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 探讨不同肺复张干预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犬吸痰后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8只健康杂种犬,平均体质量为(23.69±7.35)kg,经静脉注射油酸制备ARDS模型.ARDS犬气管内开放式吸痰后按随机顺序实施以下6种肺复张干预:(1)吸...  相似文献   

2.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为多种病因导致肺部出现相似的一组症状、体征,表现为进行性、难治性低氧血症及非心源性肺水肿.根据发病机制的不同,1994年欧美共识会将其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或肺源性ARDS,即直接损伤导致的ARDS,如严重肺部感染、胃内容物吸入、肺挫伤、吸入有毒气体、淹溺、氧中毒等;②继发性或肺外源性ARDS,即间接损伤导致的ARDS,如严重感染、严重的非胸部创伤、重症急性胰腺炎、大量输血、体外循环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1]).以小潮气量和最佳呼气末正压(PEEP)为核心的肺保护性通气策略的实施,显著提高了ARDS患者的治疗效果.但小潮气量的缺点是不利于ARDS塌陷肺泡的膨胀,会造成低氧血症难以纠正甚至恶化.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和比较控制性肺膨胀(sustained inflation,SI)和压力控制通气(pressure controlled ventilation,PCV)用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的效果,及其对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方面的影响.方法 对10例ARDS患者采取随机对照实验,在镇静、非肌松状态下,先后采用SI[40cmH2O(1 cmH2O=0.0981 kPa),40 s]和PCV(20 cmH2O,2 min)进行肺复张,中间间隔洗脱期.收集两种方法复张前(T0)、复张后5 min(T2)、1 h(T3)的血气分析、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和复张中(T1)的呼吸力学与血流动力学指标.收集数据行单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结果 (1)两种方法T2和T3时点PaO2较T0均明显改善(P<0.05),方法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aCO2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两种方法T1时点CI均下降(P<0.05),方法间无差异(P>0.05).HR、MAP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两种方法T2和T3时点FRC较T0均增加(P<0.05),T1时点CS均有所改善(P<0.05),方法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plat在各时点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I和PCV肺复张对ARDS患者PaO2、FRC、肺复张中Cs均有明显改善,肺复张对CI均有影响,两种方法效果相同.  相似文献   

4.
目的 对比研究肺复张策略(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ARDSexp)的影响。方法 选择37例ARDS机械通气的患者,其中ARDSp16例,ARDSexp21例,在非肌肉松弛状态下,采用高水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CPAP),CPAP压力升至30cmH2O(1cmH2O=0.098kPa),屏气时间维持30s,然后在5~10s内将CPAP水平下调至治疗前的呼吸支持条件。结果 肺复张后与复张前比较,两组心率变化在RM过程中差异无显著性,两组RM后2min平均动脉压均明显升高(P均〈0.05),两组中心静脉压仅在RM后30s明显增高(P均〈0.05),气道峰压、平台压、平均气道压在30s均明显增加(P均〈0.05);两组动态肺顺应性RM后30s均明显下降(P均〈0.05),ARDSexp组RM后5、15和30min较复张前均明显增加(P均〈0.05)。ARDSp组RM后10、30min和1h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ARDSexp组RM后10min、30min、1h、2h氧合指数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均〈0.05)。结论 以肺间质水肿为主要改变的ARDSexp对RM的反应要比以肺实变为主要改变的ARDSp效果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在绵羊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上利用控制性肺膨胀(SI)实施肺复张策略后不同呼气末正压(PEEP)水平对复张效果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以找到理想的PEEP压力范围。方法12只绵羊在麻醉后,行纤维支气管镜温生理盐水肺泡灌洗复制ARDS模型,低流速法描记准静态压力-容积(P-V)曲线,寻找P-V曲线的上拐点(UIP),并以UIP下5cm H2O(1cm H2O=0.098kPa)作为SI的峰压进行肺复张,肺复张后根据不同的PEEP水平分为PEEP5、PEEP10、PEEP15、PEEP20组。记录肺复张后2h内的血流动力学参数及氧代谢指标,实验后进行肺组织活检,观察SI后不同的PEEP水平对血流动力学及复张效果的影响。结果PEEP5组和PEEP10组在复张后2h内对血流动力学没有影响,但PEEP5组氧合呈现下降趋势,病理显示肺泡组织仍轻度萎陷,伴灶性肺泡塌陷;PEEP≥15cm H2O时中心静脉压(cVP)明显升高,心排血指数(CI)明显降低,氧合指数、肺机械参数均较复张前明显改善并保持2h以上。结论ARDS肺复张后,PEEP设定在10-20cm H2O可以明显改善氧合,对正常心功能状态下的血流动力学影响并不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价肺泡灌洗(BAL)对肺原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p)肺复张和肺力学的影响,以探讨BAL对ARDSp的治疗作用。方法以9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p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压力-容积曲线法分别测定BAL前与后呼气末正压(PEEP)为5、10和15cmH2O(1cmH2O=0.098mmHg)时的肺复张容积,并对BAL前后气道峰压(PIP)、气道平台压(Pplat)、平均气道压(Pm)和静态顺应性(Cst)在不同PEEP下的趋势变化进行比较。结果BAL前PEEP至5、10和15cmH2O时肺复张容积分别为([35.89±3.93)mL(、124.56±9.68)mL和(161.70±8.50)mL,P<0.01],BAL后分别为[(42.27±4.27)mL、(139.70±17.59)mL和(160.16±9.43)mL,P<0.01]。但BAL前后组间趋势变化差异无显著性(F=2.749,P=0.079)。不同PEEP条件下BAL后PIP、Ppla和Pm较BAL前趋势有显著下降(P<0.05),Cst在BAL前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BAL对肺复张容积无显著影响,但显著降低ARDSp的气道压力,改善通气功能。  相似文献   

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中的肺复张策略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ARDS肺复张策略,目的在于阻止不张伤的形成,关键是PEEP的调节。其主要内容及方法不一且相互重叠,按文献归类,笔者将可阻止肺泡萎陷并维持应用的PEEP称最佳PEEP;将可促进部分或大部分肺泡复张、并短暂重复应用的高PEEP或CPAP称为肺复张手法(recruitment maneuver,RM),该手法多在容量通气模式中应用;将旨在完全打开肺泡、联合逐步抬高PIP及PEEP的手法称为开放肺技术(open lung concept,OLC),该手法在压力控制通气模式下应用。肺复张手法及开放肺技术在许多文献中是同一概念。  相似文献   

8.
间歇高PEEP肺复张在ARDS治疗中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机械通气是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最重要的支持和治疗手段,传统的ARDS机械通气采用容量控制联合呼气末正压(PEEP),近年来的研究显示,不适当的潮气量和过高的PEEP易使肺泡过度膨胀,加之表面活性物质的减少,由此导致的局部和全身炎症反应对肺组织的损伤,从而引起呼吸机相关性肺损伤(VLI),我科近两年来利用小潮气量和最佳PEEP联合间歇高水平PEEP肺复张治疗23例ARDs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肺复张手法(RM)和肺开放策略(OLA)在肺内型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机械通气患者中应用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 肺内型ARDS患者6例,按需进行RM(30~35cm H2O,30~40s),中等PEEP[(12.1±2.0 cm H2O)]保持开放.记录RM前后的最低和最高指尖氧饱和度(SO2,脉氧计)、动脉血气.结果 SO2于复张后(3.7±2.0)min开始上升,(86.1±89.0)min升至较为稳定的高水平,在中等PEEP水平下维持>5h,并显著改善患者SO2;复张前(88±5)%与复张后(97±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 单次肺复张手法和肺开放策略在短期内可迅速、安全、有效改善有基础肺疾病的(严重肺气肿、肺大疱除外)肺内型ARDS患者的SO2,并维持于较高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在全麻术后发生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肥胖患者中应用肺复张法(LRM)治疗对氧合、呼吸力学参数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ICU 2005-01~2008-04收治的外科全麻术后发生ARDS的肥胖患者3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n=14)和肺复张组(n=18),两组基本通气模式均采用双相气道正压通气(BiPAP);复张方法:BiPAP模式下将高压与低压均调为30~40 cm H2O,维持20~50 s完成肺复张.分别观察两组患者动脉血气分析、呼吸力学参数和预后指标,比较两组上述参数的差异.结果 复张组氧合指数与对照组比较从12 h起开始有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4、72 h也均维持在较高数值.对照组氧合指数改善的时间较晚达72 h.对照组存在CO2的轻度潴留,复张组无明显的CO2潴留.呼吸力学指标改变各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28 d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复张组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结论 LRM可以显著改善全麻术后发生ARDS肥胖患者的氧合,较早开放萎陷的肺泡,明显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和住ICU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肺复张策略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A组和B组各20例,A组采用保护性通气策略,B组采用肺复张策略,观察两组的疗效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治疗3 d后PaO2/FiO2、SaO2及PaO2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B组与A组治疗3 d后PaO2/FiO2、SaO2及PaO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少于A组(P<0.05)。结论:肺复张策略可改善ARDS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对血流动力学影响短暂,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朱小兰 《全科护理》2013,(33):3122-3124
从Gattinoni等[1]在1987年发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以及 "婴儿肺的概念" 提出起,关于ARDS病人呼吸机治疗的方法与策略一直是学术界争议的话题.20多年前,Lachmann提出了肺开放概念[2],即让有萎陷趋势的肺泡不萎陷,让已萎陷的肺泡复张,并保持在膨胀状态.经大量临床实践,保护性肺通气与肺复张对ARDS的治疗价值已被普遍认可.为使病人肺复张顺利实施,使ARDS病程顺利渡过,本文对ARDS临床肺复张过程中的监测与护理进行综述,供同行共同探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床边超声评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肺复张效果的临床效果。方法连续性纳入2013年1月至2014年6月住院治疗的40例ARDS患者,随机分为超声组(n=20)和氧合组(n=20)。比较两种方法肺复张时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呼吸力学指标、肺气体交换指标以及临床预后情况。结果超声组平均ICU住院时间[(16.5±5.7)d]明显低于氧合组[(21.6±6.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肺复张终点时,氧合组患者氧合指数[(327.2±22.3)mm Hg]明显低于超声组[(355.9±29.5)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氧合组气道峰压[(38.4±2.3)mm Hg]明显高于超声组[(34.1±1.7)mm 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部超声指导肺复张与ICU平均住院日呈负相关(r=-0.612,P=0.039)。结论超声法在指导ARDS患者的保护性通气和肺复张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氧合法。  相似文献   

14.
丁琦  黄建安 《浙江临床医学》2014,(12):1864-1865
目的:观察压力控制法肺复张对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患者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30例ARDS患者,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给予压力控制法(PCV)肺复张(RM)。压力上限为高位转折点(UIP),呼气末正压(PEEP)为低位转折点(LIP)+2cmH2O,维持时间60s,RM后维持原方案通气。观察不同时间段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变化。结果患者在RM后TNF-α水平显著下降,IL-10水平显著升高。结论 PCV法RM能导致促炎因子向抗炎因子的漂移,减轻ARDS患者全身和肺的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肺复张策略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模型犬外周血和肺泡灌洗液(BALF)炎症介质的影响.方法 健康杂种犬24只,随机分为肺外源性ARDS(ARDSexp)和肺内源性ARDS(ARDSp)组,每组12只,静脉注射油酸复制ARDSexp模型,盐酸灌肺复制ARDSp模型,再随机各分为2组,每组6只,分别采用肺保护通气策略(LPVS)和LPVS联合肺复张(LPVS+RM)进行机械通气.RM采用压力控制通气(PCV),压力上限为高位转折点(UIP),PEEP为低位转折点(LIP)+2 cm H2O,维持时间60 s.观察不同阶段氧合指数、外周血和BALF中炎症介质的变化.结果 ARDS模型复制成功后,氧合指数显著恶化,外周血和BALF中炎症介质水平显著升高(P<0.05).应用RM后,实验组氧合指数有不同程度的改善,炎症介质上升幅度显著下降,但ARDSp实验组的下降程度不如ARDSexp实验组.结论 对于不同原因的ARDS,RM能增加肺氧合,减轻全身和肺的炎症反应.RM对ARDSexp的效果优于ARDSp.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俯卧位通气联合肺复张(RM)对肺内/外源性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 杂种犬48只被随机分为8组,气管内注入盐酸复制肺内源性ARDS(ARDSp)模型,静脉注射油酸复制肺外源性ARDS(ARDSe)模型,两种模型分别应用常规机械通气(A组)、俯卧位通气(B组)、控制性肺膨胀(SI,C组)、俯卧位通气联合SI(D组).观察各组基础状态、模型复制成功0、2和5 h 4个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参数的变化.结果 ①ARDSp模型:中心静脉压(CVP)在A组、c组成模5 h明显增加;肺动脉楔压(PAWP)在C组、D组成模5 h明显增加;平均肺动脉压(MPAP)在A组、C组、D组成模2 h、5 h明显增加;胸腔内血容量指数(ITBI)在c组成模5 h明显降低;4组血管外肺水指数(EVLWI)在成模0、2和5 h均明显增加;心排血指数(CI)在B组、c组成模2和5 h明显降低,在D组成模2 h明显降低,组内各时间点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②ARDSe模型:EVLwI在4组成模0、2和5 h均较基础值明显增加;其余心脏前负荷、心功能、后负荷相关参数在各组内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O.05).结论 对于不同原因ARDS,俯卧位通气联合SI较单纯应用俯卧位通气或SI血流动力学影响小,其中对ARDSe血流动力学参数更稳定.  相似文献   

17.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肺复张策略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5,他引:15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ARDS)的概念是由Ashbaugh等于1967年首次提出的,以非心源性肺水肿、呼吸窘迫和难治性低氧血症为其主要临床特征,当时称之为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dult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后来人们逐渐认识到,ARDS是急性肺损伤(acute lung injury,ALI)的终末阶段,是由各种原因所致急性肺部损伤所引发的呼吸衰竭,于是美国胸科医师学会和欧洲危重病学会分别于1992年5月和10月将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更名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相似文献   

18.
成功救治1例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和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现就救治过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分析24例接受机械通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致ARDS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压力控制通气(PCV)联合间断高PEEP法肺复张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以2009年10月至2010年2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急诊监护室(EICU)救治的24例接受机械通气的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口气管插管按照肺保护性通气策略应用PCV模式进行机械通气,当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持续低于88%超过30 min时,在原通气模式下增加PEEP至30 cmH2O(1 cmH2O =0.098 kPa)持续60 s进行肺复张,记录操作前、操作时、操作后30min内的呼吸机监测参数和患者平均动脉压、心率、SpO2等的变化,观察操作后SpO2最高值(SpO2max)、最低值(SpO2max)及其出现时间.复张操作后15 min内SpO2升高≥3%为复张有效.分析比较肺复张前后患者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力学等指标.结果 24例患者中存活16例,死亡8例,在EICU接受机械通气时间3.5~12 d,中位数5.5d,期间肺复张操作158例次,有效76例次(48.1%),存活组复张有效的比例与死亡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6.2% vs.33.3%,x2=16.91,P<0.01).与复张前比较,复张操作后患者心率增加(92.6±11.8)次/min vs.(73.O±12.6)次/min,t=2.12,P=0.038; MAP降低(66.1±9.3)mmHg vs.(73.9 ±11.4) mmHg(1 mmHg =0.133kPa),t=1.98,P=0.049.85.9%的患者(134例次)复张操作后SpO2较操作前下降,SpO2min出现时间在复张操作后(2.1±0.6)min,有效组复张操作后SpO2 max较操作前增加(6.9±1.6)%,SpO2max出现时间在操作后(12.7±2.6)min.有效组肺复张操作后30 min SpO2较操作前增加(90.4±4.4)%vs.(86.7±7.6)%,t=2.01,P=0.047.有效组复张操作前平均PEEP水平低于无效组(8.6±3.4) cmH2Ovs.(11.3±4.2) cmH2O,t=2.24,P=0.028;平均机械通气时间短于无效组(4.1±3.1)d vs.(5.8±2.5)d,t=2.58,P=0.011;胸廓动态顺应性较高(30.8±6.2)mL/cmH2Ovs.(26.1±5.1)mL/cmH2O,t=2.12,P=0.038.结论 30 cmH2O的PEEP持续60 s肺复张方法可引起甲型H1N1流感病毒性肺炎所致ARDS患者短暂血流动力学改变,其效果可能与复张前PEEP水平、机械通气时间和胸廓动态顺应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吴丽琼  梁巧玲  邱霞  宋玉书  刘苑玲 《全科护理》2020,18(21):2677-2681
[目的]观察不同吸入氧浓度(FiO_2)对接受机械通气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病人肺复张血气指标的影响,实施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治疗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6月在医院呼吸内科及重症监护室(ICU)接受机械通气的ARDS病人100例为研究对象,应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B组、C组、D组,各25例。肺复张(RM)时,A组设置吸入氧浓度(FiO_2)为60%,B组为50%,C组为40%,D组为30%。比较RM前、RM后5 min、RM后30 min和RM后1 h4组病人血气指标中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氧合指数(PaO_2/FiO_2),呼吸力学指标中的肺静态顺应性(Cst)及平台压(Pplat),血流动力学指标中的平均动脉压(MAP)、中心静脉压(CVP)和心率(HR)。[结果]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血气指标PaO_2、PaCO_2、PaO_2/FiO_2均优于A组、D组(P均0.05);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呼吸力学指标Cst、Pplat均优于A组、D组(P均0.05);RM后5 min、RM后30 min、RM后1 h B组、C组病人血流动力学指标MAP、CVP、HR均优于A组、D组(P均0.05)。[结论]肺复张及相应的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机械通气ARDS病人的治疗效果,改善病人血气指标及肺顺应性,肺复张吸入氧浓度设置为40%或50%对ARDS病人心肺功能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