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对院内心肺复苏成功率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复苏院内心跳呼吸骤停6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5min内获机械通气复苏者的心肺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5min以上者,P<0.05。结论:及时机械通气可提高院内心肺复苏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急诊肺部疾病心搏呼吸骤停的特点、病因及复苏中采用早期气管插管,对46例患者抢救的成功率、存活率以及影响预后的相关因素.方法:采用早期气管插管及相应的复苏措施,对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46例复苏成功40例,占86.95%;存活出院22例,占47.82%;(脑复苏成功20例,占43.48%).经统计学处理,复苏成功与否与复苏开始时间及气管插管时间有关.结论:慢性呼衰急性发作、支气管哮喘、肺栓塞是其主要原因.复苏开始的时间、气管插管时间是影响急诊复苏成功率及预后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3.
心肺复苏 ( CPR)技术近 10多年来在国内外有了较快的发展。我院急诊科于 1994年 6月开始 ,对全体急诊医生实行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技术培训 ,要求每位急诊科医生要熟练掌握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 ,在院前 CPR抢救中早期普及性应用气管插管及心脏电击除颤 ,并对插管及除颤随可能不同的病因而作出顺序选择时机 ,使呼吸、心跳骤停抢救的成功率大大提高。1 临床资料1.1 病例 :收集我院急诊科 (以内、外科为主 ) 1994年 6月— 2 0 0 2年 6月在观察室和院前呼吸、心搏骤停 ,在 CPR中行气管插管、心脏电击除颤抢救的患者2 92例 ,其中男 1…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球囊气管插管通气与球囊面罩通气抢救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成功率.方法:回顾性抽取2019年1月-2019年9月与2020年1月-2020年9月在我院接受抢救的共66例心跳呼吸骤停患者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间先后分为面罩组与插管组各33例,面罩组患者进行球囊面罩通气,插管组患者进行球囊气管插管通气,对比两组患者抢救成...  相似文献   

5.
机械通气在心肺脑复苏中的临床应用(附21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心肺脑复苏(CPR)中,过去一直沿用的人工呼吸方式,其准确性难以把握。现代机械通气(MY)作为一种有效的替代手段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而在CPR应用MY的过程中,如何选择通气模式、参数、适应CPR错综复杂的情况。直接关系到CPR的成败,是目前仍需探讨的临床问题。本文通过对21例CPR使用MY的回顾性研究,以期探讨如何选择恰当的模式和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6.
严重低钾血症患者心肺复苏成功的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徐波 《临床荟萃》2003,18(2):80-81
我中心近 3年来 ,在加强监护病房 (ICU)抢救 4例严重低钾血症心跳呼吸骤停患者 ,现场心肺复苏成功 ,现将体会总结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4例均为急救中心ICU收住患者 ,男性 3例 ,女性 1例 ,年龄 2 6~ 5 3岁 ,平均年龄 4 6 .5岁 ;原发病为冠心病 2例 ,扩张型心肌病心衰 1例 ,糖尿病 1例 ;其中 3例患者有应用强力利尿剂史 ,1例有长期应用胰岛素治疗史。1.2 方法  4例患者均在病室中实时行 2 4小时心电示波监测 ,在发生心跳呼吸骤停时心电示波监测提示发生心室纤颤 ,并准确确定发生心跳停止时间至开始实施有效心肺复苏…  相似文献   

7.
心肺脑复苏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21,自引:0,他引:21  
心搏呼吸骤停是临床常见的最紧急的危险情况,但其抢救的成功率很低,即使是发生在医院内的心搏呼吸骤停,其复苏的成功率也只有12%~24%,而发生在医院外的则更低,仅为4%。因此,探讨心肺脑复苏(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我们结合我院急诊科14例CPCR成功的病例,对CPCR成功的相关因素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紧急气管插管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CPR)中临床应用的必要性、可行性,以提高急救水平.方法:对院前因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导致心跳呼吸骤停患者48例根据CPR时先行建立人工气道的不同措施将其分为两组,院前CPR时先行紧急气管插管(A组,n=40);院前CPR时先行肓探置人喉罩(B组,n=8).结果:A组现场发现不同程度气道阻塞31例,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8例;B组现场先行盲探置入喉罩,但通气不良,均改行紧急气管插管,发现8例均有不同程度气道阻塞,全部插管成功,插管时间均少于2 min,通气良好,复苏成功2例;A组复苏成功率明显高于B组(P<0.05).结论:在重型颅脑外伤、中毒、淹溺、自缢、异物窒息等特殊情况下院前心肺复苏抢救中,紧急气管插管仍是无可替代的建立人工气道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患者男性 ,2 5岁 ,在工作中突然昏迷倒地 ,口吐白沫 ,立即被发现 ,目击者述呼吸、心跳停止 ,现场有军人行心肺复苏 ( CPR) 10 min后转运至我院急诊科。转运时间 10 m in,在转运过程中未行CPR。于 2 0 0 3年 9月 14日 11时 30分入院 ,查体 :面色苍白 ,口唇青紫 ,无呼吸 ,无心音 ,心电图呈直线 ,双侧瞳孔直径 6 m m,对光反射消失 ,生理反射消失 ,病理反射未引出。立即将患者平卧 ,头后仰 ,行胸外心脏按压 ,按压频率约为80次 / m in,鼻导管吸氧 3L/ min,建立静脉通道。抢救 10 min,心电监护示心室颤动 (室颤 )波形 ,同时患者出现…  相似文献   

10.
11.
目的探讨机械通气的时机选择对心肺复苏的影响。方法分析58例心肺复苏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及时通气成功组的SpO2、MAP、窦性心律恢复及心肺复苏成功例数明显高于延时通气成功组。结论早期机械通气有利于提高心肺复苏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2.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的配合与护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总结气管插管机械通气病人的护理要点,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方法:对86例机械通气病人,采取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结果:62例病人病情好转成功脱机,10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14例因经济困难自动出院。未出现护理并发症,取得满意效果。结论:熟练掌握气管插管的配合及机械通气的护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是提高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同潮气量(Vt)机械通气对室颤犬复苏后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影响,探讨心肺复苏的机械通气策略.方法 选用健康成年犬24只,体质量(15±2) kg,雌雄不拘,随机(随机数字法)分为3组:对照组(A组)、低Vt组(B组)和高Vt组(C组).对照组仅进行麻醉和气管插管;其余2组经右心室导管诱发室颤制作心搏骤停模型,复苏时分别以不同潮气量(低Vt组:6 ml/kg;高Vt组:20 ml/kg)机械通气6h,观察开始复苏前及机械通气后不同时间点犬动脉血气的变化;比较各组犬复苏成功率及72 h存活情况;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检测肺泡灌洗液中磷脂酰胆碱含量;测定肺组织湿干质量比(W/D)及肺组织病理学改变评分.结果 (1)复苏开始时B、C两组犬pH显著降低,PaO2下降,PaCO2上升,与基础值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复苏后pH、PaO2均升高;C组ROSC 2 h后,PaCO2较B组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ROSC 6 h后,B组与C组比较HCO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与B组比较,C组磷脂酰胆碱含量减少(P<0.05),肺组织W/D比值增加(P<0.05),病理损伤形态学积分升高(P<0.01).结论 低潮气量机械通气减少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的丢失,减轻复苏后肺损伤,可作为复苏及复苏后一种保护性通气策略.  相似文献   

14.
425例心肺复苏不同时机气管插管的疗效对比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目的 总结心肺复苏时及时气管插管的重要性。方法 对 4 2 5例心肺复苏患者分为由急诊科医护人员气管插管 (即刻插管 )与由麻醉科医师插管 (延时插管 )两组。通过观察复苏成功率与成活率 ,比较即刻插管与延时插管的疗效。结果 即刻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4 1 8% ,存活率为 2 1 6 % ,延时插管患者的复苏成功率为 9 4 % ,存活率为 1 9%。两组相比差异显著 (P <0 0 1)。结论 应提倡急诊科医生在心肺复苏时紧急气管插管。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心肺复苏(CPR)期间在胸外按压情况下的机械通气方式,探讨呼吸机送气流速模式选用方波(恒流)和减速波(递减波)对患者气道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自身配对设计方案,选择浙江省丽水市中心医院急诊科2011年1月至2013年2月序贯收治的40例CPR患者。使用伟康Eisprit呼吸机,常规设定的呼吸机工作其他参数不变,由同一医护人员给予患者的胸外按压进入稳定状态后,呼吸机流速模式先后使用方波和减速波,冻结时间-压力曲线后测量气道峰压的最高值并记录为一对数据。每例患者取不同按压者操作时的2对数据,40例患者共获得80对数据,通过自身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使用减速波时平均气道峰压最高值为(38.15±5.99)cmH2O(1 cmH2O=0.098 kPa),比方波的(43.86±6.68)cmH2O减低了(5.71±1.98)cmH2O,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10,P=0.000)。使用方波时有73.75%的患者气道峰压最高值会超过40 cmH2O,而使用减速波只有45.00%的患者气道峰压最高值会超过40 cmH2O。结论 CPR机械通气时,因使用减速波比方波能明显减低气道峰压,从而减轻气压伤的发生,减少呼吸机触发高压报警的概率,因而可提高呼吸机使用的依从性,故减速波是比方波更为合适的流速模式。  相似文献   

16.
新型大鼠心跳骤停和复苏的机械装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研发由电磁阀系统总控制、压缩气体驱动的新型大鼠电刺激诱发心跳骤停和复苏的机械装置,并探讨其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用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20只,应用自主开发研制的心跳骤停和复苏机械装置,持续交流电经右心室内膜致颤。在6min心室颤动后,开始给予6min的机械胸外按压和同步机械通气,随后双向波经胸体外除颤。结果15只大鼠复苏成功,自主循环恢复率为75%。电刺激后所有大鼠立刻出现心室颤动,3min的电刺激停止后动物持续表现为室颤而没有自发转复心律现象。心肺复苏期间恢复自主循环组其冠状动脉灌注压恒定在24mmHg左右,显著高于未能恢复自主循环组。结论本新型大鼠心跳骤停和心肺复苏装置的有效性和安全性高,可最大限度减少实验的误差,具有一定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心肺复苏的机械通气时机选择对急诊心博骤停患者预后影响。方法选取在本院接受心博骤停自动循环恢复机械通气的5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机械通气的时间分为早期上机组24例,以及晚期上机组26例,统计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博骤停心率类型以及心博骤停的原因,同时统计两组患者心肺复苏成功效率、心博骤停24 h、有无角膜性反射、有无瞳孔反射、疼痛躲避反应、运动反应、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以及治愈出院率。对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相应比较。结果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心博骤停心率类型以及心博骤停原因,两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者的心肺复苏率、24 h角膜反射(+)、24 h瞳孔反射(+)、24 h疼痛躲避反应(+)、24 h运动反应(+)以及其出院时神经功能分类等,其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早期上机组明显优于晚期上机组( P<0.05);两组患者成活出院率(45.5%∶40.0%)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其总成活出院率为33.41%。结论对心博骤停的患者应及早给予机械通气呼吸支持,从而促进患者心脏的恢复,以提高心博骤停疾病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心博骤停患者心肺复苏的成功率,并且对其神经功能的预后进行改善。  相似文献   

18.
BACKGROUND: Metronome guidance is a feasible and effective feedback technique to improve the quality of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The rate of the metronome should be set between 100 to 120 ticks/minute and the speed of ventilation may have crucial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ventilation. We compared three different metronome rates (100, 110, 120 ticks/minute) to investigate its effect on the quality of ventilation during metronome-guided 30:2 CPR.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使用机械心肺复苏对心脏骤停患者复苏结局的影响。方法:系统检索中国知网、维普、万方、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关于机械心肺复苏和徒手心肺复苏的相关文献,提取有效数据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计纳入20项临床研究,包含29 727例患者,其中11 104例患者在...  相似文献   

20.
溺水儿童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成功的原因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溺水儿童院前非传统顺序心肺复苏 (CPR)的可行性。方法  4 3例因溺水而心搏骤停即行院前CPR的患儿 ,CPR顺序按ABC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和CAB (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 )分为传统顺序组 (2 1例 )和非传统顺序组 (2 2例 ) ,分析比较两组复苏效果。结果 两组基本情况及初步复苏成功率、复苏无效率、神经系统病残率无明显差异 ,入院初HR、RR、MBP和血气分析基本相似 ;非传统顺序组复苏成功存活及入院初PaCO2 均明显高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0 1) ,复苏成功未存活明显少于传统顺序组 (P <0 0 5 )。结论 限于条件 ,儿童溺水院前急救CPR初期 ,先行胸外按压、开放气道 ,人工通气相对延后 ,其方法简单有效 ,值得探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