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目的 探讨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的情绪、自我意识及个性特征.方法 选用儿童焦虑性情绪障碍筛查表、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和儿童版艾森克个性问卷分别对19例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20例初发白血病和40例正常对照儿童进行评定.结果 长期无病生存组患儿在焦虑总分以及躯体化/惊恐、广泛性焦虑和社交恐怖分量表评分[分别为(25.72±14.72)分,(6.11±4.36)分,(5.72±4.56)分和(7.67±4.19)分]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11±11.81)分,(3.82±1.69)分,(2.84±1.92)分和(3.95±2.85)分],差异具有显著性(均P<0.01或P<0.05).2组白血病患儿自我意识总分[分别为(60.06±8.07)分和(58.25±6.54)分]均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其中长期无病生存组在焦虑和合群分量表得分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而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在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焦虑分量表得分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均P<0.01或P<0.05).长期无病生存组与初发白血病组患儿及正常对照组比较,性格普遍偏于内向.结论 长期无病生存白血病儿童较正常儿童有更多的焦虑情绪、较低的自我意识和内向性格特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情绪障碍儿童的依恋特征,为情绪障碍儿童的心理干预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青少年依恋问卷、亲密关系经历量表对70例情绪障碍患儿及其父母与140例正常儿童及其父母施测。结果(1)病例组儿童家庭亲和性、朋友亲和性因子分[分别为(12.76±3.69)分、(14.23±3.84)分]低于对照组[分别为(15.47±3.05)分、(15.82±3.06)分],而家庭消极性因子分[(12.84±3.42)分]高于对照组[(10.46±2.94)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2)病例组母亲依恋回避与依恋焦虑维度评分[(3.60±0.70)分、(2.96±0.77)分]低于对照组[(3.84±0.63)分、(3.37±0.79)分],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情绪障碍儿童朋友依赖性因子与父亲依恋焦虑维度呈负相关(P〈0.01)。结论情绪障碍儿童的家庭依恋特征为低亲和性、高消极性,朋友依恋特征为低亲和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IAD)者人格特征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的关系.方法 对42例青少年IAD者及40例非IAD者分别进行了艾森克个性问卷和事件相关电位测定,并将结果加以比较.结果 事件相关电位测定青少年IAD组N2及P3波潜伏期[分别为(267.2±24.2) ms、(374.5±22.0) ms]较非IAD组[分别为(235.7±21.8) ms、(332.3±23.5) ms]延长,P3波幅[(3.9±2.5) μV、(7.8±2.4)μV]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调查显示,青少年IAD组的精神质(P)及神经质(N)2个维度分[分别为(56.2±9.4)分、(49.8±7.4)分]均明显高于非IAD组[分别为(51.9±9.7)分、(42.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青少年IAD组内外向(E)和掩饰(L)维度分[分别为(45.7±9.0)分、(44.3±7.9)分]明显低于非IAD组[分别为(51.2±9.4)分、(50.9±8.3)分],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艾森克个性问卷与事件相关电位成分中P300波的相关分析显示,青少年IAD组P300波潜伏期与P、N维度分呈正相关(r=0.49和r=0.54,P<0.01),与E、L维度分呈负相关(r=-0.43和r=-0.46,P<0.01);P300波幅与P、N维度分呈负相关(r=-0.41和r=-0.50,P<0.01),与E、L维度分呈正相关(r=0.45和r=0.47,P<0.01).结论 青少年IAD存在一定的人格特征和认知异常,且人格与事件相关电位P300有一定的联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SOS儿童村儿童的自我意识及其人格特征.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艾森克人格问卷儿童版(EPQ)及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分别评定61名SOS儿童村儿童(SOS组)及性别和年龄相匹配的单亲家庭(单亲组)和完整家庭(完整组)儿童各61名.结果 SOS组男童的行为、躯体外貌与属性、幸福与满足及自我意识总分低于完整组男童[(10.69±2.74)分,(12.57±2.36)分,P=0.013;(6.51±2.63)分,(8.29±2.75)分,P=0.011;(6.54±1.93)分,(7.97±1.60)分,P=0.004;(48.09±10.88)分,(55.86±10.11)分,P=0.007)],3组女童自我意识因子分及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OS组女童的E分低于完整组女童(P=0.004).儿童自我意识状况与其人格特征、学习环境、家庭结构、家长学习期望、学习成绩、要好朋友数及亲子日常交流相关(-0.566相似文献   

5.
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人格特征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探讨不同抑郁状态个体的人格特征.方法 以贝克抑郁量表(BDI)、自评抑郁量表(SDS)、CCMD-3和汉密顿抑郁量表为工具筛选出了79名正常对照组、170名抑郁情绪组、24名抑郁康复组和24名抑郁患者组被试,所有被试完成艾森克人格问卷测量.结果 艾森克人格问卷各维度与抑郁得分显著相关,P、N分与抑郁得分正相关,E分与抑郁得分负相关,相关系数在-0.258~0.524之间;4组被试的人格各维度分差异有显著性( F =30.309,F =29.787,F =119.277,P <0.01),抑郁患者组和抑郁康复组P、N分显著高于其他2组[P分分别为(58.04±7.58)分、(57.50±6.10)分、(42.95±7.11)分和(51.58±10.08)分;N分分别为(61.93±12.48)分、(62.34±6.20)分、(36.94±9.22)分和(55.30±7.33)分],E分低于其他2组[分别为(48.92±8.11)分、(51.24±3.87)分、(63.30±7.81)分和(54.83±8.96)分];不同人格维度得分时抑郁得分差异有显著性( F =28.210,F =20.366,F =79.556,P <0.01),P、N分越高抑郁水平越高,E分越低抑郁水平越高.结论 人格与抑郁显著相关,内向、神经质人格是抑郁的特质特征而非状态特征.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人格特征对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 以97名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普胸外科肺癌围手术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的一般资料问卷、艾森克人格问卷成人版、抑郁自评量表、焦虑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对他们的一般资料、人格特征以及心理状况进行调查.结果肺癌围手术期患者症状自评量表中总分[( 153.28±41.98)分]、躯体化[(1.78±0.42)分]、强迫症状[(1.96±0.52)分]、抑郁[(1.77±0.67)分]、焦虑[(1.82±0.56)分]、敌对[(1.68±0.87)分]、恐怖[(1.44±0.75)分]、精神病性因子[(1.56±0.51)分]均高于中国常模(p<0.05).艾森克人格问卷中P量表得分[( 10.96±2.65)分]高于国内常模[(5.84±3.27)分](P<0.001);神经质维度、精神质维度与症状自评量表各因子分均呈正相关.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患者心理状态较差,人格方面喜欢独处,不关心他人,心理状态与人格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且人格特征的内外向维度和神经质维度可以预测负性心理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人格特征和心身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女性神经性厌食症发病相关的个体人格特征以及心身状态因素.方法 分析23例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的卡特尔16项人格问卷(16-PF)、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自我接纳问卷(SAQ)的分值结果 .结果 病例组在16-PF的忧虑性[(6.17±1.40)分]、紧张性[(5.70±1.26)分],SCL-90的强迫症状[(1.56±0.48)分]、人际关系敏感[(1.46±0.40)分]及偏执[(1.32±0.13)分]方面的分值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同时2组在SAS、SDS分值上差异无显著性;病例组在SAQ总分[(39.87±4.92)分]和自我评价因子分[(20.00±2.61)分]上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女性神经性厌食症患者存在明显的个性缺陷,加强认知治疗可能会对提高治疗效果及预防复发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小学生焦虑水平的现状,为开展相关教育提供帮助.方法采用<儿童状态-特征焦虑量表>(STAIC)和<艾森克个性问卷(幼儿版)>(EPQ)对长沙市部分小学4~6年级404名学生进行调查.结果 4~6年级状态焦虑分值分别为49.67±1.20,49.50±1.19,49.41±1.19,特征焦虑分值分别为49.73±0.88,49.75±0.92,49.64±0.95.学生的焦虑水平随年级上升而下降,女生的特征焦虑水平明显高于男生.结论小学4~6年级学生焦虑症状的产生主要与情绪性个性特征及性别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受虐儿童情绪问题及其与心理弹性的关系.方法 采用儿童受虐筛查量表(SQCA),儿童焦虑性情绪筛查表(SCARED),儿童抑郁障碍自评量表(DSRSC),心理弹性量表和一般信息问卷对447名中小学生进行测查.结果 (1)受虐儿童SCARED和DSRSC总分[分别为(20.39 ± 12.79)分,(11.65±5.44)分],高于非受虐对照组[分别为(14.74±10.91)分,(10.18 ±4.7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CARED和DSRSC筛查出受虐儿童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共存组发生率(40.26%,27.27%,19.48%),均高于非受虐儿童组(22.43%,12.97%,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98,10.66,11.80,P<0.05);(2)受虐儿童焦虑组、抑郁组、焦虑抑郁共存组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80.13 ±12.82)分,(74.67 ±10.71)分,(72.20 ±9.84)分],低于非焦虑组、非抑郁组、非焦虑抑郁共存组心理弹性总分[分别为(93.91 ±16.08)分,(93.50±15.00)分,(93.43 ±13.9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3)情绪控制对受虐儿童的焦虑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人际协助、家庭支持、情绪控制对受虐儿童的抑郁情绪具有显著的负向预测作用.结论 受虐儿童存在更多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弹性各维度可以有效预测受虐儿童的抑郁焦虑情绪.  相似文献   

10.
目的评价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对中国儿童及父母生活质量(HRQoL)的影响。方法应用KIT(the Kids’ITP Tools)评估量表对43例新诊断的儿童ITP患者及其父母进行HRQoL调查。KIT评估量表包括儿童KIT问卷和父母问卷,儿童问卷项目共26条,包括5方面内容:治疗副作用相关、干预相关、疾病相关、活动性相关及家庭相关。父母KIT问卷项目共26条,包括6方面内容:诊断相关、检测相关、孩子活动受限相关、日常生活相关、疾病预后相关及情感影响。采用李克特量表(Likert scale)6分计分法,项目分值高意味着关注程度高。结果 (1)应用KIT量表评估中国ITP儿童及父母的生活质量,可信度高,儿童量表Cronbach’sα=0.933,父母量表Cronbach’sα=0.905。(2)父母HRQoL分值显著低于儿童HRQoL分值,分别为31.46±14.58分、79.05±14.99分,Z=7.625,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提示父母的生活质量显著低于儿童,对疾病的关注和焦虑程度明显高于孩子。在儿童问卷中,治疗干预方面得分最高,为1.92±1.30分;活动性方面分值也较高,为1.82±1.47分。父母问卷中,得分最高的则是情感方面,为4.88±0.97分;疾病预后方面分值也较高(4.78±1.01分)。(3)不同年龄组ITP儿童HRQoL分值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00)。年龄越大,HRQoL分值越低。提示年龄越大,患儿对疾病的关注程度越高,焦虑负担越重。但不同年龄组ITP患儿,其父母HRQoL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6),提示无论孩子年龄多大,中国父母对疾病均同样程度的担忧和焦虑。结论中国ITP儿童及其父母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父母HRQoL降低尤为显著。KIT是一个良好的疾病特异性的生活质量评估量表,为ITP的临床研究以及管理提供了良好的监测工具。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个性特征和应付方式对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的影响。方法:对77名2001级临床医学系学生采用PBL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方法相结合教学,定期考核,见习期间采用艾森克人格量表及应付方式问卷进行调查。结果:学生平均见习成绩82.27±5.61,病例分析平均成绩30.56±4.29。艾森克N、E、P、L量表T分与见习成绩、病例分析成绩无相关性(P〉0.05)。采取解决问题应付方式与见习成绩呈正相关性(r=0.240,P〈0.05),与病例分析成绩亦呈正相关(r=0.289,P〈0.05)。结论:学生的个性特征与妇产科临床见习成绩无相关性,采取解决问题的应付方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见习成绩。  相似文献   

12.
林子江  何金彩  杨闯 《医学与社会》2012,25(7):75-76,92
目的:通过分析,了解社交恐惧症患者的三维人格特征及成因。方法:采用三维人格问卷(Tridimensional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TPQ)对60例门诊社交恐惧症患者及60名正常人进行人格评定,并用独立样本的t检验对两组的(得分)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社交恐惧组在NS1(寻求刺激)因子、RD2(持之以恒)因子、在HA(躲避伤害性)维度总得分及各HA因子上的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社交恐惧组在RD3(依恋)因子上的得分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论:社交恐惧症患者与正常人相比,更倾向追求刺激,躲避伤害,缺少依恋;HA(躲避伤害性)量表分的高低可反映社交恐惧的严重程度。  相似文献   

13.
学校恐怖症的临床特点与心理社会因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学校恐怖症的临床特点及心理社会因素。方法 本研究对16全迩上的病人进行临床调查,测定其智商、艾森克个性问卷、及自设的家庭学校问题问卷,并与16名正常学生进行EPQ对照研究。结果 1.学校症可分高智商型和低智商型,其临床特点不同。2.学校恐怖症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艾森克个性问卷有显著差异(P〈0.05),3.家长对子女的期望值较高,缺少温度及老师教育方法不当是学校恐怖症的诱发因素。结论 熟悉学  相似文献   

14.
实施专科生导师制,将有无导师的各专业学生成绩进行对比研究。结果显示各专业学生对导师满意度均在80%以上。相同专业相同科目情况下,有导师指导的学生的学习成绩比无导师指导的更好。专科生导师制的实施改善了学校的整体教学质量,使学生素质和学习成绩得到了提高。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学习策略与学习投入现状,并探讨专业自我概念与学习策略和学习投入的关系.方法:采用PSCNI、大学生学习策略问卷及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进行调查.结果: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均分为(2.83 ±0.29),趋于积极;专升本科和高职本科护生得分均高于统招本科护生(P<0.05);学习策略、学习投入及各因子均与专业自我概念呈正相关(P<0.01).结论:护生专业自我概念受学历类型、年级、学业成绩以及学习策略、学习投入水平的影响.护理教育者应认识不同学历类型、年级护生的特点,强化专业实践教学,重视对成绩后1/3学生的关注;加强学习策略培养,提高学习投入水平,帮助护生建立更加积极的专业自我概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青少年网络成瘾倾向与其一般自我效能感及归因方式的关系。方法:用Young的网络成瘾量表(IAII)、多维度-多归因因果量表(MMC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对上网学生进行随访调查,随机选取30名IAII测验结果高分者(IAII≥40分)及30名低分者(IAII<40分),对两组量表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成瘾倾向高分组的一般自我效能感水平显著低于低分组;②在学业成就成功或人际关系成功时,成瘾倾向高分组的能力归因均排在后面,倾向于外部归因;③在学业成就失败与人际关系失败的归因上,高分组显示出一种自利性归因;④一般自我效能感、学业成就成功的能力归因能显著负向预测网瘾,学业成就失败的背景归因能显著正向预测网瘾。结论:青少年的网络成瘾倾向与他们的一般自我效能感和归因方式有一定关系。  相似文献   

17.
贫困大学生人格特征与学业成绩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目的 探讨贫困生人格特征与其学业成绩间的关系。方法 以哈尔滨工程大学 747名贫困生为对象,按学习成绩将其分为优良组、中等组和落后组。采用卡特尔 16PF测验进行测试,对测试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 贫困生学业成绩优良组与中等组相比,在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从事专业有成就、新环境中成长力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优良组与落后组相比,在稳定性、有恒性、敢为性、敏感性、自律性、紧张性、适应与焦虑、感情用事与安详机警、从事专业有成就、新环境中的成长力方面具有显著差异;学业成绩中等组与落后组相比,在自律性方面具有显著差异。结论 情绪稳定、持之以恒、敢做敢为、自律谨严等人格特征是贫困生取得良好学业成绩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工作岗位满意度对士兵人格因素的影响,为科学士兵的岗位管理,塑造士兵群体的健康人格优势提供依据。方法Catell RB 16 Primary Factors(16PF)测评。结果岗位满意群体的“稳定性、恃强、有恒、敢为、幻想、实验、独立、自律性”8项人格因素显著优于岗位不满意群体(P≤0.05,P≤0.01);岗位不满意群体的“忧虑、紧张性”人格因素显著高于满意者群体(P≤0.01);岗位满意群体的“适应性、果断性”人格因素优于岗位不满意群体(P≤0.01);岗位满意群体的“心理健康、专业成就、创造能力、新环境成长能力”均显著优于岗位不满意群体(P≤0.05,P≤0.01)。结论岗位满意度与健康人格具有因果相关;岗位满意度与创造性人格具有同趋相关;岗位满意度与负性人格因素具有负相关。合理士兵工作岗位,强化军人使命教育,实施环境适应认知训练,有助于提升士兵的岗位工作满意度,继而提升士兵健康人格因素的优势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农民工子女中学生与本地中学生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的差异.方法 采用Piers-Harris儿童自我意识量表(PHCSS)与艾森克个性问卷(EPQ)测定在津农民工子女中学生(n=206)和天津本地中学生(n=166)的自我意识与个性特征.结果 1.对自我意识的评定:除行为、智力与学校情况和躯体外貌分量表外,农民工子女中学生焦虑[(9.1±2.6)分]、合群[(7.8±2.0)分]、幸福与满足[(7.5±1.8)分]3个分量表及总分[(55.7±10.1)分]均低于本地中学生,差异有显著性(P<0.01).女生比较结果与总体比较结果一致;从男生比较来看,农民工子女中学生焦虑[(9.4±2.4)分]、幸福与满足[(7.5±1.9)分]2个分量表及总分[(55.8±9.9)分]低于本地中学生(P<0.05或P<0.01),而合群及其他分量表比较差异无显著性.2.个性特征方面,从总体和男、女生分别比较来看,除掩饰维度外,其余3个维度两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或极显著性(P<0.05或P<0.01).结论 农民工子女的自我意识水平明显低于本地学生,个性多偏内向、神经质和精神质,建议根据其心理特点和性格特征进行干预.
Abstract: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differences of self-concept and personalit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the migrant workers and local children. Methods Self-concept was assessed by Piers-Harris Children's Self-concept Scale (PHCSS) and personality was assessed by Eysenck personality questionnaire (EPQ ) in th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between the migrant workers ( n = 206) and local children ( n= 166). Results 1.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behavior,intellect and school state and physical appearance subscale of PHCSS. The total scores (55. 7 ± 10.1) and other subscale of PHCS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ocal group (P<0.01). The total scores (55. 8 ±9. 9) and anxiety (9.4 ± 2.4) and happiness satisfaction (7.5 ±1.9) subscale of PHCSS in the m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group was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ocal group(P<0.05 or P< 0.01). The total scores (54.8±10.2),anxiety(9.0±2.2),gregarious (8.2 ±2.0) ,happiness satisfaction (7.4 ±2.0) subscale of PHCSS in the female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group were significant lower than those of the local group(P < 0. 01) 2. Except Lie ( L) score of EPQ, other three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between two groups. Conclusion self-concept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studying in Tianjin i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local. Personality in middle school students of the migrant workers is more diffident, neuropathic and more psychotics than that of local.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