,多发瘘孔,没有骨包壳形成,临床诊断为“股骨感染性骨不连,大块死骨存留。”2例均行病灶清除,摘除游离死骨,川崽式持续冲洗,死骨原位再植及骨牵引术。术后应用敏感抗生素持续冲洗。[结果]术后2例切口均甲级愈合。10~12个月骨愈合,随访时间:病例1术后49个月,病例2术后30个月,都能全负重行走,骨髓炎无复发。[结论]股骨外伤后骨髓炎合并大块死骨形成骨不连,病灶清除后,将摘除的大块死骨灭菌后原位回植,术后持续冲洗及综合治疗,可以达到一期治愈炎症,骨坚强愈合的两个主要治疗目的。其中,有效的持续冲洗,中西药并用对治愈骨髓炎、骨愈合最为重要。  相似文献   

15.
游离腓骨移植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并长段骨缺损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目的探讨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的方法和疗效。方法1996年3月~2003年12月,采用彻底清除病灶,切除长段死骨,取对侧带血管腓骨游离移植一期修复胫骨缺损的方法,治疗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67例。年龄8~42岁。病程6个月~8年,平均2.8年。其中血源性骨髓炎14例,创伤性骨髓炎53例。18例合并同侧腓骨骨折;21例合并皮肤缺损及骨外露,缺损范围2cm×4cm~4cm×10cm;53例合并病理性骨折及骨不连;46例合并1~3个窦道。胫骨死骨长度8~22cm,平均12cm。细菌培养试验均显示阳性。46例单纯切取带血管腓骨瓣,21例携带皮瓣,腓骨切取长度10~28cm,平均15cm;皮瓣切取范围4cm×7cm~6cm×12cm。结果术后67例获随访12~45个月。2周内肢体炎性反应均消退,窦道愈合率达93.5%,窦道不愈合者经二次窦道清除后愈合。移植腓骨瓣骨折2例,经石膏固定2个月后愈合。21例携带皮瓣全部成活。X线片示移植腓骨均愈合,愈合时间4~6个月,平均4.2个月。按Enneking评价系统,肢体术后功能恢复平均为正常功能的79%。18岁以下患者腓骨增粗较快,可完全胫骨化;18岁以上患者腓骨增粗缓慢。结论对胫骨慢性骨髓炎合并长段骨缺损患者可行吻合血管的游离腓骨移植一期修复骨缺损,该术式能有效控制感染、缩短疗程及减少手术次数。  相似文献   

16.
胫骨缺损是骨科医师经常遇到的难题之一,而骨支架的重建又对肢体功能的发挥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对胫骨缺损的治疗应高度重视。发生胫骨缺损的原因可归纳为①严重外伤致骨缺损;②肿瘤切除后;③在开放性粉碎性骨折中,不恰当地摘除骨碎片;④慢性骨髓炎死骨摘除术后;⑤先天性胫骨缺损等。在严重外伤或感染,胫骨缺损可同时  相似文献   

17.
骨髓炎的治疗,仍是骨科界的难题.面对感染类型的变化,症状不典型者增多;耐药菌珠的不断出现,治疗困难者越来越多.医者深感重任在肩!1感染类型的变化1.1 外伤性骨髓炎相对增多自20世纪80年代,以往多见的血源性骨髓炎日渐减少,故能正确诊断者也在减少,早期得不到正确的诊断和及时的治疗,丧失了最佳治疗时机[1].骨髓炎并发窦道、出现死骨、有的遗留并发症,如病理性骨折、骨缺损、骨不连、畸形、功能碍等;甚至癌变(图1).  相似文献   

18.
Masquelet技术是修复长骨创伤性结构性骨缺损的一项新技术,以二阶段治疗骨缺损为特点。先以骨水泥充填缺损区,并在骨水泥周围诱导生成自体膜结构,然后在诱导膜内植骨,促使新骨形成,以修复骨缺损并达到骨愈合。与传统治疗技术相比,Masquelet技术具有对供骨要求低、疗效可靠、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患者易接受等优点。Masquelet技术目前还可用于骨骺、干骺端、足跗骨、下颌骨等长骨骨干以外的骨缺损,肿瘤切除后及慢性骨髓炎病灶骨清除后各类骨缺损的重建修复,取得了较满意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慢性骨髓炎的治疗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慢性骨髓炎是骨科常见病 ,因其病情复杂、病程漫长 ,易并发慢性窦道 ,皮肤瘢痕及缺损、骨折、骨缺损 ,手术失败率、感染复发率高 ,临床处理较为棘手 ,成为国内外矫形外科医师们多年探索解决的一个难题。近来 ,出现了一些新的理论和较多新的治疗方法 ,现综述如下 :1 慢性骨髓炎的病灶清除彻底病灶清除是慢性骨髓炎治疗的基本原则之一[1] 。通常认为慢性骨髓炎难以治愈是由于慢性窦道形成 ,局部软组织纤维瘢痕化、缺血 ,死骨、死腔形成 ,骨质反复炎性增生 ,骨痂缺血硬化 ,髓腔封闭 ,使身体免疫力及抗菌药物难以到达局部 ,为致病菌潜伏和繁殖…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胫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并感染性骨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例胫骨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并感染性骨缺损行清创、可延长外固定架固定、干骺端截骨及中间骨段逐步搬运。结果 8例均获随访6~40个月,平均31.5个月。骨与皮肤缺损得到修复,患侧肢体长度与健侧无明显短缩。结论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难治性胫骨骨髓炎合并骨缺损或皮肤软组织缺损创伤小,能够避免多次复杂手术,可简化治疗过程,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