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分析垂体腺瘤患者双眼的眼部临床表现及中心视野的改变.方法 应用Humphrey Ⅱ-750型电脑视野分析仪,对42例垂体腺瘤患者行全阈值静态中心视野检查.结果 眼底原发性视神经萎缩32眼,占38.1%;54眼有视野缺损,占64.3%,其中24眼出现典型的双颞侧偏盲;33例(66眼)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术后6个月复查视野,53眼明显好转,占80.3%.结论 垂体腺瘤可引起视功能的损害,充分认识垂体腺瘤在眼部的临床表现,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避免漏诊、误诊.  相似文献   

2.
目的:通过检测垂体腺瘤中的凋亡细胞,研究新的凋亡抑制基因survivin在垂体腺瘤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与bcl-2和p53基因表达的相关性,探讨垂体腺瘤的发生与细胞凋亡的关系,以及survivin、bcl-2、p53基因在垂体腺瘤AP发生中的调控作用。方法:应用末端脱氧核糖核酸转移酶介导的dUTP缺口末端标记技术(TUNEL)和免疫组织化学链霉素抗生物素蛋白-过氧化酶连接法(SP法)检测8例正常垂体组织和48例不同分化程度的垂体腺瘤组织的细胞调亡和survivin、bcl-2、p53基因的表达。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10.0软件系统进行处理,检验水准取α=0.05。结果:本组48例垂体腺瘤标本中,43例有不同程度的凋亡发生,凋亡细胞发生率为89.6%(43/48)。在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细胞凋亡指数(apoptosis index,AI)平均为12.6%,在侵袭性垂体腺瘤组织中AI为2.7%,两者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urvivin基因在正常垂体组织中不表达;48例垂体腺瘤组织中,32例表达阳性,占66.7%;其中侵袭性垂体腺瘤survivin基因的阳性表达率为81.5%(22/27),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为47.6%(10/21),两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分泌型(功能性)垂体腺瘤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为70%(21/30),无分泌型(无功能性)垂体腺瘤为61.1%(11/18),两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垂体腺瘤组织中bcl-2基因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79.3%(23/29)和47.4%(9/19),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53基因表达阳性、阴性者中,survivin基因表达阳性率分别为91.7%(11/12)和58.3%(21/36),两者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survivin基因过度表达抑制细胞凋亡(AI降低),在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一定作用,提示侵袭性强,预后不良。survivin基因的表达与垂体腺瘤组织中bel-2、p53基因的异常表达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38例复发垂体腺瘤诊断和治疗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复发的因素及再治疗的选择问题.方法 对38例复发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资料、治疗方法选择及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1例再次手术,γ-刀治疗4例,PRL腺瘤药物治疗2例,未治疗PRL腺瘤1例.结果 31例再次手术中全切除21例,次全切除7例,大部分切除3例;药物治疗PRL腺瘤2例中PRL下降至正常,肿瘤缩小;γ-刀治疗4例中3例肿瘤缩小,1例肿瘤大小无变化;未治疗的PRL腺瘤1例,6年复查CT/MRI大小无变化,PRL检测在稍高水平,仍在观察中.结论 手术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主要的有效治疗方法;药物治疗是复发垂体腺瘤的辅助疗法,它能减小腺瘤的体积使激素水平恢复;放疗可使肿瘤组织坏死、体积缩小、激素水平下降.对再次手术不能全切除者,应对视神经、视交叉周围的肿瘤尽量切除,视神经与肿瘤的距离应〉5 mm,以便提高放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垂体微腺瘤冠状位直接增强+延迟薄层CT扫描征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江祥生  梁守祥等 《中华综合医学》2002,3(10):891-892,I002
目的:分析垂体微腺瘤冠状直接增强 延迟薄层CT扫描征象。方法:复习了33例用该方法检查的垂体微腺瘤的CT扫描资料。结果:(1)垂体内异常密度改变100%(33/33例),(2)垂体上缘形态改变51.5%(17/33例);(3)鞍底骨质改变57.6?9/33例)。(4)垂体柄移位18.2%(6/33例);(5)垂体高度异常33.3%(11/33例),结论:该检查方法能良好地显示垂体微腺瘤的直接征象及间接征象,有助于提高垂体微腺瘤的CT诊断准确率。  相似文献   

5.
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的临床疗效.方法: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采用经蝶窦入路手术切除垂体腺瘤493例(微腺瘤93例,大腺瘤301例,巨大腺瘤99例),其中经唇下-鼻中隔入路345例,经鼻小柱-鼻中隔入路99例,经单鼻孔入路49例.结果:肿瘤全切除269例(54.6%),次全切除117例(23.7%),部分切除107例(21.7%);术后视力及视野改善者占86.7%(268/309),内分泌指标改善者占73.8%(259/351),出现并发症43例(8.7%).结论:经蝶窦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是安全有效的;大型垂体腺瘤可以采用分次经蝶窦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王吉圣  袁贤瑞 《中外医疗》2009,28(28):71-73
目的了解经鼻蝶赛垂体瘤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对2003年1月28日至2007年3月30日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神经外科由袁贤瑞教授主持手术,确诊为垂体腺瘸经蝶窦显微外科治疗的118例垂体腺瘤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67例,女性51例。最大年龄74岁,最小年龄18岁。病程7d~21年。记录了临床症状、体征,血清激素测定水平,影像学检查、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及处理,以判断手术疗效及术后放疗效果。结果118个病例未后无死亡,且均无严重并发症。118个病例中术后症状明显改善者93例(78.8%),术后症状无明显改变者25例(21.2%);术后视力视野明显改善者76/92例(82.6%),无变化者39例。恶化者2/92例(2.2%),本组微腺瘸21例,大腺瘤65例,巨大腺瘤33例。总全切除率为71/118(60.2%),其中,微腺瘸切除率为20/21(95.2%),大腺瘤切除率为38/65(58.5%),巨大腺瘤切除半为13/33(39.4%)。血清PRL治愈率为39/68(57.4%):血清GH治愈率为11/23(47.8%)。次全切和大部切除患者共36例,2年内共有2例复发。  相似文献   

7.
经鼻蝶入路手术治疗垂体腺瘤112例术后并发症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文辉 《陕西医学杂志》2009,38(9):1149-1150,1166
目的:探讨经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的手术及术后并发症。方法:对112例垂体瘤患者行经单鼻孔鼻蝶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并分析其疗效及并发症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肿瘤全切除97例(占86.6%),次全切除15例(占13.4%)。术后出现并发症患者29例(占25.9%);其中出现尿崩症状12例(占10.7%);垂体功能低下5例(占4.5%);脑脊液鼻漏4例(占3.6%);视力减退2例(占1.8%);中枢性高热2例(占1.8%);外展神经麻痹1例;2例患者术后出现鼻腔内出血,1例继发颅内感染死亡。结论:经鼻蝶入路切除垂体腺瘤手术疗效确切,安全性高。术后并发症以尿崩症、垂体功能低下较常见,术中规范、轻柔的手术操作,围手术期的处理等对减少术后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报告病毒性肝炎伴有确诊的消化性溃疡病患者55例,肝炎前有溃疡病史者33例,肝炎合并溃疡病22例,后者发生率11‰(22/1963)。以慢性活动性肝炎合并溃疡病较多,占12.1%。55例中胃溃疡22例;十二指肠球部溃疡30例;胃和十二指肠球部复合溃疡4例。并就其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和影响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9.
垂体瘤卒中17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991年8月~1997年2月,我们共收治垂体瘤卒中17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7例病人中,男9例,女8例;年龄21~47岁,平均41.3岁.其中生长激素(GH)腺瘤6例,泌乳素(PRL)腺瘤4例,GH与PRL混合型腺瘤3例,无功能腺瘤4例.从卒中发病到住院时间2~3年.17例病人中,有9例在卒中发病前即有明显的垂体腺瘤症状和体征,病史0.7~2.4年;以垂体卒中为首发症状者4例,垂体腺瘤行γ-刀治疗后并发卒中者2例,垂体腺瘤手术切除后并发卒中者1例,另1例为单眼失明30d由眼科转入我科.  相似文献   

10.
对31例(35只眼)14岁以下白内障儿童行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效果进行观察。随访6~30个月,矫正视力0.5以上有18只眼,占51%;其中1.0以上16只眼,占46%;15只眼0.1~0.4,占43%;1只眼为0.08(该眼有弱视);另1只眼因年幼无法测定视力。术后并发症主要有后囊膜明显混浊21只眼,瞳孔欠圆3只眼,瞳孔夹持2只眼。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经蝶窦手术治疗巨大垂体腺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经蝶窦手术治疗直径大于4 cm的巨大垂体腺瘤46例,其中无功能腺瘤24例,泌乳素腺瘤9例,生长激素腺瘤10例,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腺瘤1例,混合性腺瘤2例.结果:全组患者1次手术31例,全切除8例(25.8%);分2次及2次以上手术者15例,全切除9例(60.0%),分次手术间隔为6~8周.分次手术的肿瘤全切除率高于单次手术者.术后垂体功能低下2例,脑脊液鼻漏2例,术后肢体偏瘫1例.1例在术后2年肿瘤复发.结论:经蝶窦手术能安全有效地治疗巨大垂体腺瘤.  相似文献   

12.
本文报告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复发性垂体腺瘤36例。复发的临床表现主要为视力视野改变。内分泌障碍及头痛。复发时间最短3个月,最长10年,平均4.1年;年龄≥40岁组平均为5.2年,<40岁组为2.5年(P<0.05);第一次手术肿瘤大部或次全切除者平均为5.2年,部分切除者为1.2年(P<0.01);手术加放疗者平均为5.1年,手术未放疗者为2.2年(P<0.05)。再次手术经额入路29例,改良翼点入路2例,经蝶入路5例。术后视力视野恢复及头痛缓解27例,症状无改善5例,死亡4例(11%)。随访21例,随访期7月~10年,其中肿瘤未复发16例,复发4例,死亡1例。文章就复发性垂体腺瘤的诊断及治疗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3.
垂体腺瘤209例临床病理学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垂体腺瘤临床表现与病理学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诊断和选择治疗方法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年3月至2002年12月209例经手术切除的垂体腺瘤临床病理学资料(包括常规病理和免疫组化).其中8例另行胶体金标记免疫电镜观察.结果:本组临床表现为内分泌症状113例(54.1%),其发生率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组[60.1%(95/158)]明显高于阴性组[35.3%(18/51)](P<0.01).内分泌症状与激素检测相符合者87例(77.0%).免疫组化分类中垂体单激素腺瘤55例(26.3%),以PRL和GH腺瘤多见;垂体多激素腺瘤103例(49.2%),以GH-PRL腺瘤最多见.多激素腺瘤患者表现为一种内分泌症状者50例(48.5%),表现为两种不同症状者7例(6.8%).1例免疫组化阴性结果的垂体腺瘤分泌颗粒中见有胶体金颗粒.结论:垂体腺瘤的免疫组化检测能很好地与临床表现相联系,可作为功能性垂体腺瘤病理诊断的主要手段.免疫电镜能够在超微结构水平对垂体激素进行定位,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丁淑芬 《安徽医学》1991,12(1):28-30
<正> 高泌乳素血症(Hyperprolactiaemia)是因泌乳素(PRL)水平升高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状态的一种综合征。我科1984~1989年9月诊治高泌乳素血征12例,其中垂体泌乳素腺瘤7例(直径≥1cm者4例,微腺瘤3例),功能性高泌乳素血症5例。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本组患者年龄<30岁者7例(58.33%),>30岁5例(41.66%),1例未,婚,11例已婚;9例未孕,2例已生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脑垂体微腺瘤患者MRI动态增强扫描在垂体微腺瘤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择垂体微腺瘤血PRL均〉40ng/mL的患者23例。采用美国GE公司生产的SignaEXCITEHD1.5T超导型磁共振扫描仪,行垂体动态增强扫描时,用对比剂钆喷酸葡胺,其剂量为0.1mmol/kg,采用快速自旋回波序列。结果:常规平扫23例中,有15例可见异常信号改变,占66%;而动态增强扫描后有21例可见正常垂体腺、漏斗、海绵窦逐一明显强化,微腺瘤则尚未强化仍呈低信号区,形成鲜明对比的图像特征,占92%。平扫垂体一侧饱满或T1、T2未见异常信号者并不干扰此特征的出现。结论:MRI动态增强扫描具有特征性征象,在冠状位上对垂体微腺瘤最具有诊断意义。  相似文献   

16.
增殖细胞核抗原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与复发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通过检测增殖细胞核抗原(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来探讨它与垂体腺瘤侵袭和增殖能力及复发的关系。方法收集垂体腺瘤标本60例,其中侵袭性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30例和25例,复发性垂体腺瘤(非侵袭性)5例。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PCNA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结果PC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水平显著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CNA表达阳性率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为50%和16%,复发性与非复发性垂体腺瘤分别为80%和34.6%,差异均有显著性(P〈0.01,P〈0.05)。结论PCNA与垂体腺瘤侵袭、增殖能力及术后复发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人类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雌激素受体(ER)在分泌不同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中的表达,探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特定类型激素的垂体腺瘤细胞与ER阳性细胞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双标法检测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垂体激素合并ER表达的情况,即分别检测每1例标本中PRL ER、GH ER、ACTH ER、PSH ER、FSH ER和LH ER的表达情况。结果 33例多激素型垂体腺瘤标本中有22例(66.67%)表达ER,其中:PRL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10例、I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9例、FS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7例、GH ER双标染色阳性标本2例,33例标本的ACTH ER和TSH ER的双标染色均为阴性。结论 多激素型垂体腺瘤中,分泌:PRL、IH或FSH的垂体腺瘤细胞可表达ER;分泌ACTH或TSH的垂体腺瘤细胞不表达ER;分泌GH的垂体腺瘤细胞是否表达ER可能与该垂体腺瘤是否同时分泌PRL有关。ER很可能在多激素型垂体腺瘤PRL、IH及FSH腺瘤细胞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8.
(1)本文总结了五年来100例儿童风湿病随访之结果,其中复发者31例(31%),死亡7例(7%),静止59例(59%),经常活动10例(10%)。(2)复发之31例中,用药物预防者3例,占复发总数之13%,未用或不规则用药者28例,占87%,较药物预防者之复发率高6倍多。(3)复发率在发病后之头三年最高,31例中25例在三年内复发,占复发总数的80%,占随访总数  相似文献   

19.
罗毅  叶远良  郑绍光 《广西医学》2012,34(4):425-426,429
目的 探讨环氧化酶-2(COX-2)、肿瘤抑制基因-1(Kai-1)、张力蛋白同源缺失染色体(PTEN)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 垂体腺瘤患者43例,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其组织中的COX-2、Kai-1、PTEN蛋白的表达.结果 43例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1%(31/43)、48.8%(21/43)、39.5%(17/43).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7.5%(21/24)、29.2%(7/24)及25.0%(6/24),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COX-2、Kai-1、PTEN阳性率分别为52.6%(10/19)、73.7%(14/19)、75.9%(11/19);侵袭性垂体腺瘤COX-2阳性表达率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Kai-1、PTEN阳性表达率低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P<0.05).COX-2表达与Kai-1、PTEN表达呈负相关(P<0.05).结论 COX-2高表达、Kai-1、PTEN低表达可能在垂体腺瘤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可作为评价垂体瘤的侵袭性及评估预后的指标.  相似文献   

20.
目的检测基质细胞衍生因子-1(Stromalcell—derivedfactor-1,SDF—I)在垂体腺瘤中的表达情况,了解sD卜l与垂体腺瘤侵袭性的关系。方法手术切除垂体腺瘤标本63例,采用Wilson改良的Hardy分类法将其分为侵袭性垂体腺瘤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分别应用免疫组织化法(Immunohistochemistry,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Reversetranscripfionpoly—me:rflsechainreaction,RT-PCR)检测侵袭性垂体腺瘤(30例)和非侵袭性垂体腺瘤(33例)中的SDF-1蛋白和mRNA的表达情况。然后进一步比较SDF—I在各种不同内分泌类型的垂体腺瘤之间以及侵袭性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之间表达情况的差异。结果(1)SDF-I蛋白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在30例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60.00%,在33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为24.24%。X2检验分析表明有显著性差异(x2=9.042,P〈0.05)。(2)SDF-lmRNA在侵袭性垂体腺瘤中的阳性表达率明显高于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结论SDF-1是判断垂体腺瘤是否有侵袭性的指标,对于垂体腺瘤的侵袭性和复发的评价有重要意义。为临床治疗侵袭性垂体腺瘸提供新的靶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