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具有疗效好,副作用低等优势。文章就近20年来中医药治疗寻常型银屑病所涉及的免疫发病机制,对患者细胞、体液免疫及免疫分子表达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2.
银屑病表现出炎症背景下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特征,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分化缺陷和异常的免疫反应是其发病的主要因素,但某些细胞和分子机制仍未明确。尽管使用了各种药物和物理疗法来控制病情,但由于其短暂的疗效、高昂的成本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这些策略仅限于短期使用,使银屑病的治疗难以收获令患者满意的远期疗效。随着网络药理学、分子生物学领域的发展及中医药现代化的推进,中医药的多成分、多靶点作用效果凸显,各医家学者针对中医药领域的研究逐渐深入,但目前尚未有针对中医药干预辅助性T细胞17(Th17)/调节性T细胞(Treg)平衡防治银屑病的详尽机制进行整理。该文通过检索近几年文献数据资料发现,中药单体、中药有效成分和中药复方对银屑病发病机制中Th17/Treg轴有明显调节作用,Th17细胞具有促炎作用,Treg细胞有助于维持外周耐受,他们在效应发挥上相互排斥,维系二者的平衡关系可有效减轻炎症反应、调节免疫稳态。因此,中医药领域基于银屑病Th17/Treg轴开展了一系列临床及实验研究,包括降低Th17细胞百分率,增加Treg细胞百分率,以及调节二者相关细胞因子、转录因子水平,以缓解银屑病炎症病情,重建免疫环境稳态,为银屑病病理机制的进一步阐明提供新切入点,为开发银屑病新治疗手段提供备选方案。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银屑病的中医药治疗研究进展。方法:通过文献调研,从传统复方中药、单味中药、针灸、中西医结合方面对银屑病的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阐明不同治疗手段的特点和优势。结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效果理想,今后研究应进一步明确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和作用靶点。  相似文献   

4.
银屑病作为一种患病率逐渐攀升的炎症性皮肤病,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很多负面影响,已引起医学界的广泛重视。银屑病可受遗传、环境、免疫等多种病因刺激而发病,以细胞因子驱动的表皮增生、异常分化、炎症和新血管生成为主要发病机制,涉及免疫和皮肤细胞的相互作用,但有些发病机制仍是研究的盲点,给临床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探寻有效治疗靶点成为研究银屑病的重要目标。信号通路在银屑病的病理机制中承担重要细胞转导作用,是调控银屑病免疫和炎症反应的关键转导因子,是研究银屑病的热点领域。而中医药调控银屑病以其治疗通路广、作用靶点全且不良反应小等优势占据重要治疗地位,且随着网络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领域研究的深入,中药单体及中药复方可通过调控银屑病多条信号通路而发挥治疗作用。近年来,中医药防治银屑病已收获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减轻瘙痒症状、减少皮损面积、改善焦虑情绪、预防并发症等,证明银屑病在中医研究领域的认识和辨证论治的正确性。尽管中医药在银屑病防治方面的理论与临床研究颇丰,但中医药对调控银屑病相关信号通路及作用机制方面的综述暂未见刊载。因此,该综述通过检索近几年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介绍中医药调控银屑病相关的6条主要信号通路,即Janus酪氨酸蛋白激酶(JAK)/信号转导及转录激活因子(STAT)信号通路,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信号通路,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核转录因子-κB(NF-κB)信号通路,Wnt信号通路,Notch信号通路。  相似文献   

5.
血管新生在银屑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基于银屑病角质形成细胞过度增生、炎症细胞浸润及新生血管形成的病理基础,抑制皮肤微血管新生已成为治疗银屑病的趋势。近年来随着对血管新生的不断认识,中医药在治疗银屑病血管新生方面有着一定的优势。该文详细介绍了中药对抑制银屑病血管新生相关细胞因子目前研究进展。在抑制银屑病血管新生方面,中药治疗具有疗效好、副作用小的优势,探究中医药抑制银屑病血管新生具有一定的意义。  相似文献   

6.
综述中医药治疗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相关分子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近几年越来越多的研究从分子生物及通道等方面阐述中药的作用机制及作用靶点,例如通过对信号传导通路的影响、对细胞凋亡的抑制作用、调节中枢神经递质、对突触可塑性改变的干预等,从而对认知障碍发挥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7.
银屑病具有反复发作、迁延难愈的特点,是皮肤科难治性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银屑病上取得了较好的疗效,丹参在内服和外治方面都应用广泛,但其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目前尚不明了。本文从丹参治疗银屑病的临床应用、现代药理学机制、代谢组学等方面进行论述,探讨丹参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为丹参治疗银屑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和治疗新思路。  相似文献   

8.
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及开玄解毒新思路探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银屑病俗称“牛皮癣”,是一种常见并易复发的慢性炎症性皮肤病。本病对患者的健康及情绪影响不亚于癌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等,且有自杀倾向。迄今,由于银屑病发病机制尚不清楚,西医学仍以局部对症治疗及物理治疗为主,因此,寻找安全有效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已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笔者现基于历代医家相关经验的基础上就银屑病的中医辨治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近年来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研究进展。方法对近几年有关银屑病治疗研究的文献进行总结,从银屑病的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进行探讨。结果血热、血瘀、血燥的演变贯穿整个疾病的始终,临床上应以"血"为切入点进行研究。经方辨证论治,基础方加减,针灸治疗,刺血拔罐疗法,中西医结合疗法等治疗银屑病均取得较好疗效。调畅情志,食疗,改善生活方式等中医调养对银屑病的治疗也很重要。结论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效果理想,今后应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作用机制和不同性别的治疗差异。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因生物制剂治疗银屑病的疗效确切,银屑病的治疗已进入生物制剂时代。生物制剂也存在一定短板,如可能诱发或加重感染、不宜用于肿瘤患者等。中医药治疗银屑病历史绵长,疗效令人满意且不良反应少,可用于各型银屑病。整体观和辨证论治保证了银屑病及其共病可得到有效防治,“治未病”理念可有效预防银屑病反复。经方组方精妙,疗效显著,可“祛百病”,是治疗银屑病的有力武器,应活学巧用经方,向经典要良效。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机制研究可探索中医药作用的潜在机制,为选方用药提供证据支持。  相似文献   

11.
基于历代中医学家对痰邪的论述和现代医学对“痰”的机制认识,从分析脏腑功能失调而生痰入手,阐述疾邪对银屑病发病的影响,认为痰邪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和病机变化,并起着重要作用。进一步提出银屑病“从痰论治”的观点,并具体探讨不同脏腑的辨证论治,尤其强调化痰软坚在斑块型银屑病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可作为银屑病中医辨证治疗的新思路和途径。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利用文本挖掘探索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血热证的中药用药规律。方法:采集治疗银屑病的相关文献,建立Access数据库,运用SQL对数据进行处理,挖掘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结果:血热证、血虚证、血瘀证、风热证、湿热证是依次排在前5位的银屑病证型;血虚证是最常与其他证型相兼的证型;生地黄、青黛、土茯苓、茯苓、丹参是依次排在前5位治疗银屑病血热证的中草药;青黛是最常与其他中草药配伍使用治疗血热证的中草药。结论:文本挖掘获得的中医辨治银屑病的证候分类及用药规律符合临床实际,为银屑病中医辨治的规范标准化提供了客观依据。  相似文献   

13.
近5年来银屑病的中医药研究取得了一些新进展,呈现一些新的趋势与方向。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实验研究设计更严谨规范,并且更加注重心理治疗和生活质量的评价;基础研究方面,针对银屑病中医证型研究、药物作用机理研究、银屑病动物模型的实验研究方兴未艾;理论研究也有一些新的思路,如借鉴温病理论辨证治疗、从肝论治、微观辨证等理论探索。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制具有中医内涵的银屑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全面、客观的评价中医药治疗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根据WHO生存质量表制定原则,结合中医基础理论,采用结构化决策的方法,构建初始量表.用调查的方式对105名银屑病患者进行了测试,多维度筛选条目,最终形成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测试版.结果:研制出由生理、心理、社会3个维度共25条目组成的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与理论构想相符.结论: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量表具有中医特色,准确反映了银屑病患者生存质量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目的 :观察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方法 :95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 5 3例采用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 ,对照组 42例仅予迪银片治疗。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 6 7.92 % ,对照组总有效率 47.6 2 % ,两组差异显著 (P <0 .0 5 )。结论 :中药与迪银片联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以辨证分型分组,详细记录临床资料并进行1年随访,观察2组间差异。结果:173例患者中属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者73例,与其他患者相比其BMI、血清TC、TG及皮损局部无汗、憋闷不舒、头重如裹、肢体沉重、固定性疼痛、嗜睡、舌体胖大、舌质紫暗、舌下经脉曲张、舌苔腻、脉弦等体征的比例明显偏高(P0.05),治疗效果较差。结论:慢性斑块型银屑病患者痰浊阻遏,营卫不和兼证患者较一般患者存在症状及治疗难度上的差异,应予以区分,并探寻对应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中西医对银屑病发病机理认识、治疗现状、临床疗效、药物毒副作用、医疗费用、趋势展望进行了比较,为发挥中西医优势治疗本病提供些许帮助。  相似文献   

18.
银屑病是一种以慢性炎症性为主要发病特征且与免疫相关的疾病。研究表明,肠道菌群与免疫疾病有密切关系,尤其与炎症性肠道疾病关系密切。银屑病发病机制与肠道菌群紊乱的机制有相似之处。通过中医辨治对肠道菌群维持稳态的研究,从炎症性肠道疾病的角度进行探索,为调节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医药临床治疗及诊断提供了一定依据。本文对目前关于银屑病肠道菌群的中西医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9.
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银屑病的中医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方法:采用临床流行病学群体研究方法,调查银屑病在不同性别、年龄、季节、病期和病程等方面的证候分布及演变规律。结果:本病主要证候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其中血热证最常见。3种主要证候的分布与病期和本次复发时间密切相关。结论:血热证、血燥证和血瘀证可作为本病中医辨证规范的基本证型。血热是病情转化的关键.应充分重视血热证的治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鑱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对血热型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本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采用鑱针耳背割治加中药内服,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内服。分别治疗1-2个疗程后,采用PASI评分表进行评分。结果:两个疗程后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0%,对照组为5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PASI评分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鑱针耳背割治结合中药内服治疗血热型银屑病总体疗效优于单纯中药内服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