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评估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无复流存活患者心功能的近期随访结果。方法1999年3月至2006年6月共对557例ST段抬高心肌梗死(STEMI)(男449例,女108例)患者施行直接PCI。其中32例发生无复流而存活患者可供随访,简称无复流存活组。选择2005年1月至2005年6月临床基线特征和血管造影特征与无复流存活组匹配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随访指标:3个月和6个月超声心动图心功能状态以及病死率。结果①术后3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8±0.11和0.49±0.10(P〈0.05),病死率分别为6.3%和0。②术后6个月随访显示,无复流存活组和对照组的左心室射血分数分别为0.39±0.12和0.50±0.11,P〈0.05,病死率分别为12.5%和2.2%。结论STEMI直接PCI发生无复流患者的住院病死率高,无复流存活患者的近中期病死率高,并且心功能状态明显较没有发生无复流的存活患者差。提示预防直接PCI时发生无复流,是临床亟待解决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究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冠脉)支架置入术后再狭窄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2月至2012年2月期间复诊造影的70例冠心病冠脉支架置入患者中出现术后再狭窄与未发生再狭窄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脂、左室射血分数、支架最小管腔开放直径、最大扩张压、Duke病变分型及支架靶血管对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发生无明显影响(P均>0.05).术后出现支架内再狭窄患者,其男性、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吸烟史的发生率及纤维蛋白原水平[(381.02±25.36)vs(283.36±22.27)mg/dl]均高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P均<0.05),支架直径<3.5 mm者比率高于未发生再狭窄患者(61.90%vs39.13%,P<0.05).结论 引起冠脉支架置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因素较为复杂,为预防再狭窄,应加强对危险因素的控制,以改善冠心病患者术后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患者,男,24岁。2005年5月因咳嗽、白细胞升高(WBC28.4×10^9/L)、肝脾肿大在外院住院。骨髓象示嗜酸粒细胞增多,肝吸虫免疫试验:IgG(+),IgM(±),诊断为肝吸虫病。给予吡喹酮驱虫治疗后出院。2006年3月复查肝吸虫免疫试验仍为IgG(+),IgM(±);同年6月再次复查为IgG(+)。因白细胞持续升高1年多,于2006年8月23日转来我院住院治疗。  相似文献   

4.
1 临床资料 患者男,52岁,因突发胸闷痛9h于2007年2月3日入院。患者曾于2006年1月突发胸闷痛,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死,于前降支开口处置入一3.5mm×18mm药物洗脱支架(DES),术后服用氯吡格雷9个月,肠溶阿斯匹林、美托洛尔、辛伐他汀一直服用。入院前在外院应用尿激酶150万单位溶栓治疗,胸痛不能缓解。[第一段]  相似文献   

5.
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狭窄的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比较棘手,国内罕有报道。作者对1例左前降支近端狭窄合并冠状动脉瘤的患者行瘤腔弹簧圈栓堵,并置入支架扩张狭窄病变,收到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病例男,53岁。因突发心前区疼痛5小时而入院,诊断为急性前壁心肌梗塞,急诊给予尿激酶150万单位静脉溶栓治疗后症状有所缓解。既往无高血压和糖尿病史。入院5天后行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显示:左冠状动脉前降支近端约10mm长的85%狭窄,中段20%~30%局限性狭窄,近端狭窄处可见一5.2mm×4.7mm大小的冠状动脉瘤(图…  相似文献   

6.
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评价氯吡格雷疗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血小板血管扩张剂刺激磷蛋白(vasodilator-stimulated phosphoprotein,VASP)的磷酸化程度检测对氯吡格雷疗效的评价作用。方法15例健康志愿者不予任何药物干预,20例稳定性心绞痛患者仅予阿司匹林抗血小板治疗,33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给予氯吡格雷、阿司匹林和肝素等标准抗血小板治疗。在入选时和冠心病患者抗血小板治疗后第7天分别行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程度并据此计算出血小板反应性指数(PRI)。结果入选时健康志愿者、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和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RI均匀同质总体均数(76.90%±5.10%),范围(65.70%~92.10%),抗血小板治疗7天后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RI无明显变化(75.64%±4.39%vs74.82%±3.90%P〉0.05),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PRI明显降低(77.52%±5.60%vs.57.05%±13.69%,P〈0.001=但分布明显离散(17.80%~80.10%),9例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27%)PRI无明显下降且高于治疗前均数-2倍标准差。PRI下降与氯吡格雷相关忙0.7661,P〈0.001)。结论①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VASP磷酸化程度能特异性评价氯吡格雷疗效;②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常规抗血小板治疗后近30%患者对氯吡格雷反应低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国产Excel药物支架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的近期疗效及安全性。方法2006年11月至2009年1月接受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置入Excel支架冠心病患者356例,其中375处病变均为弥漫性病变(狭窄长度〉20mm),375处病变植入418个Excel支架,观察手术成功率、术中并发症、住院期间及1年内随访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支架置入成功率为99.8%,术中住院期间无死亡病例,住院期间无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356例患者均随访超过6个月,1例在院外猝死,6例出现心绞痛症状,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为0.56%。6~12月的冠状动脉造影支架内再狭窄率为1.98%,靶病变重建率为0.28%。结论国产Excel药物支架治疗冠脉弥漫性病变是安全有效的,其支架再狭窄率明显低于普通金属支架。  相似文献   

8.
稀有血型患者自身输血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崔云鹏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07,28(11):1038-1038,1040
目的探讨稀有血型患者术前自身输血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0例患者(RhO阴性8例,IgG型抗-M1例,IgM型抗-M1例)进行自身贮血术。结果患者RBC、Hb、HCT、WBC、plt采血前和手术前分别为(4.80±0.89)×10^12/L、(143.00±14.07)×g/L、(41±4.97)%、(6.55±2.18)×10^9/L、(231.23±69.70)×10^9/L及(3.80±0.48)×10^22/L、(125.00±13.79)g/L、(32±3.98)%、(7.07±4.06)×10^9/L、(189.33±49.9)×10^9/L。各项指标在采血前和手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自身采血过程中除1例出现轻微迷走神经反应外,其余无不良反应。术后Hb、RBC、HCT、WBC、plt在8d内全部恢复。结论术前自身贮血对稀有血型患者临床用血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9.
马景枝  陈彦平  郝增来 《临床荟萃》2007,22(12):882-882
患者,女,42岁,2003年2月因右季肋区间断性疼痛,活动后头晕心悸,劳累后加重,于当地医院查胃镜提示“贲门炎”,口服药物后疼痛好转,但头晕心悸无缓解,又于当地医院查血常规,血红蛋白(Hb)80g/L,考虑为“贫血”,给口服维生素B12、叶酸等药物。2004年2月17日因头晕心悸加重,以“贫血待查”入我院血液科;Hb82g/L,红细胞(RBC)3.41×10^12/L,白细胞(WBC)8.1×10^9/L,血小板(Plt)343×10^9/L,血沉(ESR)80mm/1h,尿常规正常,肝功能正常.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龄房缺患者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1998年1月-2006年12月50岁以上继发孔房缺患者78例,年龄50~76岁,平均58.2±6.1岁,均合并三尖瓣关闭不全,合并二尖瓣关闭不全18例,冠脉造影见明显狭窄者5例。所有患者均行房缺修补术,同期三尖瓣成形65例,二尖瓣成形15例,二尖瓣置换术3例,冠脉搭桥术5例。结果:术后1例死亡,住院死亡率1.3%。术后随访62例,随访率79.2%,随访时间3个月~8年,远期死亡1例,存活者心功能均有不同程度的好转。结论:高龄房缺患者并发症相对较多,术中术后妥善处理可获得理想的近远期疗效。  相似文献   

11.
患者男性,因反复胸痛10年,加重4h急诊收入院。心电图示:Ⅱ、Ⅲ、avFST段压低0.1mv,T波双向、倒置,V1-V3ST段弓背向上抬高0.2—0.25mv,考虑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造影提示前降支开口闭塞,植入支架1枚,钝缘支狭窄99%。1周后择期行钝缘支PCI,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伴有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和非糖尿病患者炎症状况的差异,评估C反应蛋白在伴糖尿病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作用。方法:56例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糖尿病组)、随机选取同期56例一般情况匹配的不伴糖尿病患者(对照组),比较两组C反应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水平,同时比较这些值在糖尿病组人院期间幸存者和死亡患者之间的差异,并按C反应蛋白浓度和白细胞计数不同水平进行亚组分析。结果:糖尿病组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数显著高于非糖尿病组(9.2mg/1v5.6mg/1,P〈0.05;8.8×10^9/1v7.6×10^9/1,P〈0.05)。糖尿病组住院期间死亡患者平均CRP浓度和白细胞计效较幸存患者显著升高(18.2mg/1v6.5mg/a,P〈0.05;11.9×10^9/Iv8.3×10^9/1,P〈0.05)。结论:炎症反应在急性冠脉综合症伴糖尿病患者中较强,C反应蛋白是急性冠脉综合征伴糖尿病患者心血管死亡的独立预测因子。  相似文献   

13.
朱建华  郭静萱 《临床荟萃》1997,12(20):953-954
患者 男性,48岁。因胸痛、胸闷、头晕2小时,于1995年7月21日入院。既往有冠心病,心绞痛史2年。急诊室经心电图和心肌酶等检测,确认为急性下壁心肌梗塞,立即予尿激酶(UK)150万U静滴,1小时后患者无明显冠脉再通迹象,而行急诊冠脉内溶栓:冠脉造影发现左冠状动脉正常,右冠状动脉近端100%堵塞,可见数个索条状血栓影,经注入UK12万U 生理盐水15ml2次后,右冠脉血流恢复,达TIMI3级,但残余狭窄达90%,呈偏心型。经CCU观察2周,病情稳定,随行冠状动脉内支架(Intracoronary stent, ICS)植入术: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经桡动脉和经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造影的优缺点。方法:2006年7月至2006年9月疑诊冠心病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的患者287例,随机分成经桡动脉组(185例)和经股动脉组(102例)。对比观察其穿刺成功率、手术操作时间、X线曝光时间、止血包扎时间、肢体制动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和并发症的发生率,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桡动脉组的平均X线曝光时间、穿刺成功率分别为(5.13±3.72)min和98.92%。经股动脉组为(4.78士3.51)min和10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操作时阿分别为(19.62±3.58)min和(16.57±4.30)min,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止血包扎时间和肢体制动时间分别是(0.72±1.15)min和4—6h,经股动脉组为(20±7.32)min和20—24h,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的术后住院天数为(3.06±1.42)d,少于经股动脉组(4.97±3.07)d,P〈0.01;两组局部血肿发生率分别为0和1.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桡动脉组动脉痉挛发牛率为2.16%。经股动脉组无动脉痉挛发生,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径路行冠状动脉造影是安全有效的方法。具有止血容易、不需卧床、痛苦小、并发症少和住院时间短的优点。患者更易接受。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冠脉造影结果的相关性,评价BNP是否可作为ACS疾病严重程度的客观生化指标。方法:选取ACS患者(包括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心肌梗死),63例,年龄33~78岁;用竞争酶免疫分析法测定血浆BNP浓度,并和20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作比较。人选的ACS患者均行冠状动脉造影检查,根据其结果评价病变血管支数及狭窄程度间血浆BNP水平情况。结果:(1)血浆BNP浓度AMI组(436.7±388.0)pg/ml和UA组(216.1±203.3)pg/ml,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45.2±32.1)pg/ml,(P〈0.05)。(2)血浆BNP浓度与冠脉病变的狭窄程度及病变支数均有良好的相关性:冠脉狭窄程度越重、狭窄支数越多,血浆BNP浓度越高(P〈0.05)。结论:血浆BNP水平升高与ACS有显著关系,ACS患者血浆BNP浓度与疾病的严重程度有一定的相关性,BNP可能会成为ACS早期诊断和评价疾病严重程度的生化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6.
患者,女,67岁,因呼吸困难两个月、皮肤黄染一周于2007年12月3日入院。患者曾于2006年11月因胆囊癌行胆囊切除术。2007年4月,周身皮肤出现黄染,伴有腹胀、乏力、食欲减退等症状,行CT检查示胆道梗阻,梗阻部位在胆总管中上段,无法行外科手术治疗.遂行经皮肝穿刺胆道支架置入术,于胆总管内置入10mm×40mm国产胆道支架一枚。术后3天患者不适症状明显缓解后出院。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经皮冠脉干预术(PCI)后血B-型尿钠肽(BNP)变化特点,评价PCI疗效。方法连续入选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的ACS患者236例及54例对照进行前瞻性病例对照研究。病例组均经冠脉造影证实冠脉中至少有一支内径狭窄≥70%,且罪犯血管的TIMI血流≤2级。发病12h内进行PCI者为急诊PCI组,发病12h后至一周内进行PCI者为择期PCI组。按照不同罪犯血管和进行PCI的时间窗进行分组,采用成组t检验和方差分析法(ANOVA)分析比较各组问血BNP水平及其他反映心脏形态、结构、功能的指标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结果ACS患者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在血糖、胰岛素抵抗情况、吸烟、饮酒等易患因素方面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而ACS组左室射血分数(INEF)显著降低;室间隔(IVS)及左室后壁(LVPW)显著增厚;BNP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为(332.06±483.17)ng/L博(31.06±52.15)mg/L,均3~4倍于对照组。[(81.44±195.55)ng/L and(11.15±20.78)mg/L,P〈0.05].急诊PCI抢救的ACS患者较择期PCI者其BNP值下降了约50%(P=0.036),较未行PCI者其BNP值下降了约75%(P=0.001)。高敏C反应蛋白仅在保守治疗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3)。左前降支(LAD)病变患者其BNP值较对照组明显增高(P=0.006);室间隔明显增厚(P=0.012)。结论ACS患者血BNP水平显著增高,以未行PCI术者及LAD阻塞者为显著。急诊和择期PCI均可使患者获益。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强化降脂治疗对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影响,比较不同他汀类药物作用的差别。方法将74例经双源螺旋CT血管造影确诊的冠状动脉粥样斑块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7例,分别给予普伐他汀20mg,/d和洛伐他汀20mg/d口服,12个月后复查冠脉CTA观察斑块变化。结果治疗组总胆固醇、低密度胆固醇治疗后分别下降31.5%、42.6%,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共发现175个粥样斑块,导致126支冠状动脉不同程度狭窄。治疗组脂质斑块、纤维斑块、混合癍块引起的冠脉狭窄分别减少23.7%、15.4%、12.5%,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两组钙化斑块引起的冠脉狭窄分别下降3.6%、2.8%,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普伐他汀可有效降低胆固醇,能明显逆转冠脉粥样斑块.降低冠脉狭窄程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国产雷帕霉素洗脱支架(Microport公司,Firebird支架)在支架内再狭窄病变(ISR)中应用安全性及近期疗效。方法:分析24例植入Firebird支架的ISR病人的一般临床资料、手术操作技巧、手术前后影象学结果、住院期间主要不良心性事件(MACEs,死亡、非致死性心梗、心绞痛复发等)发生、出院后随访等结果。结果:(1)该组患者中75%表现为急性冠脉综合征;(2)70%以上的患者病变位于LAD;(3)病变平均内径由术前0.40mm增加到了术后3.14mm;(4)所有患者住院期间无MACEs发生;(5)平均随访9个月(1-11个月),无1例死亡,MACEs事件为0%,2例患者术后7个月复查冠脉造影,原支架内未见明显狭窄。结论:Firebird支架在ISR病变中的应用近期内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刘辉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26):6488-6488
对我院冠状动脉支架术后反复亚急性血栓形成1例的护理总结如下。 1病历摘要 男,65岁。因反复胸闷2个月入院。既往有吸烟史、高脂血症及糖尿病史。入院后控制血糖、血压,予规范阿司匹林及氯吡格雷抗血小板治疗3d后行冠脉造影术示:左主干(LM)远端狭窄50%,左前降支(LAD)中段第一对角支(D1)发生前狭窄75%,回旋支(LCX)开口处狭窄90%,前向血流均为TIMI3级;右冠状动脉(RcA)中段狭窄40%,前向血流均为TIMI3级,因LCX支架不能通过,予LAD狭窄处植入Cypherselect2.0mm×18mm药物洗脱支架(DES)造影示LAD狭窄消失,无内膜撕裂及残余狭窄,远端血流TIMl3级,D1血流未受影响,术后阿司匹林300mg,1次/d,氯吡格雷75mg,1次/d,低分子肝素(克赛)皮下注射,患者症状好转明显,自行下地活动未诉不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