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研究囊虫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分析14例囊虫性脑梗塞临床资料及文献复习。结果本病是在脑囊虫病的基础上又出现脑梗塞的症状和体征,并经头颅CT证实既有囊虫病又有脑梗塞的影像改变,血及脑脊液囊虫免疫试验均阳性,且大多为中青年患者,以腔隙性梗塞占多数。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近年来收治的腔隙性脑梗塞60例,均为60岁以上的老年患者。皆经脑CT 或(和)MR 扫描证实,47例为多发病灶,双侧者45例,病灶位于皮质下白质者42例。临床表现为23例病人无论起病急缓均无定位体征。本病是老年人的多发病,除有定位表现外,不明原因的头晕、晕厥或头痛等表现均应疑诊本病。  相似文献   

3.
报告1986年1月-4月脑出血和脑梗塞住院病例24例,均做了CT检查,其中有14例临床诊断和CT扫描不符合。发现临床难以诊断的大脑半球小灶出血、出血性脑梗塞、多灶性脑梗塞CT可诊断出来;临床上无法诊断的无瘫痪性脑出血、无瘫痪性脑梗塞CT也可诊断出来。据文献报道及本文观察,对脑血  相似文献   

4.
急性脑血管病的酸碱失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报告47例经颅脑CT检查确诊的脑出血及脑梗塞,发病1周内收住我科的急性脑血管病人。由专人进行血气分析,脑出血及脑梗塞均发生呼吸性碱中毒。其中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见于血肿破入脑室或大面积脑梗塞者。脑腔隙性梗塞极少数发生低氧血症,绝大多数血气分析正常。提示脑血管病所致的过度换气可能是呼吸性碱中毒的主要原因。过度脱水可促发呼吸性碱中毒并代谢性酸中毒,脑血管病急性期及时纠正酸碱失衡及供氧不可忽视。亦应注意合理应用脱水剂。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急性脑梗塞(ACI)影像表现、临床表现及预后来总结>60岁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209例ACI患者,均采用CT、MRI检查,其中120例为>60岁老年人。对其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中多数在睡眠中发作,临床表现以头痛、晕厥、肢体障碍、口唇歪斜、话语不清、眼球运动障碍为多,多以基底节、脑叶梗塞、延髓、桥脑腔隙性脑梗塞多见。结论>60老年人ACI多见,多隐匿起病和急性起病,影像表现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6.
目的通过分析60岁以上老年患者急性脑梗塞(ACI)影像表现、临床表现及预后来总结>60岁老年人急性脑梗塞的临床及影像特点。方法209例ACI患者,均采用CT、MRI检查,其中120例为>60岁老年人。对其影像学改变及治疗预后进行分析。结果本组120例中多数在睡眠中发作,临床表现以头痛、晕厥、肢体障碍、口唇歪斜、话语不清、眼球运动障碍为多,多以基底节、脑叶梗塞、延髓、桥脑腔隙性脑梗塞多见。结论>60老年人ACI多见,多隐匿起病和急性起病,影像表现无特异性。  相似文献   

7.
囊虫病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寄生虫病,其临床表现因囊虫寄生的部位、数量的多少及宿主对囊虫免疫反应的强弱而不同。神经系统囊虫病(neurocysticcrcosis,NCC)一般可表现为癫痫、脑积水、脑萎缩、脑炎、脑膜炎及颅内高压症等,其局灶性神经缺失症状表现多变。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进步,有人发现 NCC 可引起脑梗塞,且脑卒中也是一个正在被人们所认识的 NCC 并发症之一。本文对囊虫病引起的脑梗塞或称囊虫性脑梗塞的发病机理、临床类型、诊断及治疗等方面的文献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
前列腺素E1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血栓素A2生成,动脉粥样硬化,脂质斑块形成或(及)免疫复合物的作用,同时能扩张外周血管。现将我科用前列腺素E1治疗脑梗塞20例结果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按照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拟定的诊断标准并做脑CT检查确诊为脑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塞。选择40例急性脑梗塞,随机分为两组,用前列腺素E1为观察组,不用前列腺素E1为对照组。观察组20例,男13例,女7例,年龄51~76岁,平均62岁;对照组20例,男15例,女5例,年龄54~74岁,平均61岁。1.2 治疗方法 观察组用前列腺素E1100mg加入…  相似文献   

9.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因脑底或脑浅表部位的血管破裂,血液直接进入蛛网膜下腔所致的一种临床综合征,是最常见的脑血管意外之一.本病以青壮年多见,典型病例临床诊断并不困难,根据突发剧烈头痛及呕吐,面色苍白,冷汗,脑膜刺激症阳性以及腰穿发现血性脑脊液或者头颅CT扫描发现阳性改变等即可明确诊断.我科对近8年来收住的20例较典型病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脑脊液(CSF)置换疗法,近期及远期疗效均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正> 脑梗塞为最常见的脑血管病,其发病卒约占急性脑血管病的50%~60%。我院应用常规药物(如甘露醇、复方丹参、潘生丁、阿期匹林)的同时采用He—Ne激光血管内照射。现将其对脑梗塞血液流变学的观察及护理要点总结如下。 一般资料 我科自1994年3月至1997年11月期间,治疗住院脑梗塞病人50例,男30例,女20例,年龄在40~72岁。急性期(1月以内)22例,恢复期(1~6月)20例,后遗症期(6月以上)8例。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义制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证实。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特点、诊断和治疗。方法对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8例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均有明确病因和持续急性低灌注状态,15例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占83.3%,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的特点与其他脑梗塞相似;治愈6例,显著进步9例,进步1例,总有效率为88.89%。结论持续急性低灌注合并有侧支循环不良危险因素的患者容易发生急性低灌注性脑梗塞,该病临床表现和头颅CT或MRI的特点与其他脑梗塞比较缺乏特异性,预后较好,重视该病的预防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目的分析青年人脑梗塞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65例青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病因、危险因素和预后等临床特点。结果有明确病因38例(58.46%),其中动脉粥样硬化25例(38.46%),心源性脑栓塞10例(15.38%),梅毒性动脉炎2例(3.08%),真性红细胞增多症1例(1.54%);病因不明27例(41.54%)。主要危险因素有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脑血管疾病家族史、肥胖、酗酒、TIA病史、糖尿病、房颤等。经治疗基本痊愈22例(33.85%),显著进步16例(24.62%),进步13例(20.00%),无变化14例(21.54%)。结论青年人脑梗塞的病因以动脉粥样硬化、心源性脑栓塞、梅毒性动脉炎最常见。以吸烟、高血压、血脂异常等为最常见的危险因素。大多数患者预后较好。  相似文献   

13.
高血压病是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临床症状的综合征。长期高血压可影响心、脑、肾功能。血管内皮受损和血管阻力显著增加可引起小动脉闭塞性脑梗塞(亦称局限性脑梗塞)。最近报到,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250万人,2004年已达700万人,死亡人数为150万。高血压与脑卒中密切相关,脑梗塞为脑卒中比较多见的疾病,并有反复发作,危害极大。  相似文献   

14.
通过50例脑囊虫病的诊治,体会到脑囊虫病临床表现复杂,以癫痫发作及高颅压多见;CT 见脑实质有单发或多发的圆或椭圆形的低、高密度区及脑脓肿样病灶,强化扫描能增强小病灶效应,有脑室扩大、脑萎缩者应考虑脑室囊虫;脑脊液免疫学阳性率占78%,淋巴细胞不同程度升高,偶见单核及嗜酸细胞,蛋白轻度升高,糖和氯化物正常。本病应反复长期治疗,有高颅压者先降颅压后抗囊虫,囊虫性小脓肿需抗囊虫及抗感染联合治疗,脑室囊虫需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5.
腔隙性脑梗塞73例临床分析赵敬华,赵丽玲(海拉尔农牧局中心医院急诊科,海拉尔021000,航天工业总公司731医院)腔隙性脑梗塞又称微梗塞,是指脑小动脉硬化或来自心脏、大动脉的小栓子,引起血管闭塞所致的小灶性脑组织缺血、软化。发生部位不同,可引起不同...  相似文献   

16.
肺部感染是脑梗塞的常见并发症之一 ,也是主要死亡原因之一。本文总结我院 1990年 1月至 1998年 12月收治的 86例 ,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86例均为脑梗塞急性发作期患者 ,男 50例 ,女 36例 ,年龄 4 4~ 80岁 ,平均 65岁。初发者 63例 ,其中腔隙性 7例 ,单脑叶 9例 ,多叶梗塞 4 7例 ;再发者 2 3例 ,腔隙性 2例 ,单脑叶 1例 ,多叶梗塞2 0例。上述病人诊断符合第二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1] ,并经颅脑CT或MRI证实。1 2 临床表现 发生于脑梗塞前 7例 ,发生于脑梗塞后 3~ 7天内 4 9例 ,发生于脑梗塞后 8…  相似文献   

17.
1987年3月至1992年4月,我院收治36例老年人心房纤颤(atrial fibrillation,Af)并发脑梗塞患者,经临床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66.7%(24/36)患者分布于60~69岁年龄组;91.7%(33/36)患者为非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变的Af,83.3%(30/36)患者伴有高血压及/或冠心病史。脑梗塞的血管分布全部位于颈内动脉供血区。老年人Af并发脑梗塞后,病死率及致残率均较高,并可多次复发。预防和治疗老年人Af性脑梗塞,应在抗血小板凝集、改善血液粘稠度的同时,积极治疗Af的基础疾病。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出血性脑梗塞的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16例出血性脑梗塞临床资料,发病4h内溶栓治疗前均行MRI检查示脑梗塞征象;15例溶栓后3天、1例溶栓后6天查CT示脑内出血。结果 16例均无死亡,出血后给予止血、脱水、脑保护等综合治疗,其中3例行微创血肿抽吸术。术后30 d生存状态良好,GCS评分...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塞后癫痫的临床特征。方法对62例脑梗塞后癫痫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梗塞后癫痫的发生率为10.5%,其中脑梗塞后2周内发生癫痫为5.6%,2周后发生癫痫为4.8%。脑梗塞后癫痫的发生与脑梗塞的部位(皮质或脑叶)密切相关(P<0.01),单纯部分性发作最多(62%)。早期癫痫的病死率为24.1%,明显高于无继发癫痫的病死率4.9%(P<0.05)。结论脑梗塞后继发癫痫主要发生在皮质,癫痫作作类型以部分性发作多见,早期癫痫多数预后良好,而迟发性癫痫多数需长期服药。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桥脑梗塞的临床症状与影像学特征的关系。方法对桥脑梗塞患者的临床特征与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观察临床症状与病灶位置的关系。结果主要临床特征有病灶对侧的中枢性面瘫、肢瘫,偏身麻木、眩晕、构音障碍、饮水呛咳等。桥脑上部小的梗塞灶可无症状或症状轻,中下部桥脑梗塞可有明显的偏瘫。部分患者在疾病早期呈进展性过程。78例(81.25%)患者病灶位于桥脑中上部水平,70例(72.92%)患者梗塞灶位于脑桥旁正中区域。CT阳性率为33.33%,MRI阳性率为100%。结论桥脑梗塞发生于桥脑中上部居多,主要临床表现为:眩晕、偏瘫、感觉异常、构音障碍等。典型的桥脑综合症极少见。桥脑梗塞头颅MRI显著优于CT。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