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最佳剂量探讨   总被引:45,自引:4,他引:41  
本文报告腹部手术1179例硬膜外注药镇痛,根据吗啡用量随机分为四组:A组0.5mg;B组1.0mg;C组1.5mg;D组2.0mg,观察各组的镇痛效果与并发症。结果:1~1.5mg剂量的吗啡不仅镇痛效果佳,且并发症少(2.6%~4.7%);超过此剂量(如用2mg),镇痛效果未见明显增加,而并发症却明显上升(30.9%);相反剂量太小(0.5mg)镇痛效果欠佳。结论:使用吗啡1~1.5mg可能是硬膜外注射吗啡术后镇痛的最佳剂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应和伍用后是否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方法:50例硬膜外腔麻醉下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A组:吗啡0.01mg/kg;B组:氯胺酮0.4mg/kg;C组氯胺酮0.6mg/kg;D组:A+B;E组:A+C。于术后4、8、12、24、48、72h记录疼痛评分(VAPS)及副作用的发生情况。结果:A组VAPS评分平均为2.95,有效镇痛7例,平均持续时间为52.0h;B组镇痛效果差,VAPS评分平均为7.26,有效镇痛3例,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C组VAPS评分平均为3.60,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有效镇痛7例,平均持续时间为44.4h;D组VAPS平均评分为2.73,与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平均持续时间为50.8h;E组平均VAPS评分为1.58,与A组比较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持续时间为58.1h。结论:1.氯胺酮0.4mg/kg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果差,剂量增至0.6mg/kg镇痛效果与吗啡0.01mg/kg相近,恶心、呕吐发生较少,无精神方面的副作用;2.氯胺酮与吗啡配伍,随着氯胺酮剂量增加到0.6mg/kg  相似文献   

3.
皮下与静脉注射吗啡病人自控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比较皮下注射吗啡PCA(PCSA)与静脉注射吗啡PCA(PCIA)在术后镇痛中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30例在硬膜外麻醉下行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PCIA组与PCSA组,每组15例。PCIA组与PCSA组单次给药剂量每次分别为1mg、2.5mg,锁定时间分别为5min,20min。  相似文献   

4.
蛛网膜下腔注入吗啡用于妇科手术术后镇痛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本文观察了鞘内注入吗啡 0 3mg,并和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3mg进行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及并发症的比较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经腹腔子宫切除、卵巢肿瘤切除、广泛子宫切除病人 10 0例。ASAⅠ~Ⅱ级 ,年龄、体重及术前用药无显著差异。随机分为A、B两组 ,A组 (试验组 ,5 0例 ) ,B组 (对照组 ,5 0例 )。均选择L2~ 3 行硬膜外穿刺 ,向头端置管 4cm。A组穿刺成功后再以 5G腰穿针于L3~ 4 行蛛网膜下腔穿刺 ,并注入吗啡 0 3mg ,B组行硬膜外穿刺经硬膜外导管注入吗啡3mg。两组病人平卧后分次经硬膜外导管注入 2 %…  相似文献   

5.
麻黄碱增强吗啡镇痛效应的临床观察徐中东*赵莹*陈高梅*靳志群*蒋玲*杜娟*选择应用硬膜外麻醉的ASAⅠ~Ⅱ组的下腹部及下肢手术90例,随机分为三组,每组30例。Ⅰ组吗啡2mg,Ⅱ组吗啡2mg+布比卡因25mg,Ⅲ组吗啡2mg+麻黄碱20mg,均用NS...  相似文献   

6.
探讨氯胺酮,吗啡硬膜外腔术后镇痛效应和伍用后是否可提高镇痛效果并减少副作用。方法:50例硬膜外腔麻醉睛行骨科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5组,每组10例。A组:吗啡0.01mg/kg;B组:氯胺酮0.4mg/kg;C组氯胺酮0.6mg/kg;D组:A+B;E组:A+C。  相似文献   

7.
超前镇痛 (preemptiveanalgesia)指的是在手术切割之前应用镇痛药达到增强术后镇痛[1] 。我们试行在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 ,于术前硬膜外注入吗啡加异搏定 ,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ASAⅠ~Ⅱ级在连续硬膜外麻醉下行下肢手术的患者 ,男 4 8例 ,女 32例 ,随机分为均等四组 ,采用双盲对照试验。在硬膜外注入局麻药获得满意的麻醉平面后 ,在切皮前经硬膜外导管注入。Ⅰ组 :吗啡 3mg加生理盐水稀释至 5ml;Ⅱ组 :维拉帕米 5mg加生理盐水至 5ml;Ⅲ组 :吗啡 1 5mg加维拉…  相似文献   

8.
硬膜外新斯的明与吗啡术后镇痛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常用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 ,效果确切 ,但不良反应较多。将硬膜外注入新斯的明与吗啡混合液用于妇产科手术病人术后镇痛 ,并与单纯注入吗啡进行比较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妇产科手术病人 6 0例 ,年龄 2 5~ 5 6岁 ,体重 40~ 71kg ,高度 15 0~ 16 8cm ,ASAⅠ~Ⅱ级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各 30例。Ⅰ组 ;新斯的明 0 2 5mg +吗啡 1mg ;Ⅱ组 ,为单纯吗啡 2mg。麻醉方法 两组术前均常规肌注阿托品 0 5mg、苯巴比妥钠 0 1g ,硬膜外穿刺点选择L1~ 2 或L2~ 3 ,穿刺成功后留置导管。术中静注辅…  相似文献   

9.
卡托普利镇痛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研究了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药卡托普利(captopril)对大鼠痛阈与吗啡镇痛作用的影响,探讨了其与中枢神经系统内血管紧张素Ⅱ(A Ⅱ)与内源性阿片祥物质(OLS)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脑室和鞘内注射卡托普利可显著提高大鼠痛阈,产生明显的镇痛效应,并呈一定的量效关系。若与吗啡合用,可明显加强吗啡的镇痛效应。阿片受体拮抗药纳络酮可部分阻断卡托普利的镇痛效应。给药后30分钟测定脑和脊髓内AⅡ含量的变化,其含量明显降低。提示卡托普利的镇痛效应可能与中枢神经系统内AⅡ含量的变化以及OLS的作用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0.
吗啡与新斯的明注入硬膜外腔术后镇痛的对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传统的硬膜外注入吗啡镇痛已取得了明显的作用 ,但副作用也显而易见[1] 。近年来在研究脊髓非阿片受体镇痛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2 ] ,放射自显影研究证实 ,毒蕈碱受体存在于脊髓背侧 ,新斯的明硬膜外腔注入可产生镇痛作用。本研究比较硬膜外腔注入吗啡与新斯的明镇痛的作用与副作用。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64例ASAⅠ~Ⅱ级 ,子宫肌瘤切除术和卵巢肿瘤切除术的病人随机分为 8组 ,每组 8例。于硬膜外麻醉手术结束时双盲法硬膜外腔注入以下 8种药物的一种 ,吗啡 (M ) 0 5mg、1mg、2mg ,新斯的明 (N) 0 5mg、1mg、2mg ,M0 5…  相似文献   

11.
剖宫产手术病人60例,随机分三组,手术结束时硬膜外腔分别注入吗啡2mg(Ⅰ组)、吗啡2mg+灭吐灵10mg(Ⅱ组)或吗啡2mg+氟哌啶2.5mg(Ⅲ组)进行硬膜外术后镇痛,观察病人24h内恶心,呕吐及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情况。结果Ⅱ,Ⅲ组病人术后24h内切口明显疼痛的发生率小于其它两组(P<0.05)。  相似文献   

12.
硬膜外腔或静脉注射吗啡术后镇痛方法已广为临床应用 ,但臂丛阻滞中加入吗啡或地塞米松用于术后镇痛少有临床研究。本文观察了臂丛神经阻滞时于局麻药中加入吗啡和 (或 )地塞米松进行术后镇痛 ,比较其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并发症 ,现报道如下。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选择断指再植、尺桡骨骨折内固定、肱骨骨折内固定等上肢手术成年患者 80例 ,ASAⅠ~Ⅱ级。术前用药均为苯巴比妥钠 0 1g和阿托品 0 5mg ,术前 30分钟肌注。麻醉与观测  80例患者全部用肌间沟臂丛阻滞方法。随机分为A、B、C、D四组 ,每组 2 0例 ,年龄、性别及…  相似文献   

13.
硬膜外腔注射胃复安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观察了硬膜外腔注射胃复安术后镇痛的临床效果。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胃复安组和吗啡组,胃复安10mg或吗啡2mg,于术毕分别注入硬膜外腔。结果表明:胃复安镇痛效果,镇痛持续时间和术后无痛率与吗啡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镇痛期患者清醒,HR,MAP和SpO2正常,且无恶心,呕吐和瘙痒等并发症。因此,本法可试用于术后镇痛。  相似文献   

14.
硬膜外吗啡曲马多和痛力克术后镇痛的比较观察   总被引:12,自引:1,他引:11  
目的:比较硬膜外一次性注射吗啡,曲马多或痛力克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方法:150例在硬膜外阻滞下行择期盆腔手术病人随机分三组,分别应用吗啡1.5mg,曲马多25mg和痛力克30mg,在关腹后硬膜外注射。采用双盲法观察镇痛时间,疼痛缓解率及有关并发症。  相似文献   

15.
硬膜外布比卡因-吗啡或/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硬膜外布比卡因-吗啡或/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张兆平,詹克善本文观察硬膜外腔注入低浓度布比卡因-吗啡或/和芬太尼用于术后镇痛的效果,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A5AⅠ~Ⅱ级手术病人115例,年龄18~55岁。男42例,女73例。其中腹部手术90例,下肢手术2...  相似文献   

16.
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用于术后镇痛贾瑞雪*我们对在硬膜外麻醉下施行腹部手术的病人于术前预先硬膜外注入吗啡,并与术后注入相比较,观察其术后镇痛效果,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选择40例ASAⅠ~Ⅱ级腹部手术病人,男16例,女24例,年龄37.9±4.6岁,体重...  相似文献   

17.
硬膜外注射吗啡对兔和鼠生理和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研究用家兔硬膜外腔注射吗啡和大鼠鞘内注射吗啡作为术后镇痛动物模型,结果观察到:家兔硬膜外腔注射吗啡(2mg/kg)后,15分钟内肠蠕动强度即从用药前的1.97±0.17降至0.78±0.03(P<0.01),90分钟以后仍呈明显抑制状态(P<0.01),同时呼吸频率也呈明显降低(P<0.01);大鼠鞘内注射吗啡(40μg)后,虽然脾脏淋巴细胞总数下降不明显(P>0.05),但是,脾脏淋巴细胞转化和白细胞介素-2(IL-2)诱生水平呈明显下降(P<0.01),细胞免疫功能受到明显抑制。故病人在用吗啡镇痛时不仅应考虑生理功能受抑制,更应注意其免疫功能的下降,以便进行适当保护,增强其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上腹部手术后静脉与硬膜外镇痛对内分泌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了观察术后静脉与硬膜外镇痛效果对老年人应激反应的影响 ,本组选择30例上腹部手术的老年人用线性视觉模拟评分法 (VAS)评定镇痛效果 ,并测定血浆内分泌激素的水平 ,现报告如下。资料与方法病例选择 选择ASAⅠ~Ⅱ级 ,无内分泌疾病的择期胃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0例 ,年龄在 6 5~ 82岁 ,平均 (6 9 8±10 2 )岁。随机分为三组 ,每组 10例。对照组 (C组 )未行术后镇痛 ;静脉镇痛组 (PCIA组 )采用日产Aubex型携带式全自动一次性微量连续输液器镇痛 ,镇痛药为 :吗啡 5 0mg、氟哌啶 5mg用 0 9%生理盐水稀释成为 10 0ml,2…  相似文献   

19.
急性创伤及术后疼痛治疗通常采用吗啡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但有镇痛不全或需求量大的缺点,权衡利弊,局部应用小剂量吗啡,特别是与亚麻醉浓度的丁哌卡因合用则镇痛效果显著增强,且起效快,时效长,副作用少。本文分别就关节内、周围神经鞘、胸膜间、鞘内及硬膜外注射进行了叙述。  相似文献   

20.
吗啡复合布比卡因硬膜外给药术后镇痛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比较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和布比卡因复合液不同方法的镇痛效果和不良反应。资料与方法一般资料  2 0例患者ASAⅠ~Ⅱ级 ,年龄 2 1~ 81岁 ,体重 33~ 72kg ,在硬膜外阻滞或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麻下 ,择期作胸腹部手术 ,术前肺功能无明显异常 ,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0例。A组在术后硬膜外腔注入吗啡 1 5mg + 0 2 %布比卡因 5ml。术后硬膜外腔注药B组与A组同 ,但其后接镇痛泵按 2 1ml/h速度持续注入镇痛复合液 ( 10 0ml内含0 75 %布比卡因 2 0ml、吗啡 5mg、氟哌利多 2 5mg)至术后48小时。比较两组  ( 1)在给药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