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中心静脉系统的血栓闭塞性疾病常导致充血、水肿及静脉高压。这些疾病可能是原发性的或继发于外部压迫、炎症、中心静脉导管及放射治疗后。影像学检查的目的是确定静脉是否通畅、闭塞的原因、侧支循环及栓子存在与否,这些都对如何治疗患者提供重要信息。腔静脉成像技术包括数字 相似文献
2.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宋金松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0,23(3):146-151
本文综述了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的基本原理和有关的技术要求,并简要介绍血池型对比剂研制和开发的现状,着重阐述了3D DCE MRA在临床应用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4.
颅内静脉系统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查云飞 《国外医学:临床放射学分册》2005,28(5):305-308
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技术和对比剂团注技术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技术克服了非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的诸多缺点,已经成为一种无创伤性评价颅内静脉系统的新技术。就该技术的成像原理、技术进展、对颅内静脉系统病变的诊断价值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5.
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诊断肢体软组织血管瘤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倍剂量三维动态对比增强MR血管成像(SD 3D DCEMRA)诊断肢体软组织血管瘤的可行性及其意义。方法测试30例健康志愿者注射单倍剂量钆喷替酸葡甲胺(Gd-DTPA)后Gd-DTPA至股、胭和胫前动脉中段的循环时间(TT)、动脉强化峰值信号强度(SPE)和动脉峰值强化持续时间(DPE)。45例肢体软组织血管瘤和9例神经鞘瘤行常规MRI和SD 3D DCEMRA检查,SD 3D DCEMRA扫描时间10~12S,获取动脉早、晚期及静脉期3期图像。观察、比较血管瘤常规MRI与SD 3D DCEMRA表现,比较血管瘤和神经鞘瘤SD 3D DCEMRA的差异。结果(1)股、胭及胫前动脉TT、SPE和DPE依次分别为(15±5)s、(400±50)、(11.9±2.6)s,(19±7)s、(320±45)、(16.8±3.6)s和(27±10)s、(270±39)、(22.0±6.6)s;3条动脉之间的TT(F=6.91,P〈0.01)、SPE(F=21.21,P〈0.01)及DPE(F=12.10,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血管瘤SD 3D DCEMRA表现:瘤体动态显现,自动脉早期至静脉期瘤体信号逐渐增强、瘤体显影范围增大,动脉早、晚期及静脉期平均瘤体信号分别为0.09、0.49和0.74,各期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775.60,P〈0.01);45例中,A型(动脉早期无显影)24例,B型(动脉早期轻微显影)21例,A型SD 3D DCEMRA3期平均瘤体信号0.43、B型0.46,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4.57,P〉0.01)。肿瘤供血动脉,显示率100%。(3)常规MRI上未能显示的2例血管瘤,SD 3D DCEMRA上动态显现瘤体和显示供血动脉。(4)神经鞘瘤SD 3D DCEMRA无瘤体动态显现和供血动脉显示。结论应用SD 3D DCEMRA诊断肢体软组织血管瘤是可行的,瘤体动态显现和供血动脉显示是其SD 3D DCEMRA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非增强MR血管成像(NCE-MRV)在布加综合征(BCS)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 35例怀疑BCS患者均行NCE-MRV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比较两者的一致性,并计算NCE-MRV的诊断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及阳性预测值。结果 35例患者中,32例DSA诊断为BCS,33例NCE-MRV诊断为BCS,DSA显示下腔静脉膜性狭窄8例(NCE-MRV10例),膜性阻塞7例(NCE-MRV 6例),节段性狭窄3例(NCE-MRV 4例),节段性阻塞10例(NCE-MRV 10例),下腔静脉血栓5例(NCE-MRV 5例)。NCEMRV诊断BCS的敏感度为100.0%,特异度为67.8%,准确度为97.1%,阴性预测值为100.0%,阳性预测值为96.9%。NCE-MRV与DSA相比较具有良好的一致性(Kappa=0.89)。NCE-MRV显示肝内侧支血管30例,肝外侧支血管27例,副肝静脉25例。结论 NCE-MRV对于BCS下腔静脉病变的诊断与DSA对比有良好的一致性,可以作为BCS可疑患者诊断下腔静脉阻塞的无创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7.
肝脏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双期扫描的价值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常规血管造影对照,评价肝脏增强三维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dimensional contrast-enhancedMRA,3DCEMRA)双期扫描显示肝动脉和门脉系统的价值。材料和方法:共有22例患者做了肝脏3DCE MRA双期扫描,分别获得肝动脉和门脉MRA图像,分析3DCEMRA上肝动脉的解剖和变异、肝动脉有无肿瘤经及、门脉主干和肝内门脉左右分支的开放性以及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和严重程度。3D CE MRA的显示结果与常规血管造影术(包括腹腔动脉造影和直接或间接门脉造影术)相对照。评价两者的符合情况以获得3D CE MRA的诊断准确性。结果:3DCEMRA与腹腔动脉造影两种方法对肝动脉系统,包括腹腔干、肝总、肝固有、肝右和肝左动脉显示符合率为97%,3DCE MRA准确示22例中4例肝动脉解剖变异并可检出肝动脉受肿瘤经及。22例患者66支门脉主干和左右分支中,有65支两种检查方法显示门脉的开放性的结果相同,符合率为98%。22例中有15例存在侧支循环,3DCEMRA准确显示其中的14例,与门脉造影符合率为93%。结论:肝脏3D CE MRA双期扫描能较准确地显示肝动脉和门脉系统的主干和二级分支,对肝脏血供提供了有用信息。 相似文献
8.
9.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陆建平教授主编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一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3月正式出版(书号为ISBN7-5323-7613-3)。该书为国内第1本系统阐述增强磁共振全身血管成像(CE-MRA)的专著,全书共分总论、颅内血管、颈部血管、肺部动脉、主动脉、下肢动脉、门静脉系统、腔静脉系统等8个章节。全书以4500余例次临床资料为背景, 相似文献
10.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陆建平教授主编的《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一书,已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于2005年3月正式出版(书号为ISBN7-5323-7613.3)。该书为国内第1本系统阐述增强磁共振全身血管成像(CE-MRA)的专著,全书共分总论、颅内血管、颈部血管、肺部动脉、主动脉、下肢动脉、门静脉系统、腔静脉系统等8个章节。全书以4500余例次临床资料为背景,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3D DCE MRA)三期扫描技术,评价其在肝移植术前的诊断价值.方法对拟进行肝移植的183例患者进行术前3D DCE MRA成像扫描,采用Siemens Symphony 1.5T超导MRI扫描机,圆形极化相控阵体线圈,3D DCE MRA三期(动脉期、门脉期和静脉期)扫描技术,即对所得图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全部病例均获得了满意的血管成像图像,肝动脉可显示2~3级分支,门静脉可显示2~5级分支,肝静脉可显示1~2级分支.183例肝移植患者,5例显示肝动脉变异,其中2例起自肠系膜上动脉,2例直接起自腹腔干,1例起自胃左动脉.单纯肝硬化门脉高压103例,其中,冠状静脉和食道胃底静脉曲张23例、脐周静脉曲张5例、肠系膜静脉曲张2例、脾门周围静脉曲张30例,门静脉玻璃样变性1例;原发性肝癌79例,5例肝动脉包埋、僵直、推移,2例肝内动-静脉瘘,门静脉右支癌栓23例,门静脉左支癌栓7例,门静脉主干癌栓3例,同时发生门静脉左右支癌栓的2例,MRA表现为门静脉呈半月形或杯口形缺损或不显影.7例肝静脉出现栓塞,5例下腔静脉受压推移,1例下腔静脉瘤栓.结论 3D DCE MRA三期扫描能很好的显示肝动脉、门静脉、肝静脉及下腔静脉系统病变,肝移植术前应用3D DCE MRA,基本达到临床要求,是术前血管评估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磁共振敏感编码技术在腹部动态增强血管成像(DcE—MRA)中的应用优势。方法:将疑有腹部血管疾病的40例患者分为二组,实验组20例使用SENSE技术扫描;另外20例为对照组,直接行DCE—MRA扫描。结果:对照组20例中,13例因患者呼吸配合好,图像清晰,其中5例显示了动、静脉不同时相,8例由于扫描时间长,得到动、静脉均显影的图像。其余7例因屏气配合不好,图像出现伪影,为诊断带来了困难。实验组20例患者由于扫描时间明显缩短,均获得了清晰且不同时相的图像。结论:sENsE技术的使用大大地缩短了扫描时间,使腹部DCE—MRA可不受呼吸影响,并能获得不同时相血管强化图像,明显改善了DcE—MRA影像的质量,提高了诊断准确性。 相似文献
13.
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60例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目的 探讨三维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 ( 3DDCEMRA)技术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60例 3DDCEMRA包括 4 4例病变血管和 16例正常血管。选用三维快速梯度回波 ( 3DFFE)序列 ,行3DDCEMRA检查 ,主要参数为TR 9毫秒 ,TE 3毫秒 ,翻转角 3 0° ,矩阵 12 8× 2 5 6,快速注射 0 2mmol/kg钆 喷替酸葡甲胺 (Gd DTPA) ,注射速度 1 5~ 2 0ml/s ,延迟时间依据病情而定 ,其中 3 6例 (病变组 3 4例和正常组 2例 )经数字减影动脉血管造影 (IADSA)或 (和 )手术证实 ;图像质量采用优、良、差 3级评价 ,并计算出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结果 60例 3DDCEMRA图像质量优良者 5 7例 ,占 95 %。5 0例 ( 16例正常组与经手术、IADSA证实的 3 4例病变组 ) 3DDCEMRA的敏感性、特异性和准确性分别为 94 1%、87 5 %和 92 0 % ;假阳性 ,假阴性各 2例 ,病变程度高估 3例。 3 4例各类血管和相关病变的 3DDCEMRA结果与IADSA或 (和 )手术符合率为 85 3 % ,主动脉及其主支病变则分别为 10 0 0 %和77 3 %。结论 3DDCEMRA是一种有效、微创技术 ,评价主动脉病变可与IADSA媲美 ,对主动脉主支病变与IADSA尚有一定差距 ,通过提高扫描速度和改善重建技术 ,有望能逐步替代IADSA。 相似文献
14.
Retrieving the Amplatz retrievable vena cava filter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David W. Hunter Gunnar Lund Joseph A. Rysavy Wilfrido Castaneda-Zuniga John F. Cardella Antony T. Young Zeev Vladover III Kurt Amplatz M.D. 《Cardiovascular and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1987,10(1):32-36
The new Amplatz retrievable filter was placed 15 times into the inferior vena cava (IVC) of 7 dogs. Retrieval of the filter
was attempted in 11 cases after 1 week and in 3 cases after 2 weeks. The retrieval was successful and without complication
in all 14 cases. The 15th placement resulted in thrombotic occlusion of the IVC, and no retrieval was attempted. 相似文献
15.
单倍剂量增强MR主动脉造影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目的探讨单倍剂量增强磁共振主动脉造影(CEMRA)的可行性及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28例健康成人行循环时间(TT)和主动脉强化峰值持续时间(DPE)测试,比较2ml/s、3ml/s2种注射速度时TT、主动脉峰值信号(SPE)、DPE和DPE与注射时间(TI)的差值(ΔT);正常志愿者分2组,每组10例,分别以2ml/s、3ml/s的注射速度作三维稳态快速激发序列(3DFISP)的单倍剂量CEMRA,比较不同注射速度CEMRA原始图的信噪比及CEMRA影像;15例主动脉病变患者行3ml/s注射速度的单倍剂量CEMRA。结果2ml/s与3ml/s注射速度下分别测得TT为(9.6±1.7)s和(7.6±1.5)s,SPE为92.0±10.5和113.0±7.6,DPE为(11.5±1.5)s和(8.5±0.5)s及ΔT为(4.8±0.9)s和(4.0±0.2)s,CEMRA信噪比为60±2和80±2,两组间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15例主动脉病变的单倍剂量CEMRA图像清晰,主动脉病变的大小、范围及主动脉各大分支动脉显示清楚。结论单倍剂量CEMRA在理论上和技术上可满足临床诊断需要。 相似文献
16.
螺旋CT与MR门静脉成像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 以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为标准 ,对比分析螺旋CT与MR门静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3 8例患者分别进行了螺旋CT门静脉成像 (spiralCTportography ,CTP) ,三维动态增强磁共振血管成像 (3DdynamiccontrastenhancedMRangiography ,3DDCEMRA)和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 ,间隔时间为 0~ 3d。其中 2 9例为肝癌患者 ,伴或不伴门脉高压 ;9例为单纯肝硬化伴门脉高压患者。以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结果为标准 ,对照分析CTP和 3DDCEMRA对门静脉病变的显示能力 ,包括 :(1)门静脉成像质量 ;(2 )门静脉主干及左、右分支的开放性 ;(3 )侧支循环发生的部位及分布的范围 ;(4)分别计算 2种检查技术的平均费用。结果 CTP门静脉显影质量的总得分为 617,3DDCEMRA为60 0 ,经配对t检验 ,两者之间的差别无显著意义 (t=1 5 61,P >0 0 5 )。CTP和 3DDCEMRA与常规门静脉直接造影对照显示门静脉开放性的总符合率分别为 95 6% (10 9/114)和 96 5 % (110 /114) ,经 χ2检验 ,两者之间的差异无显著意义 (χ2 =0 814,P >0 0 5 )。除 1例冠状静脉曲张未显示外 ,其余侧支血管在CTP上均清楚显影 ,符合率为 97 1% (3 3 /3 4) ,而 3DDCEMRA漏诊 1例为脐静脉重新开放 ,其余均显示 ,符合率也为 97 1% (3 3 /3 4)。螺旋CT门静脉成像和 3DDC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动态增强MRA对活体肾移植供体血管解剖的显示情况.方法 35名肾移植供体,术前行MRA检查.首先经静脉注入1 ml对比剂Gd-DTPA,测出循环至肾动脉时间.然后行冠状面3D T1加权快速扰相小角度梯度回波(3D FLASH)序列扫描.自动脉期开始连续扫描4期,每期间隔10 s,获得肾动脉、肾静脉、集合系统等各期图像.2名放射科医师观察原始图像及MIP重组后图像,观察肾动脉、肾静脉及其分支的显示情况,确定血管的走形及有无变异.并把MRA图像质量确定为5级,与32名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MRA对于肾动脉、肾静脉系统的显示质量均较好.35名供者70个肾脏中发现5支左肾副动脉,9支右副肾动脉.3支左肾动脉过早分支,6只右肾动脉过早分支,其中1支右侧双肾静脉,2例左侧精索静脉粗大.1例右肾副上极动脉MRA术前未发现.结论 动态增强MRA安全无创,对肾动脉、肾静脉显示清楚,诊断变异准确度高,是术前肾移植供体血管评价较好的影像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18.
19.
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对门静脉高压症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规范扫描时相、增加三维采集厚度及采用减影后处理技术,评价三维动态增强MR血管成像(3D DCE MRA)对显示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循环的作用。方法30例门静脉高压症患者进行3D DCE MRA,其中12例采用75~90 mm的三维采集厚度,扫描时相以呼吸次数粗略估计,采集3-5次,18例采用150~180 mm三维采集厚度,扫描时相以秒表计时确定,分别于0、20、40、60、90 s采集5次。比较减影前后的最大强度投影(MIP)重组图像对门静脉系统血管主干及侧支的显示能力(以4级法评价),并统计患者显示的所有侧支血管及其显示的最佳时间。结果减影技术会降低门静脉主干的显示效果[减影前(2.74±0.31)级,减影后(2.53±0.49)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5,P<0.05),而提高食管胃底曲张静脉的显示[减影前(1.63±0.50)级,减影后(2.58±0.30)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56,P<0.01)。门静脉主干与多数侧支循环为20 s左右显示最佳,个别侧支血管显影延迟。结论采用减影后处理技术能提高对门静脉高压症患者侧支血管的显示,规范的扫描时相不会遗漏显影较晚的侧支循环,增大采集厚度能保证前后腹壁侧支循环的显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