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探讨胆囊癌的CT、磁共振成像(MRI)表现,提高胆囊癌的影像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30例经手术病理证实为胆囊癌的CT、MRI影像学资料,其中28例行CT检查,14例行MRI检查。分析原发病灶的直接征象和间接征象,并与大体病理进行对照。结果:胆囊壁不规则增厚、胆囊腔内结节和(或)胆囊区肿块为胆囊癌的直接征象,其中厚壁型11例,腔内型10例,肿块型9例;增强检查后,增厚的胆囊壁、结节和(或)肿块明显持续强化。其他表现包括合并胆囊结石23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肝脏直接受侵11例,累及胃和十二指肠者分别为3例和5例,淋巴结转移16例,肝脏转移3例。上述征象MRI均能显示,4例肿大淋巴结于CT上难以判断,3例等密度胆囊结石于CT上未检出。结论:CT及MRI能清楚地显示胆囊癌的原发灶,并能较准确地评价胆囊癌浸润程度及扩散范围,且MRI对胆囊结石、区域淋巴结转移等间接征象的显示要优于CT。  相似文献   

2.
CT、MRI对42例脑转移瘤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分析颅内转移瘤的CT、MRI表现,探讨CT、MRI对颅内转移瘤的诊断作用.方法: 回顾性收集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42例病人的临床资料,男31例,女11例,全部病例均行CT普通及增强扫描,其中14例同时行MRI扫描.结果 :42例脑转移瘤中35例呈脑内多发转移灶(占83.3%),单发脑内转移6例,单发脑膜转移1例,脑转移合并脑膜转移2例.结论 :颅内转移瘤以肺癌转移最为多见,男性居多,常为多发病灶,其CT、MRI表现有一定特征性.MRI能发现脑膜转移及更多的微小转移灶.  相似文献   

3.
目的针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采取CT和MRI进行诊断,分析其诊断价值。方法在2016年3月至2018年3月选取我院进行中晚期胆囊癌诊断的患者60例,按照不同的诊断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即A组、B组,A组应用CT技术检查,B组进行MRI技术检查,对比两组诊断准确率以及对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情况。结果数据表明,两组诊断率不具有显著差异,而在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方面,B组诊断准确率明显高于A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进行诊断可以优先选择MRI,其诊断准确率比较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超声、CT和MRI在原发性胆囊癌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对其影像学成像特点进行初步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71例经手术及病理诊断证实的原发性胆囊癌患者的超声、CT和MRI的影像学资料。结果 71例原发性胆囊癌患者超声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者58例,符合率为81.7%;CT诊断结果相符者55例,诊断符合率为77.5%;MRI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结果相符者有31例(35例患者行MRI检查),符合率为88.6%。结论超声、CT和MRI等影像学检查对原发性胆囊癌的临床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合理的应用能及时地发现处于较早期的原发性胆囊癌,对以后的临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原发性胆囊癌的CT诊断和鉴别诊断要点,分析原发性胆囊癌的分型及CT表现,以提高早期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25例原发性胆囊癌,总结其术前CT平扫及增强扫描的影像表现,讨论胆囊癌的CT分型、病理学分型。结果根据肿瘤的形态及CT表现将胆囊癌分为三型:①肿块型:13例,占52%;②结节型:8例,占32%;③浸润型:4例,占16%。手术病理腺癌21例、鳞癌4例。9例合并慢性胆囊炎;11例合并胆囊结石;肝脏直接受侵犯16例;侵及胰腺和十二指肠7例;肝脏及淋巴结转移8例;肝内、外胆管扩张13例。结论CT对软组织的分辨率高,可清楚显示胆囊癌的病变部位及程度,为肿瘤分期及能否手术根治提供了准确的依据。胆囊癌的三个类型是胆囊癌病变发展不同阶段的特征性表现,结节型及浸润型是胆囊癌的早期表现,肿块型为胆囊癌的中晚期表现并已直接侵犯肝脏及淋巴结转移,侵犯周围组织等。原发性胆囊癌的早期诊断,应注重胆囊形态的改变、胆囊壁厚度的改变,可行多体位CT扫描,并且重视患者的病史。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及MRI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本院收治的36例出血性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及影像学资料进行分析,探讨出血性脑梗死的CT及MRI表现及诊断价值。结果出血性脑梗死患者CT主要表现为原有低密度灶内出现点状、条索状、斑片状混杂密度影像,MRI主要表现为T1WI小片状高信号灶,T2WI可见等或高信号灶。MRI对亚急性期、慢性期患者的敏感性显著高于CT(P<0.05),而对急性期患者的敏感性显著低于CT(P<0.05)。两组诊断的准确性无显著差异。结论 CT及MRI是诊断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手段,是早期发现早期治疗的关键。  相似文献   

7.
目的通过对颅咽管瘤的CT、MRI表现的分析,评价CT和MRI对颅咽管瘤的影像诊断价值。方法通过对28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颅咽管瘤的CT及MRI影像表现的分析,讨论该肿瘤的临床表现、影像诊断特征及鉴别诊断。结果 28例颅咽管瘤患者中,位于鞍内4例,鞍上17例,同时累及鞍内、鞍上7例;28例患者中,22例肿瘤呈囊性,CT表现为鞍区类圆形低密度灶,灶周伴蛋壳样钙化,MRI有24例表现为长T1WI长T_2WI信号,2例短T1WI长T2WI信号;5例呈囊实性表现,CT平扫为类圆形混杂密度灶,MRI在T1WI表现为低等混杂信号,T_2WI表现为高等混杂信号,增强扫描肿瘤实行部分呈均匀或不均匀强化,囊性部分呈环状强化;1例患者肿瘤为实性,CT表现为等密度或略高密度灶,MRI表现为等T_1WI长T_2WI,增强扫描肿瘤均匀或不均匀强化。结论 CT和MRI在颅咽管瘤的诊断中具有定性、定位及鉴别诊断价值。  相似文献   

8.
边芳 《中国实用医药》2010,5(36):137-138
目的 探讨MRI和CT在胃肠道间质瘤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2009年13例经手术和病理证实胃肠道间质瘤的MRI和CT诊断.结果 13例胃肠道间质瘤发生于胃8例,小肠5例,其中十二指肠1例,空肠2例,回肠2例;瘤体位于消化道腔外8例,腔内外混合生长3例,腔内2例.MRI和CT表现为肿块密度及信号多不均匀,可有包膜、囊变、坏死、出血、转移灶等.结论 胃肠间质瘤的CT和MRI表现具有一定特征性,二者结合对胃肠道间质瘤的定位和提示定性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和比较MRI与CT在鼻咽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期间65例鼻咽癌患者的MRI和CT影像资料。结果 MRI与CT对T分期诊断一致者例(68.46%),N分期诊断一致者58例(89.23%),临床分期一致者10例(84.62%)。其中T1期、T2期、N0和N1期差异有显著差异性,CT诊断淋巴转移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高于MRI,各项目比较χ2值>3.64,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CT检查有利于评价淋巴转移情况并给出关于肿瘤的准确数据,MRI检查有助于发现鼻咽癌原发灶,应结合患者临床体征其他检查结果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MRI与CT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8年10月于连云港圣安医院及在上海瑞金医院、南京军区总医院进修期间于收治的中晚期胆囊癌患者60例,先后行MRI与CT检查,并进行手术病理确诊,比较MRI与CT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效果。结果经手术病理检查证实,60例胆囊癌患者中,50例患者证实存在胆囊周围脏器肿瘤细胞侵袭和转移。MRI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94. 00%(47/50)、90. 00%(9/10)、93. 33%(56/60);CT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分别为80. 00%(40/50)、70. 00%(7/10)、78. 33%(47/60)。MRI检查对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侵袭和转移的诊断灵敏度及准确度均高于CT检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 05);MRI与CT检查诊断特异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相较CT检查,MRI检查能有效判断中晚期胆囊癌周围脏器是否发生侵袭和转移。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动脉瘤样骨囊肿(ABC)的影像学特点,以提高对本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ABC的影像学表现。21例均行X线平片检查,17例行螺旋CT检查,15例行MR检查。结果原发性ABC共20例,继发性ABC1例,均发生于长管状骨。21例X线均表现为囊状膨胀性溶骨性骨破坏,9例病灶内见骨性分隔,18例有硬化边;17例行CT平扫,13例显示病灶内部的细小骨嵴、骨包壳中断情况,11例显示病灶内液-液平面,硬化边显示明显;15例行MRI检查,13例骨质膨胀,11例显示囊腔及液-液平面,囊腔周围间隔呈长T1、短T2信号。结论 CT及MRI、特别是MRI对ABC较平片有优势,综合影像学检查能提高ABC诊断符合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全身骨显像联合超声检查在肺癌骨转移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选择150例肺癌患者进行全身骨显像检查,并对可疑病灶进行超声检查,与CT、MRI或病理活检结果对照.结果 150例患者经全身骨显像检查后共有65例患者221个可疑骨转移灶,联合超声检查后,对于可穿透探查的133个病灶,超声拟诊其中5个病灶为良性病变,与临床确诊4个良性病变比较,误诊1个;联合超声和临床确诊结果均表明,肺癌骨转移多位于胸部.结论 骨全身显像联合超声检查诊断肺癌患者骨转移可以优势互补,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CT与MRI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性。方法选择2011年1月-2013年6月巴中市中心医院可疑的PCG患者98例,采用配对设计患者均采用CT扫描和MRI扫描进行诊断,比较两种方法诊断原发性胆囊癌的准确性与一致性。结果CT扫描57例胆囊癌阳性,MRI扫描85例阳性。cT扫描和MRI扫描诊断结果比较,x^2=4.083,P〈0.05,两种方法诊断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种扫描的诊断结果采用Kappa一致性检验分析,Kappa=0.862,两中诊断方法的结果高度一致。CT扫描法诊断PCG阳性为57例,术后病理检查阳性为98例,符合率为58.16%。MRI扫描诊断PCG为85例,与术后病理检查符合率为86.73%。结论采用PCG的早期诊断MRI优于CT,因其更能较好地显示胆囊的解剖学特征和周围组织情况、肿瘤浸润程度及转移情况,诊断准确率高,可为手术提供依据,适合临床早期诊断。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磁共振成像在恶性胆道梗阻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63例经手术病理或临床治疗证实的恶性胆道梗阻性患者,回顾性分析其影像学表现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所有患者均做MR检查,采用单次激发放射状自旋回波序列技术。其中胆囊癌2例,肝门转移癌7例,胆管癌43例,胰头癌11例。结果本组63例MR检查均一次成功,肝内外胆管显示率100%。MRI定位诊断准确率为92.1%,定性诊断准确率为87.3%。结论MR是一种无创性的有效检查手段,能清晰显示正常或异常的胰胆管结构,定位和定性诊断准确率高,能为临床提供十分有意义的诊断资料。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全身弥散加权成像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健康志愿者10名及病理学检查证实为恶性肿瘤患者83例行全身弥散加权成像(WB-DWI)检查,并于同一时间对可疑部位行常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必要时增强扫描,诊断结果与临床综合评价结果进行比较,分别比较两者所显示的病例数。结果 83例患者中34例经临床综合评价为骨转移瘤。常规MRI共检出33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胸骨转移瘤患者;WB-DWI共检出38例骨转移瘤患者,漏诊1例前列腺癌骨盆成骨性移瘤患者,误诊5例。结论 WB-DWI在恶性肿瘤骨转移早期诊断中具有一定价值,结合常规MRI检查可进一步明确诊断。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胆囊癌的临床特点及CT影像诊断的价值.方法 将本院2012年5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43例胆囊癌患者纳入研究组行回顾性分析,另随机抽取同期于本院就诊的胆囊结石、胆囊息肉、胆囊良性肿瘤患者共40例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与CT诊断结果,统计分析两组性别、年龄、临床症状、不同期相的CT值差异.结果 胆囊癌组中女性比例、年龄段60~69岁之间的发病人数比例分别为79.07%、48.84%,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5.00%、27.50% (P<0.05);胆囊癌组的CT平扫、动脉期、门脉期CT值分别为(35.14±4.07) HU、(51.36±6.27) HU、(66.58±7.74) HU,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9.14±3.30)HU、(42.61±5.24) HU、(57.69±5.49) HU (P<0.05);在43例胆囊癌患者中,CT直接征象检出:肿块型18例,结节型13例,壁肥厚型12例.间接征象检出:合并胆囊结石22例,侵犯邻近组织16例,淋巴结转移13例,远处组织转移4例,腹水5例.结论 老年女性是胆囊癌的高发人群,虽然其临床特征不显著,但可以患者不同期相的CT值与影像学图片为参考基础,综合考虑一般资料与病史后进行胆囊癌的术前诊断.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影像特点及其鉴别诊断价值。方法:对21例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中CT表现及部分病例误诊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1例胆囊癌中,肿块型11例,其中3例误诊,壁厚型7例,其中2例误诊,结节型3例,其中1例误诊。21例胆囊癌中伴肝内胆管扩张8例,肝脏浸润7例,十二指肠及结肠肝曲受侵犯1例,合并胆囊结石15例,伴肝十二指肠韧带周围淋巴结转移7例。结论:综合分析各型胆囊癌多层螺旋CT表现对胆囊癌正确诊断及其误诊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鼻咽癌常见的影像学表现,为临床上鉴别诊断鼻咽癌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42例鼻咽癌患者同时行鼻咽MRI和增强CT,2种检查均在20d内完成。比较这2种方法在诊断鼻咽癌超腔侵犯、咽后淋巴结转移、颅底骨质侵犯和颅内海绵窦侵犯上的检出例数及检出率。结果CT组和MRI组在超腔侵犯、咽后淋巴结转移、颅底骨质侵犯和颅内海绵窦侵犯上的检出例数及检出率分别为30例(71.4%)和36例(85.7%)、34例(80.9%)和38例(90.5%)、22例(52.4%)和35例(83.3%)、36例(85.7%)和38例(90.5%)。MRI表现出明显的优越性,在敏感度方面较增强CT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在2种影像学方法中,MRI较CT有明显优势,对初治鼻咽癌患者的判定更具价值。  相似文献   

19.
许春苗  曲金荣  张建伟  吴越  黎海亮 《河北医药》2010,32(23):3280-3282
目的结合胆囊癌的CT多期动态增强表现,分析胆囊癌在不同增强时相内病变显示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胆囊癌36例的CT征象。结果对于壁厚型胆囊癌,多期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胆囊癌的直接征象的显示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3.04,P〈0.05)。在多期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显示肿块型胆囊癌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52,P〈0.05)。在多期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显示壁厚型胆囊癌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χ2=13.14,P〈0.05)及肝门受累情况(χ2=24,P〈0.05)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在多期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显示腔内结节型胆囊癌是否合并淋巴结转移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P〈0.05)。在多期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显示胆囊颈型胆囊癌是否合并肝门受累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P〈0.05)。结论动态增强CT的不同时相内对胆囊癌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的显示有差异,动态增强CT扫描对于胆囊癌的诊断、临床分期及治疗方案的制定很重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