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对育龄妇女的基本情况、孕前心理压力和妊娠结局进行城乡比较,为改善城乡育龄妇女的孕前健康状况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0—2013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健康检查的健康、初孕育龄妇女560525人,分析城乡育龄妇女的孕前心理压力和妊娠结局分布情况,并应用 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分析城乡因素对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和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城市育龄妇女的平均年龄显著高于农村育龄妇女;城市育龄妇女多为高学历人群,职业多为教师、公务员、职员或工人;而农村育龄妇女多为初中学历,农民。城市育龄妇女感到有心理压力的比例(40.0%)显著高于农村育龄妇女(20.0%),孕前有心理压力的发生比是农村育龄妇女的1.35倍。城市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比例(6.8%)高于农村育龄妇女(5.9%),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比是农村育龄妇女的1.08倍。结论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育龄妇女在人口学特征、孕前心理压力和妊娠结局等多方面存在城乡差异。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现状,并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因素,为贵州省预防不良妊娠结局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分析男女方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相关性。结果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为10.3%。χ~2检验结果显示,不良妊娠结局与女方的年龄、体重指数、不良妊娠史、吸烟以及男方的年龄、体重指数和饮酒的关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女方年龄在35岁及以上(OR=1.315,95%CI:1.072~1.614)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与孕前体重指数正常妇女相比,孕前体重指数偏胖(OR=1.183,95%CI:1.010~1.384)或肥胖(OR=1.953,95%CI:1.418~2.689)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不良妊娠史(OR=1.128,95%CI:1.004~1.267)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结论女方的高龄、体重指数偏胖或肥胖、不良妊娠史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应鼓励孕龄期妇女优生优育,加强育龄夫妇的健康教育,有针对性地对不同情况的夫妇进行孕前保健和指导,以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影响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为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2014年9月-2015年3月在该院产科门诊就诊并建档的孕妇310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巢式病例对照研究,将孕妇队列中确诊为不良妊娠结局的76例孕妇作为病例组,将妊娠结局正常的234例孕妇作为对照组,分析影响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24.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流产史(OR=1.828,95%CI:1.051~3.180)、孕早期保胎史(OR=1.773,95%CI:1.021~3.080)是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剖宫产史(OR=0.219,95%CI:0.073~0.655)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与孕前体重指数过低者相比,孕前体重指数正常(OR=0.113,95%CI:0.026~0.501)、超重(OR=0.171,95%CI:0.045~0.654)和肥胖(OR=0.188,95%CI:0.044~0.804)均是不良妊娠结局的保护因素。结论流产史、孕早期保胎史、剖宫产史、孕前体重指数与不良妊娠结局有关,应加强育龄妇女的健康教育,促进其采取有效的避孕措施及养成健康的行为生活方式,预防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武汉市江岸区育龄妇女孕前健康检查及妊娠结局情况,探讨武汉市江岸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的可能危险因素,为做好优生优育工作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9年1月1日—12月31日期间,在武汉市百佳妇产医院接受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妊娠结局的1356例已婚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回顾性研究其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采用χ^(2)检验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356例中93例出现不良妊娠结局,占6.86%。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育龄妇女年龄≥35岁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是<30岁的3.963倍(95%CI:2.321~6.767);流动人口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是常住人口的2.978倍(95%CI:1.328~6.676);孕前BMI<18.5和BMI≥24.0育龄妇女分别是孕前BMI正常的3.586倍(95%CI:1.887~6.813)和1.473倍(95%CI:1.005~2.158);相较于初中及以下学历的育龄妇女,有高中和大专及以上学历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风险较低,OR值别为0.309(95%CI:0.190~0.502)、0.416(95%CI:0.229~0.756);孕前吸烟/被动吸烟(OR=5.254,95%CI:2.610~10.577)以及丈夫吸烟(OR=4.100,95%CI:2.168~7.752)均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孕前接触有害物质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3.357,95%CI:1.846~6.103);孕前生殖道感染是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OR=3.710,95%CI:2.246~6.127)。结论育龄妇女不良妊娠结局影响因素较多,建议计划妊娠的夫妻合理计划,选择更适合生育的年龄,保持体重在正常BMI水平上,避免暴露在吸烟场所,不接触有害物质,同时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生殖道自我防护意识,以此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此外,政府机构应加强流动人口孕产妇系统管理,增加孕产妇产检的次数,减少孕产妇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5.
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江  李蔚  董海燕  张汝兰  陈萍 《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0):2838-2840
目的:了解贵州省农村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RTIs)现状及造成RTIs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整群的随机抽样方法,对贵州省凯里市舟溪镇及六枝特区新窑乡18个村共3675名已婚育龄妇女进行问卷调查、实验室检测和妇科体检,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675名妇女中,滴虫阴道炎、念珠菌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炎、淋病、慢性宫颈炎的患病率分别为1.1%、2.0%、2.6%、0.1%和25.8%。RTIs1036例,患病率为28.2%。性传播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是既往患RTIs病史、孕次和产次增加;内源性感染的危险因素是文化程度低、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流产史;慢性宫颈炎的危险因素是对象的文化程度、既往患RTIs病史、产次和流产等。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既往患RTIs病史是性传播阴道炎和慢性宫颈炎的主要危险因素,内源性感染阴道炎的危险因素有既往患RTIs病史和有人流史。结论:贵州省农村育龄妇女RTIs患病率为28.2%,平时生殖道自觉白带异常和有人流史是农村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危险因素。应开展有针对性的、多种形式的生殖健康和性知识宣传教育活动,提高育龄妇女及其配偶对RTIs防治知识的知晓率,加强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从而降低人工流产率。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状况,并探究其相关影响因素,为孕前妇女心理保健工作提供依据。方法收集2017~2018年参加北京市顺义区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的育龄妇女共2 100人,采用心理健康临床症状自评测验90量表(symptom check list 90,SCL 90)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进行调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对育龄妇女孕前心理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 2 100名调查者中共回收有效问卷2 071人(98.62%)。根据SCL 90测评结果分为心理压力健康组1 922人(92.81%)和心理压力异常组149人(7.19%)。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压力异常组与正常组相比,35岁以上、怀孕0次、生产0次、尚未做好怀孕准备的育龄妇女所占的比例更多,感受到经济和生活的压力更大,对怀孕的各项担忧也更为严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结果显示,年龄、担心胎儿性别、胎儿健康和夫妻生活是导致计划妊娠妇女孕前产生心理压力的危险因素,孕次和无任何担忧是保护因素。结论年龄、担心胎儿性别、胎儿健康和夫妻生活是影响育龄妇女孕前心理压力的重要因素,希望以此对孕前妇女心理健康指导开展针对性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参加孕前健康检查的流动育龄妇女的人口学基本特征、心理压力以及妊娠结局状况进行分析,为有针对性地开展流动育龄妇女的孕前保健工作提供重要依据。方法:研究对象选取2010~2013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且身体健康的育龄妇女,其中非流动育龄妇女777 656人,流动育龄妇女73 541人。采用频数、百分比、t检验和χ2检验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参加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流动育龄妇女年龄集中在21~30岁,多为初中学历的农民。流动育龄妇女的工作压力、经济压力、关系压力以及早产、自然流产率均高于非流动育龄妇女,而在人工流产、出生缺陷、死胎死产、异位妊娠的发生率等方面两者没有差异。结论:流动育龄妇女的心理压力较高。  相似文献   

8.
目的:调查北京西城区育龄妇女不良生育史的发生情况及影响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在西城区7个街道调查2 977例已分娩妇女的不良生育史及孕妇个人史、生活习惯、接触危险因素等情况,通过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探讨影响不良生育史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人群的不良生育史发生率为4.3%。经单因素卡方检验,孕前偏食、孕前患有糖尿病及孕次多者不良生育史发生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孕妇孕前偏食(OR=1.736)、孕次≥3次(OR=8.876)者发生不良生育史的风险高。结论:不良生育史的发生受多种因素影响,与母亲孕次、孕前不良生活习惯及孕前患有糖尿病等有关,应尽早采取综合干预措施。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农村妇女孕前风险因素与其二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联。方法选取2010—2014年参加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农村计划生育二胎、且接受妊娠结局随访的育龄妇女为研究对象,采用频数分析、χ~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对其人口学特征及其他因素,以及这些因素与不良妊娠结局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农村计划生育二胎的育龄妇女年龄主要集中在25~29岁,多为初中学历、农民、地区分布以中部地区居多。单因素分析显示,35岁以上、小学及以下学历、西部地区、存在环境风险和行为风险妇女二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高,适度服用叶酸等药物及有较小心理压力妇女二胎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较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29岁、职业(非农民)、较小心理压力、服用叶酸、中部地区分布是保护性因素,年龄≥30岁、有行为风险和环境风险、地处西部地区是危险性因素。结论避免高龄生育、减少吸烟或有毒有害环境接触、适度服用叶酸和调节心理压力有利于降低二胎的不良妊娠结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调查分析南昌地区已婚育龄妇女弓形虫(TOX)、风疹病毒(RV)、巨细胞病毒(CMV)感染的情况,为预防感染,降低出生缺陷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西省生殖保健中心、南昌市人口计生委宣教服务中心及南昌市所辖地区的各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点进行TOX、RV、CMV特异性抗体检测的15 879例妇女的临床资料及TOX、RV、CMV感染情况。结果:南昌地区育龄妇女TOX-IgM阳性率为4.20%、TOX-IgG阳性率为5.50%、RVIgG阳性率为96.70%、CMV-IgM阳性率为6.50%、CMV-IgG阳性率为95.20%。地域、季节、动物接触史及不良孕产史均为影响3种病原微生物感染率的重要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针对南昌地区上述3种病原微生物的感染特点,将农村地区的育龄妇女列为重点筛查人群,对有不良孕产史的育龄妇女加强孕前优生指导,建议育龄妇女妊娠前三个月的致畸敏感期尽量避开春季,以有效降低不良妊娠。  相似文献   

11.
目的:调查农村育龄人群生活习惯及环境危险因素暴露情况以及基本孕前保健服务的提供情况。方法:采取定量研究的方法,对云南省3个项目县1年内有活产史的8 677对育龄夫妇进行问卷调查,相关因素进行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对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和育龄夫妇进行研究相关内容的个人访谈。结果: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率为10.16%,列前3位是早产(38.63%)、巨大儿(26.93%)、低出生体重(25.45%),妊娠年龄、男性吸烟以及吸烟量、女性饮酒、是否服用叶酸、是否计划妊娠、妊娠期间的心理感受和人际关系等12个因素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定性访谈也验证了这一结果。结论: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危险因素暴露比例较高,与不良妊娠结局相关性较大的危险因素中,社会和不良生活方式为主要相关因素,建议通过有效的健康教育和为计划妊娠家庭提供安全、规范和个性化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服务,以最大限度地减少或消除不良生活方式和行为等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山西省农村育龄妇女优生健康检查服务利用与需求情况。方法:于2011年4月1日~5月31日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用自制结构式问卷进行入户调查。结果:共调查1978名育龄妇女,收回有效问卷1865份。调查对象对优生保健相关知识的知晓率>70.0%,92.5%认为有必要做孕前检查,但实际参检率仅为39.7%;婚检率为6.2%;91.6%的调查对象都做过产前检查,平均产前检查4.2次,其中B超检查率为84.9%,做过≥3次者占45.7%,多数被调查妇女希望能够获得更多的优生保健服务。结论:山西省农村育龄妇女对优生保健知识的知晓率较高,优生保健服务利用情况不理想,优生保健服务需求较强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云南省农村育龄妇女围孕期及妊娠期增补叶酸的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泸西县符合条件的共2538位农村孕产妇进行问卷调查。应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逐步回归法寻找围孕期及妊娠期增补叶酸的影响因素。结果:51.7%的调查对象在围孕期或妊娠期补充过叶酸。多因素分析显示影响农村育龄妇女增补叶酸的因素有妻子的受教育年限(OR=0.53)、家庭去年的总收入(OR=2.222)、孕前健康检查状况(OR=3.397)、家中有无优生宣传资料(OR=1.957)、优生知识是否及格(OR=2.380)、是否知道叶酸的作用(OR=88.015)。结论:健康教育应当成为云南广大农村增补叶酸服务的先导,孕前保健服务应当是叶酸推广和其他生殖保健技术服务的结合。在叶酸的推广中,计划生育宣传员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影响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的因素。方法:使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省1 842对20~44岁育龄夫妇进行不孕不育影响因素调查。结果:①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影响不孕不育的女性因素包括年龄、结婚年龄、民族、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身高、体重、月经规律情况、月经周期情况、月经量、痛经、继发性闭经情况、子宫疾病、卵巢疾病、输卵管疾病、宫颈疾病、阴道分泌物、阴道分泌物异味、盆腔感染情况、流引产次数、清宫术次数、药物流产次数、有无宫外孕、腹腔手术次数、精神病史、下腹疼痛史、长期服药史、两地分居、曾用避孕药、曾用IUD、有害物质接触史、重大不良生活史、精神压力等。影响不孕不育的男性因素包括职业、文化程度、人均收入、身高、体重、染色体情况、睾丸疾病、附睾疾病、输精管疾病、射精异常、高热史、精索静脉曲张、有害物质接触史、工作强度、高温作业、接触噪音、精神压力等。②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育龄人群不孕不育的影响因素包括月经量、痛经、子宫疾病、输卵管疾病、清宫次数、分居、女方精神压力、男方职业、男方体重、男方睾丸情况等。结论:加强宣传,提高育龄群众自身素质;加强管理,为广大育龄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可降低不孕症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与月经失调发生风险的关联。方法:利用全国5省份育龄夫妇孕前健康状况及危险因素暴露调查数据,对8691名已婚育龄妇女的月经失调和生殖道感染的情况进行描述性分析,并通过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来研究妇女生殖道感染因素与月经失调发生风险的关联。结果:已婚育龄妇女月经失调的患病率为17.6%,控制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经济状况后,患有生殖道感染的已婚育龄妇女月经失调的发生风险是未患生殖道感染妇女的1.56倍(95%CI:1.38~1.76)。结论:生殖道感染可能是已婚育龄妇女罹患月经失调的危险因素,据此对已婚育龄妇女加强生殖健康教育,可有助于减少其月经失调的发生风险。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育龄期妇女发生复发性流产(RSA)的相关危险因素,为早期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120例确诊的育龄期RSA患者为病例组,同期随机选取120例正常妊娠的孕妇为对照组,采用病例对照的研究方法,进行单因素比较法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法来筛选RSA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引起育龄期RSA患者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OR=4.358)、不良心理因素(OR=2.826)、自身免疫疾病(OR=3.518)、生殖系统感染(OR=3.666)、获得性子宫异常(OR=5.038)及配偶精子质量差(OR=1.996)。结论 引起育龄期妇女发生RSA的高危因素包括不良生活方式、心理因素、免疫性疾病、生殖道感染、子宫异常及男性因素等;应针对以上高危因素,早期采取防治措施,降低育龄期妇女的RSA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已婚育龄夫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制定干预措施、实现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随机选取67例不良妊娠结局已婚育龄夫妇,按照1∶1配对的原则选取67例正常妊娠结局的已婚育龄夫妇作对照,调查可能对两组已婚育龄夫妇不良妊娠结局有影响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软件对所有调查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单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已婚育龄夫妇的年龄(女:OR值=0.585,男:OR值=0.536)、受教育年限(女:OR值=2.982,男:OR值=2.811)、已婚育龄妇女是否曾经怀孕过(包括曾经非意愿流产、早产、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正常分娩等,OR值=2.210)、丈夫的体重指数(OR值=0.370)、丈夫是否吸烟(OR值=11.400)以及丈夫现在是否戒烟(OR值=0.098)。经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有统计学意义的危险因素有丈夫是否吸烟(OR值=8.313)、丈夫是否戒烟(OR值=0.082)。结论:已婚育龄夫妇的年龄、受教育年限、已婚育龄妇女是否曾经怀孕过(包括曾经非意愿流产、早产、不良妊娠结局以及正常分娩等)、丈夫的体重指数等均为不良妊娠结局的危险因素,并且再次证实了吸烟对不良妊娠结局的影响。劝阻丈夫吸烟、减少育龄妇女被动吸烟、控制婚育年龄、避免高龄妊娠、合理饮食以避免过重和肥胖均能够减少不良妊娠结局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Introduction

Given the increasing number of women service members and veterans of childbearing age, it is important to understand the preconception risks in this potentially vulnerable population. This study compared the prevalence of modifiable preconception risk factors among women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service.

Methods

Analyses included data from the 2013 and 2014 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Behavioral Risk Factor Surveillance System. Preconception risk factors included health behaviors, chronic conditions, and mental health among women of childbearing age.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s were used to compare the adjusted prevalence of each outcome among women with and without a history of service. Interaction terms assessed variation by age and history of service.

Results

Compared with women without a history of service,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ervice reported higher prevalence of insufficient sleep (49.6% vs. 36.3%; p < .001) and diagnosed depression (26.5% vs. 21.6%; p < .01).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ervice were overall less likely to have obesity (19.8% vs. 26.5%; p < .001). Age-stratified results suggested that, compared with women without a history of service,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ervice were more likely to smoke in the 25 to 34 age group and reported comparable levels of obesity in the 35 to 44 age group.

Conclusions

Women with a history of service demonstrated a preconception health profile that differs from women without a history of service. It is critical that providers are aware of their patients’ military status and potential associated risks.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孕妇服用叶酸的影响因素,为提高叶酸干预效果提供基础数据。方法采用医院及入户调查方法,抽取甘肃省两个县内2094名孕后三个月至产后一年的妇女进行面对面匿名问卷调查。结果 2094名调查对象中,叶酸服用率为25.4%。叶酸认知水平、年龄、出生缺陷生育史及孕后去医院检查、文化程度、计划妊娠、流产史、孕前去医院检查等是影响孕妇叶酸服用行为的主要影响因素。结论孕妇生育史及对叶酸的认知水平是影响其叶酸服用的重要原因;对育龄人群广泛开展叶酸认知教育,倡导健康的计划生育观念应成为干预的重点措施;而如何找到提高孕前叶酸服用的有效途径还有待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