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了解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C)发病情况及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1995年1月至2008年12月临床诊断慢性肾脏病基础上急性肾衰竭(ARF)病例发病率、病因、与基础肾脏病关系及预后影响因素。结果123例符合选择标准,占同期急性肾衰竭病例数65.5%;A/C常见病因分别为药物性(主要为抗生素、NSAIDs和ACEI)56例、肾前性因素31例、狼疮性肾炎活动8例,其中药物性最常见,超过1/3;糖尿病肾病(DN)患者是发生A/C的主要人群,123例中有43例(占35.0%);63例需血液透析,28例患者血肌酐恢复到原有水平,38例转为维持性透析,病死率3.3%;多因素回归分析示老年患者、高血压、需要接受血液透析、糖尿病,提示预后不良。结论A/C是急性肾衰竭主要病因,药物性最常见。A/C治疗关键在于预防。应重视糖尿病肾病诊治。  相似文献   

2.
肿瘤伴发急性肾衰3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黎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1):2755-2756
鉴于近年来肿瘤发病率的不断升高,其伴发和治疗(放疗、化疗)所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也日趋增加。本文收集2002—03/2007—07于我院收治的肿瘤伴发ARF患者的31例临床资料行回顾性分析。  相似文献   

3.
在急性肾功能衰竭病因中,产科因素位于内科和外科之后,产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的发生率为1/2000~1/5000。在妊娠早期发生者,其病因多为脓毒败血症性流产;妊娠后期多由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胎盘早剥、羊水栓塞、妊娠急性脂肪肝、HELLP综合征等引起;产后为特发性急性ARF及产后大出血所致急性肾小管坏死所致。本文对本院收治的产科ARF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测定血清A1b、IgG和血脂水平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比浊法和生化法测定了86例ARF患者和42名正常对照组血清A1b、IgG和血脂(TC、TG、HDL—C、LDL—C、APOA和APOB)水平,并进行了对比性分析。结果ARF患者血清A1b和IgG水平分别为25.21±7.02mg/L和16.43±4.25g/L较正常对照组(42.36±4.58mg/L,24.71±5.01g/L)明显降低(P〈0.05,P〈0.01)。在血脂分析中,ARF患者血清TC、TG、LDL—C和APOB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或非常明显增高(P〈0.05~0.01),而血清HDL-C和APOA水平两组无明显差异(P均〉0.05)。结论ARF患者血清A1b和IgG水平明显降低以及血脂代谢紊乱是诊断早期肾功能损伤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5.
肿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48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10月至2006年10月,本院收治肿瘤伴发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48例,现将其临床资料做一回顾性分析,以期对肿瘤伴发ARF的诊疗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6.
老年急性肾功能不全82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观察老年急性肾功能不全(ARF)的病因、临床转归及顶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老年ARF 82例的临床特点。结果 老年ARF肾前性因素占62.2%。其中脱水电解质紊乱占33.0%.血压控制小住占19.5%;肾性因素占23.2%,其中急性肾小管坏死(ATN)为18.3%(包括肾性药物如丁胺卡那、尿酸性肾损害各占21.4%,感染、甘露醇性肾损害各占14.2%,其余为抗癌药如顺铂等),肾小血管炎肾损害占3.3%;肾后性因素(前列腺增生症、神经性膀胱)占14.6%。合并多器官功能衰(MODS)6例,占7.3%,均死亡。结论 老年ARF病因仍以肾前性因素为主,及时纠正脱水、调控好血压,是防治老年ARF的关键;老年ARF肾性因素除传统肾毒性药物致肾损伤外,尿酸性及小血管炎性肾损害因素不容忽视;老年ARF伴系统性疾病和合并症多,预防和治疗MODS是减低死亡率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7.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在临床上发生于各科疾病,其死亡率高,尤其是老年患者并发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症(MODS)的病死率则更高,现将我院1997~2003年间30例老年ARF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脑出血使用甘露醇并发急性肾衰2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甘露醇诱发肾功能损害的病例报告已引起人们的重视。甘露醇是临床常用的渗透性利尿剂,治疗高血压脑出血合并颅内高压确切有效的常规用药,但应用不当可致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我院神经内科从1997年至2003年共收高血压脑出血病人246例,其中引起ARF24例(占10.25%)。本文就甘露醇易致高血压脑出血并发ARF的几个相关因素作一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9.
中性粒细胞弹性蛋白酶致急性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急性肺损伤(Au)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机体遭受严重创伤、休克、酸中毒及严重感染,如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因素引起的继发性弥漫性肺实质损伤,临床表现为呼吸窘迫和顽固性低氧血症。目前认为,ALI/ARDS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肺内过度、失控的炎性反应。ALI和ARDS同属急性呼吸衰竭(ARF)范畴,是临床常见呼吸系统急危重症.其病因及发病机制错综复杂,致病环节多,病死率高,已成为临床危重病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高原地区住院的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患者病因、临床特点以及影响预后的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西藏军区总医院2001年5月至2006年4月收治的ARF患者临床资料。结果共收治ARF患者148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63例,年龄(42.4±18.1)岁;其中医院获得性ARF占52.7%,5年来其所占比率有逐渐增加的趋势。肾前性ARF48例(32.4%),以急性高原病最常见,占20例。肾性ARF90例(60.8%),其中小球及微血管病变24例,急性肾小管坏死53例,急性间质性肾炎12例,单肾肾挫伤1例。由药物导致的肾损害39例,占肾性ARF的43.3%。肾后性10例(6.8%),病因主要为结石。患者总病死率为42.6%,其中的医院获得性ARF患者病死率(55.1%)明显高于社区获得性ARF患者(28.6%)(P〈0.01);透析治疗与未透析治疗患者的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少尿或无尿、血尿、血红蛋白和器官衰竭数是影响预后的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器官衰竭数和血红蛋白是影响病死率的因素。结论急性高原病和肾毒性药物导致的ARF在高原ARF患者中多见。医院获得性ARF发病率和病死率明显增加。预防多脏器功能不全综合征的发生是降低ARF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彭捷  朱科明  邓小明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9):3125-3127
急性肾功能损伤(ARI)与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加强医疗病房(ICU)的常见疾病.ICU中80%的ARF由急性肾小管损伤所致,而非肾小球或间质性病变引起。其死亡率较高,寻找敏感性和特异性较好的ARI或ARF生物标志物,对早期诊断、治疗和改善预后有着重要意义。本文介绍和评估了ARI或 ARF生物标志物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未来的前景。[第一段]  相似文献   

12.
对579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合并急性呼吸衰竭(ARF)及其危险因素进行回顾性调查研究。其中合并ARF68列。应用成组对照研究方法发现: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严重左心衰竭、误吸史、Ⅱ型糖尿病(NIDDM)等因素与发生ARF有显关系,且AMI合并ARF与AMI非合并ARF病死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故临床上要对AMI特别是合并上列危险因素的患进行前瞻性治疗护理,可以大大降低AMI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肾性急性肾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的影像表现以及病理基础。方法:对40例肾性ARF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影像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性胰腺炎所致肾性ARF患者3例(7.5%);感冒应用抗病毒药物所致急性肾性ARF患者8例(20%);非甾体药物(NSAIDs)所致ARF患者3例(7.5%);多发性骨髓瘤伴发急性肾性ARF患者4例(10%),肺炎应用抗生素药物所致急性肾性ARF患者9例(22.5%);恶性肿瘤化疗后急性肾性ARF患者13例(32.5%)、其中合并2型糖尿病基础病患者7例(17.5%)。肾性ARF累及双侧肾脏,其影像表现为双侧肾脏外形增大、肾脏实质密度减低、桥隔增厚、吉氏筋膜增厚、纤维膜增厚。结论:肾性ARF的发生与药物、感染和肿瘤关系紧密,并在影像学上存在相应的影像表现。  相似文献   

14.
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renal failure ARF)是由各种原因引起的肾功能在短时间(几小时-几天)内突然下降而出现的临床综合症。肾功能下降可发生在原来无肾功能不全的患者,也可发生在原已稳定的慢性肾脏病(chronic kidney disease CKD)者,突然有急性恶化。ARF主要表现为氮质废物血肌酐(CR)和尿素氮(BUN)升高,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及全身各系统并发症,常伴有少尿(〈400ml/d),但也可以无少尿表现脚。本科2007年8月收治1例患者,现将护理总结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5.
无创正压通气(NIPPV)已被应用于急性呼吸衰竭(ARF)、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心源性肺水肿、存在免疫缺陷的ARF患者,以及有创一无创通气的序贯治疗等,但在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治疗中使用的报道尚少,其临床效果尚存争议。近年来,本院对14例ARDS患者应用NIPPV治疗取得了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6.
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是心脏手术后的严重并发症之一,死亡率高达45%~100%。因此,如何提高其疗效一直倍受关注。我科1998年8月~2005年7月共完成心脏手术4760例,其中34例手术后发生ARF,22例行床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临床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7.
不同病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不同病因、疗法、伴多系统器官衰竭(MSOF)的机体高低分解代谢对急性肾功能衰竭(ARF)病死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分析两家医院多年来收治ARF患者的发病率,比较不同病因及高低分解型ARF患者MSOF发生率,肾功能恢复率及病死率,并比较用不同疗法治疗ARF其肾功能恢复率及病死率。结果 各科病因及高低分解型患者MSOF发生率、肾功能恢复率及病死率均有显著性差异(P均<0.05),各科病死率分别与其MSOF发生率、合并脏器衰竭的数目显著正相关,不同疗法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有显著性差异,手术治疗病列率最低。结论 临床上对不同科各种病因的ARF合理地采用不同治疗方法可降低病死率。高分解型ARF患者应积极寻找并去除导致高分解代谢的原发病因,以期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急性胰腺炎可并发肾损害,重症者甚至出现急性肾功能衰竭(ARF),故又被称为肾病性胰腺炎。有报道称本病发病率为23%,死亡率高达80%,预后极差。本文报告了1999~2004年间我院收治的急性胰腺炎患者中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20例临床资料,并就其发病机理、诊断及治疗作简要的讨论。  相似文献   

19.
急性肾损伤(AKI)是近年来提出用于取代使用多年的急性肾衰竭(ARF)的一个新名词,并已获得广泛认可[1]。是一种临床常见的危急重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病情变化快[2]。如果不早期寻找病因、积极治疗,预后极差。因此,我们探讨急性肾损伤患者肾穿刺活检临床病理特点,以期早期诊断、积极合理治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20.
娄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8):1899-1900
目的:通过对32例急性肾功能衰竭(ARF)合并多脏器衰竭(MODS)的患者进行连续性血液滤过(CVVH)治疗,了解CVVH对重要脏器功能和预后的影响,提高护士对伴有多脏器衰竭的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抢救护理技术。方法:收集2005/2006年来我院对32例重症ARF合并多脏器衰竭的患者采用CVVH治疗前后的BUN、Scr及血流动力学的数据的比较。结果:CVVH有利于改善重症ARF患者的肾功能,纠正电解质紊乱,对心、脑等重要脏器无明显副作用。结论:重症ARF患者的死亡率取决于治疗开始时的疾病严重性,CVVH治疗中临床的护理抢救技术和监测非常重要,可以保证治疗的进行,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