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1955年卓-艾氏描述胃泌素瘤以后,胃泌素瘤的治疗经历了由全胃切除、药物治疗到治愈性切除肿瘤的根本性转变.但由于在术中仍有50%以上的肿瘤无法找到,故使手术治愈率仅在20~40%,因此,  相似文献   

2.
卓一艾二氏综合征(ZES)1955年首次报道,特点是严重的消化道溃疡、高胃酸分泌和产生胃泌素的胰岛细胞肿瘤.现发现ZES病人十二指肠胃泌素瘤日益增多(占所有胃泌素瘤的6%~43%).尽管术前影像学检查和肿瘤定位技术有了进展,对胃泌素瘤的解剖分布也高度警惕,然而散发ZES长期治愈率仅由30%提高到40%.十二指肠小的胃泌素瘤术前影像检查及术中可能被遗漏.切除的十二指肠标本病理检查偶然发现的隐性肿瘤达16%~33%.这可能是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术中寻找胃泌素瘤,特别是十二指肠小的病变的最佳方法.材料和方法:自1989年始,对连续35例ZES病人  相似文献   

3.
H_2受体拮抗剂的出现改变了胃泌素瘤的手术处理,强力的抑制分泌药物能控制多数胃泌素瘤病人,从而减少了全胃切除术的需要,近来认为手术切除胃泌素瘤可治愈部份病人或提高以后的药物疗效.由此临床上要求一种手术途径能正确定位全部肿瘤.作者设计一种术时肿瘤的定位方法,在该解剖区域内得以迅速、简单、安全地进行探查和切除所有肿瘤.技术上腹正中切口,经大、小网膜囊及Kcoker切口游离胰头,经后腹膜切口游离胰体尾,这一操作使能进入胃泌素瘤和转移淋巴结好发部位的解剖三角区;其上角为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接处,下角为十二指  相似文献   

4.
大肠癌中胃泌素和胃泌素mRNA检测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大肠癌是我国10大常见肿瘤之一。目前手术切除为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根治术后5年生存率为50.21%,但对晚期大肠癌尚无有效的的全身治疗。人胃泌素(Gastrin)基因共有4100对碱基,编码101个氨基酸的前胃泌素原。胃泌素早最是从胃窦粘膜分离出来的一种多肽激素,均由前胃泌素原降解而成。胃泌素最基本的生理作用是刺激胃壁细胞泌酸,近年又发现胃泌素能促进结直肠粘膜的DNA,RNA及蛋白质合成,从而刺激  相似文献   

5.
外科手术对于胃泌素瘤的治疗作用还不够明确.理想的治疗应是手术切除肿瘤,以减少高胃酸分泌并防止肿瘤生长.本研究目的是通过对照性的临床试验,前瞻性地调查胃泌素瘤的手术治愈率.胃泌素瘤的诊断是根据临床表现,即严重的消化性溃疡、空腹血浆高胃泌素血症(>200pg/ml)、静注胰泌素后血浆胃泌素升高(>200pg/ml).  相似文献   

6.
背景:胃泌素瘤是一种罕见的神经内分泌肿瘤,并且研究表明和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相关,手术切除是唯一可以治愈胃泌素瘤的治疗方式,本研究评估单中心手术切除治疗胃泌素瘤的效果。方法病人资料来自于从1992年1月到2011年12月单中心进行手术评估和治疗胃泌素瘤的前瞻性数据库,其中包含胰腺癌和壶腹周围癌。另外,  相似文献   

7.
胃泌素瘤发病率仅次于胰岛素瘤,常以顽固性十二指肠溃疡抗酸药难以控制症状出现.单独腹泻可为突出的表现.Treitz韧带以下溃疡穿孔也非罕见,全胃切除可挽救生命.1/5~1/3患者可并发甲状旁腺机能亢进(MENI).自1960年Gregory等从胰腺肿瘤提取胃泌素,1968年McGuigan等创用RIA检测血清胃泌素以来,本病病因明确而获确诊.CT和血管造影术有助本病的早期诊断和定位及手术摘除.最新H_2受体拮抗剂对占2/3恶性不能切除的病例颇具效用;  相似文献   

8.
概述了胃泌素瘤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对肿瘤切除和肝转移的治疗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概述了胃泌素瘤的手术治疗和药物治疗的效果,对肿瘤切除和肝转移的治疗也作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有关原发性淋巴结胃泌素瘤的存在尚有争论 ,即使 1994年 Arnold复习了 6 3例原发性淋巴结胃泌素瘤 ,对其特征仍不清楚。美国旧金山加州大学至 2 0 0 2年 5月共手术探查 176例卓艾综合征 (ZES)。原发性淋巴结胃泌素瘤是指肿瘤位于切除的淋巴结、尤其他处的病灶、切除后血清胃泌素值正常 ,术后并定期随访。分成两组 :第 1组 ,无复发 ;第 2组 ,可能不是原发性淋巴结胃泌素瘤 ,因切除后仍复发。胰腺内分泌肿瘤的定位和范围均用上胃肠道内镜、CT扫描和 MRI成像检查 ,剖腹后仔细探查并借助术中 B超仪的检查 ,自 1994年起更用111锢 DTPA- DP…  相似文献   

11.
本文报道4例胰和肝的囊性内分泌肿瘤,其中3例因最初误诊为良性肿瘤,手术不当,需要以后再行手术.例1 35岁男性,因胃、十二指肠多发溃疡,水泻、体重下降,血清胃泌素20,000~40,000pg/dl,诊断为胃泌素瘤.术中误将胰腺囊性病变认为是良性,未做活检,仅行囊肿空肠Roux-en-y吻合.术后症状持续存在,再次住院行全胃切除和肝转移灶切除,并用丝裂霉素C、阿霉素和5-Fu治疗.例2 59岁女性,因右上腹痛曾诊断为胆石症、裂孔疝合并食管炎、溃疡病,行胆囊切除胆总管探查术.术中见胰腺囊肿但未引流.术后出现水泻、腹痛和胃溃疡,再次手术见胰体部有8cm大小之部分囊性和实性肿物,未做活检,仅行胰腺囊肿空肠吻合术.术后腹痛加重,超声检查发现胰头部8×8cm囊肿、又行第三次手术,术中虽剜除了胰头、体部肿瘤,但因为肝脏已有转移灶,无法行根治性胰腺切除  相似文献   

12.
胃泌素主要由胃窦及小肠上段黏膜的G细胞分泌,其受体分布在多种器官组织中.胃泌素及其受体具有调节细胞生长、分化,抑制细胞凋亡,促进细胞增生、侵袭、转移的功能.研究表明,胃泌素及其受体参与包括胃癌在内的多种肿瘤的发生、发展.胃泌素及其受体还可作为胃癌早期诊断的一个重要指标,同时也可能是胃癌治疗的潜在靶点.本文就胃泌素及其受体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关系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胃泌素瘤的诊断与治疗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55年Zollinger和Ellison首先报告了2例胃酸分泌亢进伴有严重消化性溃疡的患者,实质是患有产生非胰岛素的胰岛非B细胞瘤.1960年Gregory报道从患者手术切除的胰头组织中检测到胃泌素活性物质,故命名为胃泌素瘤,也称为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ZES),亦称胰源性溃疡.  相似文献   

14.
对十二指肠旁淋巴结的胃泌素瘤是否属原发性肿瘤,即所谓异位结节性胃泌素瘤,或是来自原发性十二指肠胃泌素瘤的淋巴结转移,目前尚存有争议.这种发病机理上的争议与早年对外侧异位甲状腺结节性质的概念相类似,外侧异位甲状腺结节亦曾被认为系良性甲状腺的"残留部分",以后才普遍认为是来自分化良好的微小甲状腺癌的转移病变,这一认识始于外科医生开始切除含有隐匿的微小原发癌的同侧甲状腺叶.由此可以推论,异位结节性胃泌素瘤亦可能是十二指肠壁内微小胃泌素瘤的淋巴结转移.十二指肠胃泌素瘤占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中胃泌素瘤的46%.  相似文献   

15.
早在1960年就有人应用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十二指肠壁胃泌素瘤,但因其手术死亡率及併发症率较高而未得到广泛采用?晁孀哦源瞬∪鲜兜闹鸾ピ黾?外科切除的治愈率也由以前的5%提高到82%。本研究试图评价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治疗伴Z-E综合征的十二指肠壁胃泌素瘤的指征,有效性和安全性。作者从1960~1991年收治45例Z-E综合征病人,所有病人均经免疫组化,病理检查或血清胃泌素测定及胰泌素刺激试验确定诊断。井采用以下部份成全部检查进行定期随访:包括血清胃泌素测定、胰泌素刺激试验,输钙试验,肝功能、CT、血管造影、超声、同位素扫描及再手术探查等。肿瘤切除后经胰泌素刺激试验证明无残余或复发肿瘤定为治愈。随访  相似文献   

16.
胃泌素瘤,又称Zollinger-Ellison综合征,1955年由Zollinger和Ellison报道并命名,此综合征有3个特点:(1)分泌大量胃酸;(2)发生难治的消化性溃疡(胰原性溃疡);(3)胰腺有非β细胞瘤.本文介绍近年来胃泌素瘤(简称ZES)的诊断与治疗进展.一、ZES的病理及临床表现据研究,此种肿瘤主要是A_1胰岛细胞瘤,类似胃窦G细胞能分泌大量的胃泌素.1960年,Gregory和Tracy从肿瘤内提取出一种内分泌  相似文献   

17.
胃泌素瘤是一种少见的胰腺内分泌肿瘤。该文2例均表现为突发性、反复发作的难治性胃溃疡,术前均经CT发现胰腺肿块,均以手术切除,病理检查证实为胃泌素瘤。术后均随访3年无复发。提示对多发性、异位、顽固性消化性溃疡应警惕本病的存在,以免延误诊断。  相似文献   

18.
胃泌素瘤     
韩文妙 《腹部外科》1997,10(2):78-79
胃泌素瘤是由胰岛G细胞发生的产生胃泌素为主的肿瘤。又称卓一艾综合征(ZES)。胃泌素瘤可散在发生或有家族史;60%为恶性,有淋巴结或肝转移;60%肿瘤系多发;70%~90%的肿瘤位于胰腺,15%~20%位于十二指肠壁内,另5%~15%在消化道以外(如淋巴组织或肝脏);有10%~25%的胃泌素瘤系作为MEN-1型(多发性内分泌瘤1型)的组成部分。肿瘤的定位90%以上在围绕胰头的胃泌素瘤三角中。该三角的上角为胆囊管与胆总管交接处,下角为十二指肠第二、三段交界处,内侧角为胰颈体交界处中点。胃泌素系G细胞分泌的激素,因此ZES的病…  相似文献   

19.
胰腺神经内分泌肿瘤(pNENs)分为功能性与无功能性两大类,常见类型包括胰岛素瘤、胃泌素瘤、胰高血糖素瘤、血管活性肠肽瘤等,根治性手术切除是pNENs患者治愈和长期生存的唯一方法.基本手术方式包括局部切除和规则切除两类,前者为肿瘤局部切除(剜除)术,后者包括胰十二指肠切除术(标准或保留幽门)、胰体尾切除术(联合脾脏切除或保留脾脏)及中段胰腺切除术等.肝脏是最常见远处转移部位,手术切除是肝转移瘤首选治疗方法,RFA、TACE以及肝移植可以作为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20.
治疗胃泌素瘤的关键是鉴别胃泌素瘤为良性或恶性。一般的方法是发现淋巴结或肝脏的转移瘤则认为是恶性的。但这样的病人可获治愈。作者以65例长期随诊资料来分析良性或恶性病的后果。其中52例为手术而13例为药物治疗。52例手术中包括44例全胃切除,3例胃部分切除,5例仅为肿瘤切除。42例获组织学诊断。10例阴性检查结果病人和13例未手术病人的基础胃酸分泌均超过15mM/小时,基础血清胃泌素高于100pg/ml,注射胰泌素后血清胃泌素增加100pg/ml。在手术病人中10例未发现肿瘤,13例肿瘤在胰腺或十二指肠,15例有淋巴结肿瘤,14例肿瘤在肝内。65例中23例有多发性内分泌腺病(ME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